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优选3篇】

时间:2017-09-06 08:38: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篇一

标题:地球与地理坐标的概念及应用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理坐标则是我们在地球上定位的工具。在高一地理必修一中,地球与地理坐标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本文将对地球的概念和地理坐标的应用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地球的概念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它是由固体地壳、液态水和气体大气组成的。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由于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地球呈现出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特征。地球的内部由固态地壳、软流圈、固态外核和液态内核构成,这些层次不仅决定着地球的构造,还与地球上的地质现象密切相关。

二、地理坐标的概念

地理坐标是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系统。地理坐标由经度和纬度两个要素构成。经度是指地球上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夹角,以度为单位表示,取值范围为0°-180°东经或西经。纬度是指地球上某一点与赤道之间的夹角,以度为单位表示,取值范围为0°-90°北纬或南纬。经度和纬度共同确定了地球上的任意一点的位置。

三、地理坐标的应用

地理坐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地理坐标在地图上的标注和导航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经纬度的标注,我们可以准确地找到地球上的任意一点,并规划最佳的行车路线。其次,地理坐标在航海、航空和导弹定位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在航海中,通过经纬度的测量和计算,船只可以确定自己的位置,避免迷航和碰撞。在航空和导弹定位中,地理坐标可以帮助飞行器准确地找到目标,并进行精确的打击。此外,地理坐标在天文学、气象学和地震学等科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地球和地理坐标是高一地理必修一中的重要知识点。了解地球的概念和地理坐标的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篇二

标题: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现象的关系

地球的运动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不仅决定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还与地理现象密切相关。在高一地理必修一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运动及其与地理现象的关系。本文将对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现象的关系进行整理和总结。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这决定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因此在地球上的任意一点,都会经历一天的白天和一天的黑夜。地球上的地理现象如日出、日落、日照时间的长短等都与地球的自转密切相关。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25天,这决定了地球上的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因此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是变化的,从而导致了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地球上的地理现象如季节的交替、气温的变化等都与地球的公转密切相关。

三、地球的倾斜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约23.5°,这决定了地球上的倾斜度和地理现象。由于地球的倾斜,地球上的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的太阳照射强度和角度上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的变化。地球上的地理现象如极昼、极夜、昼夜时间的长短等都与地球的倾斜度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现象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倾斜度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篇三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供大家学习参考!


1.天体: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

2.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据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宇宙环境中,太阳光照稳定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温度,使液态水能存在: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幅度变化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o/日 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值 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

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

2.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

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据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宇宙环境中,太阳光照稳定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温度,使液态水能存在: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幅度变化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

第一单元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