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具审计报告有哪些工作流程【精简3篇】

时间:2014-02-07 01:37:4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出具审计报告有哪些工作流程 篇一

审计报告是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财务业务活动的合规性进行审查后,根据审计准则和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和意见的文书。出具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介绍出具审计报告的一般工作流程。

第一步:准备工作

出具审计报告的第一步是进行准备工作。审计师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包括其行业性质、经营范围、组织结构等。同时,审计师还需要获取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会计记录、合同协议等相关文件和资料。

第二步:风险评估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审计师需要进行风险评估。这一步是为了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范围,并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水平。审计师需要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判断其是否存在重大错误和欺诈风险。

第三步:审计程序设计

在完成风险评估后,审计师需要设计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为了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以便评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程序的设计应基于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的结果。

第四步:实施审计程序

在审计程序设计完成后,审计师需要实施审计程序。这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会计记录和相关文件进行检查和核对,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测试,对关键业务活动进行审查等。审计师需要收集足够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对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评估。

第五步:审计调整

在实施审计程序后,审计师需要进行审计调整。这是为了纠正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和不合规行为,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审计调整可能包括调整会计估计、修正错误和揭示重大交易等。

第六步:编制审计报告

最后一步是编制审计报告。审计师根据审计程序的结果和审计调整的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评估,并形成审计意见。审计报告应包括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评价、审计结果的摘要、审计意见的表述和其他必要的信息。

以上就是出具审计报告的一般工作流程。每一步都需要审计师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审计报告的出具对于维护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出具审计报告有哪些工作流程 篇二

审计报告是审计师根据审计工作的结果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真实性、合法性以及财务业务活动的合规性进行评估后所形成的结论和意见的文书。下面将介绍出具审计报告的一般工作流程。

第一步:准备工作

在开始出具审计报告之前,审计师需要进行准备工作。这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获取相关文件和资料等。审计师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性质、经营范围、组织结构等基本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的审计工作。

第二步:风险评估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审计师需要进行风险评估。这一步是为了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范围,并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水平。审计师需要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判断其是否存在重大错误和欺诈风险。

第三步:审计程序设计

在完成风险评估后,审计师需要设计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为了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以便评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程序的设计应基于被审计单位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的结果。

第四步:实施审计程序

在审计程序设计完成后,审计师需要实施审计程序。这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会计记录和相关文件进行检查和核对,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测试,对关键业务活动进行审查等。审计师需要收集足够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对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评估。

第五步:审计调整

在实施审计程序后,审计师需要进行审计调整。这是为了纠正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和不合规行为,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审计调整可能包括调整会计估计、修正错误和揭示重大交易等。

第六步:编制审计报告

最后一步是编制审计报告。审计师根据审计程序的结果和审计调整的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评估,并形成审计意见。审计报告应包括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评价、审计结果的摘要、审计意见的表述和其他必要的信息。

以上就是出具审计报告的一般工作流程。每一步都需要审计师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和方法进行操作,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审计报告的出具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出具审计报告有哪些工作流程 篇三

出具审计报告有哪些工作流程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出具审计报告的工作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审计流程的意义

  (一)概述

  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广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项目开始,到审计工作结束的全部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各阶段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狭义的审计流程指审计流程指审计人员在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得步骤和方法。

  (二)制度基础审计的流程

  1、确定审计的目标

  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

  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

  4、符合性测试

  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6、实质性测试

  7、实质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8、撰写审计报告

  优点:一方面当大大减少审计工作中取得审计证据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人力时间、降低成本;另外能较好的避免失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缺点:过分依赖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二、准备阶段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哪些情况 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2、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3、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情况;4、关联方及交易情况;5、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6、其他

  常用方法 1、查阅去年的审计工作底稿;2、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3、查阅公司章程协议、董事会会议记录、重要合同等。4、参观被审单位现场。5、询问内审人员和管理当局。

  (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

  ⑴签约双方的名称;

  ⑵委托目的;

  ⑶审计范围;应明确所审会计报表的名称及其反映的日期或期间

  ⑷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⑸签约双方的义务;

  委托人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① 及时提供审计人员所要求的全部资料;

  ② 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合作

  ③ 按照约定条件即使足额支付审计费用。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

  ① 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

  ② 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

  ⑹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审计报告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后果,与审计人员无关。⑺审计收费;

  ⑻违约责任;

  ⑼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

  (三)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目的在于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否作为在实质性测试的时候进行抽样的基础,并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决定其测试的时间、性质、范围。

  (四)确定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计划阶段)。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二在实施阶段,根据重要性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审查;三是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

  自考教材对重要性介绍非常简略,但是考试时候经常涉及超纲内容,而且与审计报告的关系非常密切,这里进行

必要拓展。

出具审计报告有哪些工作流程【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