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优秀(推荐3篇)

时间:2014-03-09 01:45: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优秀 篇一

标题: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络舆情挖掘与分析

摘要:网络舆情的爆发性和传播速度给社会治理和舆情应对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挖掘和分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旨在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挖掘与分析,探索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为舆情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网络舆情;挖掘与分析;社会治理;舆情应对

1.引言

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中,由于某一事件或话题引发的一系列网民的情绪表达和讨论。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速度非常快,能够对社会治理和舆情应对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网络舆情进行挖掘和分析,成为了一个热门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

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挖掘和分析,探索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为舆情应对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可以预测舆情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应对舆情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3.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3.1 数据收集:选择合适的数据源,收集与网络舆情相关的数据,包括社交媒体上的言论、新闻报道、论坛讨论等。

3.2 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去除噪声和重复数据,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3.3 数据挖掘:利用文本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和特征。

3.4 数据可视化:将挖掘和分析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以便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信息。

4.预期结果和创新点

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挖掘和分析,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4.1 舆情趋势预测:通过分析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可以预测舆情的发展趋势,提前做好舆情应对准备。

4.2 舆情特征分析:通过分析舆情数据中的关键信息和特征,可以了解舆情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舆情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全面挖掘和分析,为舆情应对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5.研究计划

本研究计划按照以下时间表进行:

5.1 数据收集和清洗:预计耗时1个月。

5.2 数据挖掘和分析:预计耗时2个月。

5.3 数据可视化和结果展示:预计耗时1个月。

6.参考文献

[1] 王晓娟, 张明.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络舆情挖掘与分析[J]. 信息网络安全, 2018, 12(5): 89-95.

[2] 李华, 张亮. 网络舆情大数据挖掘技术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9, 46(1): 143-148.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优秀 篇二

标题: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智能医疗系统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和实现智能医疗系统,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医疗系统;个性化服务;医疗效率;医疗质量

1.引言

智能医疗系统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智能医疗系统能够自动化地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健康管理和预防措施。因此,设计和实现智能医疗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和实现智能医疗系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通过智能医疗系统,患者可以及时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和诊断结果,提高自身健康管理的能力,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3.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3.1 数据收集:收集患者的医疗数据,包括病历、检查报告、生理参数等。

3.2 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3.3 智能诊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智能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3.4 个性化服务: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建议和健康管理方案。

4.预期结果和创新点

通过设计和实现智能医疗系统,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4.1 个性化医疗服务:智能医疗系统能够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建议和健康管理方案,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和满意度。

4.2 医疗效率提高:智能医疗系统能够自动化地对医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减轻医生的工作压力,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和实现智能医疗系统,并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有助于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5.研究计划

本研究计划按照以下时间表进行:

5.1 数据收集和处理:预计耗时1个月。

5.2 智能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预计耗时2个月。

5.3 个性化服务设计和实现:预计耗时1个月。

6.参考文献

[1] 李明, 张晓.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18, 14(3): 78-85.

[2] 黄文静, 杨军. 智能医疗系统技术综述[J].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9, 46(5): 120-125.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优秀 篇三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优秀范文

  开题报告是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课题名称: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

  一、立论依据

  研究意义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与核心,同时也是智能正常发挥的保证。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心理问题的“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1,2]。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现实,反映了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这些因素,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为此,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分析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说明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文献综述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物质和精神二者缺一不可。小学生的天生素质如何发展,有赖于他的周围环境,而其心理怎样发展,则取决于他的生活过程。一般来说,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与遗传、营养、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以及学生心理的自我强度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建军.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自杀呈现低龄化趋势。应试教育与学习压力的超负荷造成少儿身心的“亚健康”。心理疾患的高发是造成自杀行为的低龄化的.重要原因。我国未成年人在情感、人格、人性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普遍存在的校园欺侮现象也是造成少儿自杀的原因之一。家庭因素对于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有着重要关联。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与“减负”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中小学教育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有效防治自杀的重要途径。[1]

  田云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情况与目标取向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国内比较常见的提法还有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教育等。这类提法含义基本一致,即离不开“心理”二字,最终还在于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还有一类提法比较普遍,如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诊断、心理卫生等。这类提法沿用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术语,但含义十分广泛,在学校也多指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我们沿用心理咨询这个术语,从心理咨询自身的发展来看,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编辑的《心理学百科全书》(1984年)认为,心理咨询应遵循两种定义模式,即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指出“咨询心理要始终遵循着教育的而不是临床的、治疗的或医学的模式,咨询对象(不是患者)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咨询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已经存在的能力,或者形成更为适当的应变能力。咨询心理学强调发展的模式,它试图帮助咨询对象得到充分的发展,扫除其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2]

  高平[3]从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影响三方面分析得出:生理因素是基础,心理因素是依据,环境影响是条件。要想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必须从改善外部环境入手,开展广泛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不断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以上各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就安康的实质;认识到了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适应问题、情感问题、学习问题、行为和人格偏离四大类,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我们应当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生物的、环境的、教育的几个方面来分析。

  二、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人们提出了全面素质的概念,即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其他各种素质的质量水平,甚至于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发展。

  1、通过研究,全面了解小学生心理状况,获得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通过实验研究,获得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个案,探索出适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内容

  1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的因素;2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3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4社会环境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心理测试法、经验总结法、成果分析法。

  三、论文大纲

  1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的因素

  (1)遗传因素;(2)生理因素;(3)心理因素等。

  2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家庭结构;(2)家庭氛围;(3)家庭关系;(4)教养方式;(5)家长的榜样;(6)家长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3、学校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导因素

  (1)校风与班风;(2)学校环境;(3)教学内容和方法;(4)教师素质;(5)师生关系。

  4、社会环境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诱发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生活;(2)大众传媒;(3)社区环境。

  四、主要参考文献

  [1]李建军.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4(6):70-72.

  [2]田云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39–40

  [3]高 平.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76-80.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优秀(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