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包公观后心得体会 篇一
包公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象征。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的千年包公观,深深感受到了包公的崇高精神和智慧。
进入包公观的瞬间,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包公的世界。一座庄严肃穆的庙宇映入眼帘,庙内供奉着包公的塑像,神态庄重,令人肃然起敬。我立即感受到了包公的威严和正义感,他是一个以公平正义为己任的英明法官。
在观看包公的展览时,我对他的生平事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包公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官员,他以公正无私、聪明智慧而闻名于世。他不仅平反了许多冤案,还秉持“以德治国”的理念,深受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包公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法律是公平的,正义是无私的。
包公观内还有许多关于包公的法律文化展品,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名言警句。这些警句简洁而深刻,道出了包公对法律的理解和对世界的思考。例如,“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而后治”,这句话告诉我们,法律是公开透明的,只有将问题摆在桌面上,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告诉我们,法律是客观的,法官应该冷静客观地处理每一个案件,不能因个人情感而偏袒一方。
通过参观千年包公观,我对包公的崇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的勇气、正义和智慧令人敬佩。我相信,在包公的精神指引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贡献力量。
千年包公观后心得体会 篇二
包公观带给我深深的震撼和思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包公观不仅是一座庙宇,更是一个智慧和正义的象征。
包公庙内供奉着包公的塑像,他庄重的神态让我感受到了他的威严和正义感。包公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法官,他以公正无私、聪明智慧而闻名。包公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奇,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法律是公平的,正义是无私的。
包公观内的展览让我对包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了解到包公在职期间平反了许多冤案,还秉持“以德治国”的理念,深受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包公的名言警句也让我深受启发。例如,“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这句话告诉我们,法律是保护公民权益的工具,我们不能放过任何违法犯罪的行为。又如,“丈夫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告诉我们,法律应该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不能让任何一方受到不公平待遇。
通过参观包公观,我对包公的崇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的正义和智慧令人敬佩,他的勇气和担当令人钦佩。包公的精神指引着我们,让我们更加明白法律的重要性和公平正义的价值。我相信,在包公的精神指引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千年包公观后心得体会 篇三
千年包公观后心得体会
导语:为政廉,廉不贪,龙图抛砚镇大江这件的就是包拯,人们习惯称其包公,包青天。下面小编为您推荐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心得体会,感谢阅读!
【范文一】
“开封有个包青天”这句歌词几乎每个人都耳熟能详,这一方面体现着人民群众对包公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另一方面也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现代官员像包公一样为国为民的殷切期望。在开封府和包公祠,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很多人竞相与包公塑像或演员合影留念,这使笔者联想到如今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新时期,党员干部需要继承和发扬包公什么精神?
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包公严于律己、不徇私情的无私精神。包公一生严格要求自己、大义灭亲忍痛铡包勉的故事,让人们深刻感受到包公的光明磊落。这也警示着我们党员干部要有一身浩然正气,不朋比为奸,做官不是为了个人的私欲,而是为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即使面对自己的亲朋好友也要敢于坚守正义、维护底线,只有这样人们才会从心底里尊重我们的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包公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担当精神。包公一生追求正义、不惜丢官铡当朝太师庞昱的故事,让人们领悟到包公的执法严明。这也告诫着我们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坚守原则,不官官相护,不唯上、不唯权,要坚持依法维护社会正义,做到明察秋毫,即使面对强权也要坚持真理、恪尽职守,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支持我们的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包公为民请命、一心为国的奉献精神。陈州放粮的故事,让人们亲切感受到包公的亲民、爱民情怀。这也提醒着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时刻心里装着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不推诿、不拖延,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是鱼和水、血和肉的关系,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会打心底里拥护和爱戴我们的党员干部。
时代在变,但“道”没有变。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立党是为了公(国家),执政是为了民。在新时期,每个党员干部都需要继承和发扬包公精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这个时代。
【范文二】
包拯是我国北宋时候著名的清官。人们都称他包公,很少提他的名字。流传很广的古代通俗小说和传统戏曲中,有不少关于包拯的故事。可是,小说戏曲中的包拯,和历史上的包拯,事迹却有很大的出入。小说戏曲中的有些情节,完全是虚构的。
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他二十八岁那年考上进士,开始做官,后来一直做到枢密副使(枢密使是当时的最高军事长官,枢密副使是副职)。
包拯这个人很会审理案件,而且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他在庐州府做官的时候,有个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官府。包拯依法处理,照样打他一顿板子。有些亲友本来想利用包拯做靠山,胡作非为。这一来,他们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
后来,包拯调到京城里做官。京城里有许多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这些人更是无法无天。有个张尧佐,他的侄女在宫内当贵妃。凭这点关系,他竟同时担任了三司使等好几个重要官职。三司使是主管全国财政赋税的官员,包拯认为按照张尧佐的才能,不适宜担任三司使,更不适宜同时担任几个重要官职。于是,他一连写了五道奏疏,弹劾这个既有后台、又有权势的大人物。
为了这件事,有一次,包拯在朝堂上竟和宋仁宗当面争吵起来。在包拯的再三反对下,宋仁宗终于免去了张尧佐的两个官职。当时,还有一个大官僚,叫王逵。他担任荆湖南路转运使的时候,非常残暴凶狠,拼命剥削和压迫人民,
逼得人民逃亡山中,联合起来进行反抗。后来,他调任江南西路转运使,还是继续残害百姓。 包拯访问到这些情况,气愤极了,立刻上了两道奏疏,弹劾说:“王逵残害百姓,逼得他们逃入山洞,造成大害,至今未息。朝廷决不能任用这样的坏人,危害国家。”这两道奏疏上去了,朝廷并没有罢王逵的官,又调他做了淮南转运使。包拯坚决反对朝廷这种做法,又上第三道奏疏,进行弹劾。 过了一些时候,包拯又了解到王逵的另一项重大罪行。原来,王逵担任江南西路转运使的时候,疑心地方官卞咸告发他的罪行,就打击报复,暗中指使人诬告卞咸,一下子关押了五六百人,制造了一个大冤案。包拯又接连上了四道奏疏弹劾王逵。他义正辞严地责问朝廷说:“难道朝廷竟忍心让一个地区的百姓,听任王逵去残害吗?” 在包拯的七次弹劾下,最后,宋仁宗不得不免去了王逵的官职。 因为包拯铁面无私,任何皇亲国戚、权贵大臣,都没有办法在包拯那里走门路,通关节,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人们已经把他和传说中阴间的阎罗相提并论了。
包拯自己处处奉公守法。他曾在端州府(今广东肇庆)做过官。那里出产一种石砚,名叫端砚。端砚石质坚实细润,雕刻精美,是名贵的工艺品。以前端州的地方官,借着向皇帝进贡的名义,乘机搜括端砚,奉承权贵大臣。他们搜括去的端砚,要比进贡的数量多几十倍。包拯到了端州,只收缴向皇帝进贡的数量,自己一块不拿。端州人民看到包拯这样清廉自守,敬佩极了。
包拯做了大官,但家里的生活仍旧非常俭朴,跟平常百姓一样。他平生最痛恨贪官污吏,在一篇《家训》里说:后代子孙做官贪腐的,不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许葬在包家的祖坟中。包拯的清廉刚直,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赞扬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