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调研报告【优选6篇】

时间:2013-04-07 06:43: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城市调研报告 篇一:探索城市发展的新路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

首先,我们研究了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通过对多个城市的规划方案和建设项目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共同的问题和挑战。首先,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的眼光和综合的考虑。许多城市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忽视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城市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由于规划和建设的周期较长,很多城市的建设项目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因此,我们建议城市规划部门应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确保规划和建设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其次,我们调查了城市的交通状况。交通问题一直是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我们发现,许多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给居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城市政府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提高公共交通的质量和覆盖范围。同时,应加强对私人汽车的管理,推广绿色出行的理念,减少对道路资源的浪费。

第三,我们调查了城市的环境状况。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环境越来越受到污染的威胁。我们发现,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不达标,水质污染也日益严重。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我们建议城市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强环保法律的执行力度,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加大对环保科技的研发和应用等。

最后,我们调查了城市的社会服务状况。城市的社会服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发现,许多城市的社会服务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范围有限等。为了改善城市的社会服务,我们建议城市政府加大对社会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同时,应加强对社会服务机构的监管,确保服务的公平和公正。

综上所述,城市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通过对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状况、环境状况和社会服务状况的调研,我们提出了一些改善城市发展的建议。我们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才能找到城市发展的新路径。

城市调研报告 篇二:构建宜居城市的关键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宜居城市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了解宜居城市的构建和发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

首先,我们调查了城市的居住环境。居住环境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对于城市的宜居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发现,宜居城市的居住环境应具备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是安全性。居住环境应安全可靠,居民应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二是便利性。居住环境应提供便利的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三是舒适性。居住环境应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居民能够享受到舒适和宜人的生活。

其次,我们调查了城市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支撑。我们发现,宜居城市的经济发展应具备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是产业多样性。宜居城市应具备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不依赖于某一种产业。二是就业机会。宜居城市应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使居民能够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三是收入分配公平。宜居城市应关注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避免贫富差距过大。

第三,我们调查了城市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是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发现,宜居城市的文化氛围应具备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是历史文化底蕴。宜居城市应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二是艺术活动。宜居城市应有多样化的艺术活动,使居民能够享受到艺术的熏陶。三是文化设施。宜居城市应提供丰富的文化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等,使居民能够方便地接触到文化。

最后,我们调查了城市的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宜居城市的必要条件。我们发现,宜居城市的环境保护应具备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是空气质量。宜居城市应具备良好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是水源保护。宜居城市应保护水源,确保居民有安全的饮用水。三是垃圾处理。宜居城市应建立高效的垃圾处理系统,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构建宜居城市需要关注居住环境、经济发展、文化氛围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关键因素的调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宜居城市的构建和发展。我们相信,只有在这些关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打造出更加宜居的城市。

城市调研报告 篇三

标题:北京市交通发展调研报告

摘要:本篇报告对北京市的交通发展进行了调研分析。通过对北京市的交通体系、交通规划、交通拥堵和公共交通等方面的调查,发现北京市在交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且具备了进一步改善交通状况的潜力。同时,本报告也指出了北京市在交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交通体系

北京市的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包括地铁、公交、出租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特别是地铁网络的建设,使得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此外,北京市还建立了城市快速路、环线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

二、交通规划

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交通规划,包括城市总体交通规划、地铁线网规划、公交优化规划等。这些规划为北京市的交通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为改善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效率提供了框架。

三、交通拥堵

尽管北京市在交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交通拥堵的问题。特别是在高峰时段和重要路段,交通拥堵现象比较严重。这主要是由于私家车数量的增加、道路容量的不足以及交通信号灯调度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的。

四、公共交通

北京市的公共交通发展相对较好,包括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地铁网络的建设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此外,北京市还提倡绿色出行,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然而,北京市在交通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交通拥堵问题仍然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大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力度。其次,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仍有提升空间,需要加大投入和改善服务。此外,北京市还需要加强交通规划和交通安全管理,提升交通体系的整体效能。

基于以上分析,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二、加强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三、加强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提升交通体系的整体效能。

通过本篇报告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市在交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且具备了进一步改善交通状况的潜力。期望北京市能够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提高交通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适的出行环境。

城市调研报告 篇四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水平,10月中旬,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要点安排,我委就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我市在城市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城市管理机构初步建立。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依据国务院、省政府有关在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精神,市委、市政府于XX年7月批准成立了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挂靠市政府办的正处级单位,履行城市管理政策研究制定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职责。城管局下设市城管执法支队,为科级定向补助事业单位,核定编制35人。xx区、xx区、高新区也分别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二)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市交通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先后修建了城市快速路,完成了钻石路、西坝岗路、张宣公路、xx两岸道路等城区"九纵六横"以及张宣公路拓宽改造工程,改造道路总长度110公里;实施了贯穿市区23公里的xx综合治理工程,建成30座橡胶坝、11道拦沙坝,蓄水量达到800万立方米,明湖和洋河治理工程均已启动;城区污水处理、集中供热、供气、供水等管网建设得到加强,公园、广场、桥梁、公厕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得以强力推进。

  (三)景观环境整治成效显着。截止到9月底,共拆除道路两侧违章建筑、临时建筑、危陋建筑20多万平方米,拆除户外广告5600余块;完成了12座桥梁、14公里河道栏杆及主干道路、大型建筑物、城市出入口的亮化工程;在中心城区开展了绿化景观整治工作,种植各类苗木2100万株,完成今年确定绿化任务的102%;在主城区开展了国庆花展活动,共摆放大小主题花坛80余组,摆放各类花卉40余种350万盆(株);对xx两岸等楼体实施了"穿衣戴帽"工程,完成既有建筑改造217座,粉刷墙体12.66万平方米。

  (四)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推进。积极开展中心城区露天烧烤整治工作,共清理露天烧烤90余处,责令整改、规范经营商户350户;积极开展倡导文明养犬活动,制定了《中心城区开展倡导文明养犬活动方案》,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开展了建筑垃圾遗撒专项整治行动,下发整改通知书800份,查扣违章车辆18部;严肃查处违章建设行为,共检查在建工程65项,下达责令停止建设通知书57份,发现未办理规划许可的违法建筑35项;开展马路市场、流动摊贩集中整治行动,累计规劝清理游商、游贩和占道经营11000人次。

  (五)城市环境卫生明显好转。坚持以定人、定岗、定路段、定标准为核心的"四定"责任制,不断提升路面清扫保洁质量,主次干道、重点地段实现了24小时保洁;加强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及卫生死角的治理,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制定了《xx市"门前三包"责任制实施方案》,先后三次开展了对辖区沿街商户"门前三包"落实情况的执法检查,在探索建立群众化长效管理机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二、存在问题

  在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管理相对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建设效益的发挥,阻碍了城市化总体水平的提高。

  (一)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社会支持参与度不高。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特别是在当前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新形势

下,城市建设战线长、任务重、压力大,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正在全力以赴推进、集中力量攻坚,尚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研究和推进城市管理,对城市管理缺乏系统谋划和强力推进,致使城市管理滞后于城市建设,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普遍存在。同时,由于宣传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部分群众对城市管理认识程度和支持度、参与度不高,市民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体制不顺,职责界定不清,管理职能分散。"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城市管理体系未能真正形成,市和区两级政府、区与街道、市和区城管局之间的城市管理和执法职责亟需进行系统界定,城区街道和社区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现有部门的职能配置不尽合理,城市管理涉及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市场管理、噪声和环境污染、养犬及停车场管理等职能,相应地分散在建设局、公用局、园林局、城管局、工商局、环保局、公安局等部门,职能过于分散,造成职责不清,又没有综合的职能机构予以牵总协调,工作难以衔接,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削弱了城市管理功能。市、区城管局之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难以实现对中心城管执法的有效指导和协调。

  (三)规划控制不严,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加大了城市管理难度。尽管我市在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详细规划出台的滞后性,往往使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布局和功能得不到全面体现,特别是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乱搭乱建、违规建设、无序开发的问题非常突出,进一步加大了城市拆迁改造成本,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另外,我市集贸市场、公厕、停车场、垃圾转运站等配套设施建设总量不足且布局不合理,导致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与民生之间的矛盾突出,马路市场、占道经营、随意停车、乱堆乱放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和制约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城市管理投入不足,城管机构职能缺位,执法力量薄弱。由于历史欠帐多,我市环卫等基础设施普遍存在简陋老化、数量不足等问题。随着城市的扩容,城区新建道路、桥梁等市政设施大幅增加,城市管理运行成本大大提高,但城市维护费没有同步增加,远远不能适应现行城市管理的需要。城管机构的职能有待加强,我市虽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但未进入政府序列局,人员工资和经费财政未实现全额拨款,执法主体资格不合法,行政处罚权该集中的不能完全集中,也没有赋予其相应的城市管理职能。市城管局及xx、xx、高新区三个区的城管局共有行政执法人员160名,城管执法力量严重不足,装备陈旧落后。

  (五)城市管理的制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一些长效管理机制不能很好地落实。我市城市管理执法目前主要依据的是国家和省的一些法律法规,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制度办法不健全、不完备,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原有的若干城市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其内容已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未能顺应形势,建立有利于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如精细化管理工作制度和作业标准、环卫和市政公用设施维护市场化运作细则、城市管理的考核激励和统筹协调机制等等。原有的一些长效管理机制落实不到位,居民养犬、露天烧烤、交通秩序等不能实现规范化管理,"门前三包"落实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三、意见建议

  (一)健全城管领导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市一级应成立由市长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定期研究城市管理的重大事项,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和考评,着力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城市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组织落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确定的有关事项。

  (二)理xx市管理体制。着力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真正建立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城市管理体制,明确划分市、区、街、社区城市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把管理工作向下延伸到"末梢",增强条块管理的互补性。应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大城管"格局,全面整合现有城管资源,组建完善新的市级城市管理机构,赋予其足够的管理和执法职能,使其真正承担起城市管理的"牵总"作用,同时在条块之间、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沟通、事前告知和定期通报制度,切实解决目前条块分割、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的问题。

  (三)加强规划执法管理。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龙头作用,在制定和执行规划时通盘考虑市区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问题,既要适xx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大规划设计投入,放开规划设计市场,提升规划层次和水平,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又要高度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全面加强规划管理,加大规划执法力度,强化规划工作层级监管,严肃查处违法用地和违规建设,坚决维护公众利益。

  (四)完善基础配套建设。今后应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尽快完善一批城市发展迫切需要的公用设施和市政设施,当前特别要对集贸市场、停车场、公厕、垃圾转运站、公共绿地、休闲活动场所等进行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进度,切实解决马路市场、停车难、公共活动场所少等问题,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使市政公用基础设施能充分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为城市管理提供物质保障和服务平台。

  (五)强化城管资金保障。应按照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步伐相适应的要求,实行多元化的城市管理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加大城市管理的投入。城市管理经费要随着城市建设加快、规模扩大、任务增加、养护标准提高和管理手段更新而相应适度稳定增长,使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确保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合理的经费需要,逐步改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装备和办公条件。充实一线城管执法人员,对执法人员的工资、经费财政应全额划拨。

  (六)推进城市精细管理。今后应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加快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制度和办法,重点研究建立数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明确各类管理目标的责任主体、作业标准、管理措施,从线到面、从面到点,建立可查询、可评价、有考核的监督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城市绿化养护、环境卫生保洁、市政设施维护等,要实行管养分开,推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专业公司或社会组织进行维护,形成统一管理、多家经营、有序竞争的运行机制。

  (七)建立完善制度体系。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和城市管理工作发展的新情况所提出的要求,尽快组织专业人员,对城市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研究,修改、完善我市城市管理的规章和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研究制定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的考核办法,建立强有力的考核奖惩机制,通过建章立制、落实责任、严格考核,确保长效管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八)注重宣传教育引导。切实加大对城市管理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广大市民的道德意识和综合素质,引导广大市民自觉遵守城市管理各项规定。学习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坚持以人为本,与广大市民进行广泛的交流和互动,加强与广大市民的沟通与联系,使广大市民支持理解、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形成爱我家园、人人维护城市形象的深厚氛围。

城市调研报告 篇五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我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年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我市现拥有安美文化艺术中心、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2个,省级文化产业基地4个,1个市级文化娱乐试点街区,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分布行业广泛,新闻传媒、出版物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和体育产业等初具规模,多种所有制文化产业竞相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显著增强,据统计,XX年我市文化产业拥有固定资产92.5亿元,比上年净增10.1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9个和1.7个百分点,分别高于郑州、南京0.1个和0.9个百分点,增速达29%,快于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1.5个百分点,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7%。XX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5.2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4.34%。

  2、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从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三个层次看,我市文化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分量明显突出。据XX年普查,合肥市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增加值之比为60.5:9.0:30.5,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业占绝对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各行业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9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为69.5%,比上年增长26%;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增长明显较快,各行业实现增加值13.64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5%,比上年增长38%。合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核心层文化产业,在全省文化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领优势明显。

  3、文化企业实力增强

  国有文化企业发展迅速,广电系统近3年来经营创收平均增幅达15%以上,XX年经营创收总额达2亿元,比XX年净增4000万元,增幅达25%,在安徽省地市广电行业中稳居第一;文化系统截至XX年底,国有资产达3亿元;合肥晚报XX年经营总收入1.47亿元,广告收入9900万元,发行收入3440万元,总资产已达2.2亿元。

  民营文化企业充满活力,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出现,涌现出“琴港演艺”、“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务”、“中设会展”、“儒林书业”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截至XX年12月,我市网吧、音像、歌舞娱乐等社会文化经营户近300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印刷、打复印、出版物批零等经营户1100多家,从业人员2.2万余人,年产值38.8亿元;各类体育经营场所70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人,固定资产投入8.5亿元。

  4、文化事业持续发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体育场馆和重点文化设施兴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XX年——XX年,合肥市市级财政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30亿元。文艺创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文化活动惠泽民众,形成了“广玉兰”艺术节、文化新春庙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功举办了第16届世界美术大会、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活动、“两博会”、“文博会”等文化会展、文化活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获得了XX年全国体育大会举办权。

  5、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相继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现了政企、政事分开,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得到切实转变;二是完成了宣传文化系统5家经营性事业单位的“事转企”改革和四家电影放映单位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启动了文博图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专业艺术院团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思路积极推进改革。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

  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还处于起步、探索、培育阶段,相对于《合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XX—)》中提出的到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8%以上的目标,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一些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1、管理机构有待加强和理顺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我市尚未成立专门的、统抓统管的文化产业管理机构,致使一些政策和项目的落实乏力推进。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XX年市政府机构改革,经有关部门批准,市文化局作为全市文化块面的管理机关,单独设立了文化产业处,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经费,XX年文化和广电合并后,取消了独立的文化产业处及相应的编制和财政经费,相关工作纳入局科技处(文化产业处),在处室工作职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广电局科技处工作职责,涉及到文化产业的职能大大削弱,和现在各级领导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及市场的迅猛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2、文化产业总量和比重偏低

  我市文化产业虽然门类较齐全,但主体“小、弱、散”,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比较薄弱。与长沙和昆明两城市相比,XX年长沙、昆明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71.56亿元和84.4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是9.5%和6.1%。而我市实现增加值为44.6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2%,明显低于长沙和昆明。因此,不论是从产业规模还是从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来看,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尚显滞后。

  3、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不均衡

  虽然我市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总体实力弱小。以公有资本为主体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服务业增加值(核心层)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而在已经处于一般竞争性和完全竞争性、国家已经向非公有资本完全放开的文化创意、网络游戏、广告会展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文化旅游、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经纪等高成长性新兴文化服务业(外围层)方面,我市与文化产业发达城市长沙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增加值的比例看,XX年我市为60.5:9.0:30.5,长沙为35.6:39.1:25.3,全国平均为42:18:40,合肥的三层次结构与长沙乃至全国有明显的差异。相比之下,以新兴文化服务业为代表的外围层,占有比重低于长沙30.1个百分点,增加值比长沙少63.04亿元,我市新兴文化产业仍处于弱小的产业发展阶段,透视出我市文化产业结构不均衡,新兴产业发展空间亟待开拓。

  4、文化产业和产品存在特色危机

  合肥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三国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已成为“合肥名片”。同时,作为省会城市,合肥还有着融汇安徽各地文化的优势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开发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业态尚未形成。现有的文化产品多处于粗放型经营,缺乏文化产品的宣传推广和后续的配套经营。大多数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和创新,缺少能够体现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近年来,政府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的决策受到文化企业的普遍认同和欢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合发〔XX〕22号)、市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合政〔XX〕89号),特别是《合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XX—)》等,对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具体的、专门的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政策;文化产业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没有建立,许多统计数都是XX年的普查数据;政府扶持、政策倾斜、税收及土地优惠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文化市场、行业规范和投融资等体系还不健全;在为文化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还没形成完整、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平台,特别是民营文化企业的待遇尚待提高。

  6、文化产业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夺取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决胜因素。文化产业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产品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专业人才,以及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层次文化领军人才,而现有的人才储备远远不够;二是缺乏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我市的文化经营人才屈指可数。

  三、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建议

  xx大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难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针对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促进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确立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

  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即进入到文化消费的快速启动阶段;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即进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XX年,合肥人均gdp达到3853美元;XX年,合肥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这预示着合肥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已经到来,文化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期。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用大的气魄,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战略性产业加以推动,确立文化产业在全市的支柱产业地位,力争到XX年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增加值占全市gdp8%以上的支柱产业,成为经济结构优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设立专门机构,推动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现有的工作机构已经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协调不了各种关系,必须建立健全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议成立合肥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宣传、文广、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可参照芜湖的经验,定期召开协调会和企业家座谈会,协调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听取意见,改善投资及政策环境。在政府职能部门设立文化产业办公室,具有独立的人员编制和财政专项经费,具体实施和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行使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日常协调推进和统一调控、监管职能。

  3、修订完善规划,扎实有力推进

  我市的文化产业规划目前还停留在行业规划和部门规划层面,缺乏权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建议在xx规划制定中,将文化产业真正放到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市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合理布局,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层次。同时,强化规划的贯彻力度,由市委、市政府来推动落实,用规委会、土委会的工作力度来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4、培育龙头骨干,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既要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又要有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建议政府对我市各类文化企业有重点、有阶段、有针对的扶持。一是对特色鲜明、实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文化企业如“樱艺缘”动漫、综艺、“音谷”(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较长产业链,能够形成企业集群的好项目,通过出台土地、税收、规划、金融等相关优惠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将其打造为上市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及股份制方式运作,形成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文化企业;二是对一些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制不顺、竞争乏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经营体制改革。例如三个专业演出团体,如果还在“国”号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须转变思想和机制,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公司化运作等形式,挂大靠强,实施重组,实现新生,及至做活做强。

  5、实施大项目战略,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强化项目带动,发挥大项目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一是借助外力,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要吸引具有雄厚资金、经营策略和营销人才优势的外来文化投资企业落户合肥,有重点地打造象芜湖方特这样的产业。二是确定重大项目,实施定向招商。结合老城区改造,将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戏曲休闲一条街;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的类似于“合钢”这样的老企业,其所闲置的部分厂房,可以作为合肥早期工业文明遗址保留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文化产业开发,改造成为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等等。可采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强后,再退出方式,如无锡尚德公司那样,政府投入的资金可以逐步退出。这部分资金可以循环使用,支持新的企业发展。通过大项目的实施,既能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也能带动周边传统餐饮业、商业、旅游业的繁荣,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戏,各方共赢局面。我市应抓住XX年举办全国体育大会的契机,有力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6、设立专项基金,成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使其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骨干文化企业的组建和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像城建投资公司那样对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可多渠道筹措,一是帮助骨干企业尽快上市融资;二是大项目、大工程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三是可以广泛动员社会资本投资于文化产业;四是可以通过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奖励、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各类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成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以及风险担保公司,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资本运作、扶优扶强的模式,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投资结构,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7、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体系

  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没有出台专门的、具体的文化产业政策。而外地许多城市已走在我市的前面,例如,芜湖市从XX年起,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对动漫产业的奖励。建议市政府吸纳各地经验并结合我市实际,尽快研究制定较为系统、操作性强、细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例如比照高新企业进行税费减免;享受比工业用地更优惠的土地使用政策;在信贷融资、资产处置方面按股份制和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在人才问题上构建合理的引进、培养、使用和奖励机制;建立我市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产品审批权限等方面参照先发地区做法等。

  调研组认为,合肥的文化产业发展已进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机遇期,我市应像抓工业立市那样抓文化产业,像合肥大建设那样,狠抓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一定会有力助推我市经济发展,也必将有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城市调研报告 篇六

  近年来,xx县以巩固创建成果,提高公民素质、提高县城品位、美化县城环境、提升县城形象为目的,坚持“文明总揽、人文先导、生态创建”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加大县城管理力度,县城环境面貌日新月异,实现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xx县于1993年跨入省级卫生县城,十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创建文明卫生县城工作作为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构筑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要求,全面开展城区综合整治。主要做法是:

  (一)完善组织机构,构筑创建网络。

  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创建文明卫生县城领导小组,下设整治办公室。建立健全创建及爱卫组织机构,并明确专兼职工作人员。从而在全县形成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社会监督、依法管理”的创建网络。

  (二)狠抓宣传教育,营造创建氛围

  为切实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舆论宣传和健康教育。此外,每年世界卫生日和全县统一组织的卫生活动中,县、乡党政主要领导都率先垂范,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一起走上街头,参加清运垃圾、打扫卫生的义务劳动。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而且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三)夯实基础工程,提高管理水平。

  按照“净、绿、亮、美、畅”的要求,夯实四大工程体系。一是净化工程。改革环卫管理体制,新装垃圾箱200余个,使全县道路清扫保洁实现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主、次干道保持了干净卫生。二是绿化工程。采取规划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依法治绿、科学护绿等有效措施,以街道为依托、小区为节点,新植树木花草60万株,构建起绿色生态屏障。三是亮化工程。在城区全面实施路灯照明升级改造和夜景照明工程,同时,新安装灯箱1000余个,基本实现了县城道路路灯全覆盖。四是美化工程。按照“一改、三拆、四完善”的要求,以整治“破旧楼体、破旧墙体、破旧大门、破旧阳台、破旧街口、破旧门店、破旧路面”等“七旧”为内容,完成了人民路、东城路等主要道路(段)的整治,并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人民文化广场。

  (四)突破创建难点,提升创建档次。

  多年来,我们以县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死角问题、三不管问题为重点,逐项逐条抓落实。一是户外广告整治。按照“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服务经济、美化环境”的要求,我们对县城内沿街门店的广告牌匾,从词语内容规格样式等进行了逐一规范,并在县城主要街道上制作大型公益广告10个,使县城的各条街道在整齐规范中又各有特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二是积极开展烟尘控制。对不合格、污染环境的燃煤大锅炉分期分批安装脱硫设施和在线监控装置,对较严重的燃煤锅炉予以取缔、拆除或改用清洁燃料。三是大力开展疾病防治,加强了县卫生局、县医院等疾控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谋划开展好机关干部认栽“公益林”等社会公益活动,抓实志愿者义务服务、监督劝阻不文明行为等道德实践活动,全面提升了县城创建的整体品位。

  (五)搞好日常管理,健立长效机制。

  为了强化日常管理,我们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卫生检查评比机制。一是不定期卫生检查。多年来,县委、县政府定时、定期抽调专人深入街道、院落和单位,对特殊行业、重点地段的创建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发现问题,现场解决。二是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结合全县实际,制定考核评比办法,坚持开展行业、单位创建检查评比活动,对先进单位予以隆重表彰,对落后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新闻曝光。三是扎实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在执法、社会服务、垄断性行业等部门开展文明执法杯、优质服务杯、便民利民杯等“三杯竞赛”,全面推行规范化服务和管理,以语言文明为突破口,以为服务对象着想为前提,结合行业特点,推行文明用语,落实各项服务措施和各项承诺。

  目前,我县的创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县城环境美化还是低层次、低水平,还没有真正做优做美。脏乱差问题依然是个顽疾,个别背街小巷的清扫保洁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城中村卫生管理水平不高,集贸市场卫生、软体广告出现反弹。二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秩序等诸多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交通混乱,行人乱穿马路、街道两旁乱停乱放、挤占道路摆摊设点、公共设施破坏严重等现象严重。三是文明素质不高,存在不良陋习。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乱倒垃圾、求神拜佛、封建迷信活动等依然存在。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方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为载体,以“清除垃圾,规范摊点,美化县城”为主要内容,按照“巩固、提高、延伸、辐射”和“以城带镇、以镇促城、城镇联动”的总体思路,层层推进。

  1、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改善县城卫生面貌。

  县城卫生环境,是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治理脏乱差工作,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长期坚持。整治办、环保、卫生、城管部门,要分工合作,各负其责。以县城主干道、汽车站等公共场所为重点,大力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实行全天候、全方位保洁;要增加这些场所的公共厕所、垃圾箱等卫生设施,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仍果皮、纸屑、乱倒垃圾、污水等不文明行为的劝阻、监督。要加强县城出入口、城中村的卫生保洁,实现无成堆垃圾、无白色污染;背街小巷要定时清扫,不留死角;要进一步亮化美化街道门店,增加中心区的灯光设施,让县城亮起来;要研究制定有效治理非法小广告的行政措施和相关法规,治理县城“牛皮癣”,让县城美起来。

  2、创卫工作应该是全民投入,而不能只靠环卫工人、

挂点单位和政府部门单独完成。

  因为现在绝大部分群众的素质有待提高,很多时候看到环卫工人辛辛苦苦刚清理干净,随后就有不自觉的人乱扔乱倒,工人的劳动成果白白浪费,我们要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创卫工作深入到广大群众心中,只有群众心里有创卫意识,能自觉讲究和维护卫生,我们的创卫才真正创到了家。

  3、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全民道德实践活动。

  引导广大群众遵守《公民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中,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仍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污水;爱护公物,不破坏公用照明灯、不损坏公用电话;保护环境,不损坏树木花草,不践踏绿地,不乱丢塑料袋、电池等废弃物;在公共交往中,讲究礼节礼仪,文明乘车,遵守交通规章,不违章驾驶、不乱穿马路、不乱停乱放车辆;加强对县城主干道、汽车站、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建议在这些公共场所建立由公安、工商、税务、建设、环保、物价、运管等部门参加的联合执法管理机构,联合执法。

  4、建立市民学校,达到四个一。

  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有一个针对不同群体需要的教育培训大纲;有一套教材和具体的培训方案;有一条地方财政和社会资助相结合的投入渠道。

  5、深入开展“诚信xx”活动。

  按照“社会管理公平公正、经济交往履约践诺、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的要求,狠抓诚信教育、培育诚信道德、规范信用行为、发展信用服务。以舆论宣传为导向,营造诚信氛围;以各种形式的教育阵地为依托,进行诚信教育;以制定公约、健全制度、完善规范为载体,强化诚信意识;以承诺践诺为载体,规范诚信行为;以选树典型为手段,塑造诚信形象;建立诚信档案,通过诚信监督警示、新闻曝光,纠正不诚信行为。

城市调研报告【优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