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书 篇一
题目: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自尊心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交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其自尊心受到了社交媒体使用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自尊心的影响,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自尊心的影响,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展示是否会对其自尊心产生影响?
2. 社交媒体使用频率是否与大学生的自尊心水平相关?
3. 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时,是否存在对他人评价的焦虑情绪,进而影响其自尊心?
三、研究方法和设计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首先,将编制一份包含自尊心水平、社交媒体使用频率、自我展示行为和对他人评价焦虑情绪等方面的问卷。然后,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随机抽样,向被试发放问卷。最后,通过数据分析方法,探讨社交媒体使用与大学生自尊心之间的关系。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
预计研究结果将呈现以下几点:
1. 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展示行为与其自尊心存在相关性,自我展示越多,自尊心越高。
2. 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与大学生的自尊心水平呈正相关,使用频率越高,自尊心越低。
3. 社交媒体使用会引发大学生对他人评价的焦虑情绪,进而对其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
本研究对于理解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社交媒体使用与自尊心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心理压力,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书 篇二
题目:亲子关系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影响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青少年期是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其自尊心的发展对其整个人生具有重要影响。而亲子关系作为青少年自尊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其自尊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亲子关系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青少年的自尊心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目的和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亲子关系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影响,并回答以下问题:
1. 亲子关系中的亲子沟通方式是否会对青少年的自尊心产生影响?
2.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与青少年的自尊心水平相关?
3. 父母的支持程度和情感表达是否对青少年的自尊心产生影响?
三、研究方法和设计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首先,将编制一份包含亲子沟通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支持程度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问卷。然后,在青少年群体中进行随机抽样,向被试发放问卷。最后,通过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亲子关系与青少年自尊心之间的关系。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
预计研究结果将呈现以下几点:
1. 亲子关系中积极的亲子沟通方式与青少年的自尊心存在正相关,沟通越顺畅,自尊心越高。
2. 父母的温暖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自尊心水平呈正相关,温暖教养方式越多,自尊心越高。
3. 父母的支持程度和情感表达会对青少年的自尊心产生积极影响。
本研究对于理解亲子关系对青少年自尊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亲子关系与自尊心之间的关系,可以为父母提供育儿指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促进青少年自尊心的健康发展。
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书 篇三
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书范文
1、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⑴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在半年的研究时间,10次治疗活动里面,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检验合理情绪疗法对监狱长刑犯的抑郁病症矫治的有效性即对病患情绪状况的促进作用;并使正处于监狱服刑中期的长刑犯认识到,情绪状态并不是激动体验的结果(人们体验到某种不愉快的事件,某种失败或者遭到排斥,都可以被称为"激动体验"),而是不合理信念的结果,并且使治疗对象对他们先前存在的不合理对象产生怀疑。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帮助他们改变非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其消极情绪的不合理、不现实之处,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以减少他们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在纠正长刑犯非理性信念的基础上,让他们懂得一些抑郁症的医学知识,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自己性格上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什么会在监狱环境下患抑郁症的原因;让监狱患者也能相信自己是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要针对自己的弱点加强锻炼,改变原来对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逐渐培养自己具有健康的人格,适应监狱劳动改造的环境,积极地对待相对漫长的服刑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不管遭遇任何人生的变迁,都要从逆境中走出来,在生活中做一名强者。
⑵意义:一旦接受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的对象--长刑犯用合理信念取代了不合理信念,他们会感到更积极,就会做出更恰当的决定。从而使他们能正视自己所处的现状,积极配合监狱的管理,加强自身的改造,为将来刑期结束,重新融入社会而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能帮助监狱管理人员更好地认识到患有抑郁症的监狱长刑犯的情绪特征和患病原因,从而促使他们更正确、合理地对待病患在服刑期间出现的特殊情况和表现,给与病患更多的理解和人文关怀,帮助其克服情绪上的心理疾病,更好的参与改造。同时也有利于监狱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2、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合理情绪疗法目前在治疗罪犯中得到的应用较为广泛:
⑴国外研究:①艾伯特·埃利斯曾进行了一些治疗性犯罪人的尝试,他利用情绪疗法治疗了一个28岁的露阴癖者。在前几次的治疗中,艾伯特·埃利斯就向这个治疗对象表明了他存在的不合理思维,这些不合理信念导致这名治疗对象体验到一些消极情绪,例如,自怜、抑郁、愤怒等。因此,在治疗这名露阴癖者的过程中,艾伯特·埃利斯向他指出了不合理思维,帮助他对每种不合理思维提出质疑。随着患者放弃对自己提出的强制性要求,随着他用别的内通替代了自己的偏好和愿望,他的行为变得不那么冲动了,他感到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反社会行为了。这种方式被称为合理情绪疗法的A-B-C模式。艾伯特·埃利斯在排斥治疗对象的行为的同时,接纳治疗对象本人。他帮助治疗对象处理其敌意和抑郁情绪,从而降低这类消极情绪的强度。他帮助治疗对象承认自己的愚蠢行为,但是,并不贬低治疗对象本人,同时,也让治疗对象学会放松术。
②艾伯特·埃利斯还利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一名精神病态者。他认识到,咨询并不能对所有的精神病态者产生效果,但是,对于许多精神病态者来说,在他们虚张声势的行为后面,存在着焦虑和罪恶感。他们的犯罪行为往往是防御性的,因为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缺乏自尊的。艾伯特·埃利斯的治疗不是责备这些人,而是努力向他们表明,他们的行为方式是自我挫败性的。治疗的关键是,要向他们表明,他们的犯罪行为对自己是有害的。
③莫茨比(M、Maultsby,1975)更广泛地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犯罪人的治疗之中。例如,在缓刑犯和假释犯中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将15~20名缓刑犯和假释犯组成治疗小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活动。每次进行集体治疗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合理情绪疗法进行讲解和讨论。通过使用这种治疗方法,似乎降低了这些犯罪人对假释官的敌意。一旦犯罪人学会了不再使自己心烦意乱,他们就能更好地在别人的帮助下解决自己的问题。
④考克斯(S、Cox,1979)描述了利用合理情绪疗法治疗男性酗酒罪犯的情况。在治疗中,要求80名男性酗酒罪犯参加治疗计划。在这些罪犯的年龄在21~62岁之间,主要是白种人。所有人在以前都被监禁过至少一次。在进行治疗后,这组罪犯每个月的违纪行为从20次下降到6次。在假释后的前6个月中,只有2个人的假释被撤销。在13个表现良好的男犯中,在假释后的2个月内,只有6个人的假释被撤销。
⑵国内研究:
我国学者刘邦惠、黄希庭(2005),采用人格障碍诊断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在押的220名男性罪犯的人格障碍及人格特征进行调查,调查的样本绝大多数是长刑犯,刑期在十年以上的占91、8%。研究结果发现:
一罪犯人格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且与普通人群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二罪犯人格障碍与艾森克人格量表中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内外向三个因素有显著的相关。其中,情绪稳定性因素与12种类型人格障碍及总分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精神质因素与除强迫型以外的11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及总分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内外向因素与表演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及自恋型人格障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分裂样人格障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情绪稳定性因素可能是各型罪犯人格障碍的基本人格因素。该项测查结果还发现,
罪犯各型人格障碍的得分及总分都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人格障碍的阳性率也非常高,这说明罪犯是人格障碍的高发群体,这似乎印证了人们的普遍看法。课题的研究内容20世纪90年代初期,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监狱学研究室研究员吴宗宪将罪犯的监狱适应不良划分为2种类型,其中一种即退缩性监狱适应不良,这是指罪犯将消极情绪指向自身,以损害、贬斥自身作为宣泄消极情绪的途径的监狱适应不良形式,这种适应的结果,会导致罪犯发生心理异常变化(包括冷漠、麻木、绝望、抑郁、神经症、精神病)和自伤自杀等。通常,长刑犯在服刑初期,逐渐熟悉并适应监狱服刑生活后,其表现特点主要是:对监狱的环境和管理的不适应心理明显,情绪不稳定;罪重刑长,对未来看不到希望,没有明确的目标,心理负担较重,对周围的人和事也持有较高的警惕性。而到了服刑中期,则是一个长刑犯接受刑罚处罚过程中的平稳期,这一时期一般持续时间最长,是罪犯服刑生活的主体部分。罪犯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狱生活后,对服刑改造环境和监狱的各项管理已基本适应,并会表现出以下特点:情绪相对稳定,能够安心服刑改造;在监狱人民警察的指导下确定了自己的服刑目标,能够以行为规范和罪犯考核标准来要求自己;罪犯在平稳期的表现容易引起监狱人民警察的懈怠心理。另外一方面,在长期的严格管理中,罪犯监狱人格化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已有的研究发现,长刑犯监狱人格的重要特点就是刻板固执,做事循规蹈矩,墨守陈规等;另外也表现为:屈从,自卑,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表现应该说都与改造罪犯的初衷背道而驰。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不是外部的激发性生活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个体的不同信念或解释造成的'结果。如果个体所持的是非理性信念,那么对生活事件或情境倾向于消极的解释,进而导致消极的情绪和自我挫败的行为。如果个体选择了合理的信念,放弃了负性的解释和非理性信念,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将随之改善。艾里斯概括了引起抑郁焦虑、挫折的若干种非理性信念,例如:人应当得到生活中所有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任何事情都要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就很糟糕;情绪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自己无法控制;逃避困难和责任比正视它要容易得多,等等。从目前所查到的研究资料来看,国外通常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来治疗焦虑、暴怒等情绪体验以及极端性思维等认知歪曲的现象。使用合理情绪疗法针对抑郁情绪,特别是患有抑郁病症的监狱长刑犯的研究目前还不多,笔者因此希望通过在监狱内的调查与研究,了解监狱内长刑犯患抑郁病症的状况,并通过使用合理情绪疗法,让他们懂得一些抑郁症的医学知识,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内心世界,让监狱患者相信自己是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针对自己的弱点加强锻炼,改变原来对生活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逐渐培养自己具有健康的人格,适应监狱劳动改造的环境,积极地对待服刑期和未来的人生。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⑴实行方案:
①使用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最常用的量表HAMD量表(24项版)对正处于服刑中期的监狱长刑犯进行抑郁情绪状态测量。
②在第一次治疗活动中,治疗人员简明扼要地讲一讲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
③个别治疗与集体治疗相互结合:治疗人员在前三期内进行个别治疗,在讲解合理情绪疗法理论并与之交流的同时,指出病患的不合理信念,迅速做出解释;治疗人员同时也可适当作对峙性的,可以劝说治疗对象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也可以揭露、反驳治疗对象的辩解,但是要无条件的接纳治疗对象。治疗到团体阶段时,采用角色扮演、读书疗法、讲故事、生活哲理讨论等方法帮助治疗对象实现目标。例如,角色扮演涉及到在治疗环境中练习新的行为,即在其它情景(例如狱中环境、出狱后的社会环境)中尝试这些行为之前,首先涉及到在治疗环境中练习这些行为。
④最后,治疗对象会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变得喜欢自己,接纳自己。治疗对象同时必须承担起如何进行选择的全部责任:究竟是选择正常的信念,还是选择象原先一样的反常信念?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的决定权完全在于他们自己。
⑵课题进度:
①20XX年6月撰写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②20XX年7月-8月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搜集符合监狱长刑犯抑郁病症测量的量表;认真学习和联系合理情绪疗法的具体技术;制定开展合理情绪疗法的进程。
③20XX年9月中旬(17-23号)联系南京某监狱,并询问该监狱内各种刑期在押犯人的分布状况。
④20XX年9月下旬(29、30号)前往南京该监狱,使用抑郁症测量量表对所有长刑犯进行记名测量。
⑤20XX年10月上旬(1-7号)对回收的量表进行统计和得出结果,并经过筛选,确定参加合理情绪疗法的长刑犯人员名单(第一期约20名左右)。
⑥20XX年10月中旬(13-14号)前往南京该监狱,与监狱管理人员商讨规划具体矫治活动细节,并向管理人员公布参加矫治活动的长刑犯人员名单,请监狱管理人员给出意见并及时做好思想说服工作。
⑦20XX年10月中旬(21-22号)前往南京该监狱,进行第一次情绪治疗活动。回来后总结活动体会和活动的成功与欠缺。
⑧20XX年10月下旬-12月底前往南京该监狱,进行余下的九次治疗活动。并于最后一次活动结束-
后,再对参与活动的长刑犯进行一次抑郁症状况测量。
⑨20XX年1月回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