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一
建筑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中的室内空间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室内空间的设计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设计出适应人们需求的室内空间成为了当下建筑设计的重要课题。
本次毕业设计选题为“多功能室内空间设计”。通过研究不同功能的室内空间设计,探索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实现多种功能的设计,提高空间利用率,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这一课题对于提升室内空间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次毕业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研究多功能室内空间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提出一种能够灵活适应不同功能需求的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不同功能的室内空间需求:通过调研和文献研究,分析不同功能的室内空间对于布局、装饰、家具摆放等方面的需求。
2. 探索多功能室内空间设计原理:研究已有的多功能室内空间设计案例,总结设计原理和方法,为本次设计提供参考。
3. 设计多功能室内空间方案:根据研究结果,设计一种能够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多种功能的室内空间方案,包括布局设计、装饰设计、家具选择等。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次毕业设计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步骤: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案例,了解多功能室内空间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2. 调研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不同功能室内空间的实际需求和问题,为设计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3. 实证研究法:通过实际设计和模拟实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四、预期成果
本次毕业设计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方案:提出一种多功能室内空间设计方案,包括布局、装饰、家具选择等。
2. 设计报告:撰写一份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目标、方法、步骤和结果等。
3. 设计模型:制作一份设计模型,用于展示设计方案的效果和实用性。
五、进度安排
本次毕业设计的进度安排如下:
1. 第一阶段(第1周-第4周):文献研究和调研,了解多功能室内空间设计的原理和实际需求。
2. 第二阶段(第5周-第8周):设计方案的初步构思和设计,包括布局、装饰和家具选择等。
3. 第三阶段(第9周-第12周):设计方案的优化和完善,制作设计模型。
4. 第四阶段(第13周-第16周):撰写设计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进行本次毕业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 数据收集困难:由于实地调研的限制,可能会遇到数据收集不足的问题。解决方案是增加问卷调查的样本量,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2. 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多功能室内空间设计已有较多的实践案例,如何提出一种创新的设计方案是一个挑战。解决方案是通过充分调研和创意思考,提出独特的设计思路。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的研究和实践,预计可以为室内空间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空间利用率,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
建筑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二
第二篇内容请参见下一条。
建筑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三
建筑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引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筑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欢迎阅读!更多开题报告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1.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3,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 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
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结构的作用效应 常见的作用效应有:
1.内力。
轴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压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弯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构成的力偶矩。
2.应力。如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等。
3.位移。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某点位变(线位移)或某线段方向的改变(角位移)。
4.挠度。构件轴线或中面上某点在弯短作用平面内垂直于轴线或中面的线位移。
5.变形。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各点间的相对位移。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6.应变:如线应变、剪应变和主应变等。
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一限值的极限状态。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结构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在结构的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价,使所建造的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为达到这个目的,人们采用过多种设计方法。以现代观点看,可划分为定值设计法和概率设计法两大类。
1.定值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载、材料强度、几何参数、计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经验为主确定的安全系数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况下结构的荷载效应S(内力、变形、裂缝宽度等)不应大于结构抗力R(强度、刚度、抗裂度等),即S≤R。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我国和国外主要都采用这种方法。
2.概率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看作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统计为主确定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