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题研究中的工作报告(最新3篇)

时间:2019-09-06 09:10: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课题研究中的工作报告 篇一

在小学课题研究中的工作报告中,我想分享一下我所参与的关于阅读习惯的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是探索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以及如何改善他们的阅读习惯。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为小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为了完成这个研究,我们首先进行了文献综述,了解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成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关键因素,对于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有着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个人兴趣等。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用于调查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接下来,我们在几所小学中开展了问卷调查。我们选择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小学,以便获取更全面的数据。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向学生们解释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保证他们的回答将会保密。通过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数据,包括他们的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内容等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首先,我们发现小学生的阅读时间普遍较短,很多学生每天只阅读10分钟以下。其次,大部分小学生更喜欢阅读故事类书籍,而对于科普书籍或知识类书籍的阅读兴趣较低。此外,我们还发现,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于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有着重要影响。那些来自有阅读氛围的家庭和接受过阅读教育的学生,往往具有更好的阅读习惯。

基于这些结论,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改善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建议家长和学校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更多阅读材料和机会。其次,我们建议学校加强对阅读教育的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最后,我们还建议在课堂上引入更多有趣的阅读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总结而言,我们的研究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有所帮助,让他们享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课题研究中的工作报告 篇二

在小学课题研究中的工作报告中,我想分享一下我所参与的关于数学学习的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是探索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困难和原因,以及如何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帮助小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为了完成这个研究,我们首先进行了文献综述,了解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成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数学学习困难,例如理解概念困难、计算能力不足、解题思路混乱等等。在这些困难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用于调查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困难和原因。

接下来,我们在几所小学中开展了问卷调查。我们选择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小学,以便获取更全面的数据。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向学生们解释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保证他们的回答将会保密。通过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数据,包括他们在不同数学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遇到的困难、学习方法等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首先,我们发现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最普遍的困难是对概念理解不足,很多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难以理解。其次,大部分小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无法熟练进行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此外,我们还发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对于数学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那些采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并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学生,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数学成绩。

基于这些结论,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首先,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概念的讲解和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其次,我们建议学校提供更多的数学学习资源,如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最后,我们还建议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习惯。

总结而言,我们的研究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困难和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够对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有所帮助,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课题研究中的工作报告 篇三

2017年小学课题研究中的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主要是对各类服务业园区规划的研究和实践。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课题研究中的工作报告,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课题研究中的工作报告

  一、课题的研究过程和活动

  1、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方法及主要措施

  (1)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本课题研究以国家正式颁布的有关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及对现代教育教学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为基础和实践依据。

  (2)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3)主要措施有:以借助“班班通”为基础,以公开课、教研课为研究形式,探索在“班班通”环境下进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新途径、新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的改变,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

  2、研究的步骤与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成立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分工,制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和工作措施,进行课题资料的检索,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开展理论学习和有关课题材料的收集。采用观念先行,以统一思想认识为基点;进行技能训练,以提高信息素养为保障;培训教师,更新观念,学习现代信息论等,掌握相关信息技术。

  (2)实施阶段( 2016年10月—2016年10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班班通环境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理论,更新观念,增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活动,着重立足当前“班班通”环境下,以全区互动课堂优质课评选活动为抓手,自2016年以来已开展三届活动,实行学校、片区、全区层层选拔,以点带面,滚动发展;专家指导。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和进展情况,向专家请教,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高效运行;定期进行课题研讨活动,不断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教学,做好阶段总结。

  (3)总结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1月)。收集整理在“班班通环境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报告、照片、课件、活动体会等资料,整理研究成果,论文、课件、教案、活动体会等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做好结题材料的整理、汇总、提炼,报请专家组鉴定。

  3、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

  一是重视组织建设。鉴于课题组4名成员变更,我们及时调整充实了以实小、一小、四小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数学骨干教师参加研究,以确保研究人员的素质。

  二是严格过程管理。采取了“专家组指导、课题负责人宏观协调、成员具体实施”的管理模式,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之中,渗透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运用QQ群、微信等手段加强课题组成员间的沟通、协调、交流。

  三是定期交流研讨。采取边实验边研究,及时总结办法,不断提

高研究质量,更新研究的思路,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

  四是认真组织课题组的开题、中期、结题布置的各阶段研究成果送审工作。

  二、研究计划完成情况

  1.完成了“班班通”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状况调查报告,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理论研究、交流。多次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举办课题研究汇报研讨课活动,组织开展全区性互动课堂优质课评选活动,邀请有关员参与评课交流,并通过“班班通”和“校校通”向全区中小学直播推送,各校组织有关人员观摩,及时总结实验经验。

  3.形成阶段性成果。形成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参加区、市、省组织的论文、课件、课例,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比赛。

  4. 通过研究,较好地实现了“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整合,促进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通过研究,师生的现代教育意识得到培养,教师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5.开展了优质课、论文、教学案例等评选并编纂《结题优秀成果材料汇编》等。

  三、研究变更情况

  1、单位变更。因工作需要,根据《中共宁德市蕉城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蕉城区教育服务中心更名问题的批复》(宁区委编〔2015〕5号)文件精神, “宁德市蕉城区教育服务中心”更名为“宁德市蕉城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为此,原研究单位“宁德市蕉城区教育服务中心”变更为“宁德市蕉城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2、课题组成员变更。鉴于周贵霞、翁翠姬老师因个人原因,冯玉新、叶岩老师因工作变动,此四人不能继续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增加宁德市蕉城区第四中心小学林春登、宁德市蕉城区第一中心小学冯柳燕、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刘小燕、宁德市蕉城区实验小学黄垂武四位教师,变更后本课题研究成员为黄敬贺、陈秀枝、廖巧銮、黄垂武、刘小燕、冯柳燕、林春登、肖克成。

  3、成果形式:论文、课题研究报告等。

  四、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转载、采用、引用情况

  1.论文发表情况

  课题组成员发表CN论文4篇,其中肖克成《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与实践》发表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CN11-3174/G4)2016年2期。廖巧銮 《例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 发表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CN11-3174/G4)2016年3期,陈秀枝《巧用电子白板 提高课堂实效-以“认识角”一课为例》(代表作)在《西部素质教育》(代表作)(CN63-1080/G4)2016年12月第23期发表,廖巧銮、黄敬贺 《“班班通”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在 《中国校外教育》(CN11-3174/G4)2016年12月第12期发表,多篇在区、市有关交流与汇编。此外,多篇论文参省、市、区有关评选活动均获得好成绩。

  2、汇编《蕉城区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秀论文》2期。

  3、其他重要成果情况

  廖巧銮《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被评为福建省2015-2016学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省级优课,并被省教育厅推荐参加网络投票推荐,以第一名票数成功入围参加专家评选,最终获得部级“优课”;在2016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创新(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林春登《用转化的策略求稍复杂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获二等奖,刘小燕《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获三等奖;刘小燕、黄垂武参加宁德市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获得市级优课。此外,举办了三届创新(互动)课堂教学优质课现场比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

  【2】课题研究中的工作报告

  2017年学校围绕‘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主题,确定校内各教研组围绕主题,确定教研组内研修主题,分组研修,并且开展教研活动。综合组在组内充分讨论,综合考量的前提下。确定了‘九年级和卷考试科目复习课有效性研究为主题’,制定了研修主题和方案,确定了各阶段具体目标和任务,为开展教研活动开好头。

  研修中的优点:

  研修过程实施中,各科老师积极参与,认真落实相应承担的课题和责任。如积极参加研修讨论,各抒己见提出有效建议;如积极参加各项九年级备考复习培训,及时分享交流;如每月一片研修思考,反思在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如积极承担公开课展示,邀请学校其他老师参与讲评,提出有效意见;尤其是相关学科之间积极主动交流,及时有效反馈,如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如把研修中的思考、改进措施,及适用于教学实践,促进复习课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研修中的不足:

  小学科,人数较少,排课相对少,研修中同学科交流分享条件不足。研修形式相对单一,除听评课、学科探讨会、校内培训等,其他形式缺乏。研修中有一定的思考和收获,但是对于有效改进教学效果指导性不足;部分研修任务落实不及时。

  改进措施设想:

  各科老师加强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自我积累,如学习课程标准,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理论结合实践指导教学。积极参与并且学习校内其他组的研修;争取机会参与校外市、区级的研修培训;组内成员间加强交流,尤其是针对学生的状态的及时反馈交流,有效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课题研究中的工作报告(最新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