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 篇一
在当今社会,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常见的教育形式。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教育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我进行了一次寄宿制学校的调研。
调研的对象是一所位于乡村的寄宿制学校,该学校提供从小学到高中的全日制寄宿教育。我先是参观了学校的教学楼和寄宿楼,发现学校的环境十分优美,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寄宿楼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每个寄宿生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保证了学生的个人隐私。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和几位学生进行了交流。他们告诉我,寄宿制学校给予了他们更多的自由和独立。在学校,他们学会了自己管理时间和安排生活,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也结交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宽容理解。
此外,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除了学习基本课程外,还有音乐、美术、体育等丰富的兴趣班可选。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这次调研,我认为寄宿制学校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学生能够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其次,寄宿制学校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最后,学生在寄宿制学校还能结交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宽容理解的能力。
总的来说,寄宿制学校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育模式。它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寄宿制教育,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 篇二
寄宿制学校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这次调研中,我深入了解了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寄宿制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传统的日制学校相比,寄宿制学校的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中学习,减少了外界干扰。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和课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其次,寄宿制学校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校的生活中,学生需要自己安排时间和处理生活琐事,这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参加各类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还能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寄宿制学校的团队合作和宽容理解的能力。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在学校的生活中,学生需要与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相处并共同生活。这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宽容理解的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通过这次调研,我认为寄宿制学校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它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宽容理解的能力。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寄宿制教育,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 篇三
篇一: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健全和规范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发现寄宿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近期,肃北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寄宿制学校管理及取得的成效
肃北县是甘肃省惟一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边防自治县,也是全省惟一采用蒙汉语教学的民族县。近年来,肃北县紧紧结合天然牧区实际,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寄宿制学校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成绩有:
(一)加强寄宿制学校布局调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肃北县地域辽阔、牧业人口居住高度分散,大多数学校服务半径都比较大。20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推行学校布局调整,加强了寄宿制学校管理。2004年将原蒙古族中学和蒙古族小学合并成立了十二年一贯制蒙古族学校,建成了学生公寓楼,实现了所有牧区学生集中生活、学习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了牧民子女上学路途遥远、居住分散、经济负担过重的难题。2009年以来,又先后撤并了5所乡镇小学,形成了目前“四校一园”的学校布局,使学校布局更趋合理。全县除马鬃山小学一所学校外,其他学生全部集中到县城学校就读。寄宿制学校建设较好地整合了教育资源,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约了教育经费;改变了学校过于分散、规模过小的局面;也改变了教师分不进、留不住,学生大量流失的局面,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逐步走上了优质均衡发展的道路。
(二)加大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寄宿制学校生活条件。近年来,肃北县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实施意见》,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继续落实好15年免费教育,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学生(含蒙古族学校高中寄宿生)生活补助,由每生每天补助生活费4元,提高到8元。不断提高异地高中生资助标准,内蒙古就读学生生均每年资助金由6644元提高到7500元,酒泉、敦煌就读学生资助标准由3431元提高到4500元。
(三)抓好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建设,切实提高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在寄宿制学校管理上,肃北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安全需要为目标,坚持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并重,食堂和课堂同抓,保证学生进得来、住得下、学得好。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寄宿制学校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寄宿制学生管理办法》,强化完善安全、食堂、宿舍管理等各项制度,着力改善寄宿制学生生活条件。一是满足学生安全就学需要,强化责任,健全制度,防治并举,确保校园安全。二是满足学生娱乐的需要,建成青少年活动中心,不断加强公寓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三是满足学生吃的需要,不断改善食堂条件,提高伙食标准。四是满足贫困学生上学的需要,对寄宿生实行全免一补,免除学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住宿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四)强化寄宿制学校的安全管理,保障寄宿学生的在校安全。安全管理是寄宿制学校的首要任务,在如何加强安全管理上,肃北县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一是构建寄宿生管理网络,成立以校长为主要责任人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以值周领导、政教主任、部门负责人、值周教师、班主任、宿管老师为框架的六级管理网络,与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签订管理目标责任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寄宿生在校期间各个环节、各个时段的管理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做到寄宿生一日学习生活无缝链接式管理,确保管理无“死角”、无“盲区”,形成学生在校的全天侯、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保障体系,确保学生的安全。二是加强对寄宿生的安全教育,除开展日常防触电、防溺水、防火灾、防意外事故、防中毒等“五防”安全教育外,还实行“三制”、“六册” 制度。“三制”即家长学校交接手续制、值班教师校园巡查制、食堂宿舍定期消毒制;“六册” 即“寄宿生花名册”、“接送登记册”、“卫生检查册”、“请假登记册”、“药品登记册”、“生病学生护理登记册”,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尤其是课余安全、饮食安全、就寝安全,做到环环相扣,不留空缺。
(五)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后勤服务和饮食卫生管理,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寄宿制学校必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肃北县加强了对寄宿制学校的后勤和饮食卫生管理。要求学校把学生每周的食谱公布在黑板上,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早餐一般是羊肉面、馒头、稀饭,午餐、晚餐荤素搭配,都是变换口味做的,买米买菜由专人检查质量,有完善的食品留样制度和措施,使学生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建立试尝留样和学生餐前食堂巡视制度,值周教师守候学生用餐制度。同时为寄宿生修建专用浴室,学校早晚为学生提供洗用热水,保证学生生活安全。为所有学校配备校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保证了在校学生,特别是寄宿生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
(六)强化寄宿制学校的质量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肃北县不断强化寄宿制学校质量管理,一是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推行人性化管理、实施人情化服务。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学生,学校统一造册,在管理中对其加以特别关照,让学生在管理中随时都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情。二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积极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如开展“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内务整理竞赛”、“营造温馨宿舍”的主题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根据寄宿制学生的特点,组建兴趣小组,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彰显学生个性特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三是重视家校沟通与联系,构建家校合一的寄宿生教育模式。建立寄宿生信息卡,定期召开寄宿生家长会,开放家校沟通渠道,建立民主、平等、互信互访的家校关系,争取家长的积极主动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七)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近年来,肃北县坚持以学生为本,优化生活环境,坚持为教学服务,优化育人环境。一是积极实施学校绿化美化工程。在实施校园整体建设时,树木花卉的栽植,有四季常青,雍容高雅的特点。同时,对学校建筑物表面的装饰既体现活泼、大方的主题,又体现严谨、庄重、向上的主题。使学校绿化与建筑物色调相得益彰、相映生辉。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特殊功效。积极构建走廊文化、围墙文化、校园宣传栏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班级特色文化等校园文化体系,将学生的视角引向世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文化,使他们的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深化,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八)突出民族寄宿制学校特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民族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问题上,肃北县既注重规范化的制度建设,更注重先进理念的培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尤其是蒙古族学校结合学生特点,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符合民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活动项目。如民族用品小制作、民族服饰展示、民族歌舞、乐器表演、民族体育竞赛、动植物标本采集、科技小发明等等。
(九)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提升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肃北县通过加大寄宿制学校教师相关培训、不断丰富教师职能,狠抓各项管理工作,促进了寄宿制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一是不断深化寄宿制学校教师的管理作用。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要求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职责进行重新定位,充分认识到寄宿学生生活既是学校围墙中的“家庭”,又是家庭之外的“学校”,教师肩负着双重使命,既要承担学校教育义务,又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既是传授知识之师,又是辅导生活之师,从而实现角色的重新定位。二是加大对青年教师基本看护知识的培训。包括医务知识、生活常识、生活技能的培训,真正使教师较好地变成合格的“代理家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蒙语授课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直接导致民族学校生源日趋减少,师生比例失调;办学成本高,效益低。
二是肃北县教育服务半径很大,约300多公里,人口稀少,牧民子女寄宿就学费用成本逐渐加大,造成新的经济负担。
三、整改的建议
肃北县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边防自治县,提高民族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对促进肃北县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都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在民族教师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
一是在提高民族地区教师待遇上出台优惠政策,以吸引发达省、区(市)优秀教育人才为民族教育服务。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设专项资金扶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
二是对民族寄宿制学校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传统体育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所需设备给予一次性集中解决。
三是开展省级对口支援帮扶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工作。从财力、人力和物力上,用3—5 年集中帮扶。
四是加大对边境地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免费教育扩大资助内容,增加交通费、生活费补助,对寄宿生生活费实行全免费。
篇二:寄宿制学校调研报告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工程。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运行情况,3-5月,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教育局,深入20余所乡镇学校开展了调研。
一、现状及成效
全市现有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440所,学生人数56.82万人,寄宿学生16.7万人,教职工3.35万人。近年来,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寄宿制学校建设,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一是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全市抓住国家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大项目争取,优化学校布局,共投入教育专项资金5.42亿元,改扩建寄宿制学校126所。二是后勤保障有所加强,学校管理日趋规范。寄宿生吃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机制基本建立,配备了专兼职安保人员和食品安全监管员,校园安全管理得到加强。三是着力提升教师素质,注重学生全面培养。教师培训、师资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等机制逐步建立,教师结构得到一定优化,素质能力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初具规模,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丰富多彩,心理健康教育开始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一是宿舍和食堂面积仍不达标。全市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生均宿舍面积按省颁标准仍差41.84万㎡,食堂面积差5.2万㎡。部分学生食堂是社会资金建设,仍由承建商出租经营。个别学校项目资金分配到位却因土地问题无法落地建设。二是配套设施不全。多数学校食堂宿舍用项目资金建好后,内部设施严重缺乏,还有个别学校用木柴在新食堂内烧饭。学生床大多质量差、年久失修,有的2-3人一床。厕所基本是旱厕,蹲位不足,污物直排。所有学校都无洗浴设施,无热水和开水供应,二次供水安全隐患大。三是课余活动设备严重不足。音、体、美、图书阅览等设备差,无法满足学生在寄宿期间的课外娱乐活动。
(二)资金缺口较大。一是2020年底要达到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基本满足学生寄宿需求,全市所需经费缺口近80亿元。二是寄宿制学校在管理、设备购置、水电费用等方面开支增大,而生均公用经费寄宿生和非寄宿生均标准一样,导致寄宿生越多的学校资金运行越困难。
(三)教职员工缺乏。学校多年未进教辅人员,各学校都没有校医,食堂、宿舍、实验室管理、安保等教辅人员大都是临时工且数量不足。寄宿生的管理工作主要由教师负责,超负荷的工作量,不利于寄宿生的安全管理,又严重影响教师的正常教育教学。
(四)管理不够规范。一是学校在管理上重视不够,校园安全意识不强,对提升寄宿生管理水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校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不健全。二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被忽视,寄宿生管理是“教学”与“看管”简单叠加,心理健康教育未落实。三是安全管理亟待加强。门卫和宿管员管理能力不强,执行制度不力。食堂安全监管不到位。学生往返学校交通存在安全隐患。未按标准规定设立卫生室,无专兼职医务(保健)人员,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存在隐患,必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缺乏。
三、对策与建议
(一)各尽其责,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新《义务教育法》明确义务教育的责任在各级人民政府,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经常性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有关问题,特别是土地和资金等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主管”职责,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主动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保证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运行。学校要尽努力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切实保证学生在校内的健康和人身安全,让家长和全社会放心,努力将寄宿制学校真正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要抢抓国家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机遇,认真研究政策,科学编制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争取到2020年末全部建成标准化寄宿制学校。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好“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兑现中央和省关于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和“三个确保”的规定,将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建设、设备配备及更新维护纳入财政预算,增加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督导部门要将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保障纳入督导评估内容,确保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三是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经费倾斜力度。在国家尚未提高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标准的情况下,各县级财政应适当安排资金解决寄宿学校的水、电费及宿舍聘用员工工资社保、寄宿制学校教师补助等。四是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制定捐助资金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力量捐建寄宿制学校食宿设施设备,资助困难学生。
(三)完善设施,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一是加强硬件建设。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要求,科学规划寄宿制学校容量,满足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入住学校的需求。抓住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有利时机,争取更多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库,基本实现寄宿制学校“五有配套”,提升后勤保障能力。要配合建设项目编制好用地规划,纳入每年用地指标予以落实。简化学校建设审批程序,减免建设工程收费项目和标准。二是完善配套设施。按照《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完善学生宿舍和食堂的配套建设,着力解决个别学校用柴火做饭、无餐桌椅、无自来水等问题;加快澡堂建设,大力推广寄宿制学校安装太阳能,让学生用上热水。加大“旱厕”改造力度,防止污水直排。建好“留守儿童之家”,设立医务室和心理咨询室,配齐必要的设施设备,加强对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三是加强学校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增强生活教师和后勤人员的责任心,做到校园管理无死角,制度建设无盲区。广泛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完善校园监控系统。宿舍管理人员要坚持24小时值班,并做好各种登记,落实“班主任清查、值周领导巡查、政教室专管”制度;学校食堂原则上不承包经营,坚持“专人管理、保本经营”的方式,严把食品卫生关,建立健全食品采购、存放管理等一系列食堂管理制度和卫生安全措施;教育、卫生、公安、食药管理等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寄宿制学校安全、食品卫生等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四是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建立联防机制,及时排查学校各种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四)健全队伍,确保后勤服务质量。一是完善用人机制,加大教辅人员的配置。探索推行“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机制,推进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合理设置寄宿制学校教辅人员的配置比例,落实好编制和聘用办法,加大空岗补员力度。后勤人员可从符合安置条件的转业人员中安排,也可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少于600名学生的学校校医可聘卫生院医生兼任,实行双向考核,将医务室履职情况作为个人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依据。定岗向社会和医学院校聘用全科医生专职从事校医工作,将专职校医的职称评定纳入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序列。二是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学校教学管理能力。整合现有师资力量,多途径加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的师资培训;把教辅人员的培训纳入“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逐步提高教辅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将校医纳入社区医生管理范畴,主动承担起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促进学校卫生工作规范化。三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稳定教职工队伍。制定寄宿制学校教师工作补助政策;完善有利于农村教师成长、向农村教师倾斜的职称评审标准条件,在职称评聘、评先选优上向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倾斜;加大教师周转房建设,切实改善教职工工作环境。
(五)打造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一是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创设影响学生成长的德育情景,因地制宜打造校园文化,使环境与学生相融合,让校园成为陶冶、塑造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场所。二是设立课外兴趣小组,通过赛诗会、运动会、歌唱比赛、书画作品展示等活动丰富寄宿生的课余生活。三是加大文体设施的配备,完善音、体、美、阅览室的功能,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保证活动的多样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