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经典3篇)

时间:2015-02-08 07:49:4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一

题目:探究高中生使用手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手机更是成为了他们学习、娱乐、社交等方面的重要工具。然而,手机使用的过度可能会对高中生的学习成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高中生使用手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并为教育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以促进高中生的学习效果提升。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重点探究以下几个方面:

(1) 高中生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长。

(2) 高中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目的和方式。

(3) 高中生使用手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设计问卷调查,通过对高中生进行访谈和观察,了解他们使用手机的情况和学习成绩的表现。然后,收集高中生的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确定手机使用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联性。

三、预期结果和创新点

1.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期结果如下:

(1) 高中生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长普遍较高。

(2) 高中生主要使用手机进行社交娱乐,而非学习。

(3) 高中生手机使用频率和时长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

2. 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通过结合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全面探究高中生使用手机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同时,该研究还将提出相应的教育管理措施,以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管理手机使用,提高学习效果。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

本研究计划从调研背景和目的出发,设计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收集。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最后撰写研究报告。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 第一周:调研文献,明确研究背景和目的。

(2) 第二周:设计问卷调查,并进行试题的初步测试。

(3) 第三周: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4) 第四周: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

(5) 第五周:撰写研究报告。

五、参考文献

[1] 张三. 高中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J]. 教育科学, 2017, 8(2): 45-52.

[2] 李四. 手机使用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研究[D]. 北京大学, 2018.

[3] 王五. 高中生手机使用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分析[J]. 中国教育科学, 2019, 12(3): 78-85.

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二

题目:探究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使用社交媒体平台来展示自己的生活和与他人交流。然而,社交媒体的使用可能会对青少年的自尊心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影响,并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以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自尊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重点探究以下几个方面:

(1) 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和时长。

(2) 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方式和目的。

(3)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设计问卷调查,通过对青少年进行访谈和观察,了解他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和自尊心的表现。然后,进行心理测试,以确定社交媒体使用与自尊心之间的关联性。

三、预期结果和创新点

1.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期结果如下:

(1) 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和时长较高。

(2) 青少年主要使用社交媒体展示自己的生活和与他人交流。

(3) 社交媒体使用与自尊心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具体影响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

2. 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通过结合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全面探究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影响。同时,该研究还将提出相应的教育和家庭管理建议,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应对社交媒体的影响,建立积极的自尊心。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

本研究计划从调研背景和目的出发,设计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并进行数据收集。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最后撰写研究报告。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1) 第一周:调研文献,明确研究背景和目的。

(2) 第二周:设计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并进行试题的初步测试。

(3) 第三周:进行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收集数据。

(4) 第四周: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

(5) 第五周:撰写研究报告。

五、参考文献

[1] 张三. 社交媒体使用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影响研究[J]. 心理学研究, 2017, 9(2): 56-63.

[2] 李四. 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与自尊心的关系研究[D]. 北京师范大学, 2018.

[3] 王五.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自尊心影响的实证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9, 11(3): 78-85.

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篇三

立项号:2012XKT-XXXX023
  课题名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人文素养渗透研究
  负责人:刘锐 成员:刘懿 所在单位:西安高新第二小学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日益科技化、国际化的当今社会,要求人们对大量的信息能独立判断、有效筛选、整合使用,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高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并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人。当前我们的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人文素质教育亟待提高。表现在不少学生行为不文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遇事处理也不够高效。简而言之就是“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关心,对物不爱惜”。
  相应的较科学的、完整的、稳定的人文素养、信息素养就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的一种指导思想,能加速人对问题的处理速度,推进信息的高效传播与创新使用。培养人文素养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在实际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任何一种专业训练能够完成的,它是各学科综合教育的结果。信息技术虽然属于科学技术性学科,但它与其它学科一样对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课堂上适时渗透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就成了小学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为此,我们确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人文素养渗透研究”这一课题,在实际的教学环境创设情境与问题,整合多学科信息,让教育更多地成为一种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主人。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即让学生体会为人之意义与态度,实践做人之道,培养出完整、和谐的人。我们相信,信息技术所具备的多样性、直观性、交互性、超时空性等特点,必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产生深远的影响。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电子白板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
  2、人文素养:所谓人文素养,就是社会人所必需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关爱等有机统一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指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人文素养渗透研究”这一课堂教学实验的涵义为:以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主要主要场所,形成特别教学模式,通过有效地设计、自

然的渗透人文知识,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优化学习,以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教学局面,让学生学有所味,学有所得,同时并促进信息素养的形成,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学生。探索培养学生利用学过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促进各学科的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索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减少或拒绝不良信息侵蚀学生心灵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有道德地使用网络信息的高尚情操及合理选择及使用网络中有助于自主学习的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探索学生在信息技术工具使用创新思维的形成。以特长为导向,兴趣为依托,主动探索信息技术工具的奥秘。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方法
  课题采用实验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比较与评价等方法开展研究。
  (二)研究时间与步骤
  1、准备阶段:2012.5——2012.9
  1)确定研究对象,搜集相关学习资料。
  2)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3)撰写课题具体实施方案
  4)进行实验前检测,做好实验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试验前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2、研究阶段:2012.9——2013.2
  1)按时上传小课题研究资料,交流、讨论、分享研究心得体会。
  2)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课题研究,做好记录,设计教学案例,撰写教学反思。
  3)按时参加小课题研究培训学习,及时获得专家引领、研究方法和理论支持。
  4) 随时发现和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适时调整研究方案。
  5) 收集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归类整理,如教育叙事、学生学习感受、教师教学反思集、课例、课件、课题学习资料集等。
  3、结题总结阶段:2013.3——2012.4
  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展示实验教师个人博客,交流、推广实验研究成果,邀请课题组专家顾问进行课题论证、验收。进行现状问卷调查与分析。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展示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人文素养的成功案例
  2、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照片资料
  3、撰写教师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
  4、课题研究报告
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