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小课题开题报告(优秀3篇)

时间:2015-09-06 09:17:3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中生物小课题开题报告 篇一

标题: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中的气孔调节机制

摘要:

本课题旨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中的气孔调节机制。通过对植物的气孔特征、气孔开闭调节机制以及光合作用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并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正文:

1. 研究背景: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而气孔是植物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气孔开闭调节机制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的气孔调节机制,对于提高光合效率、改善农业生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植物气孔特征、气孔开闭调节机制以及光合作用的关系进行探究,揭示植物光合作用中的气孔调节机制,为深入理解植物光合作用过程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内容:

3.1 植物气孔特征研究:通过对不同植物的气孔密度、大小、分布等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揭示不同植物气孔特征的差异性。

3.2 气孔开闭调节机制研究:通过对植物气孔的开闭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气孔开闭的影响,探究气孔开闭调节机制。

3.3 光合作用与气孔调节机制关系研究:通过对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和气孔开度进行测定,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光合作用与气孔调节机制之间的相互影响。

4. 研究方法:

4.1 植物样本采集:选择多个不同种类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植物叶片样本。

4.2 气孔特征观察:使用显微镜对采集的植物叶片样本进行观察,记录气孔的密度、大小、分布等特征。

4.3 气孔开闭过程观察:将植物叶片样本置于不同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使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气孔的开闭过程。

4.4 光合作用速率测定:将植物叶片样本置于不同光照条件下,使用光合作用速率仪测定光合作用速率。

4.5 气孔开度测定:使用气孔开度仪测定植物叶片样本的气孔开度。

5. 预期成果:

通过对植物光合作用中的气孔调节机制的研究,预期可以揭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机制,为植物生长调控、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结论: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涉及植物气孔特征、气孔开闭调节机制以及光合作用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并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指导。该研究对于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改善农业生产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小课题开题报告 篇二

标题:探究人类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关系

摘要:

本课题旨在探究人类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关系。通过研究基因突变的形成机制、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正文:

1. 研究背景:

遗传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类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深入研究人类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关系,对于预防和治疗遗传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基因突变的形成机制、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揭示人类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关系,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内容:

3.1 基因突变的形成机制研究:通过对基因突变的种类、来源以及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和探究,揭示基因突变的形成过程和机制。

3.2 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通过对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致病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异常等方面进行研究,揭示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

3.3 人类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关系研究:通过对遗传疾病患者和正常人群的基因突变频率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人类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4. 研究方法:

4.1 基因突变形成机制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分析等方法,总结和归纳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形成机制。

4.2 遗传疾病发病机制研究:通过病例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方法,揭示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

4.3 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关系研究:通过对大样本人群的基因突变频率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研究人类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5. 预期成果:

通过对人类基因突变与遗传疾病的关系进行研究,预期可以揭示基因突变对遗传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结论: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涉及基因突变的形成机制、遗传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该研究对于改善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遗传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小课题开题报告 篇三

高中生物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名称

  物教学中分层教学与高效课堂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要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

  但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必然有快慢和成度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教学和辅导,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使课堂更加高效。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分层教学:

  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高效课堂: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即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而分层教学有助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差异,有效引导,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与课堂效果的最佳结合,给每个学生成功的体验,让每个学生都有进一步发展的渴望。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研究的主体部分:高一年级二班全体学生

  2、解决问题:学生学习水平差异与学习效益的矛盾。

  3、解决方法和举措

  方法:分层教学

  举措:

  第一阶段:(2011年5月---6月)

  ① 了解差异,分类建组。

  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动态及学习能力进行了解和掌握。然后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对学习生物课的'积极程度把他们分为A、B两组(为隐性分组,学生并不知情)。A组为偏文、B组偏理。

  ② 针对差异,分类目标。

  A组学生主要目标是夯实基础(包括概念、图解、规律等属于识记范畴的内容)。B组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适度加强能力的提高(即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迁移)。

  第二阶段:(2011年6月--11月)

  ③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完成课标要求的基本内容,面对全体学生。而在课堂练习或教辅资料的处理中,则可以分类推进,即对知识进行适度的拓展和延伸,进而完成能力的提高。同时分层教学的思想在学案、教案、课件及作业的布置中要有所体现。

  ④ 阶段考查,分类考核。

  在章节测验或月考中,主要采取必答题和附加题的模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进行检测,从而达到分类考核的目的。试题难易程度控制在:基础题85℅,中等程度能力题10℅,高等程度能力题5℅.℅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后的收获与效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欲望。

  ⑤ 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对学生的每次考试成绩作出分析后,给出一个相对积极、肯定的评价,肯定他的每一点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第三阶段:(2011年12月)

  整理教学论文、案例、随笔、课件等过程性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随笔、在整个课题研究期间,把自己的感想或者新的想法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

  2、设计、设计较典型的有关分层教学的教学设计。

  3、课件、精心制作课件,体现分层教学的主旨。

  4、结题报告

高中生物小课题开题报告(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