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摘选 篇一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参与了乡村脱贫攻坚工作。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和困难性。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脱贫攻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贫困不是一个个体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因此,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脱贫的胜利。政府、企业、公益组织和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其次,脱贫攻坚需要精准施策。贫困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因此,我们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而是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个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只有精准施策,才能真正解决贫困问题,让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再次,脱贫攻坚需要注重培养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有句话说得好:“给人以鱼不如给人以渔。”我们不能仅仅给贫困地区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人力资源。只有通过教育、技能培训等手段,提高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素质,他们才能真正脱贫致富,摆脱贫困的困扰。
最后,脱贫攻坚需要长期坚持。贫困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我们不能因为取得一些成绩就满足,而是要不断地完善脱贫攻坚的政策和措施,持续地推动脱贫工作的开展。只有长期坚持,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让每个人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总之,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全社会齐心协力,采取精准施策,注重培养人力资源,并长期坚持,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取得脱贫攻坚的胜利。让贫困地区的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摘选 篇二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我有幸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个人的观察和思考。
首先,我认为脱贫攻坚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通信不畅等问题影响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脱贫攻坚需要注重产业发展。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竞争力,导致贫困地区的经济无法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等手段,改变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
再次,脱贫攻坚需要注重文化教育。贫困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知识储备有限,制约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文化教育投入,提高贫困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培养贫困地区的人才,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最后,脱贫攻坚需要注重社会保障。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人们的保障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制约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建设,完善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让贫困地区的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总之,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下大力气。只有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才能让贫困地区的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胜利完成脱贫攻坚的任务。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摘选 篇三
【#心得体会# 导语】“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摘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篇一】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摘选
“2020,爱你爱你”,蕴含了多么美好的寓意啊。许多人都认为,这会是阅之圆满,闻之美好,充满爱意的一年,可以将内心的爱意表达出来,大到爱祖国,小至爱家人。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美好,在危急关头,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抗击新冠病毒,迅速遏制住了疫情的蔓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
2020年,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
胜阶段的收官之年,面对疫情的考验,我们没有退缩没有停步不前,而是为了脱贫攻坚不断多策并举,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激励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不断向着逐渐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途中,亦有更多“可爱”的人奋斗着......小康路上有好干部。家住农村的我,亲眼目睹了近年来村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切身体会到了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程度。例如村里设有驻村干部,作为驻村工作人员,他们不流于形式,真心实意地帮助贫困户干实事,并以此为契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这既是他们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的初衷,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疫情期间,他们稳住了群众的情绪,告诉人民群众不要自乱阵脚,要相信党,相信国家,做好疫情防范,生命才是革命的本钱。疫情大有好转后,但有很多人也面临失业问题,因此,驻村干部积极帮助困难家庭子女的就业问题,以此实现以小养老解决家庭贫困。
他们说,闭门造车并不能转变农民的生活条件,有时必须要借助外力,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新农村建设,新阶段的扶贫不再是以金钱、食物等方式开展扶贫,而是转向了以文化扶贫、政策扶贫的转变。要从思想上、行动上使贫困农民能够自养,从而才能真正脱贫。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和重视扶贫工作。推进精准扶贫,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也许这些驻村干部不知其名,或被大家所遗忘,然他们却默默坚守在基层岗位燃尽余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一生。
小康路上有好老师。圣贤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被誉为“田间教授”王茂胜老师,积极响应学校决胜脱贫攻坚的号召,走进田间地头用技术为农民解难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申报“优良菌株的筛选”项目,参与“铜仁何首乌种植扶贫产地一体化加工炮制及二苯乙烯苷制备工艺研究”项目,同时还为学院“一总支一项目”出谋划策。不仅如此,王茂胜老师还多次为农户开展技术培训,把科技服务送到农户身边,把产业脱贫的理念植入农户心中,为下一步科研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他说,每天奔波在农村的土地上开展扶贫工作,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展现在这片大地上,为老百姓尽心尽力,同时,把我的经历当作故事讲解给学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同学投身到“田间”,为中国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实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英雄,奉献不仅仅只是口中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奉献方式,像军人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证人民的安全,像医生他们用日夜坚守挽救了无数生命,像老师他们用有限生命为祖国教育出一批又批人才,虽然细节不同,职业不同,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时刻都会看到他们奉献的身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因为有越来越多“可爱”的人不辞辛劳地奋斗着,我们才能沐浴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感受着幸福的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一定以这群“可爱”的人为榜样,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奋斗中追逐青春理想,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篇二】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摘选
2020年1月20日,那巴村为防城区人民医院送来了“真心帮扶解民困,精准发力助脱贫”大红的锦旗,锦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后盾单位的感激之情。一张张锦旗就是后盾单位帮扶和参与脱贫攻坚的缩影。
这里,笔者通过一些挂钩后盾单位的举措,见证了他们在脱贫攻坚冲刺阶段的一份责任担当。
那巴村位于那良镇西北部,辖17个生产组共476户2018人,“十三五”建档立卡户119户526人,贫困发生率为23.94%。2017年被自治区列入脱贫攻坚深度贫困村,2017、2018、2019年动态调整后,目前全村实有贫困户134户646人。至2019年12月,已实现128户625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由建档立卡时的23.94%降到现在的1.11%。2020年计划脱贫6户21人,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
脱贫攻坚行动以来,防城区人民医院、防城港市税务局、防城区人民法院等单位先后为那巴村派驻了工作队员,2019年9月,防城区医疗保障局调整后派驻林锦鹏为那巴村第一书记,一些后盾挂钩、联系单位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的是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在完成贫困户整体搬迁的同时,后盾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围绕市、区的总体部署,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配合下,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硬手段硬任务,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向着脱贫的目标稳步迈进。
他们以实施村组道路硬化为切入点,着力解决村民行路难、饮水难。2018年至现在两年多来,驻村工作队在第一书记林锦鹏和村两委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了驻村的能动性,上下联动,跑单位、找项目,多管齐下,各后盾单位积极配合,先后通过财政、民宗、扶贫、交通、水利、乡村振兴等有关部门,实施村组道路硬化、饮水净化以及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据不完全统计,驻村工作队和后盾单位先后整合资金550多万元,新建硬化、改造平锦组、里潘组等村级道路10多条共9.5公里,新建、改造村头组等饮水工程8座,实施村头组、平锦组片区农田灌溉工程1处,村级硬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自2018年以来,驻村工作队组织协调后盾单位防城区委办、区财政局、区医保局、区人民医院,防城港市委办、市财政局、市港公公司等各级各单位、社会各界整合捐赠、支助资金165.8万元,用于改善办公条件、环境整治、娱乐设施、脱贫攻坚等各项扶贫经费。
各级后盾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围绕脱贫的目标要求,采取措施,强化整村推进。在医疗保障方面,坚决执行“198”医疗兜底保障及差异化医疗保障政策,全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018人,参保率为100%。在住房保障方面,通过易地搬迁、插花安置、危房改造等措施,解决87户群众住房问题,推动472户村民住房保障达标。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全村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122人,在校接受义务教育245人,没有适龄儿童辍学现象。在安全饮水方面,通过多渠道实施饮水工程,全村安全饮水实现了100%。在特色产业方面,成立“那巴村种养专业合作社”,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3名,大力发展香料、中药材、生猪、鸡等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实现全覆盖。在村集体经济收入方面,自主经营光伏发电,托管450万经营油茶和种猪繁殖基地建设,实施土地流转252.6亩,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57万元。此外,农村电用、电视收视、公共服务设施等指标目前已全部达标。
后盾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根据闭彬胜、黎世欢、项光富、罗玉权、阮朝立、蒋进强等6户2020年预脱贫户的实际,因户施策,推动整村全员脱贫。如闭彬胜一户,属于政策兜底户,可通过危房改造或安置区安置等方式解决住房问题,以落实低保、教育补贴、医疗报销政策补助、争取社会资助等方式增加收入,确保达到脱贫标准。
其他五户,也按照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具体要求和标准,落实联系单位和个人,规划好致富线路图和脱贫目标,按照时间节点,争取年底全部实行脱贫。
【篇三】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摘选
古人尚且讲: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共产党人看到群众生活如此困苦,更应感到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主持召开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时有感而发的一席肺腑之言。
党的xx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扶贫工作,作为一场攻坚战来开展,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身先力行深入贫困区,走进贫困户,切实的帮助群众解决身边困难,共商脱贫脱困致富路。扶贫攻坚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脚踏实地的行动,把为民谋福的恒心放在心上,把涉及扶贫的一项项惠民政策落实好,把贫困群众遇到的一个个实际问题解决好。
扶贫攻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贫困群众的小康梦也不会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把扶贫攻坚的意识根植于脑,就像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对脱贫攻坚要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要带着感情做这项工作,要真正做到内心向往贫困群众住上新房,穿上新衣,向往贫困群众发家致富,奔上小康,让扶贫攻坚成为党员干部的心中事,心中石。习总书记强调抓扶贫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要一件事一件事做好。扶贫攻坚,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多一些担当,多一些办法,多一些接地气的思路,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