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就业调研报告(优选4篇)

时间:2014-01-09 08:29:4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学生毕业就业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大学生毕业就业调研报告:就业形势严峻,职业规划与实践需加强

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职业规划与实践需加强。报告建议加强职业指导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以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然而,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却日益突出,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因此,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就业情况的调研,分析目前的就业形势,探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实践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就业形势分析

经过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 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导致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2. 职业规划不足: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导致毕业后迷茫,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3. 缺乏实践经验: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习和社会实践经验,导致毕业后在求职过程中面对困难。

三、职业规划与实践问题分析

1. 职业规划问题: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加强对职业规划的引导和培养。学校应提供职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职业规划。

2. 实践经验问题:学校应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同时,学生也应主动寻找实习机会,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四、建议

1. 学校应加强职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规划能力。

2. 学校应提供更多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

3. 学生应主动寻找实习机会,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提高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五、结论

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职业规划与实践需加强。为了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学校应加强职业指导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学生也应主动参与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大学生毕业就业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大学生毕业就业调研报告:创业意愿高涨,创业创新教育亟待加强

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创业意愿高涨,但创业创新教育亟待加强。报告建议加强创业创新教育,提供创业培训和支持,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力。

一、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意愿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而非就业。然而,创业创新教育和创业支持体系仍然不完善,大学生创业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就业情况的调研,分析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创新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创业意愿分析

经过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 创业意愿高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表达了创业的意愿,他们希望通过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 缺乏创业知识和技能:许多大学生在创业前缺乏必要的创业知识和技能,面临着创业困难。

3. 创业支持体系不完善:创业创新教育和创业支持体系仍然不完善,缺乏对创业者的培训和支持。

三、创业创新教育问题分析

1. 创业教育缺失:学校应加强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2. 创业支持体系不完善:学校和社会应建立完善的创业支持体系,提供创业者所需的资源和支持,帮助创业者解决问题。

四、建议

1. 学校应加强创业创新教育,为学生提供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激发学生的创业潜力。

2. 学校和社会应建立创业支持体系,提供创业者所需的资源和支持,帮助创业者解决问题。

3. 政府应出台创业支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五、结论

本报告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创业意愿高涨,但创业创新教育亟待加强。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潜力,学校应加强创业创新教育,提供创业培训和支持。同时,学校和社会应建立创业支持体系,为创业者提供所需的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的问题。政府应出台创业支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大学生毕业就业调研报告 篇三

  时光飞逝,我们即将踏入大学生涯的倒数第二个年头—大三下学期,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离走进社会这个大染缸更近了一步。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利用这个为数不多的大学假期在规划一下自己的毕业之路,是考研?是出国?还是直接就业?因此借用这个假期,我访问一个人力资源公司,参加一场人才招聘会,走访一名日语专业的毕业生,了解日语专业就业情况,并获得了自己些许感想。

  一、科学规划

  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是成功的基础,美好的未来需要有个规划蓝图来指导。因此对于一个大三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机会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我一早就确定了考研的想法,所以我一直在关于考研的事情上有迷茫。

  大学本科三年级开始着手准备考研的事情,考研的方面有两方面的选择:

  第一方面是考日语专业或者跨专业考研。这一选择可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日语专业,从事新闻日语方面的工作;或者是考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语言类的学校,继续深造我的日语。由于个人日语底子中等,因此,我目前所定考研方向是苏州大学的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专业。至于跨专业考研,我曾咨询过扬州大学的日语老师,她建议考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生,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者对外经贸大学等学校;另一方面是考国外大学的研究生,准备在国外读研究生。这对于一个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现实的。在国外可以了解更多国内所不能缺乏的资源、信息等。对说日语国家可以有个更好的了解,从而更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但与此同时,日语专业的学生在一些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日语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有时是个限制因素。日语只能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现在大多数人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就算对日语语法知识不是很了解。而且这些非日语专业的学生,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本身计算机专业知识就是他们的一个特长。可以说他们同时掌握了两门专业知识。这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在择业时,面对竞争也较大。

  (2)日语专业面对的择业范围较为狭窄。一般,只能选择与日语专业有关的职业,而与日语专业相关的职业部外乎就是日语教师、翻译、新闻日语之类等。总之,相对与许多专业来说,日语专业的狭窄的。

  (3)如果接着考研还是考日语专业的话,那么日语就不再是一种交流工具了,而变成了研究日语;如果跨专业考研,在选择所跨专业方面时也困难重重。由于日语专业大学四年都不学习数学,所以跨专业考研时选择的专业范围也被缩小了,不能选择需要考数学的专业就必须重新开始补习数学。

  (4)出国读研究生在选择专业方面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在选择国家方面,国家的消费水平是不是太高等问题也影响了选择。

  因而,根据日语专业的优势和局限性分析,我目前的规划是:通过考研成为苏州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同时继续深究二外—法语方面的知识,努力充实自己;在职业选择方面,我计划成为一名日语教师,继续丰富自己在日语方面的专业知识。

  二、社会调查

  1.访问一个人力资源公司

  这个寒假,我利用了一天的时间走访了所在家乡射阳的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江苏省射阳宏远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通过采访里面以为姓李的员工,我知道了这个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中介服务和劳动输出,并了解了一些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人力资源管理(humanresourcemanagement),是指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它贯穿于人力资源的整个运动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的维护与成本核算,人员的甄选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还包括对人员的智力开发、教育培训、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等等。 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时效性、能动性、两重性、智力性、再生性、连续性、时代性、社会性、消耗性等特点。人力资源管理的五个功能是指获取、整合、保持、评价和发展。

  2.参加一场人才招聘会

  现在人才招聘会屡见不鲜,由这些招聘会的场次就可以知道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压力的巨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就业形势,感受就业氛围。一月二十二日,我去了射阳县人才招聘市场,在人才市场里面转了一天,感受了现场的紧张氛围还有激烈竞争的残酷,感触良多。

  (1)我们的专业知识太少

  在面试的过程中,公司的负责人会注意所修科目,特别是与应聘职位相关的科目。虽然我们已经学过很多专业课,但与专业课相关联的科目拓展的太少,甚至没有任何拓展。多修一门课,就意味着多一些知识,多一些见解,理解问题的层次也会加深。因此,我们在选修科目时,不妨修一些相关专业的专业课,让自己多一分胜出的把握,避免以后在面试中出现“一问三不知”的状况。有了很强的专业知识加上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我们就能应付激烈的竞争压力,如果我们的专业知识不够,连起码的知识都答不上,那就没办法去和其他高校的学生竞争了。

  (2)对所应聘的公司知道太少

  在应聘的过程中,我闹了不少笑话。例如,刚落座便问,“你们公司是作什么的?”“你们有什么岗位啊?”“你们需不需要日语专业的学生?”,其实,在他们对面不到一米处便是该公司的简介、招聘岗位及要求。有的是扔下简历就走人,有的是同学帮投,更有甚者是父亲代子女投。对所应聘的公司、岗位都不了解,公司又怎会启用这种人呢?我们在投简历时,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挑选几家特别感兴趣并且适合自己的公司,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衣着打扮不合适

  在应聘时,有的同学蓬头垢面,有的香气冲鼻,有的随随便便,有的花枝招展,这些多少会影响自己的第一印象。争取良好的第一印象,参加招聘时应着装得体,最好穿正装,不要过于随便,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说话时不卑不亢,表示出对招聘代表的尊重。

  (4)我们的实践经验太少

  从参加招聘会的人来看,大部分是应届毕业生,而企业招聘的职位大都要求1-2年的工作经验,这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是最大难题。对于企业来讲,最希望的是有经验的人,因为那样可以省去很多的培训费用,降低用人的`风险。公司很注重同学们的实践经验,即使是在某间公司作过兼职,也将成为应聘中的闪光点,成为取胜的有利筹码。因此,我们在以后的闲暇时间,应少上几次网,少逛几次街,多联系几家公司,多作些实际操作,多些实践经验。

  (5)自信心不足

  参加招聘会还发现一个问题,很多人被应聘单位列出的条件吓倒,没有自信,好像觉得找工作是求人似的,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企业也是求贤若渴的,只有你很自信,企业才能有进一步了解你的兴趣,没有企业会录用一个连话都不敢说的人的。也许你本来很优秀,但是因为自己不注重形象,没有自信而与企业失之交臂的话,那也是很可惜的事情。要充满自信,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条件和愿望。

  3.走访一名日语专业的毕业生

  由于需要考研方面资料的原因,我去走访了一名苏州大学日语专业毕业的姐姐。她给了我很多日语学习方面的建议和日语考研准备方面的建议:

  (1)一定要打好基础。即使是上了大学,还是不能放松。考研的话竞争者很多,强人也很多。如何从这些人中脱颖而出首先是基础要打好。词汇语法什么的一定不能放。大学里开设的精读泛读课、语法课,这些课一定要好好学好好听

  (2)一定要多听多练听力这东西最主要还是练习,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效果。如果坚持听透一个学期,日语听力水平很快就能获得优势。她推荐“听写”是个好方法,开始可能听不懂或者听懂几个单词,但只要慢慢来,就能听的越来越多。另外,还要多阅读,读英文读物,从易到难。

  (3)多多抓住机会练习口语。多跟外教交流,学地道口语。

  (4)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多了解对日语的学习很有帮助。

  4.了解日语专业就业情况

  作为大三的学生,我们正面临着就业问题,我们必须了解目前的日语专业就业形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应该说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前几年外语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的就业形势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现在,整个社会发展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语已经成为一种工具,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如地应用。早期的政府官员或企业的管理人员的日语水平不是很好,需要有专门的翻译来帮助,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翻译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但是随着中国的开放,日语教育的逐渐普及,人们学日语的意识也在提高,学习日语的环境也在改善,很多企业家或管理者已经有这个技能,不再需要一个专门的日语人才来帮助他,这样对纯粹学习日语的人的需求就大大减少。同时,现在非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日语专业学生面临着许多强劲对手。所以,非师范日语专业的学生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目前日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日语指定为官方交流语言。在世界性国际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贸合同文本,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中,日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以及XX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国更加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与日语专业有关的行业如外贸、外交、海关、旅游、管理等涉外工作部门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得我国对日语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

  据劳动人事部统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都能发挥他们的外语优势,受到学校、外事部门、公司企业等用人部门的重视和欢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日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

  三、调查报告

  (1)参加招聘会,一天的时间是短暂的,但获得的知识是无限的。作为大三的学生,我感悟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这次参加招聘会的经验我相信会对我以后自己真正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以前我很不自信,认为自己是学校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以后自己找工作很难找。通过这次的招聘会,我了解到学校牌子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能力。接下来我要努力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还要多出去兼职和见习,多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的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抓住任何可以学习和工作的机会,从而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

  (2)日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日语指定为官方交流语言。在世界性国际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贸合同文本,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中,日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据劳动人事部统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都能发挥他们的外语优势,受到学校、外事部门、公司企业等用人部门的重视和欢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日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但是,由于日语专业的局限性,现代社会对日语人才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这种人才特征和市场定位迫切要求学生在日语学习中在原有文学和语言学基础学习上增学有关外交,经贸和金融等方面的内容。

  (3)日语专业的学生出国的机会也相对较多。不仅如此,学生如果在学习期间有了新的兴趣点,也凭借日语专业的基础,轻松地转到别的专业或考取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在近几年的就业市场上,企业往往偏好有理工科背景的日语专业的学生,于是在日语专业的基础上分化出有较大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的科技日语专业。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日语学习早已从单纯的语言交流走向多元化,对既熟悉国家商务又熟练掌握日语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作为日语专业的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从而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定好位,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大学生毕业就业调研报告 篇四

  摘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其实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就业素质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高校希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同样,企业也希望吸纳高素质人才。本调研通过研究大学生就业素质,并对其调查,了解大学生应具备何种素质来应对就业和企业又看重大学生的哪些素质,从而为大学生和企业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不难发现,大学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势

  1、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将继续呈刚性增长的趋势。多年来,各地大学采取了扩招的措施,这使得在一个时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并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在80年代初,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仅为几万人;9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为31.2万人;XX年,这个数字将变为八、九百万人。未来几年,虽然增幅会趋缓,但大学生毕业数量仍处于上升通道。

  2、大学毕业后工作难找,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据数据记载,截止到XX年5月底,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49.81%已签约和已有意向;27.25%没有找到工作;15.02%不想马上就业。即目前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大体在50%左右。今后,以我们高邮为例,需要的人才将偏向高学历、高技能、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

  3、就业理念亟待转变,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人才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未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实际上并不是减少,而是更加需要,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我们现在还只是大学在校生,求职、就业对我们来说,迟早将会面临。在3年后,我们该何去何从,未来的路在哪里?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和作出回答的。我想,在增加自身含金量的同时,今后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要有一颗平常心。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2、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4、其他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是专业问题。有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或热门过热,如目前法学毕业生六成难就业;二是能力问题。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无法提供这类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三是区域问题。东部地区就业好于西部。

  三、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面对现在的社会,面对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面对下岗工人的事实。企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特别的挑剔。优中选优,而相对的那些不为所知的个人素质也进入了选择之列。

  1、部分企业最看重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

  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最需要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外语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分别占35.56%和34.66%,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里,最主要的还是学习这一块,这也同时解决了大学生到底应以学习为主还是以工作为主的困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也日趋细致,所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在招聘中企业也越发的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因而在缺乏一个统一的客观的专业技能评价

标准的情况下,企业选择了首先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这样的趋势: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专业化复合型”转变,在要求员工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业认为大学生综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数企业很是看重应聘者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于成绩与学历,社会应该更看重员工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也会是当今学生注重培养的能力。

  3、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较高

  现阶段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61.90%的企业将思想道德列为对毕业生的特别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了应对目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诚信的表现以及逃避人力资源风险而采用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也日趋务实,在招聘中学历、学校名气等因素所占比重都日趋合理,企业的评价标准更加合理。

  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别等,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就业歧视,影响企业形象。

  四、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实现顺利就业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在亚太国际教育协会XX年会上表示,大学生就业难可能是一个比较长远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多不是关键,学生的质量问题才是关键。柯炳生校长认为大学生数量不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因为只有25%左右的新增劳动力来自大学毕业生,“质量问题才是关键”。现代企业都讲究用人求“实”不求“高”。“学历并非越高越好,企业看重的是个人的实战能力,宁可选择大专甚至更低学历有工作技能的人,也不需要没有工作技能的研究生。

  1、调整高校专业设置,符合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需求

  首先,要调整课程、专业和学科结构。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应从重知识灌输转向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培养转变,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其次,在专业结构的调整上,应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相结合,增强毕业生宽泛就业的能力。最后,在学科设置上,应该有利于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着眼于学生品德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2、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积累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全面锻炼其动脑、动手的能力,可以使大学生直接感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技能的要求,从而自觉调整期望值来符合社会需求。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素质能力。社会实践经验能有效弥补用人单位所认为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不足。同时,社会实践还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也是大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同时,企业对创新人才求之若渴,创新能力成为用人单位最重要、最看中的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需要创新的能力。所以,高校要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与积累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培养良好的基本素质,提高大学生生存能力

  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基本素质。一是培养学生树立讲求诚信的道德观念。诚信是商业道德的核心,用人单位在选取人才时,其首要标准往往是是否诚信。因此,高校必须培养学生的诚信观念,使之形成稳固的诚信道德。二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高校要通过多种形式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把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和传授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给大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进行相互协作的锻炼,使其明确树立起团队意识。三是训练学生的求职技能。求职技能是指面试技巧、日常礼仪等方面的要求。学校可以建立就业面试辅导中心,组织模拟招聘面试,开展岗前技能培训,组织参加招聘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4、加强创业教育,培训大学生创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不应该仅仅是求职者,更是社会职位的创造者;不仅可以通过创业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给别人提供更多的职位。因此,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创业教育。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指导毕业生认识创业所必备的素质和条件,如创业知识的储备,资金的准备,技术和兴趣、个人能力,等等。二是请富有经验的创业成功者到学校为毕业生做报告,让学生从成功者的经历中积累经验,了解创业的基本程序。三是专设大学生创业类选修课程,让学生通过课程系统学习创业知识。

  5、加强学生特色能力培养,塑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决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而团队合作精神、踏实刻苦精神、社会适应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则是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这也是能否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关键因素。当然这些因素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能力体现出来,而不是笼统地说自己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或者社会适应能力等。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那么在求职时,就完全有资格说自己具有踏实刻苦的精神,具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至于其他能力,则可以通过别的指标来说明,这需要在校学生发掘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不断培养自己的专长或者特长,以便自己在走向社会时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除此以外,上文所提到的个人发展的第三层次因素,即创新精神、实践经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也需要在校大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除了认真刻苦地学习外,注意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注意观察和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些是个人在顺利就业后能否得到继续提升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毕业就业调研报告(优选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