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孩子共读书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一
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都需要重视的一项任务,而家长与孩子共读书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与孩子共读书,我们不仅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增进亲子关系。以下是我在与孩子共读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共读书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获取知识,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与孩子一起朗读、讨论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等,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共读书还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事物,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其次,共读书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在共读书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故事的乐趣,共同品味文字的魅力。这不仅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可以营造家庭的温馨氛围。同时,共读书也是一种亲子互动的方式,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进一步建立亲子关系。
最后,共读书可以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通过与孩子一起读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书籍,我们可以教育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善良、友善、正直等美德,培养他们的道德修养。同时,共读书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社会、了解人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总之,家长与孩子共读书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家庭教育活动。通过共读书,我们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促进家庭和谐,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共读书的机会,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共同成长。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相信一定能够收获满满的幸福和成就。
家长与孩子共读书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二
家长与孩子共读书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家庭教育活动,通过共读书,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增进亲子关系。以下是我在与孩子共读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共读书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在平时的阅读中培养起来的,而通过与孩子一起共读书,可以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共读书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的书籍,引导他们进入故事情节,让他们沉浸其中。同时,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等,增加互动性,让孩子更加喜欢阅读。
其次,共读书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在共读书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故事的乐趣,共同品味文字的魅力。这不仅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可以营造家庭的温馨氛围。通过共同读书,家长和孩子可以相互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进一步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亲子关系。
最后,共读书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共读书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人物性格等,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通过这种思考和讨论,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共读书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总之,家长与孩子共读书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家庭教育活动。通过共读书,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促进家庭和谐,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共读书的机会,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共同成长。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相信一定能够收获满满的幸福和成就。
家长与孩子共读书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篇三
家长与孩子共读书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心得了!千万不能认为读书心得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长与孩子共读书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编者按:《与孩子共读共书》,是高子阳老师编写的教育书籍,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看完之后的感悟吧!
一次偶然的机会,同事提到了一位很了不起的老师——高子阳老师,那是同事听完高老师的共读共书讲座之后告诉我的,那一刻,正是我束手无策之时,苦于寻求如何帮助刚上初一的小子提升阅读写作兴趣的方法,终无所得。共读共书?很新鲜的词,好理解,可如何去做呢?原来,高老师有一本新书《与孩子共读共书》,于是,我毫不犹豫,当机立断,立即下单买了书。第二天,书一到,我便一口气读完,意犹未尽,感触良多。
高老师书中告诉我们:真幸福与真成功=读×书。“读”就是多读书、多读世界,“书”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多写,既要把一个个字写美,又要多写文章与书。多少是“多”,高老师从科学的角度就多读多写做了全面汇总;如何做到“多”,高老师提供的方法人人能用,所言的智慧均经实践检验;为孩子选哪些书,更有明确的答案,详细的书单列在书的后面,这些书全部是高老师和他的女儿读完的,极有参考价值。除了这些,高老师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共读共书记录本》。这个很有新意,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一起写,看谁读的多,看谁写的多,看谁读的好,看谁写的好!多么有创意的方法啊!
正人先正己。想要求孩子读书,不如自己先读书。曾经的我,对待小子
,疲于说教,也买了很多的儿童书给小子,似乎小子也读了一些,但不知道读了多少,读的结果,也没有过多的要求一定要写什么,整个小学,甚至连日记都不曾有写,自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就不佳,以致于已经在目前的学习中越来越显现出相当多的不足。现在,回头想想,这不能完全责怪孩子,因为,作为家长,我自己也没有努力去读书,去写作,凭什么来要求孩子就应该做到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于读书,我却是懒惰的。要说喜好,其实,我倒是很喜欢古诗词,偶尔还模仿学着写上几句;也喜欢读读诗歌散文,闲时记录一些生活的小片断,不成文,只图个快乐。只是,对于大部头的书,心存畏惧,不敢轻意触碰,虎头蛇尾也许是我性格中最大的缺点。正如写字,一篇文字写下来,最好的只有前两排,越写越看不下去。尽管,一直以来,我自己也非常想改变,无奈,好的习惯不好养成,坏的习惯却难以除根。坚持,这个词我不陌生,作为一名老钢丝,我可以追随钢子先生,在钢丝善行团一起捐中坚持几年,每天用不影响生活的一元钱去帮助需要的人,并且,这件事,我相信也会一直做下去。那么,读书呢?我应不应该也坚持一下试试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做就做,带小子参加读书会活动,这是我们一起读书的第一步。两周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这个要求并不难做到,书单目录也是照着初中教材所要求的名篇名著,本着共同的目的,一群家长,带着一帮半大孩子,从读书到心得分享,体验读书带来的乐趣,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几番耳濡目染之下,我没看出小子阅读方面的进步,也许,时间才是检验成效的标准,即便现在看不出来,我想,若干年以后,等小子也做了家长,或许,对他来说,这些经历未尝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很难说。至少,这样做触发了我对阅读的兴趣大增,并且有心重新提起笔来,记录心情,分享生活。
高老师书中提到的儿童读物,特别是绘本桥梁书,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绘本不仅限于孩子可读,家长也一样可以读,简单的文字,夸张的绘图,蕴含的是不凡的思想,佩服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也激发大人孩子更多的想象力,高老师把这种创意带到课堂,给孩子们带去更多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想象力是个好东西,它最终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创造力。我第二步的计划便是,陪小子一起阅读更多的书,对,就从桥梁书,绘本开始吧。读完再动动笔,虽然不能像高老师一样,每天笔耕不辍,一口气就能写好几千字。我们从就短一点的文字开始,我对小子说,你可以随意写,200—300不少,1000—20xx不多,写不出来,用画的,也可以啊!你写,我一定也写!不信?等着瞧吧。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记得20xx年春节前后,在空闲之余,一群素不相识又志同道合的网友,也曾弄了一个小集子《闲花文集》,其中,有我的一篇拙文入选。真没想到,随手涂鸦之作,自认为难登大雅,竟也有人能给予认可,这是对我信心的莫大鼓舞。开始,我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小子,甚至连我的妻子也不知道,这是多么不值一提的事情。也许我想错了,为什么不告诉他呢,他也需要有个榜样的力量,需要学习的动力。几年后的现在,我把《与孩子共读共书》拿回了家,跟小子说,好好读一读,咱们做个约定吧,一起读书,一起动笔写写,看谁能坚持到最后!我不奢求孩子将来能像高老师和他的女儿那样优秀,只希望他以后能记住,在他学习的道路上,有我这个“朋友”一路陪伴,一起读,一起写,一起玩,一起乐。
在微信朋友转发来的文章里,巧遇了“玉峰文苑”。原来,身边还有一个这样的平台,可以分享老师们的教育随笔教学心得,可以晒晒自己的生活点滴心情文字,可以发表孩子们的优秀习作读书感悟。读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也按捺不住自己那颗略带“文艺”的心,写了几个小短文,发到了主编的邮箱。我想,就我写的这点东西,能不能发表并不重要,贵在学习,抛砖引玉。如果我真正地去做了,能鼓励小子也能多读多写,这便是成功。谁都想能够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但也要明白“最是书香能致远”,多读书的好处最是如此。陆游诗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可要是不多读书,总是会感到墨尽词穷。杜甫不是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吗?他还说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的是别人的,写的是却是自己的,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通过文字加以表达,再分享给他人,才能引发他人的共鸣。阅读的快乐,无外乎是从读读和写写中来。令我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经过主编的指正修改,也有几篇小文得以在平台发表,在此,要感谢主编们的抬爱,我将继续努力,多读多写。我对小子说:小子,你要加油哦!
读书不是读死书、死读书,活学更要活用。《红楼梦》里有一幅很妙的对联,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字的书要读,无字的书也要读,就是人要致力于学,书里书外地苦读,这个事情不死不休。我想,往深了说,这可能就是所谓“知行合一”吧。
高老师的《与孩子共读共书》一书,给了我莫大的启发,我也将不遗余力地向朋友们推荐,并且从自身开始做起,共读共书,共享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