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
标题:走进乡村,感受农民的辛勤与希望
引言:
大二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走进真实的乡村,亲身体验农民的生活和工作。这次实践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一、实践地点选择与背景介绍
我们选择了某省的一个偏远乡村作为实践地点。这个乡村位于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主要以种植水稻和果树为生,同时也养殖家禽家畜。
二、农民生活与工作的观察与了解
我们在乡村中住了一段时间,与当地农民生活在一起,与他们交流、观察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发现农民的生活十分辛苦,每天清晨就要起床忙碌,一直到天黑才能休息。他们要照料家畜、耕种田地、收获农作物,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精力。
三、农民的希望与困境
通过与农民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们希望能够过上更加舒适、富足的生活,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机会。然而,现实却很残酷。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乡村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很难实现他们的梦想。此外,农民还面临着土地流转问题和农产品销售难题,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
四、帮助与建议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尽力提供帮助,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组织了一些农业技术培训,分享了一些先进的农业种植和养殖经验。我们也积极参与农产品销售,帮助农民扩大销售渠道。此外,我们向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五、实践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我也意识到乡村的发展问题和农民面临的困境。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关注乡村发展问题,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去,为农民的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农民的辛勤与希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我相信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让乡村发展更加稳定,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610字)
大二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篇二
标题:农村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引言:
大二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我们关注了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与当地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的交流,我们对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农村教育现状的观察与了解
我们选择了某省一个偏远乡村的学校进行观察与调研。我们发现,相比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育资源匮乏。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和家庭经济困难,很多学生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资源。
二、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在与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农村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首先,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中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其次,教学条件和设施的不完善,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再次,农村学生面临着家庭经济困难和交通不便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三、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建议
为了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设施条件。其次,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再次,建立健全农村学生资助制度,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四、实践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意识到农村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农村孩子的未来和农村的发展。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农村教育问题,为农村教育的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
农村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我们相信只有通过持续的投入和改革,才能够让农村教育更加公平、优质,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够享有良好的教育资源。
(618字)
大二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篇三
为了响应团省委、团市委关于“大学生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的号召,贯彻党的“十X大”精神,引导同学们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X大”会议重要思想,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爱国热情和成长发展的强烈愿望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行动,在实践中熟悉基层、了解国情、砥励品格、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拓展素质。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谐新农村”这一主题,结合我们大学生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到洒坪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主题宣讲调研活动。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贵阳市委和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于20XX年7月14日在贵阳学院举行了出征仪式,由团委办公室副主任龙浩、体育系刘慧老师带领的洒坪队到修文县洒坪乡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调研活动。
一、精心部署,全面策划
我们成立了三下乡服务队筹备小组,活动负责人在学习和参照学院往年社会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拓展新形式,增加新内容,实施新方法,确定下乡内容,邀请指导老师,制定周密、详细、可行的计划; 并在全校选拔一批优秀的人员作为本次的活动成员,邀请了一些有经验的师兄师姐和指导老师作出发前一系列的培训和指导。从队长到队员,做好分工规划,层层落实,确保本次三下乡活动深入顺利地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严格要求,保证质量
从今年的三月份开始,在学院党委的指示下,学院团委开始了对此次活动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我们分成文艺队、文化队、维修队、敬老队、慰问队、农科队、宣传队和医疗队八大服务队,负责“三下乡”活动各种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具体有“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与当地新闻媒体的联系,此次活动的服装、证件以及器材物品的准备,“三下乡”支教、医疗、维修、文艺汇演的节目设计和编排等与之相关工作。
为了保证高质量和精确的教学、科学的社会实践调查,在活动之前学院对下乡的队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包括支教、农科和宣传等方面,学院团委特别重视对队员的招聘和培训,除了进行常规性的面试,还进行一定的培训。为此次“三下乡”的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三、创新的思维,丰富的活动
学院制定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宣讲提纲》,并结合各方面知识,在实践活动期间我们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宣讲活动,得到广大群众和学生的支持和配合。
四、实践出真知,收获成果累累,效果喜人
一周的社会实践,有汗水也有欢笑。我们自始至终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谐新农村”这一主题为活动的指导思想,开展我们的活动,通过
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我们达到了预期的计划。
(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宣讲
针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我们从各个方面入手,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想、内容与宗旨传达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主要方式有:
1. 走乡串寨进行调研
我们将本次调研分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社会的建设三个大内容,在调研中将其好的实施方案和存在的问题均详细记录下来,并写了《贵阳学院暑期三下乡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调研报告》,结束后我们将此报告交到乡政府一份,希望政府可以通过我们的调研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2. 以讲座的方式宣讲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
在为期一周的下乡活动中,我队共举办了三次讲座来宣传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一是针对中小学生,达到环保、节能从小做起的目的;二是针对普通村民,让其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有新的认识,从而重视身边的环境;三是面向村干部,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传达到位,起到让干部做工作找好方向的作用。
3. 与乡镇干部的座谈会
7月16日下午的座谈会主要围绕我队下乡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目前洒坪乡的发展展开。洒坪乡乡长文清武就洒坪的“三种三养”等特色农业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对我们的调研活动持以肯定态度,希望我院可以经常到洒坪举行类似的活动。
4. 板报宣传
板报是一种直接、稳定、长期的宣传方式,我们到达洒坪后就对街头过期的板报清洗干净,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书写出来,让过往的百姓都可以了解、熟悉生态文明。
(二)支教
支教是每年三下乡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由于农村缺乏对中小学生艺术性课程的培养,我们针对这一现象,先后开设了美术课、音乐课、手工课、健美操课等;同时,对于中学的同学我们还进行了特别辅导,主要课程是数学和英语。由于活动多,时间短,仅支教4天,但效果很好。
(三)文艺汇演
7月16日上午,我们在洒坪小学的操场上举行了“贵阳学院生态文明城市宣讲文艺汇演”。演出节目丰富多彩,有搞笑t台秀,有我们将调研时的见闻编成的话剧,有集体合唱的《爽爽的贵阳》,还有洒坪小朋友表演的动感十足的街舞。在这次下乡活动中,我们对农村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深切地感受到农村文艺也应丰富多彩。
(四)科技兴农
1. 基地共建
7月14日,我们来到洒坪乡小坝村的农家书屋,将此次带来的农业书籍和光碟捐献出来,并对书屋的图书进行分类整理。小坝村的农家书屋是示范点,里面的图书种类齐全,并且全天对外开放,不但解决了一些农业生产中的困难,还丰富了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
2、播放教育影片
影片是最能吸引人的宣传方式,我们每晚都播放一部教育影片,并在中间穿插一些生活常识,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策划阶段,在院团委统一的部署和唐书记的指导和各领导的关心下,对我们三下乡服务队活动做了精心部署,并就如何把活动开展的有特色、有新意作了明确的指示。同时,实践活动自始至终都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这为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顺利举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大二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篇四
当我回头重新翻阅我的下乡记忆时,一切如同发生在昨日,历历在目。仔细地思考此次下乡的所得所获,我发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群亲密可靠的队友,不仅仅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更多的是心灵上的磨练。从一开头,此次下乡的性质就是重调研轻支教,而身为调研组一员,我也收获丰盛,我在与队友与学生们相触的同时,也在与社会上各色人物时时触碰着。我没有用自己的嘴去教导学生,而是用双脚双眼去体验生活。
本来这次下乡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下一届干部之间的磨合,为他们以后的工作顺利进行打好基础。而我,作为一个已经退团委的纯粹下乡的人来讲,在与队员们的相处中,我也收获了许多,朋友不是一刻间形成的,而是在一段时间的相处中慢慢熟识,相互欣赏的过程。短短的不到五天的时间里,可能彼此之间的感情还不会很浓厚,但我有勇气对其他的队员们讲“你们曾经是我的好朋友”。
所有人里面,接触最多的就是调研组的师弟师妹们了。难以忘记,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我们共同找资料,共同打电话,共同思考,相互勉励。难以忘记,在烈日狂晒的日子里,我们共同戴着团徽,戴着同样的帽子,带着同样的目标,奔走于陌生的街市间。难以忘记,在屡遭拒绝,屡受冷待的情况下,我们在精神上相互扶持,坚持到底。我们之间没有太多的故事,但相信这些朴实的点滴会让我铭记一辈子。
整个下乡队伍中最辛苦的就是队长了,一个统领全局的人物,她每一次固定的饭后总结,都能让大家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其他的队员也各具性格特色,不管是沉默的外表,还是安静的外表,或者是无厘头的,都能让我看到一颗热情的心。他们都给了我不少感动,特别是在我们的调研接近绝望的时刻,这群队友们的协助总能消除我们心中的失落感,感谢他们,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到“人多力量大”。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是在准备离校的最后一天,天气不好,当时调研的工作还没完成,时间特别严峻,因为预期的时间是当晚回校,但是截止当天中午,我们的调查问卷还有一百多份没有完成。正好支教工作已经结束了,队伍中的大多数的队员一起出发,前往某工业区进行问卷调查。当时等车用了大概半个小时的车,坐车再用了大概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时,所有人已经很累很累了,而且天气很差,下着大雨,但是大家都没有怨言,很快地分好工,很快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都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回校已经是一个多小时后的事了,队长带着其他队员在学校帮我们打饭,在饭堂里等我们回去,他们等了很久一直到饭堂关门了,我们才到达学校。当时,觉得很感动很温馨。
下乡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时间跟玉岩中学的小孩子们好好地相处,在下乡的几天时间里,与小孩子们能充分接触的就只有开头的见面会和最后的分离晚会。虽然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知道很多人都不记得我的名字,但我觉得姓名并不会成为共同玩乐的一个阻碍,与他们聊天讲话时,他们的可爱深深的吸引我。孩子们的思想很幼稚很单纯,而且时不时冒出几个古怪的问题,但他们让我懂得了单纯的快乐。
下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们更好地体验社会,如同我在开头讲的,此次下乡,我更多的是接触社会,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所以这个目的我达到了,也体验得很深。在进行居民访问的时候,遇到过各种不同的人,有的很热情,有的很冷漠,有的健谈,有的寡言……在不断的碰璧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与不同的人沟通需要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更懂得了如何应对各种困难。无论是在精神上,心态上,都获得了成长。
此次下乡,是我人生中一次特殊的经历,适合以后在空闲的日子里偶尔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