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市财政局年终工作报告 篇一
五年市财政局年终工作报告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在这里,我代表市财政局向大家汇报过去五年的工作情况。五年来,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思路,全面推进财政工作创新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首先,我们在财政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五年来,市财政局坚持依法征收税款,加强税收管理,全面提升财政收入水平。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5%,其中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我们积极推动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负,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次,我们在财政支出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五年来,市财政局坚持把握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科学编制财政预算,合理调配财政资金。我们注重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确保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我们在财政改革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五年来,市财政局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我们深化了预算管理改革,加强了财政监管,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我们还加强了财政宣传工作,提高了财政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最后,我们还积极推进了财政监督工作。五年来,市财政局坚持依法履职,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我们重视加强与审计部门的合作,加大对各级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力度,推动财政工作的规范化和规范化。
总之,五年来,市财政局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心,勇于担当,勤勉工作,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贡献了力量。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不断推进财政工作的创新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5年市财政局年终工作报告 篇二
五年市财政局年终工作报告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在这里,我代表市财政局向大家汇报过去五年的工作情况。五年来,市财政局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促进财政工作的创新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首先,我们在财政收入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五年来,市财政局坚持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税收服务,全面提升财政收入水平。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5%,其中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我们通过加强税收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优化税收结构,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其次,我们在财政支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来,市财政局坚持把握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合理调配财政资金。我们注重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确保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我们在财政改革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五年来,市财政局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我们深化了预算管理改革,加强了财政监管,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我们还加强了财政宣传工作,提高了财政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
最后,我们还积极推进了财政监督工作。五年来,市财政局坚持依法履职,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我们重视加强与审计部门的合作,加大对各级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力度,推动财政工作的规范化和规范化。
总之,五年来,市财政局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心,勇于担当,勤勉工作,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贡献了力量。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不断推进财政工作的创新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5年市财政局年终工作报告 篇三
20115年市财政局年终工作报告
2015年,我们坚持服务民生、锐意改革,全力为市民当好管家、理好财,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财政收入实现平稳增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截至11月底,全市公共财政收入81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8%,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2.7%,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完成880亿元,实现年初人代会确定收入增长12%的目标。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基层、企业和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民生仍是优先选项,市财政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投入较去年增长25%以上,医疗和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增长70%以上。今年以来,通过公共财政预算安排对区市转移支付80.2亿元,增长11.1%,其中,对四市补助40.4亿元,占到全部补助的5成以上,增长16.2%,有力支持了区市经济社会发展。安排19亿元,用于主城区危旧房改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一谷两区”重点区域发展。“输血”、减负、服务并举,扶持各类企业成长壮大。预算公开和绩效管理走在全国前列,分好用好政府“钱袋子”里的钱。晒账本,让财政资金透明运行;严格评审,挤掉
预算水分;反对浪费,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一、财政工作始终以惠民生为根本出发点。
今年市级财政安排民生支出198.3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65.7%,比去年提高1.7个百分点。进一步提高了10项民生保障标准,新增了5项民生保障领域,拓展了5项民生保障范围,全力保障好群众最关心的社会保障、就业、医疗、教育、生态环保、三农等重点民生事项。
(一)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标准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和350元,增长11.1%和 22.8%,继续保持全省最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275元,实现“十年连涨”。向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金、物价联动补贴。设立10亿元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资金,扶持1.8万人创业。通过延长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期限和小额贷款贴息等政策,鼓励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见习补贴标准,建立毕业生灵活就业补贴制度,支持完成职业培训近8万人。支持新建1.6万套保障性住房,启动3400户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完成3000户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支持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为低保高龄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为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范围由市内三区扩大至全市,为残疾人调高生活补助标准,发放护理补贴和就业岗位补助,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覆盖面,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驾护航。
(二)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让市民就医更实惠、更方便。今年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34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至40元。为4.7万名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金,支持实施儿童口腔疾病预防、孕妇产前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公共卫生保障项目。加快推进妇儿保健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青医附院东院、市立医院东院二期等医疗机构建设,优化市民就医环境。支持四市一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推动县级公立医院发展,减轻基层群众就医负担。
(三)投入39亿元,推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落实义务教育杂费、教科书费用全免政策,支持新建、改扩建160所幼儿园,可解决3万名幼儿入园问题。支持311所中小学建设标准化食堂,让孩子们在学校吃上放心餐。安排资金改善15个乡镇31所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青岛外语学校、实验高中等5所高中标准化建设,优化普通高中学校布局,缓解市区就学压力。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支持北部职教园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经费保障标准。
(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改善市民生活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最普惠的民生。今年投资38亿元,对李村河等20条(段)60余公里过城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推进大沽河堤顶、李村河和张村河下游综合治理等,部分河段再现水清岸绿的生态景观。补贴公交企业10.8亿元,稳定我市公共交通价格。成功争创国家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通过财政奖补,今年已支持推广应用550辆纯电动公交车;对淘汰黄标车、燃煤锅炉治理等进行补助,对举报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奖励。
(五)加大惠农强农力度,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生活改善。今年,市财政投入“三农”资金增长18.9%。继续实施四种农产品和三类畜牧良种补贴,实施47个品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新增2个险种,达到11项,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30多亿元。实施渔船作业互助保险补贴,为1.9万名渔民出海作业减少后顾之忧。开展美丽乡村建设,124个村庄环境实现整体提升。支持建设20.42万亩高标准农田,大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支持建设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23处,解决了712个村庄、52万农民安全饮水问题。
二、稳定的经济增长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争取上级资金8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7%,助力董家口港区等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发展。统筹资金37亿元,从支持企业抢抓订单、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鼓励创业、减轻用工负担等方面,及时推出了14类35项扶持小微企业、外贸企业、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惠及1.2万户企业。通过盘活土地、税费优惠等多元化政策扶持方式,支持了123个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持续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行业减税面达97%,全面落实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预计全年为全市各类企业减税53亿元。
(一)争取资金为实体经济“输血健体”。在中央大幅压缩无偿补助项目资金的形势下,前11个月争取上级专款8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7%,有力支持了我市经济发展。其中,争取中央财政对董家口港区建设补助5亿元,港建费补助金额居计划单列市之首。争取省蓝色经济专项资金2.5亿元,通过设立蓝色引导基金和担保基金等方式,拉动社会总投资81亿元,支持20个蓝色重点项目建设。为我市家电企业争取产业技术研发资金2.5亿元(今年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仅支持4家企业,我市就占2席)。在我们积极争取下,国务院将我市列入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范围,今年批准我市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5亿元,比上年增加4亿元,支持胶东机场建设等。
(二)政策倾斜为重点产业项目做足保障。投入38亿元,并通过盘活土地等多元化政策扶持方式,支持123个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项目,保障城市地铁、青荣城际铁路、青连铁路、一批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进展顺利。筹集21亿元用于青钢搬迁改造。投入3亿元,支持中小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拉动各类出口近50亿美元。打造近120个外贸公共服务平台,覆盖全市所有外贸出口基地,已为全市5000 多家外贸企业提供服务,推动我市外贸转型升级。出台扶持政策,支持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影视产业、高端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