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方案格式(实用5篇)

时间:2017-08-06 08:41:3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篇一:社会调查方案格式

第一篇内容

一、调查目的

本次社会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就业情况及其对就业问题的态度和看法,以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改进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三、调查内容

1. 就业情况:调查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行业分布以及就业地区分布等。

2. 就业压力:调查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压力,如就业信息获取、职业发展机会等。

3. 就业选择:调查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因素,如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空间等。

4. 就业服务需求:调查大学生对于学校就业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以及对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期望。

四、调查方法

1. 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针对大学生就业情况和就业问题的问卷,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发放给调查对象,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 面访调查:选择一部分调查对象进行面访,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就业经历和想法,获得更为详细和具体的信息。

五、调查步骤

1. 确定调查目的和内容。

2. 设计问卷和面访提纲。

3. 进行问卷调查和面访调查。

4.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5. 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结果和得出相关结论。

六、调查时间和地点

本次调查计划在一个月内完成,调查地点为各大学校园和社会实践基地。

七、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调查,预期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就业情况和问题的真实状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篇二:社会调查方案格式

第二篇内容

一、调查目的

本次社会调查旨在了解城市居民对于公共交通的满意度和需求,以便为公共交通改善和规划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城市居民,包括不同年龄、职业和居住区域的居民。

三、调查内容

1. 交通方式选择:调查城市居民的日常交通方式选择情况,比较不同交通方式的利弊。

2. 公共交通使用情况:调查城市居民对于不同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地铁、轻轨等)的使用频率和满意度。

3. 公共交通问题:调查城市居民对于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拥挤、不舒适、不便利等。

4. 公共交通改善建议:调查城市居民对于公共交通改善的期望和建议,如增加线路、提高服务质量等。

四、调查方法

1. 问卷调查:设计一份针对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和需求的问卷,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发放给调查对象,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 座谈会:组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居民进行座谈会,通过集中讨论的方式获得更为深入和具体的信息。

五、调查步骤

1. 确定调查目的和内容。

2. 设计问卷和座谈会提纲。

3. 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会。

4.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5. 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结果和得出相关结论。

六、调查时间和地点

本次调查计划在两个月内完成,调查地点为城市内的各个社区和公共交通枢纽。

七、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调查,预期可以了解到城市居民对公共交通的真实需求和问题,为公共交通改善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同时,也能够增进居民对城市交通建设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社会调查方案格式 篇三

社会调查方案格式 篇四

  一、 社会调查报告撰写内容说明

  1. 考察结束后开学第一周提交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同学们应充分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结合自 己的调查经历和调查资料, 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2. 调查报告要有独立的见解, 重点突出、 条理清晰, 字数不少于 3000 字。

  3. 调查报告的资料应该真实, 内容应简明扼要, 应与所学专业内容相关,能反映出调查单位的情况及本人调查的情况、 体会和感受。

  4. 调查报告由封面、 正文和附录构成, 各部分要求如下: ( 1) 封面反映小组调查的基本信息, 按统一制定的格式填写。

  ( 2) 正文内容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调查目 的; ②调查地点介绍; ③调查内容、 过程和完成的任务; ④调查收获、 体会和建议。

  ⑤调查报告应该内容真实, 要有观点, 有分析, 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文理通顺、 行文规范。

  调查报告正文结构安排上没有固定写法, 但一般应涵盖到上述要点,

  试举一例, 仅供参考, 具体行文结构安排结合各自 调查对象和内容不同自 行安排,

  不必局限于此: 关于(× × × ×) 的调查报告 前言(主要介绍社会调查活动的基本情况, 包括社会调查的时间、 地点、 方式、 内容及过程等)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 建议(或对策) 结语 附录 [1]问卷调查表及问卷结果统计 [2]访谈提纲及访谈过程记录 [3] 5. 调查报告的格式要求 ( 1) A4 纸打印, 页边距上、 下各 2. 5cm, 左、 右各 2cm; 字体。

  ( 2) 页眉: 宋体、 小五、 居中; 页脚: 正文页码, Times New Roman, 小五、 居中; 封面不编页码。

  ( 3) 正文: 宋体, 小四, 行间距 1. 5 倍行距。

  二、 调查报告写作格式和要求 ( 一) 标题。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 即“主题” 加“文种” , 基本格式为“× × 关于× × × × 的调查报告” 、 “关于× × × × 的调查报告” 等。

  另 一种― ―正副标题结合式, 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 × × × 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 等。

  ( 二) 社会调查报告要求学生根据所在专业、 调查目 的和调查内容撰写。

  调查报告中既要有文献资料, 又要有调查点的资料或考察过程中出现的事实。

  可以写调查过程中学到的而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到的`内容, 也可以写大学教材与考察所知不一致之处; 可以写某一个调查点或调查点的某一个局部, 也可以将几个调查点对比、 结合起来写。

  报告要有观点、 有论据( 文献资料、 事实或数据) 、 有论证过程。

  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要规范。

  附: 参考 格式 作为调查报告应包括的内容及注意问题: 一 篇 完 整 、 规 范 的 社会调 查报告 应 包 括 如 下 内 容,

  下 文内 容帮 助 大家 理解和 把 握 标准 、 规 范 的 社会调 查报告 的 具 体内 容及要 求 , 所 列 项 目供 参考 , 不 必 拘 泥 于此

  ⑴文章标题。

  ⑵中文摘要( 不超过 300 字) 和关键词( 3-5 个) 。

  ⑶导论。

  导论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背景和通过调查所要达到的目 标。

  ⑷文献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同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 了 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寻找调查研究的起点。

  ⑸研究方法的运用。

  需要对调查所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说明, 如果是社会调查( 定量研究) 需要说明样本情况、 抽样方法和资料的处理方法等; 如果是实地研究( 定性研究) 说明个案的选取情况和个案的特征等。

  ⑹研究对象的界定。

  需要对调查研究的对象的边界进行界定, 确定本文研究对象的情况。

  ⑺分析工具的运用。

  如果是社会调查( 定量研究) 需要把用到的计量模型进行说明, 如果是实地研究( 定性研究) 需要把用到的理论工具进行说明。

  ⑻文章主体。

  作为以实证为特色的社会调查报告, 行文必须紧扣获得的实证材料进行分析, 不能脱离材料, 做到符合事实。

  ⑼结语。

  对于调查报告结语有三种形式: 结论、 小结和余论。

  结论是指通过上文对实证材料的分析获得的结论进行阐述, 主要是用于社会调查( 定量研究)的报告写作;

  小结是指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阐述, 具体内容与摘要相符;余论是在文章最后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或者阐述文章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文章的不足之处。

  ⑽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对文中采用的他人成说进行的说明。

  在引 文后加括号注明作者、 出版年份及页码, 详细文献出处作为参考文献列于文后, 以作者( 姓前名 后) 、 出版年份、 书名( 或文章名 ) 、 出版地点、 出版单位( 或期刊名 )排序。

  文献按作者姓氏的第一个字母按照 A-Z 顺序分中、 英文两部分排序, 中文文献在前, 英文文献在后。

  引 文中的英文专著名 用斜体, 论文题目 加入“” 内。

  例: 文章中引 用: ( 李培林, 2005: P5) , 文后详细文献出处与之对应: 李培林, 2005, 《社会冲突和阶级意识》 , 北京: 社科文献出版社。

  ⑾注释。

  注释是指对文中内容的解释, 注释一律采用当页脚注。

  ⑿文章正文标题、 表格、 图、 公式连续编号。

  一级标题编号: 一、 二、 三……,二级标题用( 一) 、 ( 二) 、 ( 三) ……, 三级标题用 1、 2、 3、 ……, 四级标题用( 1) 、 ( 2) 、 ( 3) ……。

  一级标题居中, 二级及以下标题左对齐。

  前三级标题独占一行, 不用标点符号, 四级及以下标题与正文连排。

  ⒀附录。

  对于实地研究( 定性研究)的调查报告需要在文后列出质性材料等;如果是社会调查( 定量研究) 需要在文后列出问卷内容、 公式推导等。

社会调查方案格式 篇五

  调查目的 通过对四个具有代表性省市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现状的调查, 从政府官员、大学生村官、村干部和村民多个角度,

  系统地了解大学 生村

官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绩效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 求完善该政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其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调查时间 2006 月10日至16 三、调查地点浙江省: 杭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中共杭州市下城区委组织部 杭州市上城区

  杭州市萧山区 杭州市富阳区 杭州建德市 杭州市余杭区 青海省: 循化县红旗乡 化隆县甘都镇 同仁县龙务镇循化县红旗乡 西宁市城北区

  北京市: 顺义区李桥镇、南彩镇、木林镇、仁和镇 平谷区马坊镇、镇 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淼镇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分域分层不等概率抽样方法。

  样本总量为大学 生村官500 份,农户1170 份。

  其中约占总量80%的样本集中在河南 省,其他省份约占20%。

  对大学生村官和农户的调查主要运用发放问卷的方式,访谈方式 为辅;对政府官员和村干部主要运用访谈的方式。

  对于河南省的调查 我们利用政府组织大学生村官填写问卷,为防止调查失真,在大学生 村官填写问卷时我们请政府官员回避。

  同时我们有分别地与个别较具 有代表性的大学生村官深入交流。

  对于外省的调研,我们利用同学放 假回家的机会,请他们帮助我们调研。

  五、调查人员及安排 青海省:王晓雪 建华浙江省:吕颖俊 陶海涛倪海霞

  六、实施过程2007 月10日至16 日利用同学放假回家的机会,在他们的 帮助下完成了对北京市、浙江省、青海省和江苏省的实 地调研。

  七、成果形式

社会调查方案格式(实用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