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开题报告 篇一
题目:机械工程学院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与意义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机械工程学院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与意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得出了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本文还对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组织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实践活动;必要性;意义
一、引言
机械工程学院是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精神,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机械工程学院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与意义。
二、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1.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创新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学生在实践中能够亲身体验到科学的魅力,增强对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促进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
创新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实践活动,能够培养科研和创新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院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做出贡献。
三、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意义
1.提高学院的教育质量
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院的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通过实践项目和科研项目,学院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提高学院的整体教育质量。
2.增强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学院通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能够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促进学院的产学研结合,提高学院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四、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组织方式
1.创新实践项目
开展创新实践项目,包括科研项目、工程设计项目、创业项目等。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术交流和竞赛
组织学术交流和竞赛活动,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和竞赛机会,激发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创新热情,促进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
五、建议和展望
为了更好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机械工程学院可以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项目支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结论:
机械工程学院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意义,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学院应该加强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项目支持,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提高学院的整体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张三. 机械工程学院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与意义[J]. 机械工程学院学报, 2020, 20(1): 1-5.
机械工程学院开题报告 篇二
题目: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实践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实践活动的策略与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得出了明确目标、合理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组织管理等策略和方法的重要性。本文还对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实践活动;策略;方法
一、引言
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实践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二、明确目标
1.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创新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明确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活动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指导。
2.明确学科方向
根据学院的学科方向和特点,明确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科方向,确定相关的项目和实践内容。
三、合理规划
1.制定实施计划
根据学年计划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创新实践活动的实施计划,明确活动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
2.统筹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创新实践活动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优化组织管理
1.建立管理机制
建立创新实践活动的管理机制,包括活动的组织架构、管理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活动的高效运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五、具体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1.组织宣传和招募
组织宣传活动,向学生宣传创新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标,并招募感兴趣的学生参与。
2.制定项目计划
根据活动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制定创新实践项目的具体计划和进度安排。
3.组织实施和管理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加强对活动的管理和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果。
六、建议和展望
为了更好地实施创新实践活动,机械工程学院可以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项目支持;加强创新实践活动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加强对活动成果的评估和总结,为活动的改进提供参考。
结论:
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实践活动的策略与方法对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学院应该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组织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创新实践机会和支持,提高学院的整体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李四. 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实践活动的策略与方法[J]. 机械工程学院学报, 2020, 20(2): 10-15.
机械工程学院开题报告 篇三
机械工程学院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机械工程学院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论文题目:电网塔材原材料和组焊件的检测及数据分析研究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铁塔角钢需求量不断增加,电力系统对铁塔角钢产品及其组焊件的内在质量和表面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塔材的采购质量和组焊件的质量越来越成为电网部门关注的重要的课题。
1、国内外研究现状:电网塔材主要由角钢构成,因此,在本课题中主要研究角钢的规格尺寸检测和组焊件的规格尺寸及其数据分析研究。①目前国内外传统的用于规格尺寸的检测方法常有接触式,甚至用人工直接量测,例如直尺、平板、角度块、卡尺等,这些检测手段比较落后, 速度低、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可靠性差、操作繁琐。传统的检测技术很难适应新的要求。因此,探索新的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来规格尺寸检测方法得到很大发展,主要有激光干涉仪、测距仪、三坐标测量机、便携式测量臂、图像测量技术、测厚仪等。这些检测手段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采用激光检测的方法,像激光全站仪、激光经纬仪、激光干涉仪等:这几种方式虽能保证较好的精度,缺点也很明显,如价格昂贵、测量空间要求很大、使用于工作场所的机会不大,只适合作为抽检或计量室定标,它适用于实验室等工作环境,在环境相对恶劣的工厂等大型零件生产场所则无用武之地,不能做到实时在线检测。图像测量技术是与先进制造工艺与现代制造生产模式相适应的智能化、自动化、柔性化的检测手段。在国外已经将图像测量技术广泛地用于工况监视、成品检验和质量控制等领域。在中国,这种应用也在逐渐被认知,对于图像测量技术的需求将越来越广泛。因此,吸引一大批国内外优秀学者从事该方向的研究。一些研究机构或企业开发了图像测量系统软件的开发平台或者函数库,提供一些常用的算法和工具。这样可避免出现产品报废以及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避免工人进行危险操作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采用非接触光电测量技术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②在数据分析研究方面,目前有很多方法,例如柏拉图、直方图、散点图、相关分析、回归分析、ANOVA分析、鱼骨图、FMEA、点图、柱状图、雷达图、趋势图、控制图、XY矩阵等图形。
2、 本课题源于电网建设部门对塔材采购质量和组焊件质量的监控需求。在当前国内铁塔制造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式之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企业技术实力的竞争、科技创新优势的竞争。近几年来,随着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铁塔角钢需求量不断增加,电力系统对铁塔角钢产品的
内在质量和表面质量要求较严格,因此,通过该研究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塔材的检测效率及精度,并可实现电网建设部门对塔材采购质量和组焊件质量的监控和信息化管理。该选题要求对塔材原材料规格尺寸和组焊件的相关检验项目的整理,选择测量该规格尺寸最优的方法,为下一步选择检测设备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寻找出监控分析尺寸数据最优的数据分析方法,能够更好的评价供应商产品的质量水平,为最终的采购和质量保证上提供决策上的支持。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一)研究内容
该课题需要完成塔材原材料和组焊件外观要求和规格尺寸相关的检验项目的整理和归纳,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探究不同的检测方法,分析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选定出较好的检测方法,为下一步选取检测设备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需要研究尺寸数据的分析问题,如何或者采用什么数据分析研究方法可以有效的监控和分析塔材的规格尺寸情况,选出较好的分析规格尺寸数据的控制方法,以此来评价供应商产品的质量水平。
1、电网塔材原材料外观要求和检测
⑴ 首先从实例入手,通过对该课题的全面了解及搜集各方面的资料,认真观察原材料外观特点,仔细分析出所需检测的重要的对质量有影响的规格尺寸数据。角钢几何形状偏差的允许范围在标准中有规定,基本尺寸一般包括宽度、顶角、长度、端面和边缘的垂直度、厚度。角钢的孔方面主要检测孔径、孔间距、孔边距、孔准距、孔与孔之间心线及过线。
⑵ 确定了角钢规格尺寸所需检测的项目之后,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尺寸项目寻找适宜的检测方法,使得检测方便快捷,尽可能的实现了自动化、节省人力和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检测精度。仔细分析近些年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更好的适应该课题的选题目的,选定几个客观实用、能够满足要求的检测设备。传统方法中采用的量具费时费力精度低,因此可以选取一些近年来比较先进的方法来测量,例如CCD及图像采集,激光检测等方法,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为在工作现场采用实时在线的光电检测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可以采用激光干涉仪进行测量,从众多的检测方法中选取一种最佳的测量方法之后,根据该方法选取适合的测量设备。
2、电网塔材组焊件外观要求和检测
(1)这个也应当从实例入手,通过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及搜集各方面的资料,认真观察组焊件外观特点,仔细分析出所需检测的重要的对质量有影响的位置尺寸、倾斜、外观尺寸等数据。电塔组焊件位置偏移、外观尺寸、装配面的偏差允许范围在标准中有规定。组焊件的位置尺寸、倾斜要求焊接件位置偏移,对孔构件不大于±1,对无孔构件不大于±5。焊缝的外观尺寸一般包括外形均匀、成型较好、焊道与焊道、焊缝与基本金属间圆滑过渡。
3、电网塔材原材料的数据分析研究
⑴ 在选取了测量方法后考虑对采集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选出一种或几种较好的分析规格尺寸数据的控制方法。角钢加工后会产生加工误差,导致加工尺寸的变化。基于误差因素的复杂性、多样性及随机性,故不能用单个或少数几个
零件的加工尺寸去评价一批零件,而应以生产现场对大批工件加工尺寸的测量结果为依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揭示出加工尺寸(误差)的统计规律,以此分析该批产品中的质量状况。在查阅了大量文献之后,综合分析各种方法,可以利用传统的控制图例如均值极差控制图,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也可以寻找一些其他的更好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⑵ 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对角钢的规格尺寸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评价,进而满足电网建设部门对塔材采购质量的监控需求,选购质量可靠供应商的产品,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
4、电网塔材组焊件的数据分析研究
⑴ 在选取了测量方法后考虑对采集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选出一种或几种较好的分析组焊件尺寸数据的控制方法。塔材焊接后会产生加工误差,导致加工尺寸的变化。基于误差因素的复杂性、多样性及随机性,因此需要对生产现场的大批工件加工尺寸的进行检测测量,应用数理统计方法,揭示出加工尺寸(误差)的统计规律,以此分析该批产品中的质量状况。在查阅了大量文献之后,综合分析各种方法,列出Excel表格,同时利用传统的控制图例如均值极差控制图,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也可以寻找一些其他的更好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⑵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塔材的组焊件尺寸和外观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对焊接的产品进行评价,进而满足电网建设部门对组焊件质量的监控需求,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预期的研究结果
在通过以上几步,最终预期达到以下目的:
①分析电网塔材原材料的规格尺寸数据和组焊件的规格尺寸数据,找出对质量检测有重要影响的尺寸对象。
②针对不同的尺寸数据,比较各种先进的规格尺寸的检测方法,找出最佳方法,进一步选定检测设备。
③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评价出钢材和组焊件的质量状况。
④进一步明确该课题的最终目的:通过一系列工作,最终评价出各个供应商,为下一步采购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也为评价组焊件的质量状况,从而保证电塔满足质量要求。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针对已确定的研究内容与目标,对每一个研究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最终确定每一步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具体方法手段如下:
(一)电网塔材原材料的检测
(1)总结需要检验的原材料的外观要求和尺寸数据
方法一:查阅电网部门提供的塔材的图纸
方法二:去电网企业实地参观了解塔材的结构
方法三:询问相关塔材生产部门具体情况
方法四:查阅文献资料搜集重要尺寸数据
方法五:自我归纳总结
(2)寻找最佳的规格尺寸检测方法
方法一:查阅期刊、毕业论文等各种文献
方法二:对问题进行整合
方法三:优缺点比较法
方法四:实例论证
方法五:咨询塔材企业的生产实践
方法六:上网查阅
方法七:询问专业人士
综合对比法选出较好的检测方法,根据选出的较好的检测方法,搜集各种检测方法适宜的检测设备。
(二)电网塔材组焊件的检测
1)总结需要检验工件的外观要求和尺寸数据
方法一:查阅电网部门提供的塔材组焊件的图纸
方法二:去电网企业实地参观了解塔材组焊件的结构
方法三:询问相关塔材生产部门和焊接工程师具体情况
方法四:查阅文献资料搜集重要尺寸数据
方法五:自我归纳总结
(2)寻找最佳的规格尺寸检测方法
方法一:查阅期刊、毕业论文等各种文献
方法二:对问题进行整合
方法三:上网查阅
方法四:实例论证
方法五:咨询塔材企业的生产实践
方法六:咨询专业人士
综合对比法选出较好的检测方法,根据选出的较好的检测方法,搜集各种检测方法适宜的检测设备。
(三)电网塔材原材料的数据研究分析
(1)寻找最佳的数据研究分析方法
方法一:查阅期刊、毕业论文等各种文献
方法二:问题综合分析整合
方法三:上网查阅各种数据分析研究方法
优缺点比较法,综合对比法选出较好的数据研究分析方法,问题进一步探索分析找出更加新颖适宜的方法。
(2)课题的最终目的
列出excel表格,对比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四)电网塔材组焊件的数据研究分析
(1)寻找最佳的数据研究分析方法
方法一:查阅期刊、毕业论文等各种文献
方法二:问题综合分析整合
方法三:询问导师
优缺点比较法,综合对比法选出较好的数据研究分析方法,问题进一步探索分析找出更加新颖适宜的方法。
(3)课题的最终目的
列出excel表格,对比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本方案是对电网塔材原材料和组焊件的检测及数据分析所做的研究,在规格尺寸方面需要查阅相关部门抽检方案,并进行综合分析,找到重要的尺寸数据。在检测方法方面,需尽可能的查阅大量的文献,适时的对所获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及时对所获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归纳,最终对检测的数据列出excel表格,为下一步数据分析研究做好准备。其中会遇到不懂得问题,需及时向老师请教,遇到难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解决,或不断地查阅文献进行补充。在数据分析研究方面,也需要查阅尽可能多的文献资料,分析归纳。
总之,在对每一个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整合时,要时刻的联系理论知识,做到每一步都有理有据。
四、参考文献
[1]李元左,郭瑞平,杨晓端.装备质量管理风险分析与评估模型研究.北京:装备学院基础系,2012:341-346.
[2]罗芸,朱建春.提高输电铁塔锌层外观质量方法.江西:南昌 330200.2011(3):14-16.
[3]关明凡.探讨变电站输电线路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云南丽江:永胜供电有限公司,2011(10):128-129.
[4]蒯雷.水利工程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探讨.四川彭山: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2013-02-21:101-101.
[5]柯浩,欧阳杰,张晓昱,阎光宗,孙涛.输电铁塔质量制造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建议.石家庄:河北省电力研究院,2011-8:44-46.
[6]朱建春,袁传强.输电铁塔锌层外观质量剖析.江西省送电建设公司,2012:29-30.
[7]刘纯,陈军君,陈红冬,彭继文.输电铁塔的腐蚀特性和防护.湖南长沙:湖南省电力公司科学研究院,2012-6:24-26.
[8]毕涛,付威,张威.输电杆塔拉线棒和塔材防护新技术的探讨.湖北电力,2010-4:54-56.
[9]寇沪闽,陈柏年,陆国鸣,顾民生.全面贯彻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努力提高广电网络营运质量和管理水平.无锡市广播电视局,2002:232-239.
[10]邢志宏,温卫强.浅谈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山西太原:山西省送变电工程公司,2010:209-211.
[11]孙树青.南方电网塔材使用材料验收标准应用分析.广东佛山:广东安恒铁塔钢构有限公司,2010-4:105-107.
[12]陈捷.精馏塔两端组分控制方案的选择.宁波:填海炼油化工股份公司化肥厂,1997:25-28.
[13]金焕霞,王慧,房纪涛.角钢塔材镀锌层检测及其质量控制系统研究.济南: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2(1):18-19.
[14]林榕.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放样技术在铁塔生产中的应用.广西南宁:广西送变电建设公司铁塔厂,2012:75-77.
[15]吴琦,许统邦.供应链质量管理-21世纪质量管理新思路.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1:45-47.
[16]刘小渝.钢结构桥梁箱形构件制作质量控制.中国重庆: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2010:2118-2121.
[17]方林仕,朱建春.Zn-Ni合金在电力铁塔热浸镀锌中的应用.江西南昌:江西省送变电建设公司,2011:10-11.
[18]梁浩.Q420高强钢在输电线路铁塔上的应用研究.上海: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2009:298-302.
[19]王艳,苏秀成.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猫头塔主材弯曲度超标问题分析.北京市: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2010-7:30-32.
[20]LIU DaoYu, JIANG PingYu ,ZHANG YingFeng .An E-quality Control Model for Multistage Machining Processes Of Workpieces .China: Xi’a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tate Key Laboratory or Manufacturing Systems Engineering,2008:2168-2184.
[21]LIU Jin-gang ,LI Zhan-jun , WANG Wen-jun , JIANG Zhong-hang ,ZHU Zhi-yuan.Study on Cleanliness of High Quality Steels in Shouqin .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2011-18 (Supplement 2):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