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标题: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发现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本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机理、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矿山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及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本研究将提出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科学规划矿山开采区域、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合理利用矿山废弃物、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等。
关键词:矿山开采;地质环境;影响机理;防治措施;生态修复
引言:矿山开采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开采方式和环境保护措施,矿山开采往往导致地质环境的破坏和退化。为了保护地质环境,减少矿山开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本研究将对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一、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机理
1.1 地质构造破坏
矿山开采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爆破作业和挖掘工程,这些活动会导致地质构造的破坏,从而引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1.2 地下水位下降
矿山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发地下水资源的枯竭和地下水位不稳定,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1.3 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土壤被破坏,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这些现象会影响周边的农田和生态系统。
二、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
2.1 塌陷
矿山开采过程中,如果不合理布置开采工作面,会导致地表塌陷,给周边的房屋和基础设施带来严重的破坏。
2.2 地震
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爆破活动会引发地震,给周边的地质环境和人员安全带来威胁。
三、矿山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
3.1 地下水资源的枯竭
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地下水被抽取用于生产活动,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枯竭,给周边的农田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
3.2 地下水位下降
矿山开采过程中,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周边地区的地下水位不稳定,增加地质灾害的风险。
四、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1 生物多样性丧失
矿山开采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导致大量的植物和动物种群消失,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4.2 气候变化
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的矿石和废弃物的排放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加剧气候变化的问题。
结论: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减少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未来的研究将重点关注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机理及其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评估,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矿山开采方式,为保护地质环境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标题: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发现地质灾害对城市规划和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并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效果评价等。
关键词:地质灾害;城市规划;防治技术;应用案例;效果评价
引言:地质灾害是指地球内部或地表发生的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对城市的影响,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将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一、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
1.1 防治技术分类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可分为预防性技术和治理性技术两大类。预防性技术主要包括规划控制、灾害监测预警等;治理性技术主要包括加固措施、排水排涝等。
1.2 技术特点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具有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投资效益明显等特点。
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案例
2.1 规划控制
通过合理规划和控制城市建设的范围和密度,避免城市建设区域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减少地质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2.2 灾害监测预警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化过程,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2.3 加固措施
对于已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或受灾点,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提高其抗震、抗滑等能力,减少灾害的发生和扩展。
三、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3.1 经济效益评价
通过对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后的城市规划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分析投资产出比、社会效益等指标,评价技术应用的经济效果。
3.2 社会效益评价
通过对应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后的城市规划项目进行社会效益评估,分析对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影响,评价技术应用的社会效果。
结论:地质灾害对城市规划和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将重点关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效果的评价,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减少地质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写毕业论文的第一个任务,其作用是阐述论文选题依据,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题目: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是通过对河流沟谷中的沉积物(包括湖泊沉积物)的系统采样分析,研究元素在水沉积物中的分布,通过发现地球化学异常来圈定找矿远景区和成矿有利地段。
水系沉积物测量技术在我国已经是一门很成熟的理论,中国1:20万和1:50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探覆盖范围已经达到650万km2。近20年来,全国80%的金矿床都是由区域化探发现的,这种工作方法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是适用的,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近年来,我国又在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扫面的基础上,使用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手段进行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从调查结果来看,大比例尺的水系沉积物测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应用较好,为我国找矿及地质调查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因此对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应用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具体方法及原理、适用范围和影响意义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整理。
1.介绍了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原理及对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对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工作部署及工作安排、野外工作方法和质量要求进行了解分析。
3.通过土壤剖面测量、岩石剖面测量、槽探进行异常查证,并进行数据处理等综合处理。
4.分析整理研究成果,对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方法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总结其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的起到的作用。
三、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1.国内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勘察是20世纪30年代末兴起的年轻的地学分支学科之一。这门学科在从40年代到90年代这60余年发展中建立的理论基础是研究矿床物质向四周各种介质中分散所形成的各种分散模式,它的方法学是研究从这些分散模式反向追踪找到有经济价值的矿床的各种方法;但由于地球化学填图,特别是中国的地球化学填图,取得了数以百万计平方千米面积上数以千万计的数十种元素高质海量数据,从而发现了各种规模的宽阔的地球化学分布模式,这些模式不仅是矿
床物质分散所引起的,而且主要是从地球形成及其后长期演化所形成,它们被称为各种规模的地球化学块体,并为大型至巨型矿床的形成提供充足的物质供应。这种从分散模式到分布模式、从着眼局部到全球的新概念及其由此而形成的新的方法学将使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出现新的突破。在勘查地球化学发展史上另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是勘查地球化学今后的目标不仅是解决矿产资源问题,而是要在环境监控、治理上不仅着眼于局部的矿山环境,而要着眼于全国乃至全球的整个环境生态系统的调查。在我国,近二十年来,我国一大批金矿床的发现,使我国成为世界重要的产金国,地球化学方法功不可没。区域化探找矿实践,已形成了一套从异常检查,进一步缩小靶区,追索矿源的成熟工作方案。即区域化探——化探普查——化探详查(矿区化探)的逐步推进,逐步缩小找矿目标,直到发现矿体的工作程序的一套完成体系。如1984年吉林省桦甸县夹皮沟金矿区就普遍应用了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并发现了248个异常群,经过进一步工作后,发现了三个金矿床。还有2013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了43个以Au、Ag、Pb、Cu、Zn等为特征组合元素的综合异常及5处找矿远景区,经过大比例尺异常查证和地质评价,优选找矿靶区,发现多处矿点及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
从近些年的成果来看,大中比例尺的水系沉积物测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应用较好,为我国找矿及地质调查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是找矿过程中的基础资料,为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立下了汗马功劳。
2.国外发展情况
近二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外化探发展较快.在找矿勘探工作中应用化探方法的已有二十几个国家,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随着化探方法的广泛应用,要求解决的地质找矿问题也日益增多,必然要求利用更多、更有效的地球化学定性、定量标志,进而不断充实,丰富"地球化学异常"的内容和含义。并且通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找矿的技术相对来说已经较为成熟。如1984年智利的雷富希奥金矿(Refugio)的发现就是通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确定了含金异常的地区并筛选出的金矿化目标。
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大中比例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流程繁杂效率较低。工作容易出现误差。可通过一些有效手段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1)在确认定点准确的'情况下的水系沉积物采样误差问题,及样品的处理和数据分析的精确度问题。
(2)对于复杂地形区采样的问题,及在地形切割强烈,高差大,坡度大等不同地形条件地形区采样的方法问题。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基本工艺和流程,并分析了该找矿方法的优势和缺陷。首先介绍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开展工作的方式,来说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在找矿方面的应用。以及其技术路线、工作部署及野外工作方法及质量要求,并通过土壤剖面测量和岩石剖面测量来进行异常查证,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处理。完整的展现了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全过程。
六、 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1. 分析课题任务,查找相关文献,设计开题报告。7周—8周
2. 搜集阅读关于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9周—10周
3. 论文撰写阶段,针对所收集资料撰写毕业论文11周—15周
4. 提交论文,答辩阶段。16周
七、 参考文献
[1] 博伊尔 R W.金的地球化学及金矿[M].马万钧,王立文,罗永国,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2] 孔令韶,高平,任天祥,等.干旱半干旱景观区植物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研究[G]//李善芳,孙焕振.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文集:第14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3]郭科,复杂地质地貌区多尺度地球化学异常识别的非线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王宝金;新疆东昆仑古尔嘎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初绍华;我国金矿化探发展现状[J];黄金;1985年05期
[6]黄波;贵州省南部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及找矿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陈月源;毛振才;谈建安;祝建国;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的主要成果及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的发展和展望[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石文杰;魏俊浩;王启;张德才;刘春国;于海涛;陈冲;;分区上异点校正法在干旱地区1:5万地球化学异常圈定中的应用:以我国西北某地区为例[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1期
[9]时艳香;纪宏金;马力;陆继龙;段国正;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区的因子分析方法与应用[J];地质与勘查;2004年。
[10]龚鹏;胡小梅;李娟;仇一凡;;青海省茫崖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远景区的圈定[J];地质通报;2013年。
[11]李玉芹;沈横丽;王学贞;;都兰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J]矿物学报;2011年。
[12]申扎根;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内蒙古凉城地区找矿应用[D];矿产与地质;2013年。
[13]戴慧敏;代雅键;马振东;杨忠芳;宫传东;孙中任;;大兴安岭查巴奇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J];现代地质;2012年。
[14]王旭辉;;辽宁省义县幅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筛选及评价[D];极品大学;2009.
[15]时艳香;纪宏金;马力;陆继龙;;利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判别浅覆盖区岩性与构造——欧式距离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4年。
[16] Dwain K B. Generalized gravity analysis for 2-D inversion [J]. Geophysics, 1995, 60(4):1018-1028.
[17]12th international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symposium 4th symposium on methods of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geoJournal March 1987, Volume 14, Issue 2, pp 267-268.
[18] Speciation of Metals in Water, Sediment and Soil SystemsProcee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Sunne, October 15–16, 1986 Dr. Lars Landner in Lecture Notes in Earth Sciences(1987)
[19] A new schedule for copper chemical speciation analysis in soil and water sediment Hui Zhang in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2006)
[20]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Geochemistry is simply defined as a study of the chemistry of the earth and its component parts. The main tasks of the pure geochemist are: (i) to determine the abundances of the elements and their isotopes in... J. H. Reedman B.Sc., M.Phil., M.I.M.M. in Techniques in Mineral Exploration(1979)
[21] Application of the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to improve oilfield structure models Anastasia Moshchenko, Sergey Vorob’ev, Vladimir Zinov’ev in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