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 篇一
标题: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教学教案设计
引言:
创造力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教案设计,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本文将介绍一节关于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幼儿的细节观察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思维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激发幼儿的观察力:
a. 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事物和现象。
b. 练习观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如“你看到了什么?这个事物的特点是什么?”
c. 激发表达:教师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事物,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培养幼儿的思维力:
a. 提出问题:教师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如“你觉得这个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
b. 引导思考: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c. 创造性表达:教师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展示他们的想法和解决办法。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a. 提供材料:教师提供各种材料,如彩纸、颜料、粘土等,鼓励幼儿使用这些材料进行创造性表达。
b. 引导操作:教师引导幼儿使用材料,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c. 展示作品:教师邀请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创造过程和体会。
三、教学评价:
1. 观察评价:教师观察幼儿的观察力和细节观察能力,记录幼儿的表现情况。
2. 思维评价:教师评估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记录幼儿的思考过程和表达方式。
3. 动手评价:教师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记录幼儿的作品和表现。
结语:
通过本节课的创造性教学教案设计,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教案,创造更多的创造性学习机会,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 篇二
标题: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教学教案设计
引言:
社交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社交性的教学教案设计,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本文将介绍一节关于幼儿社交能力培养的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能力。
2.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提高幼儿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情绪管理和情感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a. 游戏引导: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各种合作游戏,如合作搭积木、合作拼图等,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b.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合作场景,引导幼儿分工合作,并鼓励他们共同完成任务。
2.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a.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不同的情景,如购物、就餐等,引导幼儿进行情景模拟,练习与他人交流和表达。
b. 对话练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对话练习,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并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回应他人。
3.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
a. 情感识别: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情感,如快乐、愤怒、悲伤等。
b. 情感表达:教师鼓励幼儿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他们学会情感管理和情感交流。
三、教学评价:
1. 合作评价:教师观察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记录幼儿在合作活动中的表现情况。
2. 交往评价:教师评估幼儿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记录幼儿在情景模拟和对话练习中的表现。
3. 情感评价:教师评价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记录幼儿在情感识别和情感表达中的表现。
结语:
通过本节课的社交性教学教案设计,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应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灵活调整教学教案,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社交性学习机会,促进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 篇三
摸摸大口袋
活动目标:
1. 愿意亲近老师,与老师一起游戏。
2. 能从老师的大口袋里摸出一件物品,并试着说出它的名称。
活动准备:
1. 订制一件有许多大口袋的衣服。
2. 幼儿喜爱的小物件若干。
活动过程:
1.
教师身穿大口袋衣服,夸张地在幼儿面前走来走去,引起幼儿的注意。
2. 教师神秘地告诉幼儿:大口袋里装着许多好吃、好玩的东西!
3. 请一名幼儿任选一只口袋,摸出其中的物品,并高高举起给大家看。教师可向这位幼儿提问这是什么,并带领其他幼儿一起向他拍手祝贺。
4. 同上形式请每位幼儿都来摸一摸,说一说。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 篇四
活动目标:
1. 愿意观看木偶表演。
2. 不哭不闹,能安静地观看演出。
活动准备:
1. 形象生动的手袋木偶。
2. 教师准备内容简单的木偶表演,或请大班幼儿准备简短的木偶戏。
活动过程:
1. 请不哭不闹的幼儿围坐在一起看表演。
2.
教师套上手袋木偶,用简短的语言引起幼儿的兴趣。
3. 演出时可根据幼儿的情绪灵活调整内容,以吸引他们安静地观看。
4. 让木偶与孩子们握握手,抱一抱,亲一亲。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 篇五
抱抱宝宝
活动目标:
1. 愿意亲近老师,喜欢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2. 能安静地听老师念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意思。
活动过程:
1. 和幼儿围坐成圈,一起拍手。
2. 站在圆圈中间边念儿歌边做夸张的动作。
让我闭上眼睛(用双手遮住眼睛),
伸出双手摸一摸,
这边摸摸(朝左边摸),那边摸摸(朝右边摸),
前面摸摸,后面摸摸。
呦——摸到一个宝宝!
让我好好抱一抱(抱着孩子转一圈)。
3. 反复念儿歌并拥抱每一个孩子。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 篇六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2、认识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使用。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活动难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会使用。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用钱购物的经验。
2、材料准备:课件ppt、创设“超市”的情景、学具“人民币”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猜一猜谜语。
谜面:长长方方一张纸,上有人头和数字。拿它可以进超市,买了东西报数字。多退少补很简单,小朋友快试一试。 谜底:人民币。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仔细观察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大小和图案不同,看钱上面的数字。
小结:这些人民币上都有数字和图案,长方形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形的人民币叫硬币。面值小的人民币分为角,如5角;面值大的人民币分为元,如100元。
2、小游戏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那现在我们玩个小游戏。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学具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所出示的人民币。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张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张人民币不见了。
3、学习10元以内的兑换 1张2元等于2张1元;1张5元等于5张1元;1张10元等于10张1元。
(三) 游戏活动
师:小明家的超市开张了,我们去小明家的超市购物吧. 游戏“开超市”,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超市”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多的一组当顾客,人数较少的一组扮售货员。买东西时要算清自己应该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地付钱、找零钱。
五、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和兑换,请小朋友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并能算出自己所买东西的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