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消毒消杀工作方案【精彩6篇】

时间:2015-01-09 08:31: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单位消毒消杀工作方案 篇一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单位消毒消杀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员工和公众的健康安全,我们单位制定了以下消毒消杀工作方案。

一、制定消毒消杀计划

根据单位的特点和工作场所的需要,制定消毒消杀计划。明确消毒的频率、范围和方法,确保全面覆盖,包括办公区域、公共区域、餐厅、洗手间等。

二、选择合适的消毒消杀剂

根据病毒的特性和消毒剂的效果,选择合适的消毒消杀剂。常用的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酒精类消毒剂和过氧化氢消毒剂等。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单一消毒剂或者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消毒效果。

三、加强员工培训

针对消毒消杀工作,对员工进行培训,包括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安全防护措施等。确保员工具备正确的消毒消杀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四、加强消毒消杀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保证消毒消杀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消毒效果,及时更换消毒剂和维修设备,确保消毒消杀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五、建立监测和反馈机制

建立监测和反馈机制,对消毒消杀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定期检查消毒消杀工作的执行情况和效果,收集员工和公众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案。

六、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和公众的消毒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组织开展消毒消杀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发布消毒消杀工作的通知和指导文件,加强对相关政策和措施的解读和宣传,形成合力,共同抗击疫情。

单位消毒消杀工作方案 篇二

在单位消毒消杀工作方案的制定中,我们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合理地制定消毒消杀计划

根据单位的特点和工作场所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消毒消杀计划。根据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风险程度,合理安排消毒的频率、范围和方法。对于高风险区域和高风险人群,加大消毒力度,确保全面覆盖。

二、严格选择合适的消毒消杀剂

根据病毒的特性和消毒剂的效果,严格选择合适的消毒消杀剂。在选择消毒剂时,考虑到其杀菌效果、安全性和环保性等因素,确保消毒剂的质量和效果符合相关标准。

三、加强员工培训和督导

通过培训和督导,提高员工的消毒消杀技能和安全意识。将消毒消杀工作纳入员工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

四、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

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和维护制度,确保消毒消杀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消毒效果,及时更换消毒剂和维修设备,保证消毒消杀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五、建立监测和反馈机制

建立监测和反馈机制,对消毒消杀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查,评估消毒消杀工作的执行情况和效果,收集员工和公众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方案。

六、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和公众的消毒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消毒消杀工作的通知和指导文件,加强对相关政策和措施的解读和宣传,增强员工和公众的主动参与和配合度,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抗击疫情的良好氛围。

通过以上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我们单位将确保消毒消杀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为员工和公众的健康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单位消毒消杀工作方案 篇三

  一、工作目标

  通过本次专项整治工作,摸清全县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数量、持证情况、卫生状况及餐饮业经营单位使用消毒餐饮具的索证、验货情况,进一步加强餐饮具卫生安全管理,杜绝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消毒餐饮具摆上餐桌,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二、任务要求

  1、摸清底子。由卫生部门与工商部门负责,摸清汇总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营业执照有效期等信息。

  2、搞好现场检查。对已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全部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其选址、布局、消毒工艺流程、生产用水、设备情况、使用的消毒剂及消毒餐饮具的产品包装和标签内容等,填写《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现场监督检查表》。对生产现场条件符合《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试行)》要求的,要从现场采封三批产品,由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做洗消剂烷基(苯)磺酸钠残留量及大肠菌群检测。

  对餐饮业经营单位使用消毒餐饮具的进行索证管理及餐饮具卫生安全状况(包括消毒餐饮具包装标签)的监督检查,对重点单位实行重点检查。

  三、工作步骤

  1、安排部署阶段(3月1日——10日)。要求摸清底子,制定监督检查方案。

  2、专项整治阶段(3月11日——25日)。由镇食安办牵头,卫生、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对消毒餐饮具及重点餐饮业经营单位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并依据各司职责,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工商部门要对辖区内所有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核查,严厉打击取缔无证经营行为。

  3、总结验收阶段(3月26日——3月30日)。

  四、工作要求

  (一)部门协作,标本兼治。要不断完善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落实责任;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实行信息共享,互通有无;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以巩固整治成果。防止监管失位、越位现象发生,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发现违规行为不依法处理的,要坚决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这次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力时机,广泛宣传餐饮具卫生安全知识,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和餐饮业经营单位的卫生消毒知识宣传培训,加强对广大就餐者的卫生安全知识宣传,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单位消毒消杀工作方案 篇四

  一、目标任务

  在6、7、8三个月内,对全县的动物饲养场(户)、交易市场、动物集散地、冷库、屠宰场(点)、运畜车辆、新老疫点进行全面的消毒灭源,保证做到无空档,无死角,彻底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二、工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动物传染病的发生、传播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个环节组成,切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会流行蔓延。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传播途径,消毒灭源工作就是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使其不能发生发展,所以各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消毒灭源工作,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组织队伍,以这次集中消毒灭源工作为契机,对辖区内的新老疫点,饲养场(户)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为消灭动物传染病奠定坚实的基础。

  2.摸清底子,健全制度

  在开展消毒前,首先进行摸底调查。要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发生过疫情的老疫点,猪、牛、羊饲养场、专业户、牲畜交易市场、屠宰场点、散养户摸清底子,普查清楚,登记造册,同时,在畜牧部门的监督下,建立健全各项消毒制度,为下一步消毒工作的开展铺平道路。

  3.因地制宜,全面消毒

  各乡镇政府要把握高温季节是多种传染病易流行的时机,积极组织人员、消毒药物(如净源、季胺盐、百毒杀等消毒药物),对老疫区,老疫点,交通要道,出入县境边沿地带等地方,进行重点消毒。同时要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农村草木灰丰富,生石灰廉价的优势,配制成5%草木灰溶液,4%生石灰乳液,对农村道路、池塘、牲畜交易市场、养殖场户、屠宰场点、冷库等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4.制订计划,层层分解任务

  各乡镇要根据县里安排的目标任务,迅速制订计划,层层分解任务,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普查的基础上,对所有登记造册的场点,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不留死角、空档,以保证这次集中消毒灭源工作的效果。

  5.加强监督检查

  在消毒灭源期间,县重大动物疫情控制委员会,将组织督导组对此项工作进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八月底,组织检查验收,根据验收结果进行综合评比,排出名次。先进的给予奖励,后进的给予批评和处罚。通过实行奖罚机制,使我县的这次高温季节集中消毒灭源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单位消毒消杀工作方案 篇五

  一、企业做好准备工作

  (一)进行企业复工备案登记。

  企业有复工意愿的,必须严格按照省市相关规定提出复工的申请备案,审验批准后方可复工。

  (二)成立防控领导小组。

  按照法人负责和“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各企业对本企业疫情防控负主体责任,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和复工方案,包括领导体系、责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后勤保障、应急处置等内容,每项工作必须明确专人负责。

  (三)制订应急处置措施。

  制订应对员工发烧、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应急处置措施,有条件的企业要配备有独立通风系统的隔离房间以及防疫应急车辆。要与附近的医院建立沟通,确保突发情况能及时送医就诊和住院治疗。

  (四)备齐疫情防控物资。

  复工前要做好充足的消杀物资准备,包括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护服、红外体温计、杀菌洗手液、消毒液、消杀喷雾器等。

  (五)提前对人员聚集场所进行消毒防护。

  复工前,安排人员对工作场所、作业场地、食堂、员工宿舍等人员聚集场所进行消毒防护及环境清洁,落实专门疫情防控管控人员、设立企业测温点及临时隔离室。员工进入工作场所前必先进行健康检查,相关信息必须登记在册。

  (六)加强复产安全管控

  加强节后复产安全管控,做好重要设备复产方案,排查事故风险,及时消除隐患。

  二、督促员工做好返程及上下班防护

  (一)进行人员核准。

  企业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提前掌握返岗返工人员情况,提前做好疫情重点区域人员的疏导劝返工作,对14天内有湖北等重点区域旅行史、生活史、与当地人接触史或与其他区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一律劝其暂时不要返岗。

  (二)指导工人做好返程防护。

  对于返岗员工,倡导员工错峰返程,分批、有序出行。需全程佩戴口罩,乘坐火车、公交、地铁时,可以用携带的消毒用品(比如消毒液、消毒湿巾),对扶手、座椅等身体能够接触到的地方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三)优化上下班方式。

  提倡员工上下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交叉感染,优选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下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抵达公司或居住地后第一时间用肥皂或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下班后不参加聚会和集体活动,不去影院、商场等人群密集场所。

  三、严格人员管控

  (一)严格执行员工排摸、登记,做好人员隔离及医学观察工作。

  严格执行员工摸排、登记,按照“一人一档”做好建档筛查工作。对于来自重点地区不能劝返的员工必须严格执行集中隔离14天的要求;隔离期结束后,如无感染症状,采集咽拭子标本检测阴性后,方可正常上班。从其他地区返岗的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居家隔离14天的要求,如无感染症状,方可正常上班。一旦发现员工有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立即报告并督促其到就近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做好信息上报和随访。

  (二)加强消毒、安保人员防疫。

  大厅接待、门岗检查等对外部接触人员,需注意自身防护安全,佩戴一次性用品包括口罩、手套、帽子、隔离衣,防止交叉感染,并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消毒。

  (三)严格执行出入人员体温检测制度。

  企业应在单位入口设置体温监测点,严格执行出入人员体温检测制度,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工作,一旦发现可疑症状,立即指导其就诊。

  (四)严格落实员工戴口罩上岗工作制度。

  确保员工防护到位,严格落实职工戴口罩上岗工作制度,职工开展协作工作、公共作业场所必须佩戴口罩。员工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存在化学毒物或粉尘的`作业场所作业时,员工应根据接触浓度佩戴相应的防毒、防尘口罩或面罩。

  (五)建立员工病假记录制度。

  员工每天开展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乏力或腹泻等呼吸道症状,应劝其尽早到附近发热门诊就诊。

  (六)严把企业工作区域入口关。

  做好来访车辆和人员询问、登记,对来自疫情高发地区或接待过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尚不满14天的,禁止其入内;对其他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进行相关信息确认后方可入内。

  四、加强公共区域防护

  (一)每日对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杀。

  每日开始工作前,安排人员对门厅、通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更衣室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电梯间按钮区、扶手、会议室的话筒、桌面等,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每日至少1次,可根据人流量等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消毒频次。个人办公工位区域内,对办公桌椅、电脑等每日进行消毒清洗作业,保持工位整洁干净。

  (二)空调系统定期消毒,加强工作场所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消毒,办公区域空调温度建议控制在18-20度。建议加大过滤网更换频率,每2小时对所有空调滤网、热回收机组滤网、空调机房地漏等区域用酒精消毒一次。2-4小时开窗通风一次,每次20-30分钟。

  (三)大幅精简现场集中开会和集体活动。

  大幅精简大型会议、集中培训、大型活动和大型外部接待等人员聚集活动。对于必须的会议,应控制会议规模、会议时间,保持会场通风,参会人员应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会议时保持间隔,尽量不使用公共杯具。会后用0、5%的84消毒液抹擦物体表面及地面。

  (四)规范垃圾处理,进一步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

  规范垃圾处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加强垃圾桶等垃圾容器清洁,定期消毒处理。放置废弃口罩专用箱,安排专门保洁人员对废弃口罩专用箱及周边进行清洗、消毒。

  五、完善后勤管理

  (一)加大防疫知识宣传。

  利用企业宣传栏、公告栏、微信群、企业网站等途径开展多种形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和呼吸道传染疾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使员工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控制。

  (二)进行员工心理干预。

  密切关注员工心理健康,一旦发现苗头问题,及时安排企业医务人员或专业心理干预专家开展心理健康干预和辅导,消除和减少疫情带来的感染恐慌和心理伤害,避免极端事件发生。

  (三)加强对餐饮、安保、保洁、驾驶等服务及人员的管理。

  服务人员每日进行体温测量,近期去过湖北,或者与病患接触人员禁止从事食堂服务。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四)强化食堂管理,提倡用餐分时段分餐制。

  强化食堂管理,确认食堂的安全卫生。设立公共洗手消毒设施,供就餐人员餐前餐后洗手消毒。用餐尽量采用分餐制,避免人员密集,餐具用品

须高温消毒。对于采取外送餐食、外部定点就餐的单位,应加强对供应商食品卫生、疫情防控等方面的管控。

  (五)加强卫生间等重点部位的管理。

  每2小时进行一次消毒清洗作业,中午高峰期,每30分钟进行一次。所有洗手台保证足量的肥皂或洗手液,张贴正确洗手方法,提供流水洗手,引导员工正确的洗手。

  六、有效应对疑似症状者出现

  1、及时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请求指导处理。

  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疑似症状者,企业应建议其立即就医并及时上报当地疾控中心,协助其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

  2、隔离有密切接触的员工

  做好办公场所及感染员工污染表面的消毒工作,并咨询疾控中心,是否隔离与其有密切接触的相关人员。

单位消毒消杀工作方案 篇六

  一、工作目标

  坚持标本兼治、重点打击、全面规范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餐饮具清洗消毒的监督管理,逐步规范全省餐饮业餐饮具消毒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餐饮消费安全。

  二、整治内容

  (一)强化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的监管整治。依据《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和《食饮具消毒标准》等规定,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重点监督检查餐饮具消毒单位的选址、消毒效果验证、消毒方法、工艺流程、工作环境、设施设备、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包装材料、消毒质量控制、索证验证、生产和自检记录、从业人员查体和培训、包装标识等内容。

  (二)规范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生产经营行为。餐饮具消毒企业要按照《集中式餐饮具消毒企业卫生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硬件设施的改造,在生产过程中餐具集中消毒服务场所应严格按照去渣、洗涤、清洗、消毒、包装、贮存的流程合理布局;使用的设备、餐饮具、洗涤剂、包装材料等,均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并建立索证索票制度;严把终端关口,消毒餐饮具必须做到每批次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建立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严防不合格消毒餐具上餐桌。

  (三)加强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具消毒监管治理。《食依据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法规的规定,监督餐饮服务单位对购入使用的消毒餐饮具建立索证制度,索取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营业执照和消毒合格证明,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具消毒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使用不符合标准餐饮具的违法行为。在大中型餐饮单位积极推广使用蒸汽消毒柜、洗碗机或远红外消毒等热力消毒方法;小型餐饮单位以药物消毒为主的,应创造条件,逐步向热力消毒过渡,保证消毒效果;没有消毒条件的小型餐饮单位必须使用一次性集中式消毒餐饮具。采取药物消毒餐饮单位,应按照就餐场所面积和申报最大供餐人数,核算该单位每日使用的餐饮具数量,重点检查消毒流于形式或消毒液使用量不足等问题。

  三、时间安排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在7月25日至27日进行。

  四、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集中精力,对辖区内的各类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和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一次清理检查,用实际行动展现政府执法部门维护人民群众餐饮具消费安全的决心。

  (二)健全机制,标本兼治在专项整治工作中要建立健全餐饮具消毒服务机构和餐饮服务单位档案(一户一档),落实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管责任和企业主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三)加强宣传、畅通信息大力宣传餐饮具消毒的基本知识和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引导人民群众举报投诉违法行为,提供案件线索。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大案要案要及时曝光,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扩大社会影响。

单位消毒消杀工作方案【精彩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