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工作总结(推荐6篇)

时间:2014-03-05 08:30: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残疾人工作总结 篇一

残疾人工作总结是对残疾人在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进行回顾和总结的过程。通过总结,不仅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同时也可以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下是我个人在残疾人工作中的总结和体会。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一项残疾人就业援助项目。通过与残疾人交流和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我深刻地意识到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首先,残疾人在工作中常常面临着身体上的不便和障碍。有些残疾人行动不便,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工作任务。有些残疾人存在听力或视力障碍,需要特殊的辅助设备或者翻译人员才能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这些身体上的困难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和困扰。

其次,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还面临着来自外界的歧视和偏见。由于对残疾人的误解和偏见,很多雇主对残疾人持有负面态度,认为他们不能胜任工作。这种歧视和偏见给残疾人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使他们在工作中感到孤立和不被接纳。

针对这些问题,我通过与残疾人密切合作,尝试了一些解决方法。首先,我积极帮助残疾人寻找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我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身体上的障碍,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我也通过与雇主进行沟通和协商,促使他们改变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态度,为残疾人创造一个公平和包容的工作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首先,我意识到残疾人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只要给予他们机会和支持,他们同样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出色。其次,我认识到残疾人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并非他们自身的问题,而是来自于外界的不理解和偏见。只有通过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才能真正为残疾人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残疾人就业问题,并努力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机会和权益。我将继续与残疾人密切合作,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倡导和宣传,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和态度,为残疾人创造一个更加友善和包容的工作环境。

残疾人工作总结 篇二

残疾人工作总结是对残疾人在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进行回顾和总结的过程。通过总结,不仅可以发现问题和不足,同时也可以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下是我个人在残疾人工作中的总结和体会。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一项残疾人就业援助项目。通过与残疾人交流和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我深刻地意识到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首先,残疾人在工作中常常面临着身体上的不便和障碍。有些残疾人行动不便,需要他人帮助才能完成一些基本的工作任务。有些残疾人存在听力或视力障碍,需要特殊的辅助设备或者翻译人员才能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这些身体上的困难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和困扰。

其次,残疾人在就业过程中还面临着来自外界的歧视和偏见。由于对残疾人的误解和偏见,很多雇主对残疾人持有负面态度,认为他们不能胜任工作。这种歧视和偏见给残疾人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使他们在工作中感到孤立和不被接纳。

针对这些问题,我通过与残疾人密切合作,尝试了一些解决方法。首先,我积极帮助残疾人寻找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我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身体上的障碍,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我也通过与雇主进行沟通和协商,促使他们改变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态度,为残疾人创造一个公平和包容的工作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首先,我意识到残疾人也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只要给予他们机会和支持,他们同样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出色。其次,我认识到残疾人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并非他们自身的问题,而是来自于外界的不理解和偏见。只有通过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才能真正为残疾人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残疾人就业问题,并努力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机会和权益。我将继续与残疾人密切合作,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我也将积极参与倡导和宣传,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和态度,为残疾人创造一个更加友善和包容的工作环境。

残疾人工作总结 篇三

  上半年,xx镇的残疾人工作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云南省残疾人优待规定》,紧紧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为目标,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家扶持、市场推动,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基层、面向群众的总体要求,转变思想观念,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求真的思想态度,对我镇的各项工作认真抓紧抓好落实,结合镇上开展的 “四群”教育,把我镇的残疾人事业工作稳步健康有序推进。现将半年来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镇共有残疾人1907人,其中农村残疾人1719人,非农人口170人,男性1258人,女性649人。各类残疾人为:视力150人,听力151人,言语46人,肢体1297人,智力140人,精神76人,多重47人。重度残疾人525人。

  二、以会代训,加强对联络员(康复员)的业务培训

  1、为了不断提升残疾人联络员的业务素质,更好地发挥残疾人联络员及康复员的桥梁作用,以促进我镇的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20xx年3月15日全镇各村(社)的联络员(康复员)及残联理事长、副理事长和康复指导员29人参加县残联统一组织召开为期两天的《师宗县20xx年肢体残疾儿童免费矫治工作动员暨专职委员培训会议》。会上通过张副县长和县残联理事长的动员讲话,使各参会者深感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体会到做好残疾人事业工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增强了各参会者从事残疾人事业的责任感。会上通过县医院李智、李时先医生专业系统的讲解,使参会者知道畸形的形成和分类以及白内障的形成及筛查方法,了解到通过做矫治手术可以减轻患者及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通过培训为我镇圆满完成县残联下达的40例矫治手术和228例白内障筛查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积极组织挑选残疾人联络员、残疾人家属、康复员参加县残联组织的各级残联、菲律宾专家的讲座论坛两期15人次,让残疾人工作者更多的掌握残疾人政策,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人生观。镇残联组织残疾人联络员、康复员68人次的业务培训,让各联络员熟练把握残疾人标准评定及管理、教育、统计,确保各类残疾人情况清,底子明,并能按要求完成各类表格的填写报送。

  三、做好第22个助残日宣传活动

  我镇残联为庆祝第22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扩大残疾人政策宣传力度,于5月12日星期六赶集日在大同集镇进行助残日主题为 “加强残疾人文化服务,保障残疾人文化权益” 的宣传活动。在第22个全国助残日活动期间,慰问贫困残疾户18户,送去慰问金9000元,慰问贫困残疾人52人,送去了慰问金7800元。张贴各种标语27条,发放宣传材料2500余份,受教育群众5200余人。通过对《中共师宗县委 师宗县人民政府》的宣讲,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当地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关心,进而更加理解支持政府各项工作。通过对残疾人康复相关知识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预防小儿脑瘫、白内障的发生,减少致残的可能性,有效进行康复训练,让更多的人在关爱自己的同时,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各村(社)也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古城村委会领导非常重视关心残疾人工作,把全村委会的残疾人召集一起,宣传残疾人各项方针政策,重点传达我县对残疾人代步车拉人的取缔及解决办法,村委会领导、残疾人交心谈心,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助残日宣传活动。

  半年来,在县残联、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残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按照县残联下达的工作任务,扎实工作,使我镇的残疾人事业有了新的起色。现就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社会保障工作有了加强

  镇残联结合民政救助、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居医保、大病医疗救助等工作的开展,认真摸底调查,积极上报,解决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我镇共有xx名残疾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残疾人全部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上半年来,共对2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危房改造;为xx名一级残疾人办理了护理补贴;为96名农村低保重度残疾人办理了重残补贴金。为6名残疾人机动车驾驶员办理了燃油补贴。上半年共有xx名残疾人受到了社会各界不同形式的资助。

  二、康复救助富有成效

  白内障复明工作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赢得了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对康复工作的赞誉和支持,同时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其它各项康复任务的完成。今年共参加白内障复明普查xx例,其中疑似对象xx例,完成手术xx例。新增精神病人免费服药的有xx人,低视力康复配用助视器xx名,肢残康复训练xx名,脑瘫儿童康复训练xx名,智障康复训练xx名,聋儿康复xx名。为xx名残疾人配备了xx余件残疾人辅助器具。全镇建立了村(社区)级残疾人康复站,配备了残协工作人员。同时有效地开展“爱眼日”、“爱耳日”、“助残日”等宣传活动,极大地预防和减少残疾的发生。

  三、劳动就业进一步推进

  为推动残疾人就业,今年以来,我镇残联积极协调各企业,推荐我镇xx名残疾人参加年初举办的招聘会,其中xx名残疾人顺利就业;协调文化、工商部门解决了xx户残疾人开店问题,在本乡镇从事个体就业的残疾人有xx名。

  四、教育培训

取得进展

  大力引导残疾人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前两季度分别组织了两次家电维修培训,共有xx人参加了培训,其中xx人顺利就业,给家庭增加了收入,减轻了社会负担。并和xx名困难残疾人进行了结队帮扶,扶助残疾学生xx人。

  五、信访维权工作得到深化

  我镇残联积极与镇人大、司法所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进一步落实了我镇有关残疾人方面的优惠政策;还聘请了法律顾问为残疾人服务,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和各级法律援助中心积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半年来我镇残疾人法律咨询xx余人次,解决xx名残疾人生活困难问题,为xx名残疾人低保进行了提标。我镇残联非常重视残疾人信访工作,急残疾人之所急,想残疾人之所想,对来信来访基本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使残联真正成了残疾人的“娘家”,极大地增强了残疾人及亲属对残联的理解、信任、支持。同时也起到了政府的桥梁作用,基本上杜绝了残疾人到政府机关无理取闹的现象。

  上半年,我镇残疾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残疾人的实际需求相比、与镇党委、政府和县残联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表现在保障残疾人权益的长效机制尚未全部形成,残疾人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少能够康复的残疾人还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救助;残疾人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残疾人就业矛盾仍很突出;村级残联工作还比较薄弱,服务能力较低等。这些问题在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引起足够重视并努力加以解决。

残疾人工作总结 篇四

  一、残疾认识模式

  为残疾人提供什么服务?这与工作人员对残疾问题的认识有密切的联系。有三种认识残疾基本看法,它们是:

  1、医疗模式。这种观点将残疾视为疾病,认为通过医疗手段或辅助医疗方法及器具,可以解决病者的困难。在这种模式指导下,社会工作者应对现代医疗科技的进展有基本认识,并在适当情况下协助残疾人取得合适的服务,这包括转介病人前往有关的医疗机构,及在病人有需要时帮助申请经济援助等。

  2、个人模式。这种模式将残疾视为个人的不幸,而康复工作的重点就是致力使个人适应残疾带来的影响,并从心理方面接受残疾的现实和限制。在这种模式指导下,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就是从旁协助,让伤病者渡过关口,接纳自己残缺不全的现实和重新适应环境。个人模式的缺陷在于,第一,它使个人位于被动的位置,把病人对残疾的反应必然化和固定化,忽视了具体的环境因素,倘若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接纳残疾并提供充分的保障,病人对残疾的反应便会缓和许多。第二,医疗和心理辅导在康复过程中固然很重要,但是毕竟凭此二者是难以完全解决问题的。

  3、社会模式。这种模式将残疾问题的焦点由临床诊治或个人调适,转移到客观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康复工作的重点在于改善残疾人的周围环境,而社会工作者的任务除了帮助残疾人恢复功能外,还致力于消除限制残疾人的外在环境和社会因素,协助残疾人获得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和发展机会,以达到自强和自主的境界。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方法

  残疾人社会工作除了在上述医疗模式和个人模式指导下运用具体的方法如心理辅导、个案工作、寻找资源、转介等开展服务外,更注重在社会模式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行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这些行动包括四个层面,它们之间构成一系列从微观到宏观的介入方法。具体而言,这些行动和方法是:

  1、让残疾人充分运用其可以运用的资源和能力

  工作员尽量从残疾人及其周围环境中去了解服务对象自己已有的能力和可资利用的资源,帮助残疾人改变态度或学习某些技术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具体的工作方法是:

  (1)辅导,即工作员解释某些看法及教导残疾人,使其建立自我意志和发挥潜在能力去解决问题。

  (2)支持,即帮助残疾人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里可以运用的资源及其途径,然后,就着重残疾人的困难,工作员安排提供援助服务,如残疾人家务助理、残疾病人短期照顾,等等,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在这期间,工作员要不断地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残疾人从中获得经验和能力去面对困难。

  (3)保护,这是一种强化的支持,以防止残疾人受到伤害。保护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工作员应该就残疾人情况采取不同的禁制及安全措施去避免伤害出现,比如在迫不得己的时候送残疾人至院舍照顾,以及在一般情况下安排亲友、家务助理及健康护士护理和照顾病弱的残疾人等。

  2、减低残疾人运用资源的环境阻力和矛盾

  残疾人在求助过程中会因为周围的人事和环境的许多阻碍和误解而得不到足够支援,如残疾人的家庭成员对其应接受怎样的服务有不同意见、机构人员对残疾人情况并不了解,等等,工作员的介入就是要调解这些矛盾和澄清误会,使残疾人获得应有的支援和帮助。具体的工作方法是:

  (1)调解,即工作员通过斡旋以消除或减少残疾人、家人及服务机构人员之间出现的不协调和冲突,促进各方的沟通和合作,为残疾人提供有利援助。(2)商议,根据残疾人的需要,为残疾人磋商及协调以便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服务。

  3、发堀并有效运用社区资源

  在大多数情况下,残疾人需要的帮助较诸于社会服务机构所能提供的资源为多,因此,工作员要为残疾人发掘及调动更多的服务资源,以照顾残疾人的需要。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工作员采用的服务方法有:

  (1)调动资源,具体的步骤是:a.协助残疾人辨认社区内一些潜在而有帮助的人际网络及服务资源,如家人、邻居、志愿服务人士等;

  b.鼓励及激发这些人际网络发挥作用;c.调动不同的可运用的资源和支援网络去帮助受助人,如针对独居而行动不便的残疾老人,工作员可以因应社区内可以调动的资源为受助人编织一个合适的支援系统,例如安排家务助理协助处理家居事务,调动义工人员定期探访和组织活动,联络邻居在受助人遭遇危机时提供照应等。

  (2)创造新资源,工作员协助发展和设立一些新的互助或支持团体,以加强对残疾人的照顾和支援。这些团体可以有以下不同形式:

  a.遭遇类似困难和问题的残疾人所组成的互助或支持团体,如残疾老人互助组、残疾妇女自强小组,等等;

  b.一些照顾者的团体,比如残疾人支援小组、弱智人士家长组,等等;c.服务性的义工团体;

  d.倡导性团体,如残疾人权益促进会、残疾人关注组,等等。

  (3)社区联络,即是要与社区内不同组织和人士建立和保持一个合作的网络和关系,从而为残疾人的问题解决创造一个良好的资源和人员环境,大致有二方面的联络和合作形式:

  a.短期性针对某些残疾人,事件或问题解决的联络和合作;

  b.长期和持续性的联络和工作关系的建立,如定期接触和会议,转介,合办残疾人服务计划等。

  无论是那种联络和合作形式,工作员都要对社区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了解的内容包括:

  a.社区有些什么特色?社区结构、动力和资源情况怎样?b.社区内有多少残疾人士?分布如何?

  c.这些残疾人士在社区内怎样生活?有些什么困难?有哪些特殊需要?d.社区对这些人的关心怎样?有否一些热心居民参与非正式照顾工作?是些什么人?

  e.社区有些什么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他们对残疾人及其相关问题看法怎样?提供什么服务?

  4、促进残疾人的权益

  很多时候由于社会资源的匮乏和社会人士的忽视,残疾人的困难和需要未必都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可以得到充分的解决,对此,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两种方法:

  (1)倡导,即为一些备受忽视的残疾人争取合理的照顾和利益,它包括工作员在机构及社区内为残疾人争取更佳的服务提供,及向社会建议合理的政策修订,以改善残疾人的困境。

  (2)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育社区人士通过明白和体会一些身处困境的残疾人士的苦况,以消除他们对残疾人存有的偏见和歧视,从而争取更多的社区人士对残疾人扶助工作的支持和参与。社区教育包括工作员直接解释和游说,举办社区教育的宣传活动去提升社区互助和容纳的气氛。为了更好地说明上述工作方法,本节提供一个香港某服务机构的服务实例作为借鉴。

残疾人工作总结 篇五

  一、基层工作中遇到的政策盲点和服务盲区,残疾人有哪些新需求

  1、.医疗服务类需求和辅助器具类的需求可能还远远没有被各级残联所掌握。

  2、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中显示的各种康复需求数常常是残疾人或其亲友主观表达的简单录入,而不是由训练有素的专业调查员经科学判断,确认其具有相应需求的适应症后才决定录入与否,可能对下一步的服务产生误导。残疾人工作中者不但要具有“残疾人综合信息系统”的操作技术,而且要有对康复需求的正确收集方法、正确筛选需求适应症的基本技能和对已提供康复服务的效果正确评估技术。进一步提高诸如医疗康复类、住院期间的医学康复训练类、学龄残疾人群的特殊教育康复类、成年残疾人群的特殊职业康复类和老年残疾人群的特殊康复护理类等服务的数量与质量,以保证每个有此类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人人都“有地方”享受康复服务。

  二、x社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情况和难点解决

  x持证残疾人89人,疑似残疾人173人。x社区残联按照上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依法推进残疾人工作法制化进程、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就业保障方面。社区残联认真抓好残疾人就业方面的工作,依法推进辖区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

  2、社会救助方面。第一,将贫困残疾人纳入救助范围。目前,已有人享受了低保。第二,贫困残疾人在民政保障的基础上,有的仍生活困难,需要特别救助的重度残疾人,已经得到了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社区负责人及残联专职工作者每年都会对辖区内残疾人走访慰问1-2次,为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

  3、医疗救助和社保方面。积极促进及解决残疾人参加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4、教育保障方面。一是对适龄残疾少年儿童以就近随班就读为主。二是扶残助学。把“扶残助学”项目列入实施范围,街道妇联每年在助学项目中,尽量照顾残疾少年儿童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

  5、康复救助方面。街道残联以实施“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重点,以“社区康复”为依托,全社区89名残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其中:训练智残儿童1名;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33名;对全社区11名精神病患者给予精神病患者服药补助。另外,社区残联配合街道残联举行了轮椅捐赠仪式,解决了社区下肢残疾人出行困难的问题。

  6、法律援助方面。开展了“扶残维权行动”,社区法律咨询中心免费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三、难点解决

  1、残疾人生活水平偏低。除一小部分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外,其他残疾人(尤其是重度残疾人和老年残疾人)基本依靠家庭供养,一人残疾,全家贫困。有些残疾人享受了低保后生活仍很艰难,有些新增残疾人符合条件但受指标限制没有享受到低保。

  2、残疾人就业渠道不宽。一是残疾人受身体条件所限,不能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生产技能掌握得不多;二是已有一定创业基础的残疾人个体户受资金的制约,无法扩大经营规模;三是已有一门技术的残疾人因无启动资金而望业兴叹;四是有些残疾人本身无就业要求,依赖心强。这些都导致残疾人就业机会少、障碍多、就业率低。四、几点建议

  1、关于制定和出台残疾人保障政策时应该增加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内容,广泛宣传,推动残疾人政策落实。

  2、在制定和出台对残疾人实行优惠政策时,必须同时制定和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强化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利益保护。3、政府民政部门发放残疾人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金时,不要规定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的残疾人家庭只能过最低水平的生活。应优先提高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金,按照残疾人的残疾程度及个人收入水平作为享受低保的评估依据,力争把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不要把家庭收入作为低保评估依据,切实减轻残疾人家庭的负担,并适度提高低保标准,重点救助一户多残和老残一体的家庭。

  4、各方联动,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根据残疾人的自身特点,开展针对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想方设法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通过各种手段,鼓励企业和工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5、要加强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以便能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社区残疾人。

残疾人工作总结 篇六

  20xx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的攻坚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市水务局汉口江滩管理办公室始终以“坚持科学发展,服务残疾群体,构建和谐江滩”为目标,充分发挥江滩服务社会职能,完善无障碍设施,改进服务质量,不断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江滩参与创建工作意识、服务残疾群体的能力和水平均有大幅度增强,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将20xx年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武汉江滩作为全国唯一一处位居城市中心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发挥着城市防洪、景观绿化、旅游休闲等功能,年均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被誉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作为窗口服务单位,江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宗旨,综合考虑多群体需求,特别是考虑易被社会忽视的残疾人群体的服务需要,在工程设计与建设阶段就建成残疾人坡道、盲道和专用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近年来,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还着眼“人本关怀”,提升“软件”环境,先后在防汛纪念碑下开辟了“手语角”,

  免费为残疾人提供茶水和防暑药品等残助服务,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延伸到创建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主要工作

  (一)以解决残疾人实际困难为出发点,大力完善无障碍设施

  江滩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人员往来众多。市水务局江滩办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群体的实际需要,大力完善无障碍设施,改善出行条件,为残疾人游园提供便利。一是完善残疾人标准化卫生间,提升服务功能。我办充分考虑到残疾人如厕困难,在汉口、汉阳、武昌江滩兴建标准残疾人卫生间共计39间,其中汉口江滩17间,汉阳江滩13间,武昌江滩8间,并为卫生间装备国际通用标识、木坡道等助残设施,为残疾人提供“方便”。二是修建坡道,方便轮椅等残疾人代步工具进出园区。为了方便残疾人顺利游园,我办在汉口江滩天津路、粤汉码头、麻阳街闸口,汉阳江滩莲花湖、显正街、汽渡闸口、杨泗港,汉江江滩月湖桥,武昌江滩曾家巷、月亮湾等处修建车行坡道 12处,在三阳路闸口、五福路闸口设有缘石坡道2处,为残疾轮椅等代步工具进出开辟了“爱心通道”。三是延长盲道,在江滩园区内人行道沿线,设有盲道17300米,其中汉口江滩7000米,汉阳江滩8000米,武昌江滩2300米,为盲人朋友游览江滩提供了便利。几年来,江滩无障碍设施建设维护投入达30余万元。

  (二)以关注残疾人需求为着眼点,不断完善服务软环境

  在硬件设施上满足残疾人要求的同时,我办在服务软环境上也尽量对弱势群体予以关怀。一是提高助残扶弱意识,增强服务主动性。大力开展职工帮残助残服务教育培训,在职工中推广手语,着力提高职工助残能力。江滩工作人员长期实行一岗双责,既担负江滩维护管理任务,又明确了帮扶残疾人的职责,在工作中养成了随时为残疾人提供力所能及帮助的习惯,职工主动帮扶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完善服务措施,为残疾人提供贴心服务。从2007年起,江滩与市聋哑人协会在汉口江滩防洪纪念碑区域为聋哑残疾群体专门开辟了“手语角”,每周

  二、周五,近百名聋哑朋友在此交流沟通,形成相当规模。江滩不断完善“手语角”配套服务设施,在周边区域增设了座椅20余套,在酷暑季节免费为其提供茶水和防暑药品,还联系市二医院设立流动“112救护站”,随时为残疾人群体提供贴心、周到服务。目前,该手语角已成为我市聋哑人会话交流的心灵家园。三是加强信访工作,切实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江滩高度重视残疾人信访工作,建立起以接待、登记、督办、反馈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信访工作责任制,领导亲自批阅,督办信访件,对残疾人反映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在认真做好解释疏导工作的基础上,及时研究,及时解决。全年共处理接

  待来信16件,办结率100%。肢残人张师傅长年在滨江公园内摆摊为生,为了服从江滩建设大局,2006年,张师傅主动拆除了自己摊位。当了解到其生活困难后,江滩办主动伸出帮扶之手,帮其在江滩划定区域重新开设摆摊。

  (三)以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载体,不断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氛围

  残疾人是社会上的特殊群体,而社会上歧视残疾人现象仍然存在,为使全社会进一步了解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工作,从而给予残疾人更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江滩紧紧围绕“助残日”主题,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助残日活动,着力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氛围。在“助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国际聋人节”、“国际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重要节日,江滩都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多样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江滩窗口宣传优势,通过广播、大屏幕、宣传牌等途径广泛宣传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健康等知识,引导市民关爱关心残疾人事业;联合社会力量组织残疾人朋友参观江滩,让多年足不出户的残疾朋友感受城市变化,共享社会进步成果,累计组织残疾人300余人次;联系市群艺馆举办残疾人群艺专场演出,丰富残疾人生活,让广大市民了解、关心残疾朋友。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江滩形成了人人关心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有力推进了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理解和支持,促进了扶残助残风气的进一步形成,增强了人们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氛围。

  三、下步工作

  20xx年,市水务局江滩办在残疾人示范城市创建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个别部位设施无障碍化、帮扶工作方式进一步人性化等方面还要提高。

  2010年是武汉市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的最后冲刺年,市水务局江滩办将按照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书的要求,继续推进残疾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加大对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力度,进一步维护好残疾人盲道、健身器材、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

  (二)继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切实增强职工帮残助残服务意识,在职工当中开展手语培训班,继续共建“手语角”,提高服务水平,为残疾人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三)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充分发挥江滩窗口作用,积极开展关爱残疾人群体的公益活动,活跃残疾人的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好“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国际盲人节”、“国际聋人节”等活动,在全江滩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

残疾人工作总结(推荐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