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篇一
标题:《《活着》读书报告》
内容:
《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的一部经典作品,该书以一个农民的命运为主线,生动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性的悲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感动,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我想分享一下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大学生读书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主体和结论。引言部分应简要介绍书籍的背景和作者的主要作品,以及自己选择该书的原因。主体部分是对书籍内容的详细阐述,可以包括主要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发展、主题的表达等方面的分析。结论部分是对整本书的总结和个人观点的陈述。
《活着》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通过对主人公福贵一生的描写,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在封建社会,福贵的父亲为了还债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子。福贵成年后,与妻子小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随着国家的动荡,战乱接踵而至。福贵的儿子死于战乱,妻子也在悲痛中离世。福贵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只剩下一头老牛。他靠着与老牛的相依为命,艰难地活着。最后,福贵成了一名富有的养猪场主,但他的一生都被悲剧所笼罩。
通过对《活着》的阅读,我深刻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福贵一生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悲伤,但他依然坚强地活着。这让我思考到,无论遭遇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应该坚持下去,活出自己的价值。同时,书中对社会问题的揭示也让我对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弱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总之,读《活着》这本书让我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思考。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探讨。通过写这篇读书报告,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本书的主题和意义,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相信,通过读书报告的撰写,我能够更好地把读书的收获转化为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大学生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篇二
标题:《《1984》读书报告》
内容:
《1984》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部经典小说,该书以一个极权主义社会的描绘为背景,探讨了权力、控制和个人自由的主题。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震撼,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首先,我想分享一下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大学生读书报告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主体和结论。引言部分应简要介绍书籍的背景和作者的主要作品,以及自己选择该书的原因。主体部分是对书籍内容的详细阐述,可以包括主要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发展、主题的表达等方面的分析。结论部分是对整本书的总结和个人观点的陈述。
《1984》讲述了一个被极权主义统治的世界,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在这个世界中试图保持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他与女主角朱莉娅展开了一段秘密的爱情,并试图反抗党的统治。然而,最终他们的反抗被发现,他们被迫接受了党的思想改造,最终彻底丧失了自由和人性。
通过对《1984》的阅读,我深刻感受到了权力对个人自由的压制和控制。小说中党通过各种手段监控人民的行为和思想,将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完全剥夺。这让我对当代社会中的权力滥用和信息控制有了更加敏感的觉察。同时,小说中对爱情和个人情感的描写也让我思考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自由的渴望。
总之,读《1984》这本书让我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深刻探讨。通过写这篇读书报告,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本书的主题和意义,也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我相信,通过读书报告的撰写,我能够更好地将读书的收获变为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大学生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篇三
®报告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读书报告格式及范文 ,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报告网频道。
读书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内容提要:概括性地归纳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陈述的基本观点(不超过300字)
(2)心得评论:对该书的评价与思考;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或反驳作者的观点,或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或将本书与类似书籍做比较分析,总之要写出独特的思考和体悟。
(3)结语:提出问题、表达期许、归纳全文。
(4)参考书目:读书报告中曾参阅哪些书籍、杂志、或其他资料,具体格式参见附录。
读书报告格式
1.用纸:标准A4纸,
页面设置: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5cm
字间距:标准行间距:1.5倍行距;字数:3000字左右
2、封面设置
报告题目:2号楷体-GB2312
副标题:4号楷体字
班级名称:2号楷体-GB2312
学号、姓名:4号楷体字
3、正文
正文小四号微软雅黑
页眉:用五号微软雅黑,居中排列,每字间空一格。
页眉内容:“致远学堂读书报告”
页脚:用五号微软雅黑,居中排列,页脚内容为页码。
4、参考文献格式
(1)著作类
一般著作
规则:作者(或主编、编):《著作名称》(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范例: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页。
译著类
规则:[国别]作者(或主编、编),译者译:《著作名称》(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范例:(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成伦著,张军等译:《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2)期刊类
规则:作者:《文章名》,载《期刊名》年份及期数。
范例:陈正云、戴欣:《略论侵犯著作权犯罪》,载《法学研究》1995年第3期。
(3)报纸类
规则:作者:《文章名》,载《报纸名》某年某月某日第几版。
范例:胡坚编译:《如此逻辑:窃不算偷?》,载《电脑报》1997年12月12日第1版。
(4)网页类
规则A:作者:《文章名》,载网站某年某月某日。
范例:季华:《浅论侵犯著作权罪“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含义》,人民网2004年12月3日。
大学生读书报告范文
在知识更新日益剧烈的时代,重视人的再教育、终身教育,是面对新形势的有力举措。接受教育不但是自我提升的手段,更是示范的榜样,感召的力量。
当我拿起学校极力推荐的《第五项修炼》时,看着那些环行线路图和那些专业术语,有些为难,有些看不懂。真奇怪它怎么能以连续三年名列全美畅销书的排行金榜。但我想排行金榜一定自有它的道理,学校的推荐一定也很有道理。再捧起书时我就强迫自己以读小说读散文的感觉来读。还真的有效,看来真的是态度决定一切呀!慢慢我读懂了。呵,那感觉真的像作者彼得、圣吉博士坐在我面前,我像一个小学生样端坐着,听着他从内心深处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着他为我开启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那些经典的事例那些睿智的语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还有那些我还是有些不感兴趣的图表,都在给我以启迪以思考。
在《第五项修炼》中,五项修炼被划分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是不断反照个人对周边影响的一面镜子;“改善心智模式”专注于以开放的方式,体认我们认知方面的缺失;“建立共同愿景”培养成员对团体的长期;“团体学习”是发展团体力量,使团体力量超乎个人力量加总的技术;“系统思考”极其务实,可以使我们了解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它的精髓是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融合五项修炼的境界就是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模型,其中的系统思考是核心,是动力,是扫除学习型企业智障的主力军。
读了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后,对"学习型组织"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是自主的,是自愿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我们自己切实有这种迫切的需求,才会有效果.如果是上级的指令,是上级的要求,这是一种被动的,应对式的工作观;同时必须不是赶时髦,不是追风,否则只会是形式主义.因此主动与迫切,这两点事关创建的成败.只有发自内心的,是出于对事业的爱,才会有成效.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在为事业打造未来。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没有模版,没有模式,没有地图。
创建的实践中,才认识到原来我的认识有误区。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过去我们搞什么东西都习惯有什么"模式",强调一套方法和方式,拿过来就能用.现在看,这本身就不符合学习型组织理论.每个组织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创建的切入点也会不一样,我们强调的是差异化,是个性.达到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这需要你
自己不断设定,惟有此,才会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三,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系统工程。
或许我们不知道学习型组织是什么,但我们一定要弄清学习型组织不是什么.学习型组织不是一项活动,我们必须明白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可持续的,是永无止境的.这就符合学校的"第二曲线理论".这样我们才会使组织内部的变化超前于外部的变化,才会保证组织内部有足够的活力,保持着核心的竞争优势,达到永续经营,基业长青.既然我们找到了创建学习型组织这条路,我们就不怕路远.
四,扩展组织创造未来的能量,保证拥有组织需要的持续增长的学习力,这需要全体成员全身心的投入.既然我们对过去的理论基础研究少,那么,现在市场的要求,需要我们来补上这一课.以改造我们的学习,改造我们的管理,提升我们的业绩。
在这本书中我还喜欢一个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会立刻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在温水中,不去惊吓它,它将呆着不动。现在如果你慢慢加热,当温度从华氏70度上升到华氏80度,青蛙仍显得若无其事。甚至自得其乐。可悲的是当温度慢慢上升时,青蛙将变得愈来愈虚弱,最后无法动弹。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困境,青蛙仍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中激烈的变化,而不是针对缓慢渐进的变化。
大部分动态性复杂都是处于缓慢渐变的过程,极不易察觉。即使察觉了,已经为时已晚。在生活中,想想看,水质是突然变坏的?交通是突然拥塞的?健康是突然变差的?孩子是突然变坏的?……
所以我们要学习看出缓慢渐进的过程,放慢自己认知变化的步调,并特别注意那些细微以及不寻常的变化,避免被煮青蛙的命运。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当阅读到第五章时,有个例子:在学校中,老师对学生的看法,会影响那位学生的行为。珍妮个性害羞,她在新学校第一学期的成绩特别差(因为她的父母感情不睦)。珍妮的老师于是认为她懒散。下一个学期,老师给予珍妮的关切更少,她的成绩于是更不好,因而个性更退缩。随着时间的过去,珍妮陷入一个恶化退缩的旋涡之中,被老师冠上不认真学习的标签后,她更加封闭。于是,被老师视为才能高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关切;而被视为才能低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却因增强的反馈而更糟。最后演变成“差者愈差、优者愈优”。我认为老师应该公平对待学生,不应该片面的去评价对待某个学生。
通过阅读,让我们看到了个人及组织中几种潜藏着的巨大力量来源——它们是最根本、最持久、但却是最不明显的。当掌握这些力量,个人的生命空间会变得很大,才能成为一个全神贯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才能成为出色团体中的一分子,并在这个团体中,一群人以极不寻常的方式在一起工作,彼此信任,相互补长短,为共同的大目标全力以赴,并创造出惊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