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司上市计划书(精彩3篇)

时间:2017-07-02 08:28:4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文化公司上市计划书 篇一

文化公司上市计划书

尊敬的投资者:

感谢您对我们文化公司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我们的上市计划,共同分享成功的机会。

一、公司概况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文化产业的公司,致力于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力,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通过与各类创作者、艺术家和文化机构的合作,我们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受欢迎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市场分析

目前,文化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化产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作为一家专注于文化产业的公司,我们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三、上市计划

1. 上市目标:通过上市,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强市场竞争力。

2. 上市时间:我们计划在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上市。

3. 融资规模:我们计划融资金额为X万元,其中X%用于扩大市场份额,X%用于研发创新产品,X%用于提升营销和推广能力。

4. 资金用途:我们将利用融资所得,加大对创意项目的投入,通过与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合作,打造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同时,我们还将增加对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的投入,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 盈利预测: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和财务分析,我们预计上市后公司的营业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净利润有望实现X%的增长。

6. 风险提示:我们清楚意识到上市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将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案,并积极应对各类风险,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四、投资回报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上市计划的实施,我们将为投资者创造丰厚的投资回报。我们将建立健全的投资者回报机制,确保投资者能够及时获得投资回报。

五、结语

感谢您对我们文化公司上市计划书的关注和支持。我们真诚期待您的参与和合作,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文化公司上市计划书 篇二

文化公司上市计划书

尊敬的投资者:

感谢您对我们文化公司的关注和支持。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我们的上市计划,共同分享成功的机会。

一、公司概况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文化产业的公司,致力于推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我们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品质和责任。我们不断推出具有创意和独特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致力于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的多样化需求。

二、市场分析

文化产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包括了艺术、娱乐、传媒、旅游等多个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文化产业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我们有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确信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三、上市计划

1. 上市目标:通过上市,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 上市时间:我们计划在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上市。

3. 融资规模:我们计划融资金额为X万元,其中X%用于扩大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X%用于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X%用于加强营销和品牌推广。

4. 资金用途:我们将利用融资所得,加大对核心产品的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我们还将加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5. 盈利预测: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和财务分析,我们预计上市后公司的营业收入将保持稳定增长,净利润有望实现X%的增长。

6. 风险提示:我们将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案,并积极应对各类风险,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四、投资回报

我们将建立健全的投资者回报机制,确保投资者能够及时获得投资回报。我们将通过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为投资者创造丰厚的投资回报。

五、结语

感谢您对我们文化公司上市计划书的关注和支持。我们真诚期待您的参与和合作,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文化公司上市计划书 篇三

  10月28日,中南传媒(28.64,-0.05,-0.17%)(601098.SH)登陆上交所,公开发行3.98亿股新股,市值突破240亿元,成为传媒类企业第一龙头股。

  当月,市场综合各类消息认定,上海文广旗下新媒体企业百视通公司将借壳广电信息(67.88,0.00,0.00%)寻求上市。

  此前的7月6日,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控股的上海炫动传播董事总经理杨文艳对外表示,炫动传播已递交上市材料至证监会,正在等待过会。

  体制改革最为迟缓的文化传媒产业,开始加速拥抱资本市场。

  这与宏观环境息息相关。

  20xx年9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表示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

  随后,其他配套措施亦跟随而至。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宣部、财政部等9部门联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文件,力挺文化产业发展。

  上海证券交易所亦表态,将采取措施,支持文化企业改制上市。

  文化产业类公司闻风而动,自2009年至今,上市之密集、行动之迅速让市场惊叹其潜力。

  “因为政策的大力推动,现在是文化产业上市的最好时机。”诸多市场研究人士感叹。

  据《上海国资》了解,2009年至今,IPO上市的文化传媒类企业包括中南传媒、皖新传媒(34.79,0.05,0.14%)、华谊兄弟(54.980,0.46,0.84%)、华策影视(35.550,0.95,2.75%)、奥飞动漫(37.85,0.00,0.00%)、省广股份(30.05,0.59,2.00%)、华谊嘉信(13.660,0.00,0.00%)。

  而更多文化出版类企业则希望采用借壳方法实现上市,如江西出版借壳鑫新股份(30.57,0.00,0.00%),中原出版拟借壳ST鑫安、浙江出版借壳*ST白猫(26.95,0.02,0.07%)、长江出版借壳ST源发(18.75,0.02,0.11%)等。

  “中国内地娱乐及媒体行业将以9.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1100亿美元,大大超过全球2.7%的增长速度。

  文化传媒行业将释放出‘最后一座金矿’的巨大经济价值。”中信建投总裁王常青乐观认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使文化传媒行业在资本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这支资本市场的新军,仍然是目前政策管制最为严格的产业,其对现有体制的突破能力将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其未来前景。

  而这让人难言乐观。

  政策推手

  20xx年,当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时,市场人士并未引起足够多的重视。

  “振兴规划中的内容,更多的是框架性的指导意见。

  信号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当时,大部分市场人士均持此类看法。

  一些长期研究文化产业的专家其时亦表示对政策的失望,断定《规划》效果不会太明显。

  但现在看来,这种看法似乎太过悲观。

  从A股近一年来的表现看,文化体制改革确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文化板块表现十分活跃,文化类上市公司市值增长明显,华谊兄弟、奥飞动漫等上市均受到市场热捧,而粤传媒(19.66,-0.54,-2.67%)在重组消息的刺激下曾一度上涨超过30%。

  2008年,沪深两市文化传播类公司总市值为841.85亿元,而2010年一季度总市值已达2000多亿元,相当于2008年的2.5倍还多,高于总市值194%的同期增幅。

  “文化企业转企改制打造上市平台,已形成了一条可复制的清晰路径。”湘财证券传媒行业研究员田洪港对《上海国资》表示。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主要文化传媒企业将准备重组改制以走向资本市场。”投行表示。

  市场最为乐观的预测是,今后1至2年,市场将迎来文化传媒企业密集上市,预计将有约30家国有文化企业、10家以上的民营文化企业上市。

  局限

  但据《上海国资》了解,对政策的推动作用亦不可太过高估。

  事实上,目前尽管宏观政策环境已有所放松,但程度有限,约束仍然不少。

  首先,对文化传媒企业改制上市具体可遵循操作的法律法规至今阙如。

  “比如说时政类内容不能上市,但什么是时政类并没有量化说明,又如消费和娱乐内容可以

上市,但足球丑闻算不算娱乐内容?这都没有清晰的解释。”

  其次,对涉及内容制作、适时性强以及未经前置审批的业务尚不能上市,即报纸和杂志的采编业务不能上市。

  人为造成产业链分离,亦限制此类文化企业作为。

  此外,文化传媒企业目前仍有较强的区域性,跨区域并购难度颇高。

  “出版发行的地域垄断,主要在于所在省份的教材、教辅出版、发行业务,这一垄断很难被打破,跨区域扩张或收购省级出版企业的控股权几乎不可能。”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对《上海国资》表示。

  这也是目前境内上市文化企业市值偏小(仅占上市公司市值的6‰)且数量稀少的原因。

  “由于长期以来对文化传媒行业的政策制约,文化传媒企业改制上市一直都是采取个案突破的方式,国内很多主要文化传媒企业并没有走向资本市场,这种状况迄今并没有多大改变。”一家本土券商表示。

  而且,即便能顺利上市,文化企业的发展亦显保守。

  比如上市的报业集团,通常将采编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比如广告、发行分离,将经营业务单独上市。

  业内俗称“二分开”。

  “广告价位取决于发行量,而发行量最终依赖报纸采编内容。

  人为割裂采编与广告的产业链,必然带有后遗症。”一位券商文化行业研究员解释,因广告经营受制并依赖于采编,两者存有诸多关联交易,上市公司的管理难度加大,证监会亦担忧上市公司独立性。

  典型的例子是电广传媒(42.89,0.00,0.00%),其广告代理费每年调整,费率也是一年一签,使其经营风险凸显。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上市公司很难对媒体缺乏整体长期规划。

  “上市公司不会做产业链的延伸开发,亦无法分享媒体扩张的收益。”

  “这样,做的好,上市是双赢;做不好,则有可能双输。”

  更让人气馁的是,文化类企业由于产业增长空间有限,或者盈利模式不清晰,再融资并不如其他企业一样顺利。

  “企业上市最核心的目的是要融资,但文化企业上市后再融资的案例极少。 ”一位券商研究员对《上海国资》表示。

  20xx年9月上市的时代出版(27.23,-0.17,-0.62%),迟至今年3月才进行再融资,并由此成为文化类企业再融资第一单。

  即便如此,市场对此仍有相当疑虑。

  “募集资金的投资项目分别是出版策划项目、数字出版项目、印刷技术改造项目、出版物物流项目和出版基金项目,总投资约为7.28亿元,但这些项目所需现金流并不大,且募投项目的盈利模式模糊不清。

  募投方向从而值得怀疑。”

  这是通常的市场印象。

  “投资机构认为,文化企业再融资资金并没有很好的出路,比如出版集团如要扩展产业链,无非是增加发行网点,建设门店。

  这些并不被投资者看好。

  一是新的发行门店必须建在省内,无须多少资金。

  更重要的是,扣除出版集团发行教材的利润,每个发行门店实际上都处于亏损状态。”上述券商研究员对《上海国资》强调。

  因为再融资可望不可及,事实上,大部分文化传媒企业难有飞跃性发展。

  借壳

  不过,文化企业的上市热情仍然不低。

  在文化企业看来,资本市场是目前唯一可依赖的突破管制、实现自身发展的路径。

  据《上海国资》了解,因为文化企业的种种特殊性,导致其在上市技术上须多番思量。

  首先,他们须在IPO还是借壳上市之间做出选择。

  据投行的经验,一些新媒体如网游、动漫等企业,因为成立时间短、市场化程度更高,一般倾向于IPO。

  但新媒体体量小,数量少,且多上创业板和中小板,不能代表文化企业上市的主流形态。

  在投行眼里,众多出版集团和报业集团才是文化企业产业的主角。

  而在现实条件下,这类企业通常会选择借壳方式。

  “出版集团多是事业单位,很多尚未改企转制。

  IPO必须符合3年连续盈利的要求,且企业必须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这对于大多数出版集团来说,很难做到。

  即便3年之后做到,时机可能已经错过了。”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据他介绍,出版集团仅有两家企业采用IPO,一是辽宁出版,一是中南传媒。

  “这两家企业都有特殊性,辽宁出版当年获得了关于持续经营3年以上要求的'国务院豁免文件,而中南传媒早于2007年已转为公司制运营。”他介绍。

  出版集团如想尽快上市,且融资要求并不迫切,大多会选择在股市低迷时借壳上市。

  他说,“股市市值低时,壳公司成本相对低,折的股份相对会多。

  应该说,借壳是目前融资成本最为低廉的现实选择。”

  此外,是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壳。

  “总成本不能大于IPO。”投行界人士总结。

  投行会帮助拟上市企业综合考虑壳公司的总股本、流通盘、负债总额等多个因素。

  “首先是看股本。

  总股本太大的公司是要被剔除的。

  盘子越大,业绩压力就越大,借一个资产支撑不起的壳,相当于自杀。”一位市场研究人士对《上海国资》不无偏激地介绍。

  选壳还不是最难的。

  出版集团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管理体制的转变,即从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

  “最敏感的是人员身份转换,因为这涉及到个人利益,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在医疗、福利、退休金方面比企业人员有更稳定的保障。”市场人士表示。

  投行通常不愿意过多地在员工身份转换问题上耗费精力,“我们将退休、离休和内退的员工今后要享受的医疗和退休金及其他福利做一笔计提费用,打包分离出来,不列入净”

  如出版集团员工庞大,扣除这笔计提费用后,净资产会大幅减少。

  “很多省属出版集团1960年代就成立,退休员工很多,计提就是3亿—5亿元,如出版集团资产规模不够大,就达不到借壳的要求。”

  根据现有规则,收购方即拟上市公司将控股壳公司57%。

  即如果壳公司市值在10亿元,那么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净资产通常需要超过10亿元,收购方如果控股67%,则净资产估值须达到20亿元左右。

  高昂的借壳成本,需要出版集团的资产规模及盈利能力足够强大。

  还有一层不可预知的是,因打包分离出来的这部分人员以及不能进入拟上市公司的资产通常会划入母公司,这将导致母公司失去盈利能力。

  “而证监会对此控制得很严。

  因为如果上市公司母公司缺少盈利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上市公司未来经营独立。”

  另外,如何评估进入壳公司的资产。

  文化传媒企业大多是轻资产,价值主要体现为无形资产,如品牌、员工等。

  投行一般对出版集团采取收益法评估资产价值,即对未来利润进行评估。

  “这是有风险的,因为借壳上市通常是收购方发行股份认购壳资源,如果哪一年利润没有达到评估值,就会涉及到出资不实和虚假作价,董事和高管就要被证监会谴责。

  如果估值过小,就会涉及到资产流失,企业要花更大的成本去收购壳资源 ”何新文详细阐述。

  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

  除借壳外,越来越多的出版集团开始选择整体上市。

  海通证券(25.80,-0.06,-0.23%)的分析报告指出,2007年以前,文化传媒企业基本都采取切割产业链,部分业务上市的方式。

  如博瑞传媒,将印刷、发行、部分广告代理业务上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则将消费类和专业类报刊经营业务上市。

文化公司上市计划书(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