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社会调查报告 篇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水污染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五水共治”政策,旨在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本报告将从社会调查的角度,分析“五水共治”政策的实施情况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首先,我们对不同地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五水共治”政策的知晓程度和参与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五水共治”政策的存在有所知晓,但对具体的政策内容和实施细节了解不深。同时,仅有少部分受访者参与了相关的水环境治理活动。这表明虽然政府在宣传方面做得不错,但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方面还有待加强。
其次,我们对一些水污染治理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以了解政府在“五水共治”方面的投入和工作效果。调查发现,政府在水污染治理项目上的投入资金较大,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治理项目的实施进度较慢,甚至出现了拖延的情况。此外,一些治理措施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治理难度大,另一方面也可能与一些地方政府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有关。
最后,我们对一些环保组织和志愿者团体进行了访谈,以了解他们在“五水共治”中的作用和困境。调查发现,环保组织和志愿者团体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通过开展宣传教育、组织行动和监督执法等方式,推动了“五水共治”政策的实施。然而,他们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如资金短缺、人员不足等问题,限制了他们的工作效果和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虽然“五水共治”政策在推动水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政府需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动员,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同时要加强对水污染治理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的及时完成和效果的实现;此外,还应加大对环保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的支持力度,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发展。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让人民享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五水共治社会调查报告 篇二
我国水环境治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尤其是水污染问题的存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五水共治”政策,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从社会调查的角度,探讨“五水共治”政策在农村地区的落地情况以及农村居民的参与程度和反馈。
首先,我们对一些农村地区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五水共治”政策的知晓情况和参与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居民对“五水共治”政策的知晓程度较低,很多人甚至对此毫无所知。同时,仅有少部分农村居民参与了相关的水环境治理活动。这表明政府在农村地区的宣传工作还有待加强,同时也反映了农村居民对环境治理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低。
其次,我们考察了一些农村地区的水污染治理项目,以了解政府在“五水共治”方面的投入和实施情况。调查发现,政府在农村地区的水污染治理项目上的投入相对较少,很多项目的实施进度较慢,甚至出现了停滞的情况。此外,一些治理措施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同时也与一些地方政府的工作态度和能力有关。
最后,我们与一些农村环保组织和志愿者进行了访谈,以了解他们在“五水共治”中的作用和困境。调查发现,农村环保组织和志愿者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通过开展宣传教育、组织行动和监督执法等方式,推动了“五水共治”政策的实施。然而,他们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如资金短缺、人员不足等问题,限制了他们的工作效果和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虽然“五水共治”政策在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水污染治理项目的投入和监督,确保项目的及时完成和效果的实现;此外,还应加大对农村环保组织和志愿者的支持力度,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发展。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让农村地区的居民享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五水共治社会调查报告 篇三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浙江之源。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浙江的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抓治水就是抓改革、抓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迫在眉睫。
为深入了解温州地区“五水共治”工作的推进情况,捕捉典型案例,寻找特色亮点,同时研究“五水共治”与产业集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厘清全省大力推进治水工作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浙江大学博士生会报告团组织经济学院、法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博士研究生一行9人组成“五水共治”调研团队,在鹿城区、平阳县和瓯海区开展为期4天的社会实践调研,主要形式包括水利局座谈会、走访企业、水文环境监测和居民调查问卷。来自研干讲习所的博士生学员潘伟康、虞璐、方若霖、陈小梅作为实践团成员参与其中。
8月24日下午,团队抵达鹿城区,就近走访了南塘河。作为“五水共治”的重点治理河道,这里的水文环境令人向往。迎着渐渐微醺的暮色,团队一行来到河畔,感受千年河道和古街相互映衬的美景,“印象南塘”的舞台留下一串串水乡文化记忆,而这些记忆的保留和传承得益于鹿城区“五水共治”打造“浙南水乡梦”的多项保障措施。对于此次调研,队员们充满了期待。
8月25日,团队赴温州市水利局,与李红建副局长、白荣亮处长就工业水、农业用水、居民用水治理情况和经验开展深入学习和探讨。李副局长向大家介绍了“五水共治”的渊源和温州治水的总体情况,并用“治水群众观”和“治水政绩观”表达了水利部门对治水工作常抓不懈的决心和信心。调研团队成员对李副局长的发言深有感触,表示聆听政府专业人士的娓娓道来受益匪浅,同时也清晰了调研思路:企业、工业园区、河道、社区全方位推进才能把握关键。
8月26日,调研团队抵达平阳县,走访了宋埠镇滨海新区电镀园区海源污水处理厂、浙江屹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和鳌江口安信码头。海源污水处理厂主要集中处理平阳县金属制品加工园区约30家电镀企业产生的电镀废水,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含氰废水、混排废水等七类废水分别由不同的工艺处理,达标后再进行二次处理才可排放入海。海源污水处理厂自投入运行后,有效削减了废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解决当前较突出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大大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同时为五水共治中的“治污水”做出了巨大贡献。调研团队成员在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口采集了水样,后期将回到浙江大学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水质进行检测和评估,同时与工程技术人员就污水处理试剂配方进行了交流,提出了提高治污能力的具体建议。“五水共治”正在倒逼产业升级,实现良性循环,较为典型的是浙江屹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曾经是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通过“机器换人”引进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绿色生产和智能化、集约化转型。在鳌江口安信码头,调研团队采访了鳌江口环保局张局长,张局长介绍,从1995年起鳌江承载着太多工业污水、沿岸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农业生产污水,水质始终是劣五类,基本不具备河流功能。但近年平阳县治水办引进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等,该段河道水域已经提升水质到三类水。同时鳌江口北岸墨城水闸改扩建,极大增强了排洪涝功能。鳌江,作为浙江省八大河流之一,逐渐成为“五水共治”工作的风向标。通过实地走访,队员们感受到治水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号召和领导,更离不开企业的贯彻执行和支持配合。在温州,政府以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治水新路子。
在与平阳县水利局工作人员的座谈中,队员们针对取缔造成污染畜禽养殖户与达到畜禽养殖农业指标产生的矛盾,提出延长畜禽养殖产业链,畜禽粪便等农业固体废弃物蚯蚓处理技术,该技术工艺简便,成本低,能获得优质有机肥和高蛋白饲料,不产生二次废物,不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该技术已在江苏省太仓市生态高值农业技术综合示范工程得到应用,并达到农业固液废弃物循环增效再利用的良好效果。同时,博士生报告团成员在交流中介绍到浙大环资学院杨肖娥教授团队拥有尾水高效深度处理生态工程关键技术,拥有高度净化尾水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构建及稳定化管理的关键技术;在临安污水处理厂周边青山湖淹没区内建设了六万吨/日立尾水深度处理生态工程技术集成示范工程。通过收获花卉、牧草、水生植物等,不仅去除水体中营养盐与污染物,而且可以获得部分经济效益,体现循环经济特色。双方均对日后浙大与温州地方发展的合作表示期待。
在瓯海区,调研团队拜访了欧江区水利局周主任,周主任向队员们介绍了瓯海区较为典型的治水工程,并带领调研团队参观了森马集团承包治理河段和西向排洪工程主河段。森马集团作为温州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不仅向治水基金捐资1000万元,主动承担森马集团新桥旧工业区、娄桥新工业区以及未来森马学校周边河流的清淤等工作。在副总裁黄剑忠带领下,调研团队前往森马集团清淤示范河段,对比治理前的照片,河水中原本布满的浮萍和垃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清新荷塘,河段的末端还设置了景观瀑布,过去河道的死角也变得灵动起来,周边的环境得到显著的改善,为民企参与治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周主任的帮助下,调研团队联系上瓯海区西向排洪工程主河段指挥部陈主任,陈主任第一时间来到工程现场与调研团队进行交流。据陈主任介绍,排涝水是“五水共治”其中之一,再加上温州地属沿海港口城市,雨量充沛,因此排涝显得尤为重要。西向排洪工程就是温州城市防洪排涝的关键工程。据西排工程瓯海段指挥部负责人陈敏介绍,自该工程建成运行以来,瓯海区的排洪工作达到了显著的效果,并经受住多次台风考验。此外,西排工程附带建设了仙河亲水休闲公园,功能定位为亲水和休闲,治水的同时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既为河道的护堤,又作为市民的健身、休闲场所,成为欧江区西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ldquo
;五水共治”的实施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五水共治让城市建设越来越美好。政府企业携手打造“美丽浙南”,深深印刻在每一位队员的脑海里。
8月27日,调研团队成员在鹿城区丰源花苑周边居民区发放调查问卷,通过梳理回收的有效问卷发现,温州市民的节水意识普遍较强,对政府的“五水共治”成果表示满意,愿意全力配合。但是调查也发现,居民对市面上的节水器了解甚少,建议在“五水共治”工作中加强节水方面的引导和宣传,加强市民对节水器材以及节水措施的普及力度。
治水面前没有旁观者,在温州,政府主导的同时结合民企等社会主体,凝聚力量共同治水,营造了全民治水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而博士生参与治水调研社会实践,不仅增长了才干,开拓了眼界,更是承担起了温州治水成果红色宣传队的责任。浙江大学博士生会报告团秉承着“传播科技文化火种,真情回报奉献社会”的宗旨,希望能通过此次活动,为建设“美丽浙南水乡”贡献力量。
五水共治社会调查报告 篇四
一.调查时间 20xx4月
二.调查地点 兰江
三.调查成员 我和妈妈
四.调查方法 1.上网查询2.去兰江观察
五.调查内容 防洪水
(1) 20xx年8月9日上午8时,台风过程累计面雨量已达207毫米,最大站点雨量387毫米,西苕溪水位8日凌晨起快速上涨,最快时每小时上涨31厘米,从8日8时至9日7时水位从1.7米迅速上涨至5.87米,超过百年一遇“99630”历史最高水位0.17米。
(2)预防准备
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4、 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和日用品。
5、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6、 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衣服内随身携带。
7、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3)自救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六.总结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我们工业经济发达,河道纵横交错,治水之路任重而道远,重在实践、贵在坚持。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投身“五水共治”,保护好家乡的每一滴水、每一条河、每一处环境,为长兴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尽我们的一份力,共同描绘出一幅美丽长兴的锦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