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经典3篇】

时间:2011-01-06 02:16: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人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题目:当代中国女性形象在网络文学中的表现与变迁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文学成为了现代人们获取文化与娱乐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在网络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然而,随着社会进步和女性地位提升,中国女性形象在网络文学中的表现与变迁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议题。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当代中国女性形象在网络文学中的表现与变迁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揭示女性形象在网络文学中的演变轨迹以及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进一步推动中国女性形象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当代中国女性形象在网络文学中的表现与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女性形象在网络文学中的塑造方式、形象特点以及演变趋势,并分析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和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网络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及其形象特点分析;

2. 网络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演变趋势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

3. 网络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多样性与现代性表现。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本论文将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对相关文学作品和社会调查数据的搜集与分析,以及对女性形象的多维度比较,来揭示中国女性形象在网络文学中的演变趋势和社会文化因素。论文结构安排如下:

1. 引言: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

2. 文献综述: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

3. 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 研究结果与分析:对女性形象的表现和变迁进行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

5. 社会文化因素分析:探讨女性形象变迁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

6. 结论:总结研究结果,提出启示和展望。

人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题目: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承与创新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资源,对于培养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由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断裂、衰退甚至遗忘的危险。本论文旨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承与创新情况,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承与创新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承现状、问题与原因,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手段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度。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调查;

2.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承现状与问题分析;

3. 探索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与参与度的创新手段。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本论文将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通过对传承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承困境和原因;通过案例分析,探索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创新手段。论文结构安排如下:

1. 引言: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

2. 文献综述: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

3. 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 研究结果与分析: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传承现状与问题;

5. 创新手段探索:通过案例分析,探索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创新手段;

6. 结论:总结研究结果,提出启示和展望。

人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人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的一个总体规划和设计,是毕业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人

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查看。

  毕业论文题目:浅析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的发展

  选题意义

  真人秀作为近年来才蔚为大观的一种电视节目形态,无论是从节目的数量,还是收视情况看,它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一种主流形态。同时,真人秀也开始走出单一的节目模式,出现多样化的趋势。目前,各种真人秀节目几乎都有中国制造。真人秀在中国也开始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制作质量和社会影响明显提高。尽管如此,真人秀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仿痕迹重、缺乏创新、内容低俗等。为使真人秀在中国健康发展,必须真正实现本土化。本文从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源头、发展脉络、发展趋势,以及产生的问题、问题产生原因,还有发展前景等方面做了简单的阐述,为真人秀本土化如何更好地提高节目质量、规避节目失范等方面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有益参考。电视真人秀节目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多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些娱乐节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这些真人秀节目在播出后产生了意料之外的传播效果,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并且产生了很深的社会影响。研究这些电视真人秀节目,对研究现代受众的收视心理、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有重要的作用。

  理论和实际价值的论述 真人秀节目的之所以能不断地发展自身以投观众所好。对参与者来说,它是成就梦想的捷径;对电视业来说,则是名利双收的利器。在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真人秀所创造出的商业模式让电视业焕发了活力。《中国真人秀本土化的浅析》,将国内真人秀节目从源头到历程,从发展隐忧到前景规划,细细梳理一番,梳理了脉络,扩充了研究理论,给国内研究真人秀的学者提供理论价值。通过分析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本土化发展,可以从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观众审美习惯等方面,看出我国与国外真人秀节目的差异,因此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不能照搬国外的节目,不能将隐私、残酷的竞争等作为核心元素。同时我们也可以找到我国真人秀节目存在的弊端,主要表现在节目类型比较单一,原创性不足,与观众的需求存在较大的距离等等。我国真人秀电视节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想实现较大的突破则必须在原创性、日常性和多样性上下功夫,真正实现中国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写作过程中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文献综述法、个案研究法

  论文写作

  提纲 引言

  一、电视真人秀及其发展历程

  (一)电视真人秀及电视的媒介特性

  (二)我国电视真人秀的发展历程

  二、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问题分析

  (一)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

  1.走出模仿阶段,开始出现创新节目

  2.节目样式不再单一,出现百花齐放现象

  3.适应大众文化消费,走进百姓生活

  4.制作营销日趋完善,出现品牌化

  (二)我国真人秀本土化过程中遭遇的问题

  1.克隆成风,缺乏创新

  2.盲目追风,受众把握不能与时俱进

  3.文化差异,挑战文化道德底线

  4.制作力量单薄,忽视产业运作

  (三)我国真人秀本土化问题成因分析

  1.历史问题

  2.环境问题

  3.文化问题

  三、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中国方向

  (一)如何制作真人秀节目

  1.节目模式的改革

  2.节目类型的突破

  3.节目内容的创新

  (二)如何营销真人秀节目

  1.控制成本,开发衍生产品

  2.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各种技术推广节目进行

  3.逐渐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节目交易市场

  结论

  计划进度安排及其内容

  (参考文献目录) 初稿:20XX年1月20日交稿

  二稿:20XX年2月20日交稿

  三稿:大四下学期开学后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确定;

  参考文献:

  [1]尹鸿,冉儒学.娱乐旋风一一认识电视真人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 陆扬,王毅编.人众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二联IS店,2001.

  [3]约翰•菲斯克著.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7] 斯吲尔特•克莱纳,德•迪尔洛夫.如何打造品牌的学问[M].陕西:陕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3.

  [8]米切尔•J•沃尔夫.娱乐经济——传媒优化生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

  [9]尹鸿,冉儒学.媒介超级市场背景下的电视品牌理念及策略[M].南方电视学刊2001年,第4期.

  [10]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1]杜敏.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12]麦克卢汉,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3]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4]石长顺.电视栏目解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15]叶家铮.电视传播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6]尹鸿.虚构与真实: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研究.人民网传媒频道,http://media.people.com.cn/GB/5258245.html.

  [17] 谢晓沽.浅议“本土化”真人秀,南力.电视学刊,2003年,第l 期.

  [18] 罗玉.对电视娱乐节目类型变化的思考.理论观察,2002年,第6期.

  [19]李琳.电视“真人秀”的中国化生存,青年记者,2007年,第5期.

  [20]伍新明.“真人秀”节目的几个问题,广电传媒,2005年,第2期.

  [21]谢晓沽.浅议“本土化”真人秀,南力.电视学刊,2003年,第l期.

  [22]谢耕耘,陈虹.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报告.新闻界,2006年,第2期.

  [23]John Conner(2002), Performing the Real Documentary Diversions, Television & New Media Vol.3 No.3.

  [24]Annette Hill (2002), Big Brother The Real Audience , Television & New Media Vol.3 No.3.

  [25]Nick Cloudy (2002),Playing for Celebrity, Big Brother as Ritual Event, Television &New Media Vol.3 No.3.

  [26]Kristi M. Imbroglio(1999),A Camera With a View,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Vyborg Subjectivity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Society 2:4 ,1999.

人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