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说课稿(优选4篇)

时间:2012-05-06 02:26: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说课稿 篇一

标题:认识吨的概念与运用

导语:

吨是一个重要的重量单位,学习吨的概念和运用对于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本篇说课稿将重点讲解吨的概念与运用,帮助学生掌握吨的含义,并能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a. 理解吨的概念,能正确运用吨的单位进行重量的估算和转换。

b.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吨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a. 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b. 通过情境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a. 吨的概念与运用。

b. 吨与千克、克的关系。

2. 教学难点:

a. 吨的单位换算。

b. 吨的运用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张装满货物的卡车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卡车装了多少货物?我们如何来估算货物的重量呢?

2. 概念讲解与拓展:

a. 介绍吨的概念:吨是一个重量单位,1吨等于1000千克。

b. 通过实物比较和估算,让学生了解吨的重量大小。

3. 运用能力培养:

a. 给学生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用到吨的例子,如水果、蔬菜的称重,货物的运输等,让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吨进行估算和转换。

b. 引导学生运用吨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某个果蔬批发市场每天需要发货10吨的水果,一辆卡车最多能装载多少吨的水果?

4. 深化拓展:

a. 给学生出示一些吨与千克、克的换算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吨的概念与运用。

b. 引导学生思考吨的运用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如物流运输、货物称重等。

5. 归纳总结:

让学生总结吨的概念与运用,反复强调吨与千克、克的关系,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6. 练习巩固:

布置吨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吨的运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吨的概念与运用,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同时,通过实物比较和练习题的训练,学生的吨的运用能力得到了提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说课稿 篇二

标题:吨的认识与应用——让数学走进生活

导语:

数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吨作为一个重要的重量单位,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篇说课稿将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帮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理解吨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a. 理解吨的概念,能正确运用吨的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b. 能够通过吨与千克、克之间的换算,进行重量的转换。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a. 通过情境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 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a. 吨的概念与运用。

b. 吨与千克、克的关系。

2. 教学难点:

a. 吨的单位换算。

b. 吨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呈现一张装满货物的卡车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卡车装了多少货物?我们如何来估算货物的重量呢?

2. 概念讲解与拓展:

a. 介绍吨的概念:吨是一个重量单位,1吨等于1000千克。

b. 通过实物比较和估算,让学生了解吨的重量大小。

3. 运用能力培养:

a. 给学生出示一些吨的实际应用场景,如货物运输、水果称重等,让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吨进行估算和转换。

b. 引导学生运用吨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一辆卡车最多能装载多少吨的货物?

4. 深化拓展:

a. 给学生出示一些吨与千克、克的换算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吨的概念与运用。

b. 引导学生思考吨的运用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如物流运输、货物称重等。

5. 活动实践:

a. 组织学生参与一次实际的重量估算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吨的概念与运用。

b. 鼓励学生将游戏中的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吨的应用能力。

6. 归纳总结:

让学生总结吨的概念与运用,反复强调吨与千克、克的关系,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吨的概念与应用,并能运用吨的单位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提高了吨的应用能力,让数学走进了生活。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说课稿 篇三

标题:通过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量感和实际应用能力

导语: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将开始接触吨的概念。吨的认识不仅仅是学习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量感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次说课将以培养学生的量感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吨的认识展开教学。

一、吨的认识与计算

1. 吨的概念

吨是一个较大的质量单位,学生需要通过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进行比较,来认识吨的大小。

2. 吨的计算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吨作为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如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多个物体的总质量计算等。

二、吨的量感培养

1. 比较物体的质量

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让学生形成对吨的直观感受,如比较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的质量。

2. 估算物体的质量

通过观察和估算,让学生能够大致估算物体的质量,如估算一头大象的质量是几吨。

三、吨的实际应用

1. 吨在货物运输中的应用

通过实际例子,如货车装载货物的重量、飞机起飞前的货物重量等,让学生理解吨在货物运输中的重要性。

2. 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生活场景,如购买水果时称量的单位、计算食物的总重量等,让学生了解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1. 观察实物法

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质量,让学生形成对吨的直观感受,培养学生的量感。

2. 情境模拟法

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参与吨的实际应用,如模拟货车装货、飞机起飞前的货物称重等,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问题解决法

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吨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吨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量感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说课稿 篇四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课题是“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前,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教材例6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引出关于吨的话题。然后,围绕“能同时过桥吗?”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展现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具体的问题中,明确1吨= 1000千克,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例7是利用刚才所学的1吨=1000千克进行吨与千克的有关化聚,化聚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可以从千克与克的化聚中得到正迁移。学习吨的认识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是保持质量单位体系知识完整性的需要,因此要切实学习好。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设想学生要达成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通过估计大宗物体的质量,在观察、比较、猜测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计大宗物体的质量时,培养学生养成利用生活经验,通过合理推理进行估计的习惯,并养成在不要求精确值能自觉进行估计的习惯。

  由于利用吨与千克的进率进行化聚,1吨的观念在今后学习中经常遇到,1吨是比较大的质量单位,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只能通过推理来建立观念,而强调质量单位观念建立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因此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用它进行简单的化聚。教学难点是通过推算想象并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教法学法:

  教法

  本课的教学时,我拟采用以下二种教学方法为主。

  1.引导发现法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本课教学中我并不是告诉学生1吨=1000千克这个现成的

结论,从而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去获得知识,通过利用生活经验来推算1吨质量、感受1吨质量有多重。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教师所起的作用只是相互诱导。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2.尝试教学法

  从哲学角度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要求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尝试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学生便会主动地自学课本或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本课例7吨与千克的互化,完全可以迁移千克与克的化聚,因此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解决问题,交流尝试结果就能达到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法,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统一起来,引起了教学过程中一系列的变化,

  学法

  以这二种教学方法为主要方法的课堂,对学生以下方面能力的培养更为突出。

  1.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本课采用尝试教学,它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迁移规律,重视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新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使先前的知识千克与克的化聚,结合新学得的知识1吨=1000千克,迁移到吨与千克的化聚,使学生形成能容纳新知识的更高一级的新知识结构。

  2.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材对1吨的认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以多种方法进行比较,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知识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体现对教材的理解,实践教法和学法的精神,我是这样设计本课教学过程的。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学过的计量物体质量的单位有哪些?你能不能说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克?哪些物体的质量刚好是1千克?

  (克、千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它们用来计量较轻物品的质量,是今天学习的基础,通过复习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新课学习作好准备)[1][1]。

  2.出示书上小动物过桥的情境图

  提问:观察主题图,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教师在当学生讲到小桥限重1吨时,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以旧引新,过渡自然,便于学生接受新知、探索新知。顺利进入新课展开环节)

  二、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教学1吨=1000千克。

  ①提问:谁知道1吨有多重?是多少千克?

  预计学生有生活说出吨是一个较大的单位,1吨=1000千克。若学生不能说出,教师就指出1吨=1000千克。

  ②交流:那这些小动物能一起过桥吗?说说不能过桥的理由,你是怎么想的?

  ③接着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它们可以怎样过桥?”

  小结:过桥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每次过桥时动物重量和不能超过多少?(进一步强调1吨=1000千克)

  (通过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层次,建立1吨的观念。

  1.1吨到底有多少重?

  师:同桌同学互相说出自己的体重,并互相背一背,来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

  师生共同探索:我们班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个同学的体重是( )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是( )千克?也就是( )吨?(40个同学的体重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师强调:40个同学的体重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你感觉1吨怎么样?

  2.利用经验帮助建立观念。

  出示: 一桶饮用水20千克,( )桶饮用水重1吨。

  一头熊重500千克,( )头熊重1吨。

  填写后: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约重1吨?

  (吨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又是较大的单位,学生无法象千克和克那样直接体验,只能通过熟悉的例子推算1吨,有利帮助学生建立1吨观念)

  3.研究何时用“吨”作单位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物体要用吨来作单位?为什么?(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教师出示汽车载重限重图,桥梁限重图……让学生感受较大宗物品用吨来作单位。同时指出用字母T表示吨。

  接下去出示填空题: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节火车皮的限定运输量为60( )

  一辆小皮卡车的载重量是500( )

  (这二题提示学生要考虑前面的数据,结合生活经验,综合各方面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提高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在1吨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熟悉的物体的质量,通过背一背、看一看、算一算让学生想象、感悟1吨有多重,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使抽象化的概念变得具体化,从而突破难点,并培养了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第三层次,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出示例7:3吨=( )千克  6000千克=( )吨

  这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交流思考过程。

  (给学生尝试的机会,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给学生利用知识迁移去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是形成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这节课的练习,我就直接应用练习三中的题目。

  (这样的练习兼顾形象性和抽象性,层次分明有一定梯度,并且针对性,围绕本课所学的新知识展示巩固,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事半功倍)

  四、课外拓展

  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用方法?写一篇数学日记。

  (课外拓展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并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说课稿(优选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