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报告(精彩3篇)

时间:2012-09-07 01:35:1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篇一

近年来,我国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工作,无法陪伴孩子,而被留在农村家中独自生活的儿童。他们面临着许多安全问题,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面临的安全问题,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

调查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名留守儿童参与。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家庭情况、安全意识以及面临的安全问题等。通过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安全意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留守儿童对自身安全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警惕性。他们对于火灾、溺水、交通安全等常见的安全问题了解甚少,缺乏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这一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我们认为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其次,留守儿童面临的安全问题较为普遍。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遭受过欺凌或伤害。这其中包括在学校、社区或家庭中遭受同伴或长辈的暴力行为。此外,留守儿童还容易成为犯罪的受害者,暴力犯罪和性侵犯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些问题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最后,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与安全问题密切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留守儿童来自单亲家庭或家庭成员外出打工。这种家庭环境导致了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同时,由于缺乏监护,留守儿童更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从而引发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面临着诸多安全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和支持,提供更多的安全教育和心理辅导资源。同时,家庭和学校也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照顾,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确保留守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篇二

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的一大问题,他们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被迫留在家中独自生活。众所周知,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安全问题。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采用了深度访谈的方式,共采访了30名留守儿童。通过他们的真实故事,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留守儿童普遍缺乏安全保障。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生活缺乏监护,他们面临着被他人伤害的风险。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70%的受访留守儿童表示曾经遭受过同伴欺凌或长辈虐待。这些伤害不仅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也使他们对社会产生了不信任感。

其次,留守儿童容易成为犯罪的受害者。由于缺乏监护和保护,留守儿童更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50%的受访留守儿童表示曾经遭受过抢劫、性侵等犯罪行为。这些犯罪行为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最后,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教育。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受访留守儿童表示希望得到更多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然而,由于缺乏相关资源和机会,留守儿童往往无法接受到足够的安全教育,对危险的辨识和应对能力较弱。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我们建议政府增加对留守儿童的保障和关怀,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教育。同时,家庭和学校也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关注留守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成长。只有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才能让留守儿童远离危险,健康快乐地成长。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报告 篇三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报告3000字

  一、问题概况

  (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

  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 2000 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 18 %至 22 %。据中央教科所 “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研究 ” 小组抽样显示,甘肃、江苏和陕西三省某 5 县的留守儿童比例高达 47.7 %。劳务输出大省四川在调查中发现,一般农村学校,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比例达到 70 %,个别地方甚至达到了 85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和比例还将增加和提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将更加突出。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具有规律性

  从时间上看,由于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依赖逐渐增强,留守儿童的比例与年龄成正比关系。调查显示,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要低于初中,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比例要低于高年级。此外,从区域上看,由于受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分布具有从城市一集镇一村庄递增的规律。比如涪陵区江东片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比例就只有 18.7 %,作为集镇的蔺市镇小学为 38 %,而在行政区域调整中被撤并的五马乡原所辖五马小学为 44 %。

  (三)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是亲情缺乏,心理失衡。涪陵区调查显示, 70 %的`留守儿童 “ 十分想念父母 ” , 26 %的留守儿童 “ 偶尔想念父母 ” 。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二是习惯不良,学习较差。调查中发现, 36.7 %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他们不听祖辈教导,在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和欺负同学等行为。

  三是教育单一,安全难保。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轻教,教育的责任就落到了学校,而学校教育是需要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如家长会无人参加,学生违纪或者受到侵害后无监护人配合处理。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四是道德滑坡,价值扭曲。家长外出打工,可以改善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但部分家长容易忽视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别是部分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 “ 物质 + 放任 ” 的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得一些留守孩子拥有过多零花钱,极易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人生观和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甚至导致 “ 读书无用论 ” 、 “ 拜金主义 ” 等错误思想抬头。

  五是留守儿童犯罪率逐渐上升。资料显示,上海市少年管教所在押的未成年犯上海市籍与外省籍的比例: 2000 年为 6 : 4 ; 2005 年猛增至 3 : 7 。这七成少年犯大部分是农民工子女,且这个群体已占未成年犯罪的 50 %以上。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任重道远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难问题,已经成为农村教育中的突出问题。虽然中央和一些地方出台了不少的规定和办法,如: “ 一帮一 ” 、 “ 手拉手 ” 、 “ 特别关爱 ” 、 “ 结又才帮扶 ” 、 “ 共享蓝天 ” 、 “ 关爱行动 ” 、 “ 寄宿制工程 ” 、 “ 心理阳光工程 ” , “ 代理家长制 ” 、 “ 留守儿童之家 ” 、 “ 爱心爸爸 ” 、 “ 爱心妈妈 ” 、 “ 四老 ” 家长培训班等。但应该看到,由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长期性、广泛性的特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又必须依赖经济社会发展和突破体制障碍,所以目前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存在很多

问题,主要表现为上层关注多,基层措施少;专家呼吁多,部门落实少;局部活动多,整体受益少;短期工作开展多,长效机制跟进少。

  二、问题成因分析

  (一)社会整体发展中存在农村劳动力欠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之间的矛盾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城镇化,二是劳务输出。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仅 19 亿亩,据测算,在农村现有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仅需 1.5 亿劳动力,而现实情况是农村人口近 8 亿,农村劳动力 4.98 亿,剩余劳动力近 3.5 亿。按照要用城乡统筹解决中国 “ 三农 ” 问题的思路,必然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这就意味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劳务输出是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由西部流向东部,由乡村流向城市。很多地方政府将劳务经济作为本地区 “ 第一经济 ” 来发展,加剧了这一趋势。

  (二)留守孩子家庭多有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两大顽症

  教育意识薄弱,重养轻教。外出打工的部分农村家长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了在增加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农业部 2004 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劳动力不外出的原因中 “ 怕影响子女上学 ” 仅占第一、第二选择的 6.7 %。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教育意识淡薄。

  (三)学校教育中有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比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

  三、对策及建议

  建议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抓好三大重点工程

  一要在继续实施 “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 的基础上积极推进 “ 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 。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 “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 还存在硬件建设不能满足学生寄宿的需要,很多学校还没有建成标准的寄宿制学校,即使具备寄宿条件的学校,接纳能力也很有限。另外还有管理的人员和经费欠缺。针对这些问题,建议:第一,目前,要抓紧对 2004 年以来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在第一轮工程结束后,国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第二,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第三,寄宿学校要优先考虑留守儿童。第四,积极推进 “ 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 ,努力缩小城乡间在教育资源、办学条件上的差距。二要加速推进 “ 共享蓝天 ” 工程。 “ 共享蓝天 ” 工程启动以来,在全国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但是各级地方政府跟进乏力,尤其是在机构的设置和经费保障方面进展缓慢。为此建议:第一,加强督查和落实工作。第二,敦促尽快:成立专门机构。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尽快增加编制、配备人员成立一个专门的强有力的协调机构。第三,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测评体系,落实工作经费。各级地方政府要建立相关的督查、激励、信息反馈机制和测评体系,落实工作经费,为开展 “ 共享蓝天 ” 大行动提供组织和财力保障。三要尽快完善 “ 绿色通道 ” 畅通工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除了在 “ 留得住 ” 上做文章外,还要在 “ 流得畅 ” 上想办法。根据相关规定,农民工子女异地入学问题由接人地负责。

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调查报告(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