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通用3篇)

时间:2013-06-03 03:25:23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中历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 篇一

标题: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农民阶级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这些变革对于农民阶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民阶级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了解他们在社会变革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变化,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动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究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农民阶级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通过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农民阶级的影响的深入研究,探究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为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演进提供新的视角和认识。

2.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近代中国农民阶级的特点和地位;

(2)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农民阶级的影响;

(3) 农民阶级在社会变革中的反应和抗争;

(4) 农民阶级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1. 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深入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农民阶级的影响。

2. 研究步骤:

(1) 收集相关资料:搜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农民阶级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包括书籍、文献、报刊等;

(2) 文献综述: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和整理,了解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和角色;

(3)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社会变革对农民阶级的影响;

(4) 比较研究:将近代中国的农民阶级与其他国家的农民阶级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共同点和差异性;

(5) 结论总结: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提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

四、研究预期结果

本课题的预期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农民阶级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2. 揭示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在社会变革中的反应和抗争,为我们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动态提供新的视角;

3. 探究农民阶级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启示,为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动态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认识。通过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对农民阶级的影响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演进和未来发展。

高中历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 篇二

标题: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及启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了解二战对世界的影响及其启示,对于我们认识国际关系、世界历史的演进和未来的走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究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及启示,并分析其对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启示。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通过对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及其启示的深入研究,探究其对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影响,为我们认识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和世界历史的演进提供新的视角和认识。

2.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二战前世界格局的形成和特点;

(2) 二战对世界格局的重塑和改变;

(3) 二战对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影响;

(4) 二战对世界的启示和经验。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1. 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深入研究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及其启示。

2. 研究步骤:

(1) 收集相关资料:搜集二战及其后世界格局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包括书籍、文献、报刊等;

(2) 文献综述: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和整理,了解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和改变;

(3)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二战对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影响;

(4) 比较研究: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与二战前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共同点和差异性;

(5) 结论总结: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提出对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启示。

四、研究预期结果

本课题的预期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2. 揭示二战对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影响,为我们理解国际形势的变化提供新的视角;

3. 探究二战对世界的启示和经验,为我们认识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和世界历史的演进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及其启示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我们认识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和世界历史的演进提供新的视角和认识。通过对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及其启示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的演变和世界的未来走向。

高中历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 篇三

高中历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范文

  课题名称:历史科作业的创新方式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历史作业是巩固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而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作业往往被师生所忽视,教师布置的作业习题,不仅形式单调,而且内容机械死板,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这种传统作业模式已在总体上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不但影响了历史科课改的推进,更使得学生感到历史的枯燥甚至是厌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作业模式缺乏新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和作业的积极性,影响历史教学和历史科新课改的推进。

  2、传统作业模式下,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欠缺,难以彰显新课改的精神实质。

  3、传统性的作业方式,使学生的答题模式和思维模式容易程式化,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考察体现不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是很明显;另外,程式化的作业对学生没有明显的区分度,难以体现新课改下的分层教学。

  4、历史学科特点决定,学生认知层面的深度和广度,看待问题的视觉和立场,对待人生和社会的态度及其基本的价值取向都通过特别的作业训练才得以淋漓尽致的彰显。

  因此,历史科作业的创新方式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这一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作业问题而设置,重点是作业的创新,通过集体反复调查和研究寻找出适合高中历史教学和学生、家长承受心理的作业通道的新型作业方式,最为关健的是适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使得教学三维目标的最终实现。

  做好作业创新的几个关键方面:

  1.好奇

  好奇——创新意识的萌芽

  一个学生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发现新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学习老师讲的知识,只记忆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善于创新。除了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外,科学合理的作业设置也会让学生从好奇中掌握知识,并逐步产生了创新的意识。

  2.兴趣

  兴趣——创新思维的营养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他特别强调兴趣的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感情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事实上,只有感兴趣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去观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历史作业的创新正是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质疑

  质疑——创新行为的举措

  质疑——发现教学,是以智力多边互动为主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质疑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开启他们的创新思维的闸门。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也是基于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的能力。

  4.探索

  探索——创新学习的方法

  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求知识的能力,发挥学习中的创新精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作业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只有在这种开放性的,多样性的作业设置中,才能更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成长的探究。

  综上所述,在现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未来的教育不论作何种解释、何种作法,如果不进行作业的创新,就难以启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技能,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准备分为三个阶段,用将近三年的时间来完成,具体研究的步骤和举措如下:

  1、筹备及初步实践阶段: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

  从2015年4月,我们有了准备这一课题的想法之后,我们积极的翻阅资料,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历史作业和学生学习的现实问题,申请了这一课题并依据实际情况初步制定出自己的研究方案。这一工作历时尽两个月。对传统作业形式和效果进行总结,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以后的作业创新研究做好铺垫和准备。并集体讨论确定研究的角度和方向,以及作业的创新类型,使得本次研究真正解决我们作业类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能为教学服务,并明确分工和要求,保证课题研究按计划顺利进行。同时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发放问卷调查、找学生谈话等)了解学生和家长对历史作业的认识、看法、作用和他们需要的历史作业的方式的种类,以便教师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愿意以怎么样的形式让教师呈现出来。最后汇总分析研究,结合新课标要求以及历史组教师的集体智慧,研究出历史作业创新的种类、要求和具体实施步骤。到九月份开学时,以高一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开始课题的正式研究,具体以两个老师为基准,各自选出两个程度相同的班级为研究对象,在历史科的教学中,除坚持新课改的教学外,在第一学期不特意追求历史科作业的创新,基本上以传统作业模式为基础,督促指导学生完成,让学生学会基本的作业要求和答题技巧。为后期的继续研究打下基础。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开始逐步渗透我们的新思想和新方法。

  2、分层试典阶段:2015年6月至2015年10月

  这一阶段是分层试典阶段,此时段学生从认知和思维都有了一个提升,也是我们研究的黄金阶段,依然是两位老师及其高一时选定的学生中的大部分。高二年级时,文理分科,选定程度相同的两个文科班,一个班作业分层布置,学生相互批阅,老师总体讲解,试题选择侧重于主观题,侧重于表达能力、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察,除选择一些常规题目外,适时适地的选择一些开放的题目,主要以小论文的形式来作业,另一个班以常规题目和题型为主,以老师批阅讲解为主。

  3、评估结题阶段: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

  这一阶段为本课题的评估结题阶段,重点通过对两个班的学生历史考试成绩进行归纳、汇总、分析,得出结论,总结得失,进行课题的结题。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第一阶段:(2015年4月—2015年6月)前期准备阶段

  这是课题立项之前进行的工作,是预研究和课题立项的准备工作阶段,成果形式预计将有调查和分析报告、研究综述等。

  第二阶段:(2015年6月—2015年10月)核心研究阶段

  通过讨论和研究,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适应高中学生历史学习、适合家长、学生承受心理的新的类型的作业,以历史课作业创新的研究为课题呈现出来,以便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服务,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使得教育教学的目标能够较快的实现;并将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相关随笔、课件、故事、设计及论文等整理汇总,形成资料,便于以后的教育教学的研究。

  阶段成果预计有教学随笔、研究日志、专题论文、调查问卷等。

  第三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总结结题阶段

  1.对课题研究和开展的工作进行系统反思,整理和升华。

  2.写出研究总结报告。

  3. 接受专家评估。请上级课题主管部门进行课题成果鉴定。

  阶段成果预计有实验报告和工作报告、系列录象等。

高中历史课题开题报告通用(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