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一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体系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实践对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马原社会实践调查。
通过对社会实践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首先是社会实践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塑造作用。调查数据显示,社会实践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在经济领域,社会实践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强调合作与共享的精神。在政治领域,社会实践让人们更加关注民主和人权的实现,追求公民参与和社会发展的平等机会。在文化领域,社会实践引导人们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提倡多元文化的共存。
其次,我们发现社会实践对于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社会实践使人们更加注重实践和实证的精神,强调实实在在的成果和效益。在行为方式上,社会实践使人们更加注重实践经验和实际效果,强调问题解决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在价值观上,社会实践使人们更加关注公益和社会责任,崇尚奉献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最后,我们还发现社会实践对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组织行为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社会实践使人们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协作的意识,强调共同努力和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在组织行为上,社会实践使人们更加关注组织效能和组织发展,注重合作和创新的能力。在社会交往上,社会实践使人们更加注重互助和合作,追求互利共赢和和谐共处的目标。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对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塑造、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以及社会交往和组织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二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深入了解社会实践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一次马原社会实践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有关社会实践的重要问题。首先,社会实践对于个体的价值观念和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社会实践使个体更加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责任,培养了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社会实践也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增强了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其次,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调查数据显示,社会实践使社会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推动了社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发展。同时,社会实践也促进了社会的创新和发展,培养了社会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最后,我们还发现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调查数据显示,社会实践促进了社会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强调了社会的公民参与和社会治理的合理性。同时,社会实践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培养了社会的互助和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社会实践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注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为个体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努力。
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三
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4-20~20**-4-26
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
阅读兴趣倾:
一、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
三、调查统计数据及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针对同学们阅读倾向,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目的,阅读问题从各学院各专业各年级中随机抽取被调查者,其中男生14名、女生27名,并发放问卷120份,回收率112份,有效问卷100份。经过本小组成员的分析讨论,分析结果如下:
1、从阅读兴趣倾向来看
1)大学生在空闲时间会不会阅读,如下所示:
1经常会2有时会3偶尔会4从来不会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空闲时间有29.3%的人表示经常会读书,有46.3%的人表示有时会读书,有22%的人表示偶尔会读书,有2.4%的人表示很不喜读书,基本上从不会读书。综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还是比较喜欢经常看书的。这表明大学生总体还是爱读书的,但还是存在着部分不爱读书,不读书的现象,因此大学生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树立积极的读书意识。
2)在大学生阅读的类型来看,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广泛,有名著,散文,小说,诗歌,自然科学类,专业类实用性读物等,其中喜欢小说的最多,占33%,专业,技能,考试等有关实用性书籍其次,占22%。因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小说读物的最热衷。
3)由有关阅读名著书籍的问题结果统计可以看出,有29.5%的人表示喜欢并经常读,有52.8%的人表示喜欢,但很少读,也有17.6%的人表示不喜欢读。而将近68.0示不经常或不喜欢阅读名著的原应是,晦涩难懂,读起来没有什么趣味。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还是不太关注的,这给了我们学生一个警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名著是文化的瑰宝,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看的,这也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做到的。
2、从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来看
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1)在时间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9.3%的学生每天花不到一小时作课外阅读,58.5%%的学生花1~2小时,16.9%的学生花2~4小时,5.3%的学生花4小时以上时间阅读。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77.8%,超过两小时的仅占22.2%,说明虽然大学相别于高中,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但学生们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在月阅读量上根据统计结果显示:15.9%的学生每月读3本以上的书,57.3%的学生阅读1~2本,26.8%的学生每月读少于1本。从阅读量上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在业余时间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种状况,是不理想的。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从阅读目的来看
1)根据“你通常会受什么影响而选择一本书”这个问题结果显示:同学们的选择较为集中,有26.3%的同学选择了“名著或获过奖,有42.0%的同学选择了“媒体中推荐”,有24.4%的同学选择了“老师或朋友推荐的,剩余7.3%的同学选择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由此可见,名著或获奖这个因素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影响很大,如果一本书是名著或是得过奖,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同学去选择这本书。而对于老师和朋友的推荐,对同学也有一定影响力,只是稍弱一点,但看过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对于同学的影响更弱。
2)对于“你阅读最主要的目的”这个问题,有31.7%的同学选择了“备考或学习需要”,有51.2%的同学选择了“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有2.4%的同学选择了“掌握一些实用技能,有12.2%的同学选择了“休闲娱乐”,有2.4%的同学选择了“
其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同学是为了增长见识,开拓视野而阅读的,可见同学们对于阅读的`目的还是很明确的。而提高文化修养也是打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之一,很多同学也想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使自己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而很少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掌握实用性技能,毕竟经验性的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去试验,与体会的。4、从阅读方式来看
1)我校61%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手机等网上浏览也是重要的阅读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2.4%左右的学生将书店购买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2)在选择什么样的刊物阅读这一问题上,34.4%的学生选择传统书籍,有46.9%的学生选择电子数字书籍,有18.7%的学生觉得无所谓。从这可以看出电子数字书籍已经以方便快捷的优势逐渐赶超甚至超过传统的纸质读物的重要地位,当然很多学生认为哪种都可以无所谓。学生对电子书籍的选择最多,可见,现代媒体对于生活的影响。电子读物也可以看出电子类读物已开始进入我校大学生的生活中。
5、从阅读障碍问题看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时间紧迫,忙于学业或其他社团同活动,而读书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项目,没有空余的时间,学生因此放弃了阅读课外书籍。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也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大学生活是忙碌而又新鲜的,许多刚进校的大学生对生活、对学习有无比的困惑于迷茫。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对除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外,其他都一无所知。这是由于不少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并没有从中学被动的、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走出来,他们把读书当成是专业学习之外的‘课外’的事情,缺乏阅读兴趣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读书因此具有了盲目性和功利性。还有一部分的同学选择了想读的书图书馆没有,书本的价格比较昂贵,许多学生望而止步,承担不了这么昂贵的书费,因此也减少了阅读量。阅读是一种需要经年累月,日积月累慢慢积累起来的的行为活动,只有坚持不懈的阅读并在阅读中充满思考,才会在阅读上达到一定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