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层调研报告(优选3篇)

时间:2016-03-04 02:17:4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层调研报告 篇一

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层调研,以期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首先,我们发现农村地区存在着乱排污现象。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和规范管理,一些农村居民乱排污水,导致水体污染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加强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农村的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其次,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也亟待解决。目前,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和填埋,这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着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制度,引导农民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同时,加强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农村地区的生态建设也需要加强。农田的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村生态农业的推广,提倡有机农业,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同时,加强农村土壤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土壤的肥力和质量。

最后,农村地区的生态修复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受了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村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和保护农田、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

综上所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加强农村污水处理、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制度、推广农村生态农业、加强农村土壤保护和修复工作以及加强农村生态修复工作,我们相信农村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提升。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层调研报告 篇二

近年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基层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可行的解决途径。

首先,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水污染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的工业和农业活动,废水排放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同时,加强对农民的环保意识培养,提高他们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另外,农村地区也可以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方式,减少对水资源的压力。

其次,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也亟待解决。由于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机制,大量的生活垃圾被随意倾倒,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制度的推行。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垃圾分类意识。此外,农村地区也可以通过发展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产业,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此外,农村地区的生态修复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地区的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村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和保护农田、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同时,加强对农民的生态意识培养,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另外,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提供经济支持,促进农村地区的生态修复工作。

综上所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制度、加强农村生态修复工作,我们相信农村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提升。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层调研报告 篇三

2015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层调研报告

  XX市户籍人口数XXX万人,约2/3的人口工作生活在XX个乡镇和XXXX个行政村。自XXXX年开始,随着XX生态省和XX生态市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市各乡镇已全面完成生态建设规划,并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X个,省级生态乡镇XX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XX个,分别占总乡镇数的X%、XX%和XX%;市级生态村XXX个,占总行政村数的X%。根据国家

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和《XX生态市建设规划》目标要求,乡镇生态建设工作还仅处于起步阶段,离全面建成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市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进一步加强乡镇生态建设成为各级各部门当前面临的历史性挑战。

  一、进一步加强乡镇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全面建成国家级生态市的必要条件。根据《XX生态市建设规划》要求,XX将于XXXX年前建成国家级生态市,而XX%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验收要求是生态县(市、区)建设的前置条件。要真正达成生态市建设目标,基层创建工作是关键,开展乡镇生态建设创建工作能够丰富生态市建设内涵,提升生态市建设水平,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作的客观需要和必然基础。

  (二)是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好契机。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而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乡镇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基础设施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找范文就来 的重要基础条件,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乡镇调整发展思路,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辖区内居民拥有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发展空间。

  (三)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一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是指该区域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散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区域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各项生态建设创建工作从公共设施完善程度、污水处理、大气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等XX多项指标对乡镇进行考核,有力地促进当地政府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环境质量,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要素,从整体上改善当地投资环境,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四)是提升农村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历经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在认真总结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文明观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德伦理基础。生态文明强调“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和生态经济价值,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整体利益。没有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生态文明。乡镇生态建设创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增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乡镇的整体生态文明水平。

  二、当前乡镇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部分乡镇领导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当前,政府对官员的政绩考核仍然以GDP增长为依据,导致部分乡镇领导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难以转变,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不能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发展才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为“增长率才是硬道理”,片面的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可持续发展之路背道而驰。

  (二)乡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基础设施状况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综合水平、生产的发展程度和人们消费的现实程度,还直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与宁波市经济发展速度相比,乡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

  1、规划问题:乡镇发展初期由于缺乏规划指引,导致建设无序开展,给当前发展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如雨污分流、污水管网铺设难度大等。

  2、污水问题:截止到XXXX年底,全市还没有一个乡镇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几乎还是空白(XXXX个行政村仅有XX个试点),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农村溪流河道,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3、卫生厕所问题:卫生厕所改造过程中普遍存在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标准不够,导致废水渗排或不能进行合理处置,影响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质量。

  4、生活垃圾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清运—县填埋(或焚烧)”处理网络还存在覆盖面、配套设施及规范管理等方面问题,致使垃圾直接向河道倾倒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5、工业污染问题:乡镇企业存在技术含量低、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等具体问题,由此滋生了少数企业存在偷排、漏排等违法排污行为,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三)乡镇环保队伍亟待组建和完善。随着XX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规模撤乡并镇之后,乡镇的环保监管和生态建设任务日益加重,而XX市到目前为止仅慈溪市设立了乡镇监察中队,绝大多数县(市)、区还没有成立乡镇环保队伍,没有专职的环保工作人员,致使很多工作到县级一下就难以推动,生态建设工作明显滞后。同时,在乡镇环保队伍中,无论是专职的或兼职的工作人员中还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不高、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因此,加强乡镇环保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组织开展环保知识培训,配备相应环保器材等工作也亟待完善。

  (四)乡镇生态建设经费不足。开展生态建设工作是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生态建设涉及的建设内容以基础设施建设核心,而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与共享性,初期投资巨大、回收期长等特征。近年来,XX市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财政性投资在绝对量上一直保持着增长的态势,但这一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基础设施建设总额的增长速度,由此导致财政资金难以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

  (五)乡镇生态建设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乡镇建设前期缺乏规划引导,部分基础设施没有按实际要求进行建设,如污水管网铺设、绿化带及卫生厕所建设等,此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属于还旧帐性质,势必影响到部分居民的个人利益,这就要求乡镇政府宣传部门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宣传力度,调动居民参与、支持乡镇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妥善处理建设过程中潜在的`各类问题。此外,宁波市是个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在文化素养、生活习惯等方面与XX市民存在差异,势必要通过加强宣传,灌输人改变环境,环境改造人的理念,提高他们对生态建设的认识,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干部教育,提高生态意识。领导干部重视是抓好各项工作的前置条件。要抓好生态建设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干部生态教育和政绩考评结合起来,将如何开展生态建设工作纳入领导干部专题教育培训内容,并将建设业绩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使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到思想上到位,认识上深刻,决策上有力,行动上迅速,形成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的局面,全面推进乡镇生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建设力度,提升乡镇品位。要严格按照乡镇生态建设规划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坚持项目建设与环境改善、品位提升、经济发展相结合,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彰显城镇文化内涵。在具体项目建设上体现美观、实用、紧凑,不搞形象工程,建筑要富有特色,注重整体协调,体现文化品位。   (三)组建环保机构,加强素质培训。机构和队伍是管理和建设的主体,没有机构和人员就谈不上管理和建设,要尽快组建和完善乡镇环保管理网络,保障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和资金来源,使乡镇环保工作人员能够全心身投入到基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去。针对乡镇环保工作队伍还存在专业素质偏低,学历不高,缺乏专业人才等情况,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由各级环保部门举办的环保培训班,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

  (四)拓展投资途径,确保投入到位。采取政府产权管理、间接调控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健全以政府引导的、以企业为主体的、全社会、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如各地污水处理管网建设经费由各级政府投资,而污水处理厂建设可采用XXX投资模式,在不改变原来用途的前提下,有偿、有期限地转让基础设施经营权;乡镇污水管网建设费用由市政府补贴、污水处理费返还金、建设补偿金和乡镇投资构成;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的形式,从建设到运行全部由企业负责,政府则在保障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相应补贴,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效用和对民间资本的带动作用,以政府杠杆资金吸引社会资金的广泛参与,确保乡镇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到位。

  (五)加强环境宣教,实施寓教于乐。要动员广大群众支持、参与乡镇生态建设,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必须先从转变意识形态着手。各乡镇要积极引导全民参与,通过举办讲座、论坛和竞赛、中小学生宣传资料发放等多种形式开展环境教育和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宣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基层调研报告(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