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题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和传统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分析其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城市建筑,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政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筑的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对传统能源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很高的潜力和优势。因此,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对于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将选择几个典型的城市建筑,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同时,采用数学模型和经济评价方法,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的推广应用。
三、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
1. 第一阶段:收集相关文献,了解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标和意义。
2. 第二阶段:对几个典型的城市建筑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同时,建立数学模型和经济评价方法。
3. 第三阶段:根据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4. 第四阶段: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的推广应用。
5. 第五阶段:撰写论文,进行论文的修改和完善。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为: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通过数学模型和经济评价方法,评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的推广应用。
创新点在于: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结合数学模型和经济评价方法,综合评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五、论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本研究对于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也为其在城市建筑中的推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本研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六、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 新能源技术,2019,36(3): 45-52.
[2] 王五,赵六.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分析[J]. 可再生能源,2020,45(2): 78-85.
新能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题目:风能发电技术在乡村地区的应用研究
摘要: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对传统能源的渐渐淘汰,风能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探讨风能发电技术在乡村地区的应用,分析其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风能发电技术,乡村地区,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政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乡村地区的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传统能源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对乡村地区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很高的潜力和优势。因此,研究风能发电技术在乡村地区的应用,对于解决乡村地区的能源供应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研究将选择几个典型的乡村地区,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分析风能发电技术在乡村地区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同时,采用数学模型和经济评价方法,对风能发电技术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风能发电技术在乡村地区的推广应用。
三、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
1. 第一阶段:收集相关文献,了解风能发电技术在乡村地区的应用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标和意义。
2. 第二阶段:对几个典型的乡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同时,建立数学模型和经济评价方法。
3. 第三阶段:根据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估风能发电技术在乡村地区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4. 第四阶段: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风能发电技术在乡村地区的推广应用。
5. 第五阶段:撰写论文,进行论文的修改和完善。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为: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分析风能发电技术在乡村地区的应用现状和问题;通过数学模型和经济评价方法,评估风能发电技术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风能发电技术在乡村地区的推广应用。
创新点在于: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结合数学模型和经济评价方法,综合评估风能发电技术在乡村地区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五、论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本研究对于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风能发电技术在乡村地区的应用,可以解决乡村地区的能源供应问题,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乡村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风能发电技术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也为其在乡村地区的推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本研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六、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 风能发电技术在乡村地区的应用研究[J]. 新能源技术,2019,36(3): 45-52.
[2] 王五,赵六. 风能发电技术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分析[J]. 可再生能源,2020,45(2): 78-85.
新能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新能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文主要聚焦北京市,首先对北京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根据市场情况分析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规划和鼓励政策的实施效果。下面YJBYS小编为你送上新能源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国新能源汽车投资的经济性评价——以北京市为例
一、选题背景
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保护的呼声逐渐高涨;与此同时,国际能源供应旳短缺造成了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节能与环保成为了当前世界汽车发展的主题,各国都逐渐注重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和产业化推进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亦是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国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也逐年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呈持续上升趋势,交通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重逐渐增加,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这一比重还会继续上升,长此以往,国家能源安全问题会愈加严重。能源消费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各地雾霾频发,治理环境也迫在眉睫。能源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在这些压力之下,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持以高度的重视,将其确定为我国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并陆续出台各种规划和鼓励性政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加快其市场渗透。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旨在减少环境污染、能源问题。新能源汽车由于使用清洁能源作为动力而减少污染物排放,投资新能源汽车项目避免对环境造成损害,投资项目无形中对社会公众产生正的外部性,但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产生正的外部性过程中承担的较大了成本,因为对于投资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汽车制造商而言,开发新能源车不仅面临技术风险、大规模业务重组等问题,还需要巨大的投资,就是说,相关的生产者承担了较大的成本,而产生的收益(环保和节能)却被全社会分享。由此,在完全的市场机制下,将没有人主动选择生产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换句话说,仅仅依靠市场机制不可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始阶段的发展,形成了市场失灵,达不到市场均衡,同时在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发展初期,市场环境不完善,各方协调机制不健全,形成系统失灵。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进程初期离不开政府的推动,评价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的经济性需要结合现行政府政策开展。2010年,北京进入国家第一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目录,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近些年,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中的以北汽控股和北汽福田为代表的车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是,这一过程中仍然面临一系列问题,集中表现在由于高技术成本和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产业化进程缓慢或受阻。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主要聚焦北京市,首先对北京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根据市场情况分析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规划和鼓励政策的实施效果,并阐述新能源汽车投资的外部性;其次,对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的规制-激励政策进行阐述和分析,分析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构建新能源汽车投资两阶段净现值分析逻辑框架;最后,通过实地调研选取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集团”)下属控股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和测算,通过构筑的两阶段净现值的'分析模型,测算投资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评价离不开政策,故进一步利用分析模型中量化补贴的公式,优化现行补贴数额,再次测算补贴变化后新能源汽车项目投资的经济性。
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
GriffinBurgh和John Wilson(2003)认为氧燃料能源在能源独立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他在氧能源研究报告中研究了燃料能源制取、储存、运输等方面细节,得出结论为:一,氧能源为清洁能源,使用不会排放有害气体进而造成环境污染;二,氧能源的规模化使用面临着成本、安全等多方面问
题。以日本为例,学者研究的重点偏向是混合动气汽车,探讨其技术方面的突破和产业化进程的推进。MasonoriMorid(2006)对燃料电池汽车的环保性与经济性进行了 一系列评估,并得出结论:随温室气体排放逐渐上升,世界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将会逐年攀升,如何解决氧能研发的效率和促进氢能源基础设施建设。Hasishilshitani(2007)研究方向集中在纯电动汽车和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大领域,内容落脚在政策方面,梳理总结了现行和未来政策规划和走向,同时考虑总结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组织关系和规划战略目标等,呼吁政府作为协调各方的主要力量,积极发挥作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欧洲各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研究的范围涵盖了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氧燃料电池汽车多个方面,欧盟委员会(2003)发布了欧洲在1999年至2002年间清洁燃料电池的发展情况,以及新能源生产与存储、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最新进展。2007年,在慕尼黑会议上,欧洲氢能协会的AndreMartin(2007)发布了 JTI研究,即对欧洲汽车集团制定燃料电池和氧能共同技术计划。对比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尚处在初期阶段,加之起步较晚,各方面均不成熟,我国学者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也多是关注国外的研究成果,通过整合研究进而寻找可借鉴之处,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适合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具体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如下:胡斌祥(2001)分析和评价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市场现状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体系,具有创新意义。熊建、管华(2002)的研究重点在汽车的细分板块客车领域。杨文哲(2009)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初期发展阶段存在以下一些问题:技术水平低、企业分散,缺乏特色产品、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杨朝辉(2010)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研究,以需求分析为主线,提出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石信信(2011)通过建立相关模型,量化分析影响其产业发展旳各类因素并提出适宜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模式。王慧(2010)运用外部性、庇古税、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结合应用分析的方法,首先在宏观层面运用模型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的优劣、机会与风险,微观层面落脚在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领域,对现行补贴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利用三个主要环节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发展存在的问题。李菁(2011)选择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认为促进其发展的政策应主要集中在促进电池技术研发的领域,现行的政策对这方面的支持效果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