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潜力调研报告(经典3篇)

时间:2014-04-07 06:25: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粮食生产潜力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粮食生产潜力调研报告

摘要:本篇调研报告旨在探讨我国粮食生产的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通过对我国粮食生产现状、潜力因素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发现了粮食生产的巨大潜力,同时也发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报告将重点介绍粮食生产潜力的主要方面,并就如何发挥这些潜力提出建议。

一、现状分析

我国的粮食生产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以及农业现代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了粮食的需求量。此外,气候变化、土地资源减少以及农业技术落后等问题也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潜力因素分析

1. 土地资源潜力:我国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农田面积较大,但由于部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利用,土地资源利用率并不高。

2. 农业技术潜力:我国在农业科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将会对粮食生产潜力的发挥起到积极的作用。

3. 农产品市场潜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转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扩大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将会为粮食生产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发展策略建议

1.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土地保护和修复,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农业的竞争力。

3. 扩大农产品市场: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结论:我国粮食生产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扩大农产品市场,我们能够发挥这些潜力,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粮食生产的发展,以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粮食生产潜力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粮食生产潜力调研报告

摘要:本篇调研报告旨在探讨我国粮食生产的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通过对我国粮食生产现状、潜力因素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发现了粮食生产的巨大潜力,同时也发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报告将重点介绍粮食生产潜力的主要方面,并就如何发挥这些潜力提出建议。

一、现状分析

我国的粮食生产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以及农业现代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了粮食的需求量。此外,气候变化、土地资源减少以及农业技术落后等问题也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潜力因素分析

1. 农业科技潜力:我国在农业科技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种植技术、育种技术和农药农机的应用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将会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农村劳动力潜力: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由于农村人口流失和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并不高。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以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能够进一步激发农村劳动力的潜力。

3. 农产品加工潜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将会为粮食生产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发展策略建议

1.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加快农业科技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率。

3. 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

结论:我国粮食生产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我们能够发挥这些潜力,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粮食生产的发展,以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粮食生产潜力调研报告 篇三

粮食生产潜力调研报告

  由于人增地减,农业生产基础较弱,自然灾害频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贵州省粮食生产发展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粮食综合增长能力建设,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使粮食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

  贵州省一直重视粮食生产,长期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

  由于人增地减,农业生产基础较弱,自然灾害频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粮食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的状况,贵州省粮食生产发展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粮食综合增长能力建设,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使粮食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

  一、耕地资源潜力

  1、严格建立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发展。认真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使现有70%耕地用于种粮,奠定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

  2、加强以水利建设和实施坡改梯工程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质量。贵州是个喀斯特的山区省份,基本农田建设普遍薄弱,保灌面积小。而形成中低产耕地的主要原因,其中占比重大的旱地普遍是坡度大,土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为此,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本农业田建设,增强抗灾能力,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面积,是构建粮食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按“九五”全省年新增17.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的速度,提高到每年新增25万亩,以每亩新增粮食100公斤计,至20xx年粮食总产可增加30万吨以上。

  3、我省自1991年开展了以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12年累计实施912万亩,使近50万亩坡耕地变成稻田,使14686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12年累计增产粮食160.9万吨。今后我省将继续实施坡改梯,以现在的速度,至20xx年可使粮食总产增加80万吨以上。

  4、加强以培肥地力为中心的中低产田(土)改造,全面提高耕地肥力。通过增施有机肥,大力发展绿肥,推行秸秆还田,结合进行“瘦变肥、薄变厚、坡变梯”的土地整治和推广等高带状种植、绿肥聚垅、免耕栽培、生物固埂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善土壤环境,单产可提高近50%。按全省计划每年改造50万亩的进程,至20xx年累计可改造中低产耕地300万亩,粮食总产可增加30万吨以上。

  5、加强防治土地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贵州农业发展要根本解决长远的粮食问题,有效地增强粮食发展后劲,必须树立依靠全部土地的观点,合理开发“四荒”耕地。从现在起至20xx年,若以20个土地大县,每县垦复3万亩,40余个中等县,每县垦复1万亩,加上其它零星分散荒地与废弃地的利用,全省耕地增加100万亩左右,使粮食总产可至少增加约24万吨。

  二、生态条件潜力

  贵州虽然地处高原,但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影响,气候较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为农业综合开发与粮食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据农业部xx年《中国南方粮食结构优化研究》资料,认为贵州生态气候条件对粮食总量的近、中期理论预测,其粮食总产潜力为1468.7万吨,潜力指数为43.16%。这些都说明贵州在充分利用光温水资源条件、提高耕地利用潜力和提高复种指数,粮食总产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64.4万吨。

  三、生产条件潜力

  1、开发冬季农业,利用冬闲耕地扩大复种面积。目前,贵州夏粮比重仍然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约仍有500万亩冬闲田土的影响。近期除保留少数冬水田、囤水田之外,应采取大力发展耐瘠、耐旱、生育期较短,利于茬口衔接的马铃薯、大麦和多种胡豆、豌豆等,既增加夏粮产量,又利于缓解粮菜争地与人畜争粮的矛盾。若减少一半的冬闲田土用于种粮,使夏粮总产比重可提高近4个百分点,即可增产粮食约45万吨。

  2、利用秋粮收后的时空,增种一季晚秋粮食作物。从贵州农作物生长普遍两季有余、三季不足,或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气候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晚秋时空季节的光热水土资源,大种晚秋作物,发展秋洋芋、秋红苕、秋荞等100万亩,按亩产100公斤,即可增加粮食10万吨。

  3、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区域,完善改制力度,增加粮食产量。旱地可利用作间套多熟制,扩大两熟与三熟或三熟四作面积,至少可利用占旱地20%以上面积扩大粮面。稻田,在海拔600米以下,并有水源保证的面积,约有200万亩,采取一季中稻蓄留一季再生稻,平均亩产可达100公斤左右。为此,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中低海拔区域,加强耗作制度改革,增加粮食的潜力可达30万吨以上。

  四、科学技术潜力

  1、加快粮食品种更新步伐,提高种粮效益。针对贵州立体农业明显,生态类型多样,栽培水平悬殊较大的特点,因地制宜选用与搭

配“丰、优、抗”兼备的品种,做到品种对路,熟期配套,布局合理,进一步为提高单产打下基础。贵州多年生产实践证明,采取更换和更新粮食作物品种在多项增产技术措施中,可起到15%以上的作用。

  2、坚持良种良法,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粮食单产。近年来各地在“六普及、三提高”重点适用技术示范带动下,广泛推广的保温育秧、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叶龄摸试、半旱式栽培、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改制复种、分带轮作、与综合防治病虫鼠害等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化调整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突出抓好稻、玉、芋、麦作物生产,确保粮食总量稳定增长。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是贵州四大主体作物,对确保粮食稳定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突出抓好四大主体作物生产结构调整中,应把玉米和马铃薯的生产与加工产业化,作为粮食发展的新举措:

  一是在确保稻谷总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逐步把约计200万亩“三年两不收”的望天田,通过“水路不通走旱路”,用于扩种杂交玉米,其玉米单产可比种水稻稳定增长10—20%;

  二是在旱地分带轮作中,无论采取何种分带种植方式,都应考虑玉米单产水平不能下降;

  三是在旱地扩大间套种植方式中,应努力扩大马铃薯的种植比例,并在热条件较好的区域,不断扩大二季马铃薯的面积;四是要加强四大作物“种子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完善主导作物品种培育、筛选、更新和提纯。

粮食生产潜力调研报告(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