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调查报告【精彩3篇】

时间:2018-04-02 02:19:3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工业企业调查报告 篇一

标题:探索工业企业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摘要:本调查报告旨在分析当前工业企业面临的趋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对多个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和深入交流,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和趋势。

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推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工业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引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然而,自动化和智能化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技术应用的成本较高、员工技能需求的变化等。

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工业企业也面临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然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全球化竞争的加剧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工业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激烈竞争。调查结果显示,有些企业面临着产品同质化和价格竞争的挑战,而有些企业则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定位来获得竞争优势。然而,全球化竞争也给企业带来了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工业企业应加大对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适应新技术的能力。

二、积极应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挑战

工业企业应制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加大对环保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国际合作和市场定位

工业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定位,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结论:工业企业在面临趋势和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发展空间。通过加强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国际合作,工业企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的目标。

工业企业调查报告 篇二

标题:工业企业的创新驱动和发展路径

摘要:本调查报告旨在分析工业企业的创新驱动和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对多个工业企业进行调查和深入交流,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和趋势。

一、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技术创新是工业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然而,技术创新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研发投入的不足、人才培养的问题等。

二、市场导向的产品创新

调查结果显示,市场导向的产品创新是工业企业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企业可以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获得竞争优势。然而,市场导向的产品创新也需要企业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快速响应能力。

三、合作创新的重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合作创新是工业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与供应商、客户、研究机构等合作,企业可以共享资源和知识,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速度。然而,合作创新也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管理能力。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工业企业应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强化市场导向的产品创新

工业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积极开展合作创新

工业企业应积极与供应商、客户、研究机构等合作,共享资源和知识,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速度。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合作管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结论:工业企业在创新驱动和发展路径方面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市场导向的产品创新和积极开展合作创新,工业企业可以实现持续创新和长远发展的目标。

工业企业调查报告 篇三

工业企业调查报告

  工业是占据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少份额,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之一。把握工业的二发展,对于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下面是小编特地整理的工业企业的调查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工业企业稳步向前发展,抢抓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的机遇,壮大我县工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工业企业在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9月13日至14日,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并特邀县政府常务副县长xx及县商务(经济)局、县乡镇局的负责人,在县政协领导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金杞xx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靖远xx面粉有限公司、甘肃xx食品公司、白银xx化工有限公司、靖远xx水泥公司、白银xx陶瓷公司、靖远xx化工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委员们就我县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工业企业经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总体工作要求,迎难而上,扎实工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工业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逐步形成以轻工、煤炭、建材、化工、焦炭为骨架的工业体系。进入20xx年第四季度,全县工业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形势,全县工业企业在危机中求生机,争投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力地遏制了工业经济下行趋势,20xx年后半年逐步呈现出企稳回暖的好势头,20xx年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整体持续向好发展。截止今年8月底,全县中小企业个数达到492户,从业人员23950人,销售收入217800万元,同比增长15.16%,实现利润8600万元,上缴税金3020万元,劳动者报酬2400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27户,完成工业增加值13483万元,增长68.23%,完成年下达任务的47.2%。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全县非公经济实体达到33250户,销售收入完成372015万元,同比增长15.59%;完成增加值150800万元,同比增长15.84%。

  (一)工业生产总量稳步提升。全县工业总产值由20xx年的12.99亿元增长到2015年8月的17.56亿元,保持了年均18.0%左右的增幅,总量增长了4.57亿元。主要产品发展已具规模,具有了原煤120万吨、水泥25万吨、焦炭10万吨、电石21万吨、磷肥40万吨、脱水菜2015吨、机砖机瓦50000万块的年生产能力。

  (二)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年均以双位数的速度增长。工业总产值由20xx年的4.23亿元增长到2015年8月的5.98亿元,年均增速为29.6%。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企业户数逐年加大,比重、户数分别由20xx年的39%和20户提升到目前的45%和27户,其中年产值过千万元企业14户,年产值过亿元企业3户。

  (三)重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增加。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点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发展势头强劲。20xx年,项目总数8项,完成投资9600万元。其中德炘园食品有限公司饼干生产线和甘肃天辰脱水食品有限公司年产1500吨脱水菜生产线等项目当年投入生产;2015年,项目总数9项,完成投资11880万元。其中晖泽化工公司1台25000KVA电石炉生产线、甘肃长河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新建的膨化食品生产线项目和万家兴集中供热三期工程等项目当年投入生产;20xx年,项目总数16项,完成投资15500万元。其中嘉瑞陶瓷公司西式瓦生产线、金杞福源、宏达矿业生产线等项目当年投入生产。20xx年,项目总数13项,截止8月底完成投资7087万元。三年来,全县重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共46项,完成投资44067万元。

  (四)企业抗波动能力得到增强。面对国际金融风暴对我县工业各行业不同程度的侵袭,企业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千方百计寻求金融危机期发展机遇。20xx年第四季度,工业整体运行态势逐渐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但回升基础不稳固、不平衡,内在动力很不足,在这当务之际,企业坚定信心,注重调整结构、着力转变发展方式,2015年,回升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运行态势逐步向好发展,企业抗波动能力有所增强。

  (五)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逐步升级优化。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传统工业逐渐向高新技术靠近,产业结构逐渐向新型工业迈进。支柱行业中,以电石和焦炭为主的冶金化工业、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原煤采掘为主的煤炭业、水泥和砖瓦为主的建材业竞相发展,20xx年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27750万元、19216万元、9018万元、8552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43%、30%、14%、13%。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刘川工业区已完成总体规划文本,9月底进行论证,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79.4万元,重点企业开始向刘川工业集中区聚集,目前入园企业已达4户,总投资2.1亿元,完成投资1.1亿元,产业聚集进程正逐步推进。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刘川工业区与兰州高新区正式签定了共建兰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刘川工业园合作协议,将按照“一区多园”管理模式进行规划建设,从而搭上了中心城市和国家级开发区的快车道。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已组建担保公司2家,运行情况良好。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累计为110多户企业担保贷款1.3亿多元。

  (六)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健全节能工作领导机制,逐级分解节能目标,与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农业等重点用能领域主管部门及县属7户年耗能20xx吨标煤以上的企业,层层签订了节能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科学规划,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十一五”以来,全县已依法关停或取缔小煤矿3座(靖安王家山煤矿、东升乡红湾村煤矿二号井、五合乡白塔村煤矿)、造纸企业4户(北湾农场造纸厂、启芸造纸厂、金龙纸业制造厂、华夏纸品公司)、淀粉企业1户(东升众源淀粉加工厂),淘汰中天化工公司1万吨氟化铝生产线1条、新力水泥公司4万吨水泥生产线1条,淘汰城区低效燃煤小锅炉199台。9月底计划淘汰博翔电石公司6300KVA电石生产线2条。三是围绕国家倡导的“十大节能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工业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十一五”以来,已实施和正在实施节能项目8项,总投资3.86亿元,争取国家财政节能专项奖励资金及省上配套资金1928万元。项目完成后,年可节能23.9万吨标煤。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县工业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已成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发展平台建设滞后。一是部分工业基础设施投入滞后,道路、电力、供水等网络不完善,制约了大项目、好项目的入驻落户。二是电石、焦炭等产品产业链的延伸缺乏发展平台,经济效益很难大幅度提高。三是全县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存在着“散、小、弱”的现状,生产技术工艺水平档次较低,龙头企业带动薄弱,支撑作用不强。

  (二)企业融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企业中长期贷款不足,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仍然过低。一是商业银行融资渠道不畅,且门槛高,程序繁琐。二是政策性对高耗能产业限贷。部分重点企业被封堵在外,加上担保体系不健全,银企融资信息不对称,企业风险控制不透明等因素,影响了企业正常的融资,严重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三是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不高,直接融资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

  (三)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困难较大。一是在当前资源和环境约束明显,经济全球化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的形势下,我县工业产业布局结构不合理,集中度偏低,企业布局分散,企业结构优势不明显,主要集中在化工、采掘、建材和小型轻工业,高耗能高排放、资源消耗为主的特征明显,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落后、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环境和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不利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也不利于统一服务和“三废”的统一治理,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成本偏高。二是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不足,企业现代化管理机制不建全,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偏低。企业产品结构处于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低,主要工业产品是以原料或低附加值产品进入市场,大多数以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低端产品为主,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风毛麟角,致使企业自主调整能力不足,产品和产业调整优化升级难度大。三是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层次较低。中小企业普遍实力不足,规模较小,大部分企业仍集中于传统产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雷同,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成熟,产销环节联接不紧密,没有进行延伸配套精深加工的企业,不能形成合理的产业链条,精深加工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不高。我县工业企业基本上处于家族式管理,管理方式相对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战略意识模糊,发展目标,市场分析,产品定位,资源规划等方面不清晰,整体素质偏低,专业人才匮乏,基本上无力开展产品、工艺、设备的技术创新。

工业企业调查报告【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