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一
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物的起源、结构、功能、发展和演化等方面的知识。本篇文章将对生物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1. 细胞理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2. 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科学,遗传信息通过DNA分子的遗传物质基因来传递。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基因的复制和分离来实现的。
3. 进化论:进化论认为生物是通过演化而来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于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机制。进化论提出了物种起源、演化和分化的机制,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
4.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氧气,同时也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5.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可以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
6.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和系统发育的科学,通过对生物形态、生态、遗传和分子等特征的研究,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的分类单位,形成分类系统。
7. 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学关注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相互关系。
8.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通过改变生物的基因组来改变其性状的技术。基因工程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生产药品和疫苗、治疗遗传疾病等方面。
以上是生物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归纳,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生物学是一门广泛而深入的学科,希望本篇文章对读者在学习生物学方面有所帮助。
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二
第二篇内容
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三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1.概念及其反应式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总反应式:CO2+H2O───CH2O+O2
反应式的书写应注意以下几点:(1)光合作用有水分解,尽管反应式中生成物一方没有写出水,但实际有水生成;(2)“─”不能写成“=”。
对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反应式应该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条件——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来掌握。
2.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1.生物进化方面:
一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二是O2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臭氧(O3)吸收紫外线,减弱太阳辐射对生物的影响为水生生物到达陆地提供了可能;
三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有机物为较高级异养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2.现实意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主要应满足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内部条件——植物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光合作用的面积(适当密植),外部条件——充足的原料(CO2和H2O)、适宜的光照、较长的光合作用时间。
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四
1、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
3、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若着丝点分裂,则就各自成为一条染色体了)。每条姐妹染色单体含1个DNA,每个DNA一般含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
4、有丝分裂:大多数植物和动物的体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数目。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亲代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5、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6、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结构,它和染色体的运动有密切关系。
7、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准确地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平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
8、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例如,蛙的红细胞。
公式:
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
2)DNA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①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②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
语句:
1、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关系:
第一,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细胞中的两种不同形态。
第二,染色单体是染色体经过复制(染色体数量并没有增加)后仍连接在同一个着点的两个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当着丝点分裂后,两染色单体就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姐妹染色体)。
2、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以染色体着丝点的数目来确定的,无论一个着丝点上是否含有染色单体。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但当染色体(染色质)复制后且两染色单体仍连在同一着丝点上时,每个染色体上则含有两个DNA分子。
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五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
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微器官,也称为拟器官或亚结构。其中质体与液泡在光镜下即可分辨,其他细胞器一般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方可观察。细胞器(organelle)一般认为是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但对于“细胞器”这一名词的范围,还存在着某些不同意见。细胞中的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内质网、中心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它们组成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使细胞能正常的工作,运转。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一)双层膜
1、线粒体
(1)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其内含有少量的DNA与RNA,可复制
(2)功能:进行的主要场所
2、叶绿体
(1)结构:其内也含有少量的DNA与RNA,可复制;
基质中含有酶,基粒中了有酶还有色素
(2)功能:进行的场所
(3)存在:绿色植物的和幼茎皮层细胞
(二)无膜结构
3、中心体
(1)存在:动物和低等中
(2)功能: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4、核糖体
分类(1)游离型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血红蛋白,与有关的酶)
(2)附着型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消化酶,抗体,一部分激素)
单层膜
5、内质网
分为(1):分泌蛋白的加工合成及运输
(2)光面内质网:合成糖类脂质等有机物
6、高尔基体
(1)中:进一步对分泌蛋白加工,分类和运输
(2)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7、液泡
(1)存在:中
(2)功能:调节细胞内环境;充盈的液泡可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8、溶酶体
(1)其内含多种水解酶
(2)功能:消化分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病菌
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六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
:
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
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
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糖类
脂质
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核酸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
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l的NaOH乙液:0.05g/l的CuSO4)
注意事项:
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
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l的NaOHB液:0.01g/l的CuSO4)
注意事项:
①先加A液1l,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
颜色变化: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