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优秀6篇)

时间:2014-06-08 03:40:1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一

在高二化学学习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和掌握的。下面将针对其中几个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 化学键与分子构型

化学键是分子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原子间电子的共享情况,可以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共价键的形成需要考虑原子的电负性差异和轨道杂化。分子的构型是指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通过VSEPR理论可以预测分子的构型。

2.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需要注意酸碱的定义、酸碱溶液的pH值和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有强酸强碱中和反应、弱酸强碱中和反应和强酸弱碱中和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需要掌握氧化数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方法。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

4.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快慢程度。在研究反应速率时,需要了解反应速率的定义、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速率方程等。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一定状态后物质浓度和反应速率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的状态。在研究化学平衡时,需要了解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

5. 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是指通过配位键将中心金属离子与周围的配体离子配位形成的化合物。在研究配位化合物时,需要了解配位键的形成和命名原则,以及配位数的确定方法。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

通过对以上几个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高二化学的核心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二

在高二化学学习中,还有一些其他重点知识点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和掌握的。下面将继续对其中几个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 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大量重复单体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在研究高分子化合物时,需要了解聚合反应的类型和机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2. 化学能和化学反应热力学

化学能是指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和释放。在研究化学能时,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焓变、熵变和自由能变化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化学反应热力学研究的是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反应的方向性。

3. 电化学和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是研究电流与化学反应之间关系的学科。在研究电化学时,需要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和电解质的导电性,以及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常见的电化学反应有电解、电池和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测定等。

4. 难溶盐的溶解度和溶液的饱和度

难溶盐是指在溶液中溶解度极低的盐类。在研究难溶盐的溶解度时,需要了解溶解度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液的饱和度是指溶液中溶质达到最大溶解度时的状态。在研究溶液的饱和度时,需要了解溶解度曲线和饱和溶液的制备方法。

通过对以上几个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掌握高二化学的核心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同时,这些知识点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三

  1、SO2能作漂白剂。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2、SO2与Cl2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则会失去漂白性,

  3、往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

  第一种可能为与Cl-生成难溶物。包括:①AgNO3

  第二种可能为与H+反应生成难溶物。包括:

  ①可溶性硅酸盐(SiO3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②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

  ③S2O32-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

  ④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胶粒带负电荷与加入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若加HI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I2。

  ⑤AlO2-离子方程式:AlO2-+H++H2O==Al(OH)3当然,若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则会溶解。

  4、浓硫酸的作用:

  ①浓硫酸与Cu反应——强氧化性、酸性②实验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脱水性

  ③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催化剂、吸水剂④酯化反应——催化剂、吸水剂

  ⑤蔗糖中倒入浓硫酸——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

  ⑥胆矾中加浓硫酸——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

  ①醛;②甲酸;③甲酸盐;④甲酸酯;⑤葡萄糖;⑥麦芽糖(均在碱性环境下进行)

  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①显两性的物质:Al、Al2O3、Al(OH)3

  ②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NH4)2S等。

  ③弱酸的酸式盐:NaHS、NaHCO3、NaHSO3等。

  ④氨基酸。

  ⑤若题目不指定强碱是NaOH,则用Ba(OH)2,Na2CO3、Na2SO3也可以。

  7、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2、NO、Br2(g)、HCN。

  8、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和SO2、H2S和Cl2、HI和Cl2、NH3和HCl、NO和O2、F2和H2。

  9、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

  10、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和SO2,但两者同时使用时漂白效果减弱。检验Cl2常用淀粉碘化钾试纸,Cl2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四

  化学的基本要领:熟练记忆+实际操作,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要将熟练记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习要安排一个简单可行的计划,改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适当参加学校的活动,全面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听课),多记(记重要的题型结构,记概念,记公式),多看(看书),多做(做作业),多问(不懂就问),多动手(做实验),多复习,多总结。用记课堂笔记的方法集中上课注意力。

  尤其把元素周期表,金属反应优先顺序,化学反应条件,沉淀或气体条件等概念记住,化学学起来才会轻松些。

  即:要熟记前18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特点,以及常见物质的相对原子量和相对分子量,以提高解题速度。

  对化学物的化学性质应以理解掌握为主,特别要熟悉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全面掌握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并能设计一些典型实验。

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五

  1、功能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既有传统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又有某些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2、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的问题⑴高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有什么关系?⑵高分子应具有什么样的主链?应该带有哪种功能基?⑶是带功能基的单体合成?还是先合成高分子链,后引入功能基?如高吸水性材料的合成研究启示:人们从棉花、纸张等纤维素产品具有吸水性中得到启示:它是一类分子链上带有许多亲水原子团——羟基的高聚物。合成方法:⑴天然吸水材料淀粉、纤维素进行改性,在它们的高分子链上再接上含强吸水性原子团的支链,提高它们的吸水能力。如将淀粉与丙烯酸钠一定条件下共聚并与交联剂反应,生成具有网状结构的淀粉——聚丙烯酸钠接枝共聚物高吸水性树脂。⑵带有强吸水性原子团的化合物为单体进行合成。如丙烯酸钠加少量交联剂聚合,得到具有网状结构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

  3问题:学与问中的问题汇报:橡胶工业硫化交联是为增加橡胶的强度;高吸水性树脂交联是为了使它既吸水又不溶于水。小结:高吸水性树脂可以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植树造林时抗

  旱保水,改良土壤,改造沙漠。又如,婴儿用的“尿不湿”可吸入其自身重量几百倍的尿液而不滴不漏,可使婴儿经常保持干爽。可与学生共同做科学探究实验。

  3、应用广泛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⑴高分子分离膜:①组成:具有特殊分离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②特点:能够让某些物质有选择地通过,而把另外一些物质分离掉。③应用:物质分离⑵医用高分子材料:①性能:优异的生物相溶性、亲和性;很高的机械性能。②应用:

  人造心脏硅橡胶、聚氨酯橡胶人造血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人造气管聚乙烯、有机硅橡胶人造肾醋酸纤维、聚酯纤维人造鼻聚乙烯有机硅橡胶人造骨、关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造肌肉硅橡胶和绦纶织物人造皮肤硅橡胶、聚多肽人造角膜、肝脏,人工红血球、人工血浆、食道、尿道、腹膜

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六

  一、浓硫酸“五性”

  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难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二、浓硝酸“四性”

  酸性、强氧化性、不稳定性、挥发性:

  化合价不变只显酸性

  化合价半变既显酸性又显强氧化性

  化合价全变只显强氧化性

  三、烷烃系统命名法的步骤

  (1)选主链,称某烷

  (2)编号位,定支链

  (3)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

  (4)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使用时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①最简化原则

  ②明确化原则,主要表现在一长一近一多一小,即“一长”是主链要长,“一近”是编号起点离支链要近,“一多”是支链数目要多,“一小”是支链位置号码之和要小,这些原则在命名时或判断命名的正误时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氧化还原反应配平

  标价态、列变化、求总数、定系数、后检查

  一标出有变的元素化合价;

  二列出化合价升降变化;

  三找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目相等;

  四定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

  五平:观察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六查:检查是否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通常通过检查氧元素的原子数),画上等号。

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优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