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篇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为了解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状况,本次调研报告对全国范围内的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养老院、社区养老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分析。
首先,我们对养老机构进行了调查,发现养老院的数量逐年增加,但仍然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其中,大多数养老院在设施设备和服务质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些养老院面临着人员短缺、资金困难、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同时,一些养老院存在着收费不透明、服务项目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我们对社区养老中心进行了调查,发现社区养老中心的建设逐渐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社区养老中心在各地纷纷落地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养老服务。然而,仍然有一部分社区养老中心存在着设施不完善、服务项目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此外,一些社区养老中心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人员流动、管理薄弱等问题。
最后,我们对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了调查,发现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不断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居家养老服务仍然存在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范围不广等问题。一方面,一些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导致老年人的权益受损。另一方面,由于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范围较窄,无法满足老年人全面的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状况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中心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其设施设备和服务质量的监管,提升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促进社会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篇二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为了解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状况,本次调研报告对全国范围内的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养老院、社区养老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分析。
首先,我们对养老机构进行了调查,发现养老院的数量逐年增加,但仍然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其中,大多数养老院在设施设备和服务质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些养老院面临着人员短缺、资金困难、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同时,一些养老院存在着收费不透明、服务项目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我们对社区养老中心进行了调查,发现社区养老中心的建设逐渐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社区养老中心在各地纷纷落地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养老服务。然而,仍然有一部分社区养老中心存在着设施不完善、服务项目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此外,一些社区养老中心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人员流动、管理薄弱等问题。
最后,我们对居家养老服务进行了调查,发现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不断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居家养老服务仍然存在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服务范围不广等问题。一方面,一些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导致老年人的权益受损。另一方面,由于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范围较窄,无法满足老年人全面的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状况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养老服务的发展,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中心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其设施设备和服务质量的监管,提升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促进社会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篇三
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社会养老服务(或称养老社会服务)是针对我国家庭养老功能弱化,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增多而需要从社会角度对老年人的帮助服务。下面YJBYS小编为你送上社会养
老服务发展状况调研报告。XX市与全省同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近年来,XX市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老龄化程度加深,未富先老、空巢留守、高龄化、失能化等特征明显,养老形势严峻。尽管“十一五”和“十二五”中前期,XX市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托底养老保障得到加强,居家养老开始起步,老年文化丰富多彩,但不可否认,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市、县财力有限,投入不足,管理服务理念滞后,专业人才匮乏,导致XX市养老服务业水平不高,层次较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切实解决制约XX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笔者认为,应抓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文件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做好养老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布局。一方面,应加大公立养老机构的建设,健全完善财政投入、统筹城乡、人才培养、老年文化建设等制度机制,打造一流的养老服务软环境。另一方面,应结合XX市红色旅游和良好的自然地理气候资源,大力发展以“避暑游”为特色的养老服务业产业集群。坚持“两条腿”走路,逐步形成养老事业科学发展格局。
一、XX市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一)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按国际通行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7%,即进入了老龄化社会[1]。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贵州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数的比重为8.21%,据此可以判定,贵州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XX市是本次抽样调查的一个样本,可认为,XX市与全省同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笔者收录了2010-2013年四年全市老龄人口的相关数据(表一),从表中可以看出,2010年到2013年,全市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逐年增加,且老年人口增长率较高,60岁以上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7.9%,65岁以上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9.2%。从XX市2010-2013年老龄人口统计柱状图(图1)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口变化走势。
(二)未富先老形势严峻。据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要超过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资料显示,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到10000美元左右[3]。我国东部发达省份广东省于200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4],同期广东省全省生产总值21701.28亿元[5],按2005年底汇率计算,折算为2689亿美元,人均gdp约3000美元。2005年,XX市进入老龄化社会时,gdp按不变价格计算仅742亿元人民币[6],折算为92亿美元,人均gdp仅1268美元。由此可见,在人均gdp较低时,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养老形势异常严峻。未富先老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首先,随着人口结构走向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阻碍了XX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其次,养老负担的加重,倒逼财政增加投入,影响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再次,部分失能半失能老人难以得到有效的照料,老年人群体不安定因素增加,社会风险加大。
(三)空巢留守较为普遍。XX市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地,外流户籍人口较多,忽略少数外地户籍人口常住XX市的情况下,可得到公式:外流人口=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按此公式计算,XX市2008年至2013年外出流动人口数,分别为102万人,123万人,150万人,161万人,159万人,164万人。根据贵州省统计局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全省外出流动人口中,15岁至50岁人口人口占80%以上[2]。如果再加上51-59岁外流人口,可判定,XX市外流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数量几乎可忽略不计。由此可见空巢和留守现象之严重。与空巢化一样影响养老因素的,是家庭的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这主要是由三个原因引起的。一是家庭的不断细分。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化,社会人个性差异越来明显,利益诉求多元化,家庭聚合力降低,家庭规模变小。从笔者的经历发现,现在很难找到四世同堂的家庭,家庭人口超过6人的也少之又少,从统计数据上看得更清楚,从2008年至2013年,XX市户籍人口户均人口数从3.63逐年下降至3.3(表二)。二是少子(女)化。导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控制了人口的增长,另一方面,社会逐渐迈向现代化,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孩子的抚养成本倍增,抑制了家庭生育子女的需求。三是家庭伦理的变迁,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家庭异地置业的需求增加,加之房价物价的上涨,中青年承担了较重的生活成本压力,不但难以向老人们“输血”,可能反而需要老人们接济,老人逐渐沦为家庭的“剩余价值”提供者,传统 “养儿防老”的观念,有反向为“养老防儿”的趋势。事实上,空巢化也是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集中体现,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使得很多老人失去家庭的庇护,直接裸露于社会发展变革风险冲击之下,扶养赡养、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等,必然需要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来补偿。
(四)高龄化、失能化比例较高。XX市高龄人口数量大,比例高,且高龄化绝对数量逐年加大(表三),XX市2010-2013年75-79岁年龄段老年人口分别为103329人,121949人,133444人,145961人,这些老人在5年内将全部进入高龄,老年人口加速进入高龄化。XX市失能半失能老人的估算,笔者认为可以有两种估算方式:一种是根据全国抽样调查数据计算出的比例估算,2010年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7],按此比例计算,则2010-2013年XX市失能老人分别为17.6万人,19.6万人,20.1万人,21.7万人。另一种估算方式是将失能半失能老人简单地统计为80岁以上老人和60-79岁残疾之和,按此种估算方式, 2010-2013年XX市失能老人分别为12.6万人,14.1万人,14.7万人,17.6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3.5%,13.7%,13.9%,15.3%。不论按哪一种计算方式,XX市失能半失能老人都数量大、比例高,从变化趋势看比例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二、XX市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现状
(一)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是XX市社会养老事业发展的一块短板。2011年以来,XX市在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市县政府加大投入,加快了各类养老机构建设的步伐,全市共投入资金8.6亿元,其中,省级2.5亿元,市级1.2 亿元,县级4.9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敬老院210所(2014年实现全覆盖),建成后床位可达2.47万张,加上其他养老机构1460床位(福利公益性养老院2个,床位数55张;老年公寓5个,床位数494张;民办养老机构8个,床位520张;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6家,床位391张)。另外,争取中央投资2300万元,用于实施XX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楼(300张床位)和XX区养老服务中心(200张床位)项目。2014年在建项目建成后,XX市总床位将达到26380张床位,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23.87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