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设施器材管理调研报告 篇一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级设施器材的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村级设施器材管理调研,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首先,我们调研了村级设施器材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村级设施器材主要包括农具、交通工具、电器设备等。在数量上,大多数农村村级设施器材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其次,我们调研了村级设施器材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由于村级设施器材数量不足,很多农民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都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例如,农具老旧、机械设备维修困难等,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然后,我们调研了村级设施器材的维修和更新情况。我们发现,由于缺乏专业的维修人员和资金支持,很多农村村级设施器材的维修工作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导致器材的寿命缩短。此外,由于村级设施器材更新的投资成本较高,很多农民无力更新设备,只能勉强继续使用老旧设备。
最后,我们调研了村级设施器材管理的机制和管理人员的情况。我们发现,很多农村缺乏完善的设施器材管理机制,导致器材的管理工作不够规范和有效。此外,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部分村级设施器材管理人员无法胜任管理工作,导致了管理混乱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农村村级设施器材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加以解决。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村级设施器材的投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以提高村级设施器材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建立健全设施器材管理机制,培养专业的管理人员,加强设施器材的维修和更新工作,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村级设施器材管理调研报告 篇二
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村级设施器材的管理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深入了解农村村级设施器材的管理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首先,我们对村级设施器材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村级设施器材主要包括农具、交通工具、电器设备等。然而,在数量上,绝大多数农村村级设施器材的数量较少,且种类单一。这导致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我们调研了村级设施器材的使用情况。通过与农民的交流,我们发现由于设施器材数量不足和使用年限较长,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便之处。例如,农具老旧、交通工具无法满足农民的出行需求等。这些问题不仅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效率,也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然后,我们调研了村级设施器材的维修和更新情况。我们发现,由于缺乏专业的维修人员和资金支持,很多农村村级设施器材的维修工作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导致器材的寿命缩短。同时,设施器材更新的投资成本较高,农民往往无力承担,只能勉强使用老旧设备。
最后,我们调研了村级设施器材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人员情况。我们发现,很多农村缺乏完善的设施器材管理机制,导致器材的管理工作不够规范和有效。同时,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部分村级设施器材管理人员无法胜任管理工作,导致管理混乱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农村村级设施器材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村级设施器材的投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以提高村级设施器材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建立健全设施器材管理机制,培养专业的管理人员,加强设施器材的维修和更新工作,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村级设施器材管理调研报告 篇三
村级设施器材管理调研报告
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全面覆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我们通过基层实地考察、征求意见等形式就村级文化设施器材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和调研。
____县位于陕西东南部,全县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辖22个镇、318个村(社区),总人口45万人,是革命老区县,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把村级文化设施器材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进一步加强村级文化活动器材的管理和使用,使其真正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谐新农村中发挥作用,极大的丰富和活跃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配送情况。自2007年以来,我县紧紧抓住国家和省上重视、扶持基层文化建设的机遇,加大申报和争取力度,几年来,省文化厅共为我县191个村(社区)、28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小区)配送了锣鼓、乐器、服装等文化活动器材。从2009年以来,为全县19个乡镇基层服务点、10个社区基层服务点配送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设备,建设318个农家书屋、10个数字化农家书屋、22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并已完全对外开放,为城乡群众参加和分享公共文化服务、丰富精神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我县广大群众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管理情况。为确保公共文化器材不损坏,不流失,有人维护,有人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需求,我们要求各镇、各村(社区)责任到人,加强管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村级文化器材管理情况良好。首先,配发给各村(社区)的文化器材,镇文化站都逐村逐件的清点、登记,村(社区)也能按件登记造册,统一管理,确保了文化器材按计划配送到位,不漏件,不重复。其次,文化站、村委会、自乐班等都能安排专门的器材存放点,保持器材摆放有序、卫生、安全,并安排专人对器材进行管理,定期检查器材是否完好无损,确保开展活动时能正常使用。再次,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坚持“谁接收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提取、使用器材实行登记制,谁提取谁签字,并严禁文化器材私自借给他人使用和租用。镇文化站安排专人每季度对各村、自乐班、文化大院的文化器材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使用情况。在调研中得知,我县绝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器材能得到合理使用,如配备给自乐班、文化大院的器材都能常期使用,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活动;配送给社区、移民安置点(小区)的器材也能够常期使用,尤其是音响、灯光、乐器类,大部分用于广场舞、民间乐队等各类大众文化活动中;也有部分行政村对文化活动器材不能合理使用,一年中只有在大型节庆活动中使用几次,使用率低,没有使文化活动器材真正发挥作用。
近年来我县文化活动器材的配送使用和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通过调研发现,仍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
(一)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经费不足。部分乡镇在文化工作方面的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文化经费投入不足;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器材等管理人员没有工资报酬,加之开展活动没有专项经费,严重制约了文化活动开展,导致文化设施器材使用率不高。
(二)器材管理不力,导致设备闲置。有部分村条件较差,交通不便,没有办公用房,造成器材设备无固定存放地点。另有部分村(社区)对文化设备、器材的管理不够细致,有的设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没有得到及时维修;有的存在设备闲置,有的村节庆纪念日没有正常开展活动,导致部分设备没有发挥作用。
(三)配送不够合理,作用发挥有限。虽然省市已分批次配送了文化活动器材及设备,但仍无法满足我县所有文化站及文化活动室的需求,而且配送的部分农村文化活动器材不适合农村实际,适用性不强,比如大鼓不好使用,扬琴不会使用等,致使文化器材闲置,不同程度造成了资源浪费。
(四)专业人才匮乏,制约活动开展。近年来,虽然我县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并不健全,特别是缺乏文化专业人才,导致很多器材不会使用,甚至有的拿着器材不知道干啥用。还有部分文化站长和文化专干对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还是外行,许多文化专干知识老化,专业素质不适应岗位需要,阻碍和制约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导致村级文化活动器材不能起到丰富活跃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大经费投入。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文化工作方面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引导和鼓励全民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同时加大文化经费投入,确保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日常化,自乐班、文化大院等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文化活动,使村级文化设施器材得到充分利用。
(二)制定管理制度,强化责任落实。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文化设施器材管理使用制度,文化站、村委会、自乐班、文化大院要安排好专门的文化器材存放点,落实专人管理,确定热爱公益事业、文化程度较高、责任心强、热心为公益文化事业服务的人员具体担任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对设备进行管理、维护和使用,对设施器材造册登记,履行正常的借用、归还手续,严禁文化器材私自借给他人使用和租用。同时做好防火、防盗、防潮等工作,定期检查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凡造成损坏或丢失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以此保证各项器材设备在开展活动时得到正常使用。
(三)合理配备器材,保证发挥作用。建议省市以后在村级文化活动器材配送上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尽可能选配一些农村经济实用的文化器材,基于现在跳广场舞的人越来越多,建议给各村配备便携式音箱、电子琴、架子鼓以及适宜农村的锣鼓响器等,以便各村组织开展活动时派上用场、发挥作用。
(四)加强人才培训,提升能力水平。制定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配备好基层文化阵地的文艺专业人才和文化管理
人才,稳定工作队伍。同时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切实解决农村文化人才青黄不接、奇缺匮乏等问题。对文化干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加大培训力度,保证文化干部具备基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工作技能,使其能够适应新时期文化工作的需要。(编辑: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