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范文【优秀3篇】

时间:2015-01-09 08:20: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政府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篇一

标题:政府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分析报告

一、引言

本报告旨在对某政府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为单位的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该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我们将重点关注其资产负债状况、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财务状况分析

1. 资产负债状况

根据财务报表,该单位的总资产规模逐年增长,说明其资金实力不断增强。然而,资产负债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可能意味着该单位的债务压力加大。同时,长期债务占比较高,应引起重视。建议该单位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降低债务成本。

2. 经营能力分析

该单位的营业收入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说明其经营活动较为稳健。然而,营业成本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导致毛利率下降。此外,该单位的存货周转率较低,应优化存货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应注重提高资产周转率,提高经营效益。

3. 盈利能力分析

该单位的净利润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虽然净利润率整体保持在较高水平,但仍存在盈利能力不稳定的风险。该单位应加强成本管理,降低营业费用,提高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三、风险分析

1. 经济环境风险

当前,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可能对该单位的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该单位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变化,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2. 政策风险

政府事业单位的运行受政府政策的直接影响。政策风险是该单位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建议该单位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低政策风险对其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

四、改进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合理控制债务规模,降低债务成本。

2. 优化存货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3. 注重提高资产周转率,提高经营效益的稳定性。

4. 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和政策变化,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五、结论

综上所述,该政府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整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通过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存货管理和提高经营效益的稳定性,该单位有望进一步提升财务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范文 篇三

事业单位要根据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以及单位自身管理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财务分析,便于分析和总结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经验,找出问题和漏洞,发现和总结财务活动的规律,从而使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改进,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现就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编制中的几点问题分析如下:

  一、财务分析内容应紧密围绕事业单位的主要经济活动

  分析比对预算的编制情况和执行结果。一要看单位预算与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务制度的匹配度,是否贯彻了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的原则;二要看预算执行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同步程度,与历史前期相比较,发现特殊变化,并找到变化的原因。

  分析事业单位的资产构成的合理性,对固定资产的保管及使用进行分析,比对帐实是否相符,物资储备是否超出定额限制,对资产流失统计分析等;对事业单位房屋建筑物以及设备等固定资产利用率进行分析;对流动资产周转率进行分析;对负债来源的合规性、负债水平合理性以及负债构成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资产负债结构以及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疑点,从而迅速采取措施,进行针对性地改进,保证资产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分析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的合规性与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的情况,并与核定的收入计划进行比对;对各项应缴收入的足额上缴率及超收或短收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各项支出的完成率及支出用途的合规性和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并找出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提出加强管理意见建议,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果。

  分析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合理性及单位各项支出定额的执行情况,对超编原因及各项支出定额的完善合理性做出解释。

  分析事业单位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与管理措施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与事业单位的主要经济业务是否相适应,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在找出问题的同时,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财务分析报告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

  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中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差额分析法。

  在运用比较分析法时,必须保证对比双方在指标内容、计算方法、计价标准、时间、单位、统计口径等方面保持一致。

  比率分析法的运用,一是相关指标比率分析,如资产负债率;二是构成比率分析,如收入来源占比;三是动态比率分析,如收支增长率。

  差额分析法,是对经济指标依照因素分析法分析后,所形成的排列顺序,计算因素变动对

经济指标造成的影响和作用。

  三、事业单位财务分析常用指标介绍

  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该指标衡量的是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和预算管理水平。

  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事业单位总支出的占比,该指标通过分析事业支出结构,了解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的合理性。通过将当年数据与以前年度数据相比较,分析事业单位支出结构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将本单位支出数据与其他事业单位支出数据进行横向比较,找出本单位与先进单位之间的差距所在,并提示加以改进。

  人均基本支出,可以了解事业单位正常的人均运转水平,有利于健全定员定额支出标准体系。

  资产负债率是企事业单位通用的重要财务分析指标,反映了事业单位利用借入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由于事业单位均属于公益性服务型的机构,而非盈利性机构,所以其资产负债率水平不宜过高,保持一个较低的比例才能与其单位属性相适应。

  除以上常用的财务分析指标外,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业务与经济活动特点,自主设置财务分析指标。首先是各事业单位通用的分析指标,其次是能够充分体现事业单位特点的财务分析指标。

  四、《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对财务报告项目进行的重要调整

  将“经营成果”修改为“事业成果”,强化了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和非营利性,淡化了其经营色彩。这一变动与中央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相统一,以利于政府加大对公益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将“收支情况表”调整为“收入支出表”,对财务报表的填报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除将教育收费收入等作为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单独反映外,其他相关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不再单独反映;把事业单位的支出分为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两大类,再按支出经济分类将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明细项目;将结余栏目按照结转结余管理要求,明确区分了结转和结余。

  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财政拨款在事业单位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为了加强对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收支情况的核算和考核,增加了“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从而做到细化预算编制、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消化结转结余资金。

  政府支出分类改革取消了基本建设支出的功能分类,要求将基建支出纳入单位的部门预算,在与其他资本性支出统一核算的同时,单独设立了“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将事业单位基建帐目并入单位财务报表体系,构成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要求事业单位将结转结余、对外投资、资产出租出借、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投资、绩效考评等作为财务情况说明书的重要内容予以反映。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制要点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要求充分利用本单位财务信息与数据,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对比,了解事业单位收支情况、资产状况和经济活动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对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并提出改进的具体意见建议。事业单位分析报告为不仅是事业单位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的依据,也为上级有关部门做出宏观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数据。编写财务分析报告要本着抓住主要矛盾,实事求是反映问题的原则;在数字的运用上要恰当、准确,主要观点与相关数据材料相统一;在文字表述上要力求精练、准确。在内容上要包括几大方面:一是反映基本情况,列出主要分析数据,并与相关数据比较,使得差异与变化一目了然。二是对主要因素进行重点分析,要尽可能透彻地分析影响财务状况的主要因素。三是对财务管理工作做出客观评价,只有在肯定工作中好的做法与经验的同时,发现财务工作中所存在弊端与漏洞,才能形成对财务工作全面、准确、重点突出的评价。四是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政府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范文【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