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调查报告 篇一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农村养老保险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为了解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本报告将总结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仍然较低。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只有不到50%的农村居民参加了养老保险,而且参保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一些地区缺乏充足的经济资金支持,导致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较低;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险缺乏足够的认知,也是参保率低的原因之一。
此外,农村养老保险的待遇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一些地区的养老金水平较低,难以满足退休人员的生活需求。而且,由于缺乏足够的监管和管理,一些地方存在养老保险资金被挪用或滥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参保人员的权益。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支持,确保更多农村居民能够参保。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增加参保率。
其次,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养老保险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养老保险资金的监督和审计,严厉打击挪用和滥用养老保险资金的行为,保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最后,提高养老金水平,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的变化,适时提高养老金水平,确保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总之,农村养老保险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监管和管理以及提高养老金水平,我们相信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和待遇将得到有效提升,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
农村养老保险调查报告 篇二
随着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为了了解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和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本报告将总结调查结果,并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参与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养老金待遇,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此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为农村居民提供了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
然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出能力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养老金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地区的养老金待遇较低,难以满足退休人员的生活需求。其次,一些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和了解程度较低,参与意愿不强。此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和监督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和漏洞。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投入,提高养老金水平。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资金支持,提高养老金待遇,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其次,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认知和了解。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如媒体宣传、社区讲座等,向农村居民普及养老保险的相关知识,增加他们的参与意愿。
最后,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政府可以加强对养老保险资金的审计和监督,严厉打击挪用和滥用养老保险资金的行为,保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
总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养老金水平、加强宣传和教育以及加强管理和监督,我们相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将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
农村养老保险调查报告 篇三
2017农村养老保险调查报告范文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明显的身份特征,以是否有城镇户口为划分依据,消除城乡差别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公平待遇是发展趋势,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未来发展的必然结果。小编整理了农村养老保险调查报告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大难题,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老龄人口已近2亿。农村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社会保障情况更值得我们关注。近期,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政协对全县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
98%的农村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据调查,全县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6.8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而且每年以0.7%的速度不断递增,其中农村老年人口4.33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63%。
农村老人80%以上都患有农民职业病,如风湿、肌肉关节劳损、胃肠炎、营养不
良等,98%处于亚健康状态,小病能及时就医的占48%,承担不起门诊药费和住院费(合作医疗)自费部分的占67%。70岁以下的老年人,只要不是特殊情况,都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70至80岁以上的老人有一半仍在从事体力劳动,80至90岁的老人有10%处于自给状态,有8%的老人的吃穿用基本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48.8%的农村老人在继续从事生产劳动
据调查,农村有48.8%的老年人在继续从事生产劳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仍在劳动的达16.3%。
事实上,农村老年人必须尽可能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经济收入。这是因为:老人无其它生活来源和有效的生活保障;子女们的负担重,尤其是独生子女,无力全面照顾双方的老人。
据对43300多位农村老人的调查统计,发现有28000多位老人是空巢老人,他们一方面要照顾孙儿包揽家务,一方面还要承担繁重的体力活、维持农业生产,人越来越老,精力越来越差,负担却越来越重。
72%的农村老人没有享受过任何养老相关政策
养儿防老曾经是我国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断受到冲击,依赖传统的大家庭和孝道已难以解决好农村的养老问题。
由于农业科学的推广和家庭生活中科技与文化的应用,农村老年人的经验已无多少用武之地,其长者、智者的权威地位已经发生动摇,在政治、文化、技术上都处于劣势地位,加之没有大笔遗产,农村老年人社会地位逐渐下降。
现代青年人对中国特色的“孝文化”的尊崇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孝道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一部分人把老人当做包袱,弟兄之间为养老人相互推诿扯皮,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更是无从谈起。
除了少数五保、特困户由有关部门给予扶养和适当的生活补助,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每年有几百元的.计划生育政策补助,通过合作医疗能够报销部分医药费外,农村老人中有72%的人没有享受过任何养老相关政策,也没有生活最低保障。
必须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基本养老制度
依据“木桶理论”,农村养老问题是我国农村地区民生问题的“短板”,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资料表明,丹麦、瑞典、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等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时,便已开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已经具备了发展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条件,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基本养老制度。
首先,要建立农村老人基本养老保障制度。要结合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地区实施,资金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摊解决。还要认真研究和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让农民同企业职工一样,从成年开始就缴纳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进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
其次,要逐步实行农村老年人集中供养。可由民政部门统一规划,在农村分区域建设供养所或老人院,对无劳动能力的老人实行集中供养,由子女缴纳一定的费用,民政部门将相关资金和社会救助的物资钱财捆绑使用,让农村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
再次,要建立针对农村老年人的各种救助体系。一是要建立对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援助制度。二是认真执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坚决制止子女不孝和虐待老人现象。三是将农村低保向老年人倾斜。四是将民政部门的大病救助政策和合作医疗政策进行有机的整合与捆绑,提高报销比例或者免除自费部分,使农村的贫困老人得了大病之后能够得到及时的住院治疗。
最后,要紧扣新农村建设的展开,把孝敬老人、尊崇老人、赡养老人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老年协会、妇联、残联等组织要树立典型,倡导“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