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英语论文范文 篇一
标题:教师专业发展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教师专业发展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并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首先,通过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和意义,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对英语教学的积极影响。接着,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参加培训课程、阅读教育专业书籍和研究论文等。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英语教学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英语教学、影响、途径、建议
引言: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教师专业发展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探讨教师专业发展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正文:教师专业发展对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参加培训课程和研究论文,教师可以学习到最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其次,教师专业发展可以增加教师对学科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教育专业书籍和参加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对英语教学的理解和把握。最后,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工作动力。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教师可以更好地应对教学挑战,增强自信心和工作动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首先,教师可以参加各类培训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其次,教师可以阅读教育专业书籍和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参加学术研讨会和教育交流活动,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对英语教学的持续提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资源。其次,教师应主动参与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不断学习和成长。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与同行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最后,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教育研究和教学改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结论:教师专业发展对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增加教师对学科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工作动力,教师专业发展可以促进英语教学的提升。因此,教师和教育部门应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共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对英语教学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Darling-Hammond, L. (1997). Doing What Matters Most: Investing in Quality Teaching.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aching and America's Future.
2. Ingersoll, R. M., & Strong, M. (2011). The impact of induction and mentoring programs for beginning teacher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1(2), 201-233.
教师英语论文范文 篇二
标题:提高教师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提高教师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首先,通过分析教师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和现状,阐述了提高教师英语口语能力的必要性。接着,探讨了提高教师英语口语能力的方法,包括参加口语培训课程、多听多说多读多写等。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教师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教师、英语口语能力、方法、建议
引言:教师英语口语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教师英语口语能力对于提供优质的英语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将探讨提高教师英语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正文:提高教师英语口语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首先,教师可以参加口语培训课程,如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和口语表达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多听多说多读多写,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练习,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流利度和准确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外教或英语母语人士交流,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和语感。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英语学习平台和语音识别软件等,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为促进教师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视,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其次,教师应主动参与英语口语培训课程和活动,不断学习和练习。同时,教师还应提高自己的语言学习意识,注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英语口语实践。最后,教师应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在线学习平台和语音识别软件等,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结论:提高教师英语口语能力对于提供优质的英语教育至关重要。通过参加口语培训课程、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与外教交流和利用互联网资源等方法,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因此,教师和教育部门应重视教师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共同推动教师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Brown, H. D. (2014).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earson Education.
2. Richards, J. C., & Schmidt, R. W. (2010).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Routledge.
教师英语论文范文 篇三
一、英语翻译中一些常见的问题
首先,语言形成过程的不同给英语翻译带来了麻烦,文化差异也让翻译产生很大的难题。在对英语翻译时如果对文化差异理解不够透彻,即没有掌握了解外国文化,弄清楚语言间所表达与流露的感情色彩基调,就很容易对其造成误解。对中英语语言与我国源远流长的汉语言文化相匹配时,就不能找到确切的表达,使语境和语义发生曲解,这需要我们在翻译时不但要深入了解外国的文化,还需要对我们传统文化了如指掌,然后才能准确再现这些语言表达的信息。比如西方宗教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中龙的文化内涵就相差甚多,所表达的文化感情色彩明显不同,有本质的区别。英语中的“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磷,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是怪物、魔鬼与凶残的象征。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的祥瑞动物,代表着吉祥、神圣、高贵、权力,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中国人常把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在汉语中,龙总是用于好的意思,例如人中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
其次,俚语的翻译也造成不小难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语言总结出很多具有地域色彩,生活化通俗易懂的俚语,这些俚语方便了人们的交流,美国的俚语表现了美国勇于创新开朗活泼的民族特征,使用俚语可以使交流达到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拉近人们之间的感情。比如在美剧中使用的很多俚语就需要根据语句情景,连贯上下发展线索与全剧的主题,在对俚语表达寓意有了整体把握之后,再进行翻译。有的英语一个词表达的意思有时很难用汉语去描述。俚语虽然和我们传统的成语不完全类同,但有的时候翻译成成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语境更加优美有文学内涵。另外,西方人名以及地名在翻译时也带来困难。早年间这些都是纯音译,后来人们根据乡俗人情给这些起好听的名字,入乡随俗,使得人名和地名都洋气起来。还有很多如在不同行业里面专业学术术语的翻译也给我们带来很大挑战,这要求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的从业者来完成这些工作。英语翻译里面还比较令人头疼的问题是表述时间问题上的时态语法,在汉语中对不同时间点不同时态发生的事情不像英语一样有很多特有词语来确定,这使得英语文学名著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丧失她原来表达的那种美感,使作品由于语境缺失读起来拗口。
二、对英语翻译过程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教师英语论文范文 篇四
一、我国涉外护理英语专业教学情况
相比较而言,我国英语教育相对落后,特别是涉外护理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更为薄弱。高校在扩招之后,由于学生存在较大差异性,导致整体英语水平下滑,而快速发展的社会对涉外护理英语专业人才要求却逐渐提高,在种种制约因素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涉外护理英语的教学难度。
二、ESP引入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有效措施
1.坚持ESP教学原则
针对涉外护理英语专业的特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ESP教学原则,首先,课程设置能够符合未来涉外护理工作的语言需求;其次,教学内容能够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加强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渗透,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再次,加大对护理英语的关注力度;最后,丰富护理英语教学方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日后能够熟练进行交流和沟通,另外,涉外护理英语专业与普通英语不同,其中涉及很多专业术语。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这部分专业术语的讲解。
2.精选教材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因此,在教材选择方面,教师要充分结合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材内容能够涉及国内外最新护理专业知识、护理等多方面知识,另外,教师要选择能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教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接
受能力,选择科学、合理的教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具备专业技能、高素质的涉外护理专业人才。
3.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
合格的教师是落实ESP护理教学的关键和核心。目前,涉外护理英语教师主要是缺乏护理专业知识,而护理教师又缺乏英语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势在必行。首先,组织英语专业教师与护理专业教师组成科研室,进行集体备课,加强学术上的交流和沟通,提高教学水平;其次,组织教师参与专家讲座,丰富自身知识,鼓励英语教师参加医学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关的医学护理知识;最后,学校可以组织ESP护理英语专业课程由英语和护理专业教师一起授课,并合理利用课后时间,组织涉外护理专业课外活动,以此来创建师生沟通和交流平台,切实解决学生在护理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完善教学方法
目前,大部分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满足现代教育需求,完善教学方法十分必要。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模式,例如:任务教学、案例教学等,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将英语的听说练习和护理的操作实验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推动涉外护理英语专业进一步发展。根据上文所述,涉外护理英语专业会成为我国医学发展的基础,将ESP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与之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还能够促使学生掌握护理知识,从而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更加专业人才,推动我国医学领域可持续发展。
教师英语论文范文 篇五
1、引言
完美的教学设计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前提,为了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在授课前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策划。
如果能以系统分析教学模式原则做指导,将系统分析模式完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语言输入到巩固再到输出,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笔者将以系统分析模式为理论框架,论证系统分析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可行性,从而巩固英语教学效果。
2、系统分析模式理论的定义及组成
系统分析模式是教学设计中一种很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是在借鉴了工程管理科学的某些原理的基础形成的。将教学过程看作一个输入到产出的系统过程,“输入”是学生,“产出”是受过教育的人。这一模式强调以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系统的输入——产出过程及系统的组成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组合,借此获得最佳的教学设计方案。是将教学设计建立在对教学过程的系统分析基础上,综合考虑教学系统的各种构成要素,为教学系统“产出”的最优化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关注的是教师安排教学的能力:输入能力、操练能力、输出能力。
输入是教师通过大量照片、音像、精美的布局等多模态引入新的语言知识的过程;操练是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对输入的语言片段进行巩固练习的过程;输出是语言交际的最终模态,学生达到一定的语言能力即可进行语言交际。
3、系统分析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印象深刻的输入
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应用语言学家S。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了“输入假说”论。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的初始阶段,主要侧重于给学生大量的信息输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听能力。只有预先进行各种和大量的语言输入,而后才能将这种语言储备转化为语言能力,进行语言输出。输入并不等同于利用录音或音像进行简单的听力训练,而是检验教师是否具有提供给学生印象深刻的输入的能力,也需要教师调整适合学生此阶段的教学方法。
自然教学法
自然教学法是由Stephen 和Tracy 提出来的:语言发展是有阶段性的,由简到繁,逐渐提高;学习第一语言对于幼儿来说,既是生存的需要,又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第二语言习得也可模仿母语形成的特征,在英语学习中,用习得的方式比学习的效果好得多。
因此,教师在输入过程中应尽量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利用学生已知的知识设计和完成便于他们理解的教学输入。在学习新词汇、引进新知识的时候,教师应给于学生贴近实际生活的教学输入。
背诵输入法
美国语言学家的“输入假说”中指出,语言输入是第一性的,语言习得是通过大量的理解性输入而产生的。最佳语言输入应具备如下4个必要条件:
(1)可理解的;
(2)密切相关的;
(3)不以语法为纲的;
(4)大量的。其中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条件。而背诵输入恰是这种可理解性输入最本质的表现形式。采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教学输入,有利于口语输出的产生,因为复用输出能力(说,写)是在理解输入的基础上产生的。
将英语教学与情境相结合
美国教育学家与提出了情境教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是为学习者提供自然的语言情境。教师设计恰当的语言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够自然地学习和使用语言,加深对语言的的掌握。我国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语言环境。要解决这一问题,英语教师就应尽量为学生创造“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的情境和机会。
高效有趣的操练
操练是语言练习和知识巩固的阶段。
英语学习过程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在完成输入阶段的学习后,应进行合理的语言操练。
教学内容可以扩展为讨论、辩论等具有创造性的语言形式。此外,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训练,学生可丰富语言知识,形成自身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操练要考虑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学生只有在心理无障碍时,才能将大量的输入信息转化为自然的语言输出。信心和动力是影响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学生的自信心强、情绪稳定,才能热情的参与课堂活动。自信心强的学生能够比较自如的使用外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不怕犯错。为了避免情感因素的负面影响,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完美的输出
语言输出是系统分析中的产出模式,学生通过信息交流、自由讨论等语言输出,口语、听力及思维能力将得到同步提高。
当学生进入高级阶段后,教学重心应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上,这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随之改变。
“分层输出”教学模式[3]
语言输出过程中,教师应循序渐进,将教学内容合理的裁拼整合,分层输出,从补全对话和模仿例句的半输出到脱离课本进行角色扮演的完全输出,才能真正将语言储备完全转化为语言能力。
合作学习
作为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20 世纪70 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s 首先倡导实施的,基本特征是在教学中强调人际合作与互动。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性格各异,焦虑、消极、恐惧、自卑这些性格必定对外语学习,特别是对口语提高带来消极影响。而小组合作学习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把班级分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集体,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并作好记录,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其成果,以达到每个同学都参与口语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系统分析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反馈和适当评价,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
成就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在学习上或工作中取得成功,愿望达到时产生的满足感。如果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了这种感受,并会产生继续追求满足的需要,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或工作的兴趣和动机,促使学生再次去获得成功。可见,培养成就感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在教师根据系统分析模式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要通过一定的激励手段,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成就感,学习动机从低层向高层转变,要让成就感贯穿于系统分析的每个步骤。
二语习得是一个语言形成的过程。每个教学环节,从输入到操练再到最后产出都要兼顾到学生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参考Olshtain 和Cohen 撰写的言语行为课程的设计方法:诊断性评估、模仿对话、情境评估、角色扮演、反馈与讨论等。
在输入的步骤中应该适当调整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增加输入的可理解性,可以运用诊断性评估,通过可接受性评分,提高学生对言语行为的认识与理解。
操练过程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模仿对话可呈现给学生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言语行为对话。情景评估可以通过场景分析、分组讨论、言语行为程度与意义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有影响的语义惯用语句的选择意识。让学生习得的语言应用于实际生活,增加学习语言知识的成就感。
完美的输出使语言信息转变为语言能力,良好的评价照顾到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让学生不怕出错,大胆地进行语言交际。
5、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是英语课堂中的实践主体。在二语习得中,根据系统分析模式理论设计的教学过程,都应遵循这一原则,在学生智力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系统地运用语言功能调动学生积极地学习英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英语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教师英语论文范文 篇六
摘要:
教学作为我们的本职工作,要想做好做精彩,我认为是一件极富挑战的事情。对于新课改的推广,我们面临角色的转变,所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好老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为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语感做好必要的学习和准备。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一个合格的英语老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英语语感和纯正的英语发音,同时还要能够在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教师必须要了解小学生,了解他们学习的兴趣点在哪里,了解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喜好在哪里,并根据这些来改变我们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总之,一个能够让小学生满意的英语教师一定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能够做学生喜欢做的事,和学生做知心朋友,以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参与度,改变我们多年的哑巴英语和聋子听力的教学局面。下面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些看法,有不妥的地方,欢迎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第一,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
我们都知道,如果想学好一门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语言环境的建立。然而,就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要想为学生创建一个纯英语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来自英语教师对英语实际的应用水平、口语能力、教学能力等,还有上课的时间等。我们的小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一个星期下来非常有限,退一步说,就是我们的英语课堂使用了纯英语教学,同时还配备了各种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的教学教具,但是课堂教学实践毕竟太过有限,所以就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再积极,但是下课后也难免会生疏忘记。
学生在课下几乎没有能够说英语的时间,这样的环境几乎是没有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今的小学英语教学缺乏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环境的建立,学生没机会听,没机会说,没机会练习。
第二,来自社会和家庭的一些负面影响。
虽然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英语是很重要的一门科目,但是就学习观念而言,很多家长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开设了英语学习,但在我们本地,很多学生是从三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英语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且学习越早越好,对于孩子语感的培养,发音的标准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家长却不以为然,或者觉得孩子还小,认为英语学习还是要从初中开始,或者以为英语学习听听念念就够了,甚至当有的孩子跟爸爸妈妈说自己在英语上取得的进步时,家长毫无反应这直接影响了孩子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第三,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持久性。
小学生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对他们而言,英语学习也只是一种科目的学习,并没有上升到语言学习这个高度上来。所以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往往和学习其他科目一样,把英语作为一种科目学习,并不是作为一种自身的需要来学习,这也导致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兴趣不能保持下去。加之教师对小学生了解少,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兴趣激发,所以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就非常不明显。
第四,学校教育缺少必要的英语学习氛围,教学效果不显著。
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英语学习的良好氛围,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够把日常教学中的英语知识用出来,这样才能够鼓励他们继续学习下去。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和探索精神是我们很多成年人比不了的,他们对周围很多新奇的事物都充满了兴趣和探索精神,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这种天性,同时也要加以利用,要让他们的这些特性在英语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必须从他们的心理角度入手,按照英语学习的规律来进行学习。笔者以为,首先要把我们教材中的内容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和生活的事情联系上,当他们遇到某些事情或者事物的时候能够用英语表述出来,这样还可以让学生感觉英语其实和我们的生活其实是贴近的,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兴趣。
1.教学的课本内容和课堂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能够反映学习和生活的部分,必须要让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能够运用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比如借东西,上下学一起回家,过生日聚会等,这些都可以如实地反映学生周边的环境和社交生活,学生在学过这些教学内容之后,就可以在以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有机会使用,有机会讲出来,这样会刺激他们加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2.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英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承认每个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也好,课下的交流也好,我们要力争做到生活性和实践性,增加教学带来的实践性。英语学习的目的本来就是用于交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对整个课堂学习气氛的营造,要通过根据当堂的教学内容适时地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要通过各种教学教具,通过创造各种教学的特定情景,让小学生能够在英语的大环境下来学习英语,交流英语,力争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3.重视英语学习的积累。英语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我们背了多少英语单词就可以把英语学好,也不是我们听几天英语就可以听懂的,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英语学习要从点滴的积累开始,每天多记一个单词,多学习一种句型的表达,看来是很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下来,那效果就是巨大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经学到知识进行英语的实践应用。
杰克珀森曾说过,教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是要尽可能让学生接触英语和使用英语。学英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到水里去。这样,学生最后才能像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并要时刻围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中心来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游戏教学、轻松课堂等一系列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使他们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一方面承担着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持久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