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局重点工作班子述职报告 篇一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是市商务局重点工作班子的一员,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大家述职。在过去一年里,我们班子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推动市商务局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此,我将简要总结我们的工作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和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一、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市商务局重点工作班子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全力推动市商务事业的发展。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商务投资促进方面,我们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加大对外招商力度。通过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举办商务洽谈会等方式,吸引了一批外资企业投资我市,推动了市商务事业的发展。
2. 对外贸易促进方面,我们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通过简化贸易手续、提升通关效率等措施,有效促进了我市外贸的发展,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
3. 服务贸易发展方面,我们积极推动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通过加强与服务业企业的对接,鼓励发展服务外包、旅游等新兴服务业,提升了我市服务贸易的水平和竞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工作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 工作协调性不足。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我们在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影响了工作的整体效果。
2. 人才队伍建设不足。虽然我们加大了对外招商引资的力度,但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影响了我市商务事业的发展。
三、改进措施和工作计划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进工作,并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1. 加强协调与沟通。我们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提升工作的整体效果。
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我们将加大对外招商引资的力度,争取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为我市商务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我们将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逐步推进工作,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总之,过去一年,市商务局重点工作班子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协作,努力推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清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将通过加强协调与沟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及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等措施来改进工作。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的工作将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谢谢大家!
市商务局重点工作班子述职报告 篇三
市商务局重点工作班子述职报告范文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商务局局积极发挥整体合力,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市商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年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三项指标均跨入全省第一方阵,综合排名分别居全省第3、第4、第5。其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9.68亿美元,全省第4;同比增长32.2%,全省第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4亿元,全省第6;同比增长14.7%,全省第4。实现进出口 15.8亿美元,全省第8;同比增长38.92%,全省第4。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一个突破,口岸建设全面提速
争取到上海铁路局投资2亿元打造蚌埠铁路无水港,争取到省商务厅支持打造皖北货运集散中心,争取到合肥海关支持蚌埠申建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口岸累计进出口货量44.27万吨,超过国家一类口岸运量标准,是2012年的3.86倍,陆运口岸增幅全省第1。新开通蚌埠至上海、蚌埠至宁波集装箱快线。
狠抓异地报关回归。实现a级企业倍增、货量倍增、通关效率倍增、关税倍增,特别是关税首次破亿,约2.4亿元,增长289%。争取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支持蚌埠建成皖北食品、农产品区域检测中心。
(二)三个进位,跨入全省第一方阵
1、实施大通关,进出口逆势上扬。实施大通关,迅速出台促进贸易便利化16条措施,与上海、镇江港口等实现区域快速通关,首次实现本地报关本地验放。抓产业和贸易融合,推动丰原与华芳、中粮与开来纸业等开展贸企合作、代理进出口等,进口增幅居全省第1;抓贸易与金融对接,推进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战略合作,政策性贷款余额6.4亿元;推进公共平台建设,获得补助资金量省内第一;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孵化进出口实绩企业90家;抓包保责任制,实现企业包保全覆盖,新增进出口备案权企业124家;抓国际市场开拓,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28次。
2、抓好对外合作,外资外经不断攀升。精心组织**皖港经贸交流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签约外资项目6个,合同利用外资额9.6亿美元。优化招商引资结构,鼓励类产业占70.2%。结合商务工作,先后引进中远集团、浙江三替等行业龙头企业。积极为企业争取省、市“走出去”专项促进资金,规范“走出去”企业管理,利用对外投资项目带动我市设备出口。
3、激活中心商圈,市场网点建设加快。启动新一轮商业网点规划修编。跟踪协调全市重大商贸项目建设, 19个项目列入省级调度的“861”重点商贸流通项目。目前,万达广场、国际汽车城等一批商贸项目开业运营,拉动消费成效凸显。指导宝龙、华夏街区提升改造,引入大润发等入驻淮河文化广场商圈,增强商圈辐射力,聚集人气。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50户,新增数居全省第4。
(三)五个亮点,开创商务发展新局面
1、划行归市效果明显。创新开展划行归市试点工作,小商品批发向蚌埠义乌国际商贸城集聚、农副产品批发向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聚,批发市场覆盖半径已扩大到省外,商业格局进一步清晰,取得了“1+1>2”的效应。
2、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全国家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基本完成,培育的家政龙头企业数居全省前列,建成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全国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试点稳步推进。省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取得进展,已完成1个分拣中心和40个回收站亭的建设。新获省级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当年即建成商贸中心4个、农家店12个,2个配送中心正在施工中。新获批省级商贸服务区建设试点。
3、电商发展未雨绸缪。起草了发展电商政策,积极培育o2o模式的本地生活主流平台,培养、扶持电商企业55家。仅“双十一”当天,有1家电商企业销售额突破1000万,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和经营户10家,10万元以上的'企业和经营户120家。
4、民生商务惠及百姓。“五位一体”(放心肉、放心菜、放心购物便利店、放心早餐、放心家政)放心工程受到群众欢迎,建设和改造40个农家店(直营店)、2个乡镇商贸中心。新建和改造菜市场5个,农产品进超市30家。
5、商务执法、行政审批提质提效。牵头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共查办侵权假冒案件2700件,移送案件6起。率先实行领导窗口坐班、业务科室负责人 “上门问诊、窗口坐诊”、前后方在线联动“会诊”等制度,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办理各类审批事项660件,提前办结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三、体会
(一)谋划项目站在区域角度,更易获得上级支持
我们从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把蚌埠建成皖北货运集散中心、建设皖北保税物流中心,为省支持皖北发展提供了支点,迅速得到了省商务厅、合肥海关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
(二)整合条块资源站在对方角度,更易获得响应
整合条块资源,需要“共赢”理念。我们向上海铁路局提出《建设蚌埠铁路无水港,共同开发皖北货运市场,提升铁路效益的建议》、向行业龙头企业浙江三替集团提出《共同完成商务部家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建议》等,均得到对方积极响应。
(三)行业发展站在企业角度,更易获得配合
商务行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企业的发展。为加快全市批发行业转型升级,我们从帮助新企业的角度,邀请蚌埠义乌国际商贸城、海吉星等作为批发市场划行归市试点工作的承载方,得到企业的大力配合。
四、差距、问题
总的来看,**年的商务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与“重返第一方阵”的目标、对标赶超“芜马”的任务相比,仍然存在着总量不大、结构不优的老问题。外贸方面,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观念落后。我市进出口对标马鞍山市,我市增幅高出马鞍山市39.4个百分点,但总量却低于马鞍山市19.2亿美元。外资方面,全年新批外资项目仅8个,过亿美元项目没有,缺乏后劲。我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标马鞍山,我市增幅高出马鞍山市16.6个百分点,但总量低于马鞍山市 5.11亿美元。我们不仅要把握“弯道超车”的机遇,更面临着“腾笼换鸟”的挑战。
五、思路
**年商务工作主要预期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长15%,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6%,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 打通外贸、外资外经、城乡流通三大通道
以铁海联运为抓手,加快保税物流中心、铁路无水港建设,引进普洛斯等物流行业龙头企业,打造皖北口岸经济区。一是打通外贸通道。实施通关便利化,完善外贸促进政策,调整进出口结构,吸引外地报关逐步回归,促进外贸稳定发展。二是打通外资外经通道。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创新招商理念,瞄准世界500强,紧盯大项目,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加强走出去企业孵化培育,实现走出去多元化发展,加快走出去步伐。三是打通城乡通道。全面推进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创新开展社区公益商业体系建设,完善社区网点配置,打造15分钟便民消费圈,加快流通业态健康发展,深入开展双百活动、名品“五进”活动。
(二) 实施市场、项目、品牌三大战略
以划行归市为抓手,推动批发市场大整合、大聚集、大提升,增强批发市场吸引力,扩大辐射面。跟踪服务重大商贸项目,引进一流的商贸流通企业,提升我市商贸流通业整体水平。加快商业街区建设,准确定位,做出特色,建成“城市名片”,打响地方特色品牌。
(三) 创造服务外包、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三大亮点
抓好政策储备,争取国家、省级试点,创造商务工作亮点,为建设皖北商贸流通中心争取更多支撑。积极推进服务外包试点创建工作,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高服务外包总量。发展电子商务新模式,加速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和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应用,推动电商产业园建设,形成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加强行业管理,指导行业协会创新性开展活动,以协会发展促进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