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园区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一
近年来,随着某县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园区内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给当地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更好地了解园区内企业的用工情况,我们对某县园区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并整理了以下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某县园区内企业的用工情况,包括企业规模、员工数量、员工结构等方面的情况。调研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调研结果
1. 企业规模
在调研的企业中,小型企业(员工数量少于50人)占比最大,占总调研样本的60%。中型企业(员工数量在50-200人之间)占比约为30%,大型企业(员工数量超过200人)占比约为10%。
2. 员工数量
园区内企业的员工数量普遍较少,超过一半的企业员工数量在50人以下。仅有少数企业员工数量超过100人,其中大型企业的员工数量最多,平均超过300人。
3. 员工结构
园区内企业的员工结构相对年轻化,大部分员工年龄在30岁以下。调研发现,80后和90后员工的比例最高,分别占总员工数量的35%和45%。而60后和70后员工的比例较低,分别只占总员工数量的10%和5%。
三、问题分析
1. 就业机会有限
由于园区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员工数量有限,给就业者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的员工来说,就业机会更加有限。
2.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园区内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发展空间有限,因此很多年轻人在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就会选择离开园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这导致了人才流失现象的严重,给企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四、建议
1. 支持企业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园区内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扩大规模,增加就业机会。
2. 加强人才培养
园区内的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留在园区内。
3. 加强园区间的合作
不同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共享资源,互相支持,形成产业链,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通过对某县园区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我们了解到园区内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员工数量有限,年轻化程度高,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园区间的合作,共同推动某县园区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某县园区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三
为了解我县园区企业用工现状,进一步做好企业招工工作,近日,县政府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园组成联合调研组,就道州工业园企业招工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园区用工基本情况
经过多年来不遗余力地招商引资办工业,我县园区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截至目前,道州工业园已投产(含即将投产)企业51家,现有员工5000人。尽管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招工工作,不断加大招工服务力度,但企业缺工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据统计,共有29家企业存在用工缺口,缺工企业占总数的57%,目前共缺员工4456人,占企业员工需求量的53.6%,主要缺少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以及部分技术工人和少量管理、科研、营销人员。缺工最严重的企业为电子类、制衣制鞋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道县晶石电子有限公司用工缺口1100人,道县建溢鞋业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道县德祥运动用品有限公司用工缺口600人。春节前后,道州工业园仅新招录员工1021人。
目前的企业“招工难”,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开工生产,而且影响了一些企业主加大投资的积极性。部分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严重缺工,将慎重考虑未来是否在我县扩大生产规模。随着我县园区新增投产企业和一部分有意扩大生产规模企业用工量的增多,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势必对我县“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和招商引资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园区企业缺工原因分析
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达30万,但却不能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要,这一情况值得深思。调查发现,我县企业“招工难”问题的出现,存在企业、劳动力本身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1、从企业方面来看。一是薪酬待遇不合理。在全国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沿海企业普遍通过提高工资来吸引或留住员工,以东莞市为例,最低工资标准为1100元/月,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达到1500-1800元左右。而我县园区企业受利润空间不大的影响,无论是技术工种,还是后勤文员,大部分工作岗位的工资没有明显的增加,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仅有600元/月,普通生产员工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仅在800-1100元左右,比沿海发达地区的同类企业低500-600元,与求职者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对员工产生不了吸引力。此外,绝大部分企业每月工作时间在26天以上,部分企业甚至长达28天,每天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如遇加班,时间还会延长。部分企业法定节假日要求员工加班,却没有按照劳动法规定付给员工2倍至3倍的加班费。
二是用工条件较苛刻。企业普遍对劳动力有年龄、技能、工作经历、性别等方面的要求,个别企业的用工要求甚至脱离实际。如电子企业招工时将年龄限制在35周岁以下,导致许多年轻劳动力供给不足。而道县的实际情况是,35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在家的基本上是一些年龄超过35岁的劳动力。此外,园区企业大多偏好招用女工,导致女工短缺,男性劳动力相对过剩。三是权益保障不到位。个别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劳动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对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够重视。园区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给员工购买“五险一金”比例不高,有的企业甚至出现收取押金、扣压证件、拖欠工资等行为,员工对企业难以产生安全感、认同感。目前,园区内企业参保工伤、养老、医疗三险的企业仅有4家,占企业总数的8%;14家企业没有为员工购买任何保险,占企业总数的28%;其他企业多是为员工买了“五险一金”中的一个险种。另外,大部分企业车间无防暑设备,宿舍无风扇,员工在高温天气工作时难以忍受;娱乐、休闲设施不健全,员工生活单调枯燥;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当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相应的组织牵头来维护其正当权益。
2、从劳动力自身来看。一是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目前,80、90后等新生代打工者,绝大部分不愿留在本地,而喜欢到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打工。这部分人普遍认为,沿海一带发展快,钱好挣,工作条件和待遇比家乡的企业好,而且更容易找对象。即使在同等薪酬下,他们也愿意外出打工。甚至有的父母也认为,子女在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工作,自己脸上有光彩。另外,还有部分年龄偏大的务工人员,文化层次不高,也没有一技之长,但对工作条件和待遇要求较高。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农民工表示愿意选择外出就业。这种情况导致用工需求较大的纺织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出现招工缺口较大现象。如晶石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计划招工1100名,但报名应聘者却不到70人。二是劳动技能相对较低。
我县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80%以上的务工人员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有的人记不下本人一天完成的工作,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能从事最简单的工种,稍微复杂的工作就无法胜任。三是自由散漫不服约束。部分本地劳动力自由散漫,动辄请假,且不服管理。如奥盟电器有一名本地员工,因向主管请假未获批准,便提出辞职,辞职后心有不甘,纠集一伙人把主管痛打一顿。这一事件直接影响到奥盟电器的招工方向,据调查,奥盟电器已决定宁缺勿滥,近期内不再招收本地员工。
3、从政府服务来看。一是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近年来,虽然我县每年投入工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在2亿元左右,着力加强园区水电路讯和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建设,园区初具工业新城雏形,但园区住宿、消费、娱乐等配套设施仍然匮乏,相关第三产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缺乏适合员工文化娱乐、休闲放松的场所,导致员工工作之余,精神上感到苦闷,“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二是劳动力市场不够成熟。目前,县内劳动力市场发育较为滞后,没有一个统一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平台,没有一个大型的人才市场,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变化得不到及时反映。加之部分企业招工时没有通过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发布用工信息,而是习惯在企业门口或人口集聚区张贴招工海报、发动企业内部职工招揽工人等方法招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企业的用工信息,造成供求双方信息沟通不充分。三是乡镇招工服务不够到位。部分乡镇认识不到位,认为招工是企业的事情,是劳动部门的事情,没有把招工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对招工工作宣传不够、抓得不力,辖
区内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均外出打工。
三、对策与建议
调查组认为,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既要坚持“市场问题市场办”的原则,又要根据当前的特殊情况,加强行政推动,思想汇报专题强化部门联动,促进协调解决。
1、强化就业服务。一是加强就业宣传。大力宣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园区发展前景以及用工优惠政策,增强本地企业对务工人员的吸引力,促进本地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就近就业,为家乡建设服务。二是深化就业培训。将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者、大中专毕业生、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列入免费培训范围,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各类技能培训机构,顺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开展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及其他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政府对培训机构给予适当补贴。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培训机制,由政府牵头,工贸中专与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使培养的人员能够快速适应生产岗位的需要,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建立就业培训专项补助资金,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补贴企业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补贴。三是优化招工服务。
建立健全由县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乡镇就业服务机构和行政村招工信息员组成的就业服务体系,对在各行政村聘请的招工信息员,按工作成效发给一定补助。定期组织招聘会,搭建企业和求职者双向选择的平台,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引导劳动力资源在园区企业的合理配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邻县邻市以及邻省欠发达地区招工。建立招工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县直有关部门和各行政村的招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考核完成年度招工任务的单位,补贴职业介绍费;对没有完成招工任务的单位,向县委、县政府缴纳招工服务费。实行送工考核制度,将送工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四是强化用工保障。劳动部门要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欠薪报告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企业对员工的工资支付及时到位;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督促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等等。同时,进一步完善吸引本地劳动力到园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外出职校毕业生和打工者回乡就业。
2、改善用工环境。一是切实提高薪酬待遇。企业要在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加快自身发展、增加利润空间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工资制度,在有关部门确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基础上,合理地确定用工待遇,在企业经济效益和盈利水平提高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使员工工资达到或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对工作效率高的工人给予相应奖励,根据在企业工作年限给予相应工龄补贴,想尽一切办法留住熟练工人。二是大力改善劳动条件。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投入,采取有效措施,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有条件的企业要对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此外,要合理安排加班时间,确保员工加班待遇。三是努力培育企业文化。企业要不断增强人性化用工意识,树立“善待员工就是善待自己”的理念,加强与员工的感情交流和沟通,努力构建积极、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增进对员工人文关怀,积极创造有利于务工人员成长的发展平台,将员工前途和企业前途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精神凝聚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企业服务。同时,在提供吃、住、行方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企业的文化娱乐设施,消除员工对工作产生的厌倦感。
3、完善园区配套。着力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积极发展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打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加快推进园区城市化。规范园区内公交线路的运营,增加公交车次,实行定时、定点在城区停靠,保障企业员工出入城区的方便。抓好园区中心商业街、商住楼盘、廉租房、公租房、绍基学校、道江六小、永州工贸学校等配套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快综合型医院建设,鼓励发展民工公寓、专家楼,适当发展高档住宅,切实解决员工吃、住、行、购物、就医、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消除其后顾之忧,全面提升园区的开发档次和服务水平和员工生活质量,促进园区和谐发展。
某县园区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四
从企业用工需求来看。截止今年1季度,园区65家规模企业用工12944人,同期用工12259人,同比增长5.6%。除去去年新增的6家企业(去年同期没有用工人数)外,实际用工出现负增长(-0.82%)。59家老企业用工只有9家企业用工人数超过同期,企业用工荒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电子企业、制鞋企业用工矛盾特别突出。象桂阳优真特电子有限公司,去年4月在职人数达447人,今年4月在职人数只有174人。郴州兴昂鞋业有限公司,计划招工1500人,现在员工只有600人左右,用工缺口达900人。
桂阳工业园始建于2002年,2006年列入省级工业园,2013年园区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拥有各类企业170家,其中纳入规模工业统计的企业65家。针对当前企业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今年5月初,桂阳统计局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园区65家规模工业进行了企业用工调研,现将企业用工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用工现状
1、从企业用工环境来看。园区企业用工没有统一标准,用工制度也不规范,没有实行标准工作时间制,普遍都靠加班来提高工资收入,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较低,用工环境较差。现在生产和技术工人底薪一般在850-1000元之间,如果员工不加班的话一般收入每月只有1500元-1800元,普遍比沿海地区低1000元左右。企业为了提高职工收入(也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益)不得不实行早8晚10(早上8点上班,晚上10点下班,除去中、晚餐中途休息1小时外)工作机制,员工工作时间较长,劳动强度较大,加上部分企业劳动条件较差,企业难招工,企业有事没人做和有人没事做的矛盾十分突出。如郴州誉锋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员工难以忍受生产车间塑料气味,员工3条生产线只有2条生产线在运作,设备利用率不到60%。
2、从企业用工结构来看。在年龄结构方面,大多数企业原本招聘25—35岁年龄阶段的人员,但由于招工难,企业只得招收年龄偏大的(40岁以上);文化程度方面,企业对工人的文化程度要求一般在初中以上就行,高学历(大专以上学历)的管理人材难以招。性别方面,普遍是以女性为主,男性员工一般只要管理人员。
企业招熟手难,高素质人难招,这样企业人工成本高,年龄老化,企业效益偏低。
二、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
造成当前企业用工难的矛盾,既有劳动力供求失调造成部分企业缺工的客观因素,也有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内在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劳动力人员素质较低,用工结构性矛盾突出。“招工难”其实并非无人可招,而是难招到具备一定素质和熟悉程度高的技术工。一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用工量急剧增加,加工企业招工要求具备一定素质,短期内员工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二是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桂阳外务输出较多,大量年轻的农村劳动力流转到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流下的一般都是年纪编大或者文化水平不高的而且是没有技能的劳动力,企业要在本地招工难度大。三是每年大中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基本不愿意回本地就业,而本地的职(技)校毕业生也大都是对外地企业定向培训,导致本地年轻、有一定文化、懂技术的劳动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使我县企业用工供求矛盾愈显突出。
2.劳动环境较差,企业用机制缺乏亲和力。一是工资待遇偏低。近几年来,物价消费总体水平已大幅上升,特别是桂阳消费总体水平与周边县城对比偏高,而企业工资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按日工作10小时和月工资1500元计算,平均工资每小时也就5元左右,加上劳动强度大,员工休假少,没有正常享受国家的节假日,造成企业难以招收工人或留住工人。有一定技能和熟练工人,或者通过在企业实践掌握一定技术的员工,一旦有更好的去处,往往是马上跳槽。工资待遇偏低成为招工难和员工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二是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一方面,有些企业存在短期行为,只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和做优做强企业文化内涵的经营观;另一方面,有的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没有认识到员工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资源,没有从根本上做到尊重员工、善待员工,导致无法充分发挥(调动)员工积极性。从调研情况看,劳动用工规范、工作环境优、工资及时兑现、福利待遇好、人本意识强的企业不存在“招工难”问题。
3.用工不够和谐,职工权益难以保障。一是部分企业存在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劳动者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等(问题),使企业从开始能招到人,到最后留不住人。二是缺乏人性化管理。有的企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一味追求高额利润,除了支付基本薪酬外,任意延长劳动时间;有的`企业靠压低工价来赚取利润,有的企业靠随意拖欠员工工资的方式来周转资金,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工人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工人离岗或跳槽,对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劳动力宁愿在家休息也不就业。三、对策及建议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互动,全社会共同努力,劳动、人事、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形成合力,提供政策帮扶。
为此建议:
1.加强宏观管理,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外来企业的不断增多,经济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企业用工需求势必迅速增加,若不未雨绸谬,储备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届时企业用工矛盾将进一步显露,成为制约桂阳经济发展的瓶颈。一要立足本地劳动力资源,培植企业储备用工。一方面,劳动部门要深入企业,对本区域企业全年用工计划进行调查摸底,并做好全县劳动力资源调查,充分挖掘现有劳动力潜力,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和本县劳动力档案库;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尽快将更多的普通劳动力转化为技术技能劳动力。劳动人事部门要制定职业技术学校为本地企业定向培训和本地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到本在就业的优惠措施,并将其纳入用人管理计划,防止技术人才资源的流失,为经济发展储备丰富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
二要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确立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主体地位,为劳动者提供便捷有效的就业服务。职能部门要积极拓展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招聘、代理、测评等功能,加快建立一个集信息收集、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交流协作、职业培训、社会保险于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三要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资金投入。就业是民生之本,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城乡统筹的要求,围绕我县持续做强产业、持续改善民生的工作目标,政府应加大培训转移,加大对公共就业服务的资金投入。使之更好用来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推动我县就业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解决企业用工不足问题。
2.改善用工环境,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企业主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强化“善待打工者就是善待自己”的理念,增强企业自身的吸引力。一要营造“筑巢引凤”的良好企业环境。二要为员工发展搭建良好的舞台。企业要帮助员工开发各种知识与技能,提供实现个人专长的机会,在目前技工普遍难寻的情况下,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在职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提升技能就业,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三要适当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四要构建良好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加深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增进员工对企业的依靠,保持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因此,作为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关爱员工、赏识部下等人性化的管理,创造有利于员工发展的企业人文环境;要培育员工“企兴我兴”的理念,使员工融入企业的生产、生活、文化的各项活动中,努力构建良好的劳动环境,激发他们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归宿感、成就感、荣誉感,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事业留人。
3.保障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各涉企业职能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劳动保障制度落到实处。一要加强对企业用工环境的监管。二要实施社会保障全覆盖工程。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企业职工的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将企业员工全部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并注意向生产、服务一线人才倾斜,重点解决各类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之间流动的社会保障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为企业留人、吸引人营造良好环境。三要切实解决外来工的后顾之忧。进一步跟踪落实政府制定的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地企业务工的优惠政策,广开招工渠道,吸引外县富余劳动力来我县就业,以解决企业用工不足问题,教育、公安、计生等部门和乡镇要主动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服务,解决好其子女入学、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外来务工人员在桂阳打工能放下包袱安心工作,为建设桂阳、发展桂阳经济添砖加瓦,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