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听后感 篇一
我听了一首名为《画家和牧童》的音乐,这首音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情感,让我仿佛置身于画家和牧童的世界中。
音乐开始的时候,我听到了一种宁静而平和的氛围。我想象着一个画家坐在田野边,手持画笔,专注地画着他面前的景色。画家的心情是如此安详,仿佛与世隔绝。牧童在一旁陪伴着画家,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是默契地相处着。这种宁静的氛围让我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随着音乐的进行,旋律渐渐变得激昂起来。我想象着画家的笔触变得更加激烈,他用力地描绘着画布上的景物。他似乎在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将自己的灵魂融入到画作中。而牧童则在一旁观望着,他眼中闪烁着敬畏和欣赏的光芒。他对画家的艺术才华感到震撼,同时也对画家内心的情感深深地感同身受。
音乐的高潮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一部分,旋律变得激情四溢,仿佛画家的情感要爆发出来。我感受到了画家内心的激动和热情,他用画笔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而牧童则被这种激情所感染,他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对艺术的向往。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成为像画家一样的人,用自己的才华创造出美丽的艺术作品。
整首音乐以温暖的旋律结束。我仿佛看到了画家和牧童在夕阳下归家的场景。他们带着满足和喜悦的心情,走回了自己的家。画家将画作挂在墙上,他知道这幅画是他对世界的一份礼物。而牧童则在一旁欣赏着画作,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这首音乐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美好的内涵。它让我明白,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美丽和温暖。无论是画家还是牧童,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为世界增添色彩。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创造,我们也能够成为像画家和牧童一样的人。
《画家和牧童》听后感 篇二
《画家和牧童》是一首极富情感的音乐作品,它给我带来了思考和启示。通过这首音乐,我思考了艺术与人性的关系,以及艺术的力量。
首先,这首音乐让我思考了艺术与人性的关系。画家和牧童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性特质。画家代表了创造力和热情,他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转化为艺术作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震撼。而牧童则代表了欣赏和感受,他用纯真和敬畏的眼光去欣赏画家的作品,从中汲取灵感和力量。这两种人性特质的结合,使得艺术得以传递和延续,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存在和力量。
其次,这首音乐让我思考了艺术的力量。艺术无疑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打动人们的内心,引发人们共鸣和思考。通过艺术,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的美丽和多样性,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艺术给予了人们希望和勇气,让人们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在痛苦中找到安慰。正如这首音乐所展示的,画家和牧童通过艺术的表达和欣赏,共同感受到了美的存在,从而赋予自己内心力量和意义。
最后,这首音乐让我思考了自己对艺术的态度和行动。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感受和欣赏,更是一种行动和创造。无论是画家还是牧童,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和表达,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为世界增添色彩。这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创造和参与艺术,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写作,都可以成为表达自己内心的方式。我应该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去创造美好,用自己的行动和创造力去传递和分享艺术的力量。
总之,《画家和牧童》这首音乐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它让我明白了艺术与人性的关系,思考了艺术的力量,并激发了我对艺术的热爱和行动。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创造和欣赏,我们也能够成为像画家和牧童一样的人,用自己的方式为世界带来美好和力量。
《画家和牧童》听后感 篇三
《画家和牧童》听后感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优质课例《画家和牧童》一课,这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葛懿颖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结构,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形象具体地展示了新课标的精神,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实现学习目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协调统一。
1、《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要义是:
要注重学习适应学生终身学习要求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加强培养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
力。它明确提出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这节课中,葛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外部刺激的多样性,创设情境,引发学生通过看动画和图片形象感知“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的意思以及“‘斗牛图’错在哪儿”的语句的理解;又通过抢读,自读,同桌分角色读,指名读,齐读,全班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意思和情感;还巧妙设计提问,激发学生与文中的主人公牧童和画家产生对话。如,“你是围观者中的一员,你会怎么称赞他?”“牧童指错后,你又会怎么想?”“你想对牧童说什么?”这些问题的巧妙设计,是在为实现目标的同时步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渗透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老师还特意安排“一……就……”,“一会儿……一会儿……”这两个句式的口语表达训练,达到读说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此外,在体会语言文字的同时,老师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戴嵩的语言、动作、表情和态度来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表达方式,有机渗透写作指导。最后,老师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戴嵩资料,课上引导学生利用资料介绍戴嵩,课后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名人故事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节课中,“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得到充分体现,它不是复杂的科学知识,而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知识;它也不是支离破碎的听说读写,而是四者的有机结合。2、《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过程和方法”的要义是:
应十分重视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总结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与学习方法。这节课中,葛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感受和体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①提问体现主体性。如,“你知道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会对他说什么?”这些提问都是针对学生独特的感受来设计;
②朗读体现主体性。如,抢读词语,读出自己的体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等;
③学习方式体现主体性。老师让每个学生先自读,自悟,再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了学习过程,逐步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不过,可惜的是,葛老师未能发挥多元化评价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如,让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整节课始终都是由老师一人点评。
3、《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义是:
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节课中,葛老师巧妙地渗透了这一思想教育目标。葛老师一上课就先以抢答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设计“你想对牧童说什么?”“这件事过去了,戴嵩会怎么做?”这两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牧童的仔细观察、敢于指错和画家谦虚认错的高尚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后通过欣赏名家名画,学习名人名事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有效的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4、这三个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是相互渗透,协调一体的。
这节课中,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是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也是一种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和升华,三者不是孤立,而是和谐统一的。
(二)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之间的阅读。每个人必须经历自己的创造、理解、构建、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每个学生因生活经验和气质的不同,对阅读内容会有个性反应,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节课中,葛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体验。如,让学生用自己搜集的材料或文中的话来介绍戴嵩;假设自己是围观者中的人来称赞画家;从同学的回答中,你感受到什么;带着你的体会来读一读等,这些环节的设计都充分体现老师善于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展开有效的对话,因势利导,达到三维目标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老师与文本也在互动,整个课堂是活跃的逐步生成的课堂。
(三)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种“大语文”教育观的践约,充分体现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领域的开放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这节课中,葛老师引导学生课前搜集戴嵩的有关的资料,课后引导学生搜集学习古代名人故事,以队会课汇报交流展示,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老师还利用多媒体课件超文本的功能,把生活中的“斗牛”的情景与“斗牛图”联系比,加深体会;此外,老师把名家名画欣赏引到课堂,打破学科的独立封闭的状态,融文本与艺术审美于一体,体现学习领域的开放性。此外,葛老师激情优美的语言,雍容大方的态度,及时点拨的教学艺术,形象巧妙的课件设计以及工整美观的板书,都是十分令人佩服的。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中还存在着某些教学设计上美中不足的地方。如,最后的句式训练若能渗透于教学中,就不会显得太突兀,结尾也会显然自然些。 总的来说,听君一节课,胜读十年书。葛老师的这节课为我们学习新课标提供了一个形象具体的实例,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新课标的精神,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在此,我衷心地感谢为这节课付出努力的专家、领导和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