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县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优秀工作报告
随着中国扶贫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地县级扶贫工作也逐渐建立了长效机制。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的优秀表现对于解决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某县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的优秀工作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
在过去一年中,县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得到了全面推进和落实。我们坚持以精准扶贫为主线,以脱贫攻坚为目标,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通过建立健全贫困人口识别、帮扶责任落实、资金使用监管等机制,有效推动了扶贫工作的开展。
二、贫困人口识别和帮扶责任落实
我们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在贫困人口识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我们能够准确确定贫困人口的身份,并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脱贫计划。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帮扶责任的落实,确保每个贫困户都能够得到精准的帮扶。
三、资金使用监管和效果评估
在资金使用方面,我们建立了严格的监管机制,确保扶贫资金的合规使用。通过加强对扶贫项目的监督和检查,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扶贫工作的效果评估,对已经实施的扶贫项目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
四、产业扶贫和就业创业
在产业扶贫方面,我们积极发展农业产业,通过提供种子、肥料、技术指导等帮助,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同时,我们还鼓励贫困户通过就业创业来增加收入,为他们提供培训和贷款支持。这些努力确保了贫困户的稳定收入和可持续发展。
五、扶贫成效和宣传工作
通过县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的优秀运行,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成效。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贫困发生率得到了显著下降。同时,我们还通过宣传工作,向社会各界介绍了我们的扶贫成果,增强了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贫困户的脱贫稳定性有待提高,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等。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扶贫工作的持续发展。
通过县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的优秀运行,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成效。我们将继续坚持精准扶贫、务实扶贫的原则,努力解决贫困问题,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贡献力量。
篇二:县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优秀工作报告
随着中国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各地县级扶贫工作也逐渐建立了长效机制,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以下是某县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的优秀工作报告。
一、工作背景和目标
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某县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严重的贫困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县委县政府于xxxx年成立了县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的机制,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稳定,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工作措施和成效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作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我们建立了贫困人口识别机制,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准确识别出贫困人口。其次,我们加强了帮扶责任的落实,确保每个贫困户都能够得到精准的帮扶。同时,我们还加强了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扶贫资金的合规使用。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实现了贫困人口的脱贫稳定,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产业扶贫和就业创业
为了增加贫困户的收入,我们积极发展农业产业,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指导等帮助,实现了农民的增收。同时,我们鼓励贫困户通过就业创业来增加收入,为他们提供培训和贷款支持。这些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条件,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宣传工作和社会参与
通过宣传工作,我们向社会各界介绍了我们的扶贫成果,增强了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我们通过举办扶贫成果展览、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的工作成效,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贫困户的脱贫稳定性有待提高,一些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扶贫工作的持续发展。
通过县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的优秀运行,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成效。我们将继续坚持精准扶贫、务实扶贫的原则,努力解决贫困问题,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贡献力量。
县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优秀工作报告 篇三
县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优秀工作报告模板
一、XX县贫困人口现状: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对贫困县乡村的划定,目前,我县有省级插花贫困乡3个,贫困村20个。20xx年初,全县20个乡镇场有贫困户5181户20465人(人均收入低于882元以下),占全县总人口的5.64%。从地理环境分:三个重点贫困乡20个重点村有贫困户2824户12155人占总贫困人口的59.4%,其它乡镇场有贫困户2357户8310人;从致贫原因分:因无生产资料致贫2313户10191人,占总贫困人口的49.8%;因病致贫1562户6069人,占总贫困人口的30%;因灾致贫103户436人;因无劳动能力致贫317户632人;孤寡老人322人;孤儿9人;其它原因致贫502户2310人,占总贫困人口的11.3%。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三个贫困乡,占总贫困人口的59.4%。
二、滤布致贫原因分析:
一是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资源匮乏。这些区域人均耕地(草场)少且土(草)质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居住分散,缺水、缺电、缺市场,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成果共享程度低;
二是劳动者素质差,劳动技能低,科技发展意识淡薄,传统的经营、养殖模式依然存在;
三是贫困人口观念落后,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20xx年初在册的贫困户中,有68%的贫困户家中有18-40岁的男性劳动力,而外出务工人员不足3%;
四是扶贫开发局限性强。低收入人口主要分布在偏远落后的山区、丘陵区、灾害高发区、高寒牧区,点多面广,基础设施差,扶贫效果不明显;
五是我县不是贫困县,但与其它县(市)相比,贫困人口最多,占全地区贫困人口的16.5%,而上级扶贫资金投入有限(20xx年-20xx年共计投入647万元)且县级财政困难,制约了扶贫开发的顺利进行;
六是由于扶贫防御体系不健全,返贫现象严重。2000年初我县在册贫困人口220户1201人,经过5年的扶贫工作,实现7639户38046人脱贫,而2005年初在册贫困人口却有5181户20465人(动态脱贫标准线由650元提高到882元后统计);
七是陈规陋习致贫(如大操大办“红白”事)。
三、扶贫机制及设想:
(一)进行分类扶贫,对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贫困户以帮教式扶贫为重点,着重提高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对无生产资料的贫困户以解决生产资料,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产技能为重点进行帮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孤儿等纳入民政供养,进行救济式扶贫(共331人,其中孤寡老人322人,孤儿9人)。
(二)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
围绕增加低收入人口收入,以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基础,支持重点乡村和农户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进一步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特别是要利用我县畜牧业优势,集中力量,加大畜牧业的发展,提高肉、蛋、奶产出率,使其成为带动低收入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来源。
(三)实施整村推进战略
以贫困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优质草场、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家安排的以工代赈资金必须用于贫困乡村的基本建设,各行业部门的专项资金要重点向贫困乡村倾斜,力争到2006年,使全县20个贫困村90%以上实现“五通”、“五有”、“五能”的奋斗目标,坚持开发与发展并举,充分利用“缺项补项”方案,及时调整项目实施,为低收入群众经济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继
续实施“贫困户庭院经济开发建设工程”提高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意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帮助低收入户发展庭院经济和家庭手工业,压滤机滤布确保财政扶贫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到户。
1、利用扶贫资金为无房户、危房户新建或维修5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住房和0.7亩地的宅基地。力争每户有2头生产奶牛,每人4只生产羊,并饲养一定的鸡、鸭、鹅等家禽。农区每人有2亩旱涝保收的口粮,牧区每人有1亩口粮田且每人有30亩以上的草场。
2、发展庭院经济。山区半山区的低收入户庭院保证种植5分地以上蔬菜。凡适合经济林气候的地方,每家种植10棵以上果树或其它经济林,力保庭院无空闲地。对干旱缺水的地方,尽力帮助打水井或通过其他方式解决缺水问题。
3、培育低收入户从事手工业,如:铁匠、木匠、泥瓦匠、修鞋匠等,扶持家庭手工业作坊,生产地方特色的花毡、地毯、花帽、剌绣、小刀、马鞭、马鞍等特色产品。
(五)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发挥扶贫资金效益
除以工代赈资金用于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外,国家财政扶贫资金、自筹资金都进村入户,具体用于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发展庭院资金短缺问题、购买生产畜、科技培训等方面。扶贫贴息小额贷款,力争发放到贫困户。各项资金的使用按照申报项目执行,不随意改项、不挤占、不挪用扶贫资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加大科技扶贫和培训力度
突出科技扶贫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和科技进步,调动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到贫困乡村创业,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安排科技培训资金,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扶贫的示范作用。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有针对性通过夜校和种类短期培训,增强农牧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能力,确保每个贫困户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及职业技能。同时,反对封建迷信,引导群众自觉移风易俗,改变落后生活习俗,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七)积极稳妥扩大劳务输出
加强职业培训,组织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各贫困村每年力争组织户均1个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劳动,确保年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同时关心外出务工人员的生活、工资收入等情况,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
(八)实施移民搬迁
对环境恶劣,自然资源缺乏的贫困乡村人口,结合退耕还林还牧政策,有计划、有组织、分批分阶段实施搬迁扶贫,并坚持自愿搬迁原则,尊重搬迁户的意见,不搞强迫命令,因地制宜,多形式、多渠道,注重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移民搬迁优惠政策,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致富。
县扶贫办
二○xx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