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题目:《现代汉语口语中的语气词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现代汉语口语中的语气词的使用情况、功能特点以及对语言交际的影响。通过对语气词的分类、功能分析和语料分析,以及与其他语言中的语气词的比较,本文将深入研究现代汉语口语中的语气词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研究结果将对汉语口语教学和汉语语言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现代汉语口语、语气词、功能特点、语言交际
引言:
语气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功能和表达方式。它们在汉语口语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对于准确表达说话人的语气、情感和意图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于现代汉语口语中的语气词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对其功能特点和对语言交际的影响的深入探讨。因此,本研究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为汉语语言学和汉语口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现代汉语口语中的语气词进行全面的分类、功能分析和语料分析,探讨其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并进一步分析语气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通过研究语气词的使用情况和功能特点,可以更好地了解现代汉语口语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交际规律。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语气词的分类和功能分析:通过对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语气词进行分类和功能分析,梳理其基本特点和使用规律。
2. 语料分析:通过收集大量真实的现代汉语口语语料,对语气词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变化和应用。
3. 与其他语言的比较:通过与其他语言中的语气词进行比较研究,探究语气词的跨文化差异和共性。
4. 语气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分析:通过对语气词在语言交际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说话人意图的表达和对话体关系的影响。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能够全面了解现代汉语口语中的语气词的使用情况、功能特点以及对语言交际的影响。通过对语气词的分类、功能分析和语料分析,可以揭示语气词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征,为汉语口语教学和汉语语言学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结论:
本研究的开展将填补现代汉语口语中语气词研究的空白,为汉语语言学和汉语口语教学提供实践和理论的支持。通过深入研究语气词的使用情况和功能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口语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交际规律。同时,研究结果也将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提供指导和借鉴。
优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题目:《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特点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和比较研究,本文将深入探讨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研究结果将对古代文学研究和女性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女性形象、塑造方式、社会文化
引言: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题材和内容。其中,女性形象作为古代文学的重要构成要素,对于了解古代社会文化、审美观念和性别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对其塑造方式和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的深入探讨。因此,本研究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为古代文学研究和女性文化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研究,探讨其塑造方式、特点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对于女性的认知、价值观念和社会地位的变迁。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和特点: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和分析,梳理其塑造方式和形象特点,探讨其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2. 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比较:通过选取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古代文学作品,对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共性和差异,揭示社会变迁对女性形象的影响。
3. 女性形象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分析:通过对女性形象在古代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性别关系、审美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计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特点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分析和比较研究,可以揭示古代社会对于女性的认知、价值观念和社会地位的变迁,为古代文学研究和女性文化研究提供实践和理论的支持。
结论:
本研究的开展将填补中国古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研究的空白,为古代文学研究和女性文化研究提供实践和理论的支持。通过深入研究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和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对于女性的认知、价值观念和社会地位的变迁。同时,研究结果也将对当代社会的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关注提供借鉴和启示。
优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优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优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一. 选题目的:
通过对张承志回族题材小说中有关回族的日常生活描写,来探究作品中所反映出张承志的宗教情结,并以此为基础让人们在读他的作品时不会对他作品中所反映的宗教和对他所描写的内容产生误会,使人们对伊斯兰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理论渊源及演变:
伊斯兰教从公园七、八世纪随着阿拉伯商人通过陆路和海路传入开始,这个对他人看来有些神秘的宗教,从而对与伊斯兰教有关的一些不太和世纪相符的误解,这其中当然包括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
回族作为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一个,和其他少数民族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回族作为阿拉伯人与中华民族的后裔,从形成之时起就生活在
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对张承志的相关研究基本还是空白的。
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自张承志1987年发表蒙文小说《做人民之子》及短篇小说《歌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之时起就受到了很多的关注,当他的创作风格转变后,人们对他的回族题材小说评价就不再和以前创作的“草原小说”的评价那样一致,而是有争议的,肯定、批评的都有。
自1991年7月发表长篇小说《心灵史》后,张承志可以说就成为了文学界一个备受争议的作家之一了,肯定的、批评的不乏有之。肯定他的作品内容、风格、思想,批评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偏激或者说对他作品中的宗教情结,但是也不乏对他做全面的评价的。马丽蓉《踩在几篇文化上:张承志新论》对张承志做了全面的评价,特别是以作为一个回族的视角对张承志作品中的宗教描写做了公正的论述。
论文(设计)主要内容(三级提纲):
一. 总论(导言)
二. 简要阐述张承志前后期作品的创作风格、作品内容的变化,并对作品变化产生的原因做简要的概括
三.
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1.主要问题:
从张承志的回族题材小说中重新看待他的作品之中反映出的宗教情,并且从张承志作为一名有宗教信仰的作家这一基点出发阐述作品中反映的宗教文化、宗教情结。
2.重点:
从作品中所描写的回族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细节,比如语言、行为等方面看张承志的宗教情结及作品中反映的伊斯兰文化。
3.难点:
本品论文主要是以张承志的回族题材小说选集《回民的黄土高原》中的小说为研究材料的,小说一些关于黄土高原的细节描写理解不太能理解,且作品中的某些教义和自己所接受的教义不是和相符。这在理解作品的时候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比如说《心灵史》中涉及到的哲合忍耶派教徒的殉教的追从,这和伊斯兰教教义中的教徒禁止轻生是相违背的。
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1. 研究方法:
本片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分析归纳法,对相关进行分析及归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本论文的结果。
2. 可行性分析:
本篇论文主要是探究张承志作品中所体现的宗教情结,作为一名回族同学,对张承志作品中所体现的伊斯兰文化及宗教方面的相关问题会更熟悉,这对本篇论文在写作上有很大的帮助。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 特色:
作为一名回族,可以从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相关的事情中找到与作品中有关的写作,从这些写作中与生活中相关之处寻找论文的写作点。
2. 创新之处:
本篇论文是以张承志的回族题材小说选《回民的黄土高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之前有关张承志的研究多
参考文献:
1.马丽蓉.踩在级片文化上——张承志新论 【M】.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1.12
2.马丽蓉.20世纪中国文学与伊斯兰文化 【M】.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12
3.何清.张承志——残月下的孤旅 【M】.: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7.4
4.张承志.文明的入门——张承志学术散文集 【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4.5
5.张承志.回民的黄土高原 【M】.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3.10
6.张承志.金牧场
【M】.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5.17.宋剑华.《心灵史》与《古兰经》:论张承志生命中的宗教情结 【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
8.陈思和、李振声、郜元宝、张新颖.张承志:作为教徒和作为小说家的内在冲突 【J】 作家 1994年第8期
9.白蕊.文化皈依中的艺术收获——《穆斯林的葬礼》与《心灵史》之比较 【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2年第9期
10.何向阳.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 【M】: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7.3
11.谢泳、刑小群等.在信仰的档案里——漫谈张承志的的《心灵史》 【J】.黄河 199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