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 篇一
标题:探究在线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线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通过对比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教育的学习动机差异,分析在线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和具体效果,进而为在线教育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在线教育,学习动机,大学生,影响因素,效果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线教育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线教育具有时间灵活、地点自由、资源丰富等优势。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在在线教育中缺乏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研究在线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在线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具体目标包括:
1. 分析在线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学习动机差异;
2. 探讨在线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3. 研究在线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具体效果。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在线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学习动机的比较,分析在线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和具体效果。
四、研究内容和安排
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 在线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学习动机差异分析;
2. 在线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
3. 在线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具体效果分析;
4. 在线教育优化策略探讨。
五、预期成果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预期将揭示在线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机制,为在线教育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推动在线教育的发展和应用。
六、研究计划
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 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构建(2个月);
2.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1个月);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2个月);
4. 论文撰写和修改(2个月)。
参考文献:
[1] 李明. 在线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8, 22(2): 45-52.
[2] 张华.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 2019, 5(3): 68-76.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 篇二
标题: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平台用户消费行为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平台用户消费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电商平台用户消费行为的数据分析,揭示用户的消费偏好、购买决策过程以及影响用户决策的因素,为电商平台的营销策略和用户体验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大数据,电商平台,用户消费行为,消费偏好,购买决策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电商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收集、分析和利用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从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和购物体验。因此,研究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平台用户消费行为对于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平台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平台用户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具体目标包括:
1. 揭示电商平台用户的消费偏好和购买决策过程;
2. 分析影响电商平台用户决策的因素;
3. 探讨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平台营销策略和用户体验优化方案。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电商平台用户消费行为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揭示用户的消费偏好、购买决策过程以及影响用户决策的因素。
四、研究内容和安排
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 电商平台用户消费行为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2. 电商平台用户消费偏好和购买决策过程分析;
3. 影响电商平台用户决策的因素研究;
4. 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平台营销策略和用户体验优化方案讨论。
五、预期成果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预期能够揭示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平台用户消费行为的规律和特点,为电商平台的营销策略和用户体验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进一步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平台竞争力。
六、研究计划
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 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构建(2个月);
2. 数据收集和整理(1个月);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2个月);
4. 论文撰写和修改(2个月)。
参考文献:
[1] 陈明. 基于大数据的电商平台用户消费行为研究[J]. 经济管理, 2018, 22(2): 45-52.
[2] 王红. 大数据时代下电商平台用户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市场, 2019, 5(3): 68-76.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 篇三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范例
开题报告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下面YJBYS小编为你送上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一】
论文题目: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以探访苏州古城为例
一、选题背景
学习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学习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征的行为模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是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骤的组合,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方法。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并且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力图通过建立课程标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教材、评价体系与考试制度等一系列举措,倡导并促进学生接受新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方式的改变:被动学习→自主学习;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接受学习→研究性学习。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的主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从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说本课题通过尝试运用单元化研究性学习活动,改变了原有的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从被动学习变成自主学习,从个体学习变成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变成研究性学习。从教师角度来说,可以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可以寻找到在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为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参考。从初中美术教学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本土美术资源的角度来看,苏州作为一座历史古成,文化名城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美术资源,亟待美术老师去发现研究、开发利用。本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设计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探访苏州古城的单元化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良好的操作性的活动方案,颇有实践意义。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近年来国际教育界倡导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和学习模式,它以特定的具体问题为探索对象,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自己学会主动搜索处理实际问题和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方式1。教育部第 C200136 号文件《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对研究性学习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而在实际的教学研究中,不同的学者对研究性学习的涵义有不同的理解。归纳起来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相对于接受式学习而言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是一种适用于校内外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二是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2。”笔者在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总结,主要分为四种: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二、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所给出的定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三、将前两个观点调和折中后形成广义与狭义两重解释:“从广义来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于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针对苏州市吴中区部分初中展开苏州古城本土美术资源开发和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问题,总结优秀的经验。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探访苏州古城的单元化研究性学习活动,制定计划,并展开教学。根据教学实践中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和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并寻找问题与不足,为今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推广研究性学习做铺垫。
(二)本文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
五、写作提纲
第六章 结语 73-74
参考文献 74-76
六、本文研究进展(略)
七、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启泉.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远主编.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二】
一、研究背景
从2001年开始,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幼儿园教育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的幼儿教育改革将教育价值取向推至更多的关注幼儿自身的经验,强调幼儿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重视每个幼儿之间的差异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园教师角色的要求是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对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与行为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转变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贯彻实施,全国上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在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的新形势下为保障教师队伍质量和幼儿健康成长,教育部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标准明确了教师在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领域中应当具有“观察幼儿”.的能力,“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问题己成为幼儿教育实践者、研究者和决策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教师行为是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事实上,教师对儿童行为的发现、评估和引导既体现着教师行为的改变,也反映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教师观察行为的改善成为改进教师行为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观察是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宜而有效的教育的前提之一。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及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幼儿发展特点与学习需要的教育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从而保证教育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其次,观察能力是有效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之一,是区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专家型教师不会冲动地做出教学决策,而是客观冷静、全面深入地观察和倾听幼儿,然后依据观察到的信息理性地做出判断和行动。最后,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手段之一。观察是教师用以搜集幼儿资料、分析教育方法,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学习和改进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通过观察,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幼儿发展与教育的实践知识,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促进自身的教学反思,从而推动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然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由于教师专业的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的双重缺失,导致教师观察的专业品性不足,既不能真实反映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又不能为教师做出适宜的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幼儿园对教师的观察记录只有量的规定并无质的要求,也没有发挥观察记录应有的反思与交流的功能,使得教师观察记录因没有讨论和反思而流于形式,以致于教师将观察记录视为额外的负担,而非对自己工作有益的做法?。
如此“观察”失去了 “龄听童声”、“解读童心”的意义,使“以儿童为本”的先进教育观念在现实中遭遇困境。目前国内对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的讨论相对不足。幼儿
园教师的观察行为的现状究竟如何,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行为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基于此,本研究把视点投向幼儿园教师,试图通过对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幼儿观察行为的探讨,呈现其观察行为的现状及总结出教师观察行为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二、研究问题
确立研究问题是一项研究的开端,研究问题确立的恰当与否对研究过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③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对个案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进行考察,了解教师对观察的认识,观察的过程与结果,观察应用的基本情况,探究影响教师观察行为的因素”,研究者确立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作为研究最终的结论依据。
“幼儿园教师观察行为”属于学前教育领域一个微观的研究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必然依托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实际,因此,真实的实践情境将是进-步形成具体研究问题的依据。
问题一,教师对观察的认识情况。
1.教师对观察含义有何认识?
2.教师对观察价值有何认识?
3.教师在观察中的困难是什么?
问题二,教师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1.教师是在什么情境下进行观察?
2.教师观察时的行为表现如何?
3.教师观察后的反应是什么?
问题三,教师观察后的表现
1.教师观察后如何思考与分析?
2.教师如何利用观察信息跟家长交流?
3.教师如何利用观察所得改进教学?
问题四,教师观察行为的影响因素
1.教师自身的因素
(1)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观察意识?
(2)教师的信念对观察行为有何影响?
(3)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其观察行为有何影响?
2.幼儿方面的因素
(1)幼儿的突发状况对教师观察有何影响?
(2)幼儿的问题行为对教师观察有何影响?
(3)幼儿的兴趣需要是否影响教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