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调研报告 篇一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曝光,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为了解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就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调研过程中,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我们发放了一份包含食品安全知识、食堂食品采购和加工、食堂卫生管理等方面的问卷,共有200名学生参与。其次,我们对学校食堂进行了实地检查,包括食品储存、食品加工过程、卫生条件等方面的内容。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状况整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食堂食品采购方面,有部分食品供应商未能提供合格的食品检验证明,存在一定的风险。其次,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有个别食堂存在食品加工人员卫生意识不强的情况,例如未佩戴口罩、不洗手等。此外,在食堂卫生管理方面,有些食堂卫生条件不达标,如地面清洁不彻底、餐具消毒不完全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学校应加强对食品供应商的审核和监管,确保所供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其次,食堂应加强对食品加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性。同时,加强对食堂卫生条件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食堂环境整洁、餐具消毒彻底。
总之,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状况在整体上是可控的,但仍需要持续关注和改进。学校和食堂应共同努力,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监督,为广大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调研报告 篇二
学校食堂作为广大师生就餐的重要场所,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了解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研,并就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调研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首先,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知晓程度、关注程度以及对食堂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价。其次,我们对学校食堂进行了实地检查,包括食品采购、食品加工、食堂卫生情况等方面的内容。最后,我们还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梳理和评估。
根据调研结果,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较为关注,但对具体的食品安全知识了解程度不高。实地检查发现,学校食堂在食品采购方面有严格的供应商审核制度,但部分食品供应商未能提供完整的食品检验证明。此外,食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存在个别人员卫生意识不强的情况,需要加强相关培训和管理。食堂卫生状况总体良好,但个别食堂仍存在餐具消毒不彻底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学校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其次,加强食堂对食品供应商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所供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加强对食品加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性。此外,食堂应加强对卫生条件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食堂环境整洁、餐具消毒彻底。
总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食堂共同努力,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监督,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调研报告 篇三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如何,作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今年春期开学后,珙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县教育部门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和基础情况的全面调查摸底,形成了珙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专题调研报告,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调查,全县公立中小学校、幼儿园共61所,学校食堂37所(教师食堂4所、学生食堂 33所),其中有《餐饮服务许可证》 的23 所,无证 14 所,无学校食堂的24所(三所食堂在修建中),就餐人数达8200余人,从业人员数125人;民办幼儿园52所,其中有《餐饮服务许可证》 的4所,供餐却无证的28 所,就餐幼儿数达2700余人,从业人员数48人。
通过调查发现,经过近年来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深入开展,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逐步好转,但由于学校食堂的硬件投入不足以及广大师生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以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安全隐患仍较为突出。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但由于地域位置的限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主要问题概况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校食堂硬件投入不足。调研中发现,除极少数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外,大多数学校食堂投资欠账太多,基础设施设备十分落后陈旧,卫生环境达不到要求。具体表现为:餐厨面积狭小,生产加工流程布局达不到要求,无冷藏保鲜设备及消毒保洁的专用设施设备,无专供师生用餐的餐具,有的甚至使用低廉的一次性餐盒餐筷,“三防”(防鼠、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全。
(二)学校食堂管理机制不健全。调研中发现,学校食堂管理机制不健全,有的甚至没有建立相关制度,有的建立了也只是应付了事,未按规定很好地执行。具体表现为食品原料的购销台账未建立或记录不全面以致无法追踪溯源、索证索票不齐全、食物留样不符合规定(样品未密封、留存时间不足48小时、样品留存不齐全等)、食品添加剂未严格按“五专”要求进行管理、超范围经营小包装副食品(多数为“三无”食品)、“三防”措施极不到位。
(三)食品安全意识淡薄。调研中发现,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流动性较大,卫生习惯较差,执行能力较低,待遇较差,培训对他们而言大多也是流于形式,他们还停留在按照以往经验来处理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上,食品安全意识亟待提升;广大师生食品安全知识匮乏,食品安全意识不强,有待通过针对性强的培训加以增强食品安全知识及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四)无证经营现象较为突出。调研中发现,全县半数以上的学校食堂特别是民办幼儿园无证经营现象较为突出,其中有的经过整改基本可以达到许可条件、有的则根本达不到许可要求。按照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以取缔,但这样会给师生用餐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隐患。
三、科学监管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逐步完善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学校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应把学校食堂建设作为最基础、最优先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经费投入,完善食堂的硬件设施建设,确保食堂功能齐备,设施完善,也可借鉴“南溪经验”(政府与社会资金投入相结合,实行学校食堂连锁管理,主管部门不定期考核,逗硬奖惩),并结合我县实际,探索切实可行的“珙县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食堂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二)健全机制,完善管理,全面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将学校食堂监管责任分解明确到具体部门和具体责任人,责任制落实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对食堂的日常检查和督促,使学校食堂严格落实采购、加工、管理等各方面的食品安全措施;当地政府、食品药品监管、教育部门要逐级签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书,县政府要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到对当地政府的考核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制,严格考核,逗硬奖惩;逐步建立县(部门)、镇(乡)、学校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
(三)明确职责,加强监管,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落到实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保证监督频次,使监管常态化;加快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辖区内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档案,对纳入食品安全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的,在依法查处的同时,要进行重点监管;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学校食堂食品抽检数,对抽检不合格食品坚决予以严惩并通报或曝光;每年要利用春秋季开学之际与教育部门组织联合检查,同时,县目标督查办要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落到实处。
(四)加大宣传,强化培训,营造全社会关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氛围。各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相互配合沟通,继续以人性化培训为切入点,采取广播、宣传册、展板及讲座等形式让师生和从业人员进一步了解学习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和提升食品安全意识,促使养成卫生、科学、健康、安全的饮食习惯,借助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平台,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调研报告 篇四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也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关键,具有就餐群体稳定、人员特殊、覆盖面广涉及社会各阶层等特点。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就餐人数剧增,学校食堂安全设备设施条件差、跟不上需求,导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隐患尤为突出。近年来,虽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国家增加教育投入,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强力监管食品餐饮安全,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总体趋逐渐转好,但由于学校食堂的硬件投入不足、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执行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学校管理等多方面还存在共性与个性问题,抓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仍任重道远。
一、全县学校食堂分布情况
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食堂78家,其中,中小学食堂70家,幼儿园食堂6家,职业技术学校食堂、特殊教育学校食堂各1家,共计就餐人数达10400人。自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来,全县符合试点范围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共68所。
二、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与成效
(一)领导重视,健全监管体制。蓬溪县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乡镇成立食品药品协管站,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的相关制度,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组织制订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相关实施方案。各相关部门相继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层层签定食品安全责任书,经营者签定食品安全承诺书,实施责任事故追究制,使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广泛宣传,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为了增强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县食品药监局采取拉横幅、贴标语、办宣传栏、印发手册、电视网络、法制进校园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既培训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和管理者,也培训学校分管安全的领导,提高了培训深度和广度。
(三)依法监管,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了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县食品药监局等部门坚持以日常监管为主,专项整治为辅,严格学校食堂执法检查。仅2013年,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65人次,执法车辆55台次,分别对31个乡镇78所学校78个食堂进行了全面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共发出《监督意见书》216份,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合工作实际,要求学校食堂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采购制度、购物登记台帐制度、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公示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大了对传染病高发期,特别是“两考”期间重点时段的食品、原料购进台帐、食品留样等重点工作监管督促力度,提升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三、当前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县政府与有关职能部门在加强全县学校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食堂基础设备设施条件差。当前,投入不足难以适应学校建设需要,全县90%的学校食堂基础设备设施条件较差,设备十分落后陈旧,没有按照食堂标准化设计,布局设置未经相关职能部门审查,造成食堂布局不合理,功能配套不完善。
(二)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学校没有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没有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制定食品安全工作制度或者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增大。
(三)学校食堂管理工作不到位。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低。采购食品及原料把关不严,没有严格执行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和查验等管理制度,购销台账不完善;食堂生熟容器及用具无明显标志,不能做到分类存放;从业人员管理不到位,部分人员岗前未进行健康体检;食品留样不规范,个别学校未落实留样工作制度,要么份量不足,要么时间不够,或者没有做到密闭专柜存入和专人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四)食堂从业人员素质差。一是人员专业性偏弱,整体素质不强。二是管理水平低。对餐饮服务从业人员要求不严格,从业人员操作随意,安全操作意识差,责任心不强;三是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几乎所有餐饮从业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帽、罩、服装、手套”管理要求,操作时穿着随意、个人卫生管理较差。
(五)监管部门能力受到各种因素限制。由于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较多,层级相对复杂,而人员、经费、设备不足,以及乡镇监管机构的缺失,都极大的制约了监管作用的发挥。一是食品药品监管执法人员严重缺少。虽然机改职能划转时从卫生部门划转人员6名编制,但目前稽查队仅有3人,监管人员仍严重不足。二是经费投入不足,各方面基础条件差。专项执法经费、检测经费没有纳入预算,尤其是抽样检测费用严重不足,难以适应当前食品安全工作实际需要。三是装备不足影响工作开展。全局仅无摄像机,其他如快检设备、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打印机等执法装备陈旧、数量不足。
四、措施和建议
(一)突出领导重视是前提。领导重视可以实现经费、设备的保障,机构的组建、责任的落实,并通过协调与组织解决全局性问题。为此,县级和乡镇要建立健全机构,明确食安办、教育、食品药品监管等职能部门、乡镇和学校的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夯实经费保障是基础。在执法监管方面,应当从政策层面保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必要的经费、设备,使之能够满足基本的工作需要。应当从政策层面,对相关部门的工作、执法和检测检验经费给予规定,明确相应的递增机制,提供经费保障。在学校软硬件改造和升级方面,如学校食堂的改造和建设,配套设施的购置,编制的保障和人员素质的提升等,都需要足额经费的.保障。安排和落实学校后勤编制,组建和完善膳食服务中心,都要求上级财政和地方政府必须加大投入、足额保障。
(三)落实工作责任是关键。在地方政府负总责这一原则下,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全面负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明确学校法人是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加大对学校食堂硬件设施设备建设的投入,建立完善、科学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考核、奖惩办法,强化学校食堂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堂的日常监管,强化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政府要充发挥抓手作用,充分发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的促进作用,及早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纳入职能部门和有关乡镇的目标考核体系中,实行“一票否决”,从而确保工作责任的落实到位。
(四)强化理顺体制是重点。一是要彻底改变现有学校食堂的运作模式。考虑取消部分学校对外承包的操作模式,将学校食堂纳入学校后勤中心,由学校直接管理,具体运作,其工作人员在后勤编制中重新调配,经费由财政统一解决。二是要着力解决乡镇以下无监管体制问题。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纳入干部目标责任制考评内容外,应在乡镇成立食品安全监管站(所)等机构。同时建议在县、乡(镇)设立专职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员,纳入人事、财政管理;在此基础上完善专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实行一网多用,明确职责、权利、义务,主要保证信息畅通。三是在县级重新设置专门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或者整合既有的检验检测机构,为行政监督提供技术支撑,提升监管效率。四是要切实增强监管部门监管力量。应尽快补充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的空缺编制,还应根据工作需要,以及工作任务的增长,给予一定的编制倾斜,充实监管力量强化管理能力。
(五)抓好部门联动是保障。要做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仅靠一个部门单兵突进无以为继,必须借助各方力量整体联动形成合力,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将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管结合起来,实现部门监督、目标评审、监察问责、行政执法和业务指导的全方位结合,使各项整改措施做实做透,各种预期目标做好做细,以此促进学校食堂软硬件条件上档升级。
(六)完善长效机制是根本。一要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考核,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实行严格的食品安全一票否决制。二要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岗位责任制与卫生管理制度。学校分管领导、食堂负责人、采购员、验收员以及厨师均要有明细的岗位工作职责与操作规程。三要全面推行学校食堂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按照量化评分结果实行分级管理,在抓好分级管理的基础上,培育“诚信食堂”和“安全学校”。四要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制度。学校要与学校食品从业人员签订《食品安全工作管理目标责任书》,制订相应的考核要求与奖惩办法。五要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站等媒体,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师生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适时组织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堂承包人、食堂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食品安全、食物中毒处理知识培训,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