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留守儿童心得体会【通用6篇】

时间:2011-04-08 04:26:5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帮扶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篇一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帮扶留守儿童的活动,并从中获得了很多有意义的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帮扶留守儿童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而被迫留在农村老家由亲戚或祖父母照顾的儿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如家庭关系的疏离、教育资源的匮乏、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等。帮扶留守儿童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心理支持和生活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境,拥有更好的未来。通过这项活动,我们不仅可以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还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有梦想、有责任心的优秀人才。

其次,帮扶留守儿童需要有持续的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面临着孤独和无助的感受。因此,我们作为帮扶者,要给予他们持续的关心和陪伴。这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定期探访、电话交流、写信等方式与他们保持联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关注。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夏令营、读书分享会等,为他们提供一个快乐和充实的成长环境。

最后,帮扶留守儿童需要综合施策,注重长远发展。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来解决。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家庭等各方应该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帮助。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性;社会组织可以组织更多的志愿者来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学校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家庭要加强教育引导,给予孩子更多的爱和关怀。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通过参与帮扶留守儿童的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每一次与留守儿童的交流都让我感到满足和温暖。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他们,给予他们希望和梦想,就一定能够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让他们拥有美好的未来。帮扶留守儿童是一项艰巨而又有意义的事业,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快乐。

帮扶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篇二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极参与了帮扶留守儿童的活动,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帮扶留守儿童是一项需要持久耐心的工作。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往往会面临着情感上的困扰和心理上的压力。作为帮扶者,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恒心,与留守儿童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我们要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需求,用真心和耐心来回应他们的情感需求。只有与留守儿童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其次,帮扶留守儿童需要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相对较为贫乏,他们往往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机会。因此,我们作为帮扶者要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和培养机会。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兴趣班和培训课程,如音乐、绘画、体育等,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同时,我们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最后,帮扶留守儿童需要注重家庭教育和社区支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我们作为帮扶者要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和支持。同时,我们还要发挥社区的作用,组织家长学校、亲子活动等,促进家庭和社区的互动和交流,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网络。

通过参与帮扶留守儿童的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每一次与留守儿童的交流都让我感到快乐和满足。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关爱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就一定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帮扶留守儿童是一项需要付出努力和耐心的事业,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带去更多的希望和快乐。

帮扶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篇三

  为期半个月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已经结束了,在这半个月的志愿者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接触不到的东西,也认识到了以前从来没有想象到的一些状况。在重庆市巫溪县中岗乡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那段时间里,几乎每天我的心都会触动,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那里的留守儿童在所有儿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是跟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也有些是和自己的叔叔阿姨住在一起的,父母大部分都在外地打工。当地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又在所有留守儿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都散居在家里,再加上生在贫困的山区,所以根本就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虽然学前教育在我国现阶段还不属于国家的义务教育,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行为习惯的形成和智力开发等方面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应该一起高度重视。

  我问了一些当地的留守儿童,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很渴望学习,积极向上,希望自己以后能够考上名牌大学,为国家做贡献,也有些留守儿童只是希望自己能和父母一起生活,有个温暖的家,还有一少部分根本就没有理想和抱负,对于未来是一片茫然。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都很困难,父母都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才外出打工挣钱,但是与此同时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不在孩子身边,造成家庭对于孩子管理不周,关心不够,教育不当等给留守儿童的感情和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勾通思想,倾听烦恼,鼓劲上进,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致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像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有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地约束和教育,导致经常不按时上学,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留守儿童很少说话,经常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发呆,总感觉是闷闷不乐的样子。还有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的现有监护人文化程度很低,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又很差,很多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孩子和教师缺乏必要的沟通,甚至部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连孩子在学校的哪个年级、哪个班、哪个是班主任都不知道。所以从来都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自己也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所以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很差,有些甚至小学没有毕业都放弃学业在家里闲呆着。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阶段中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仍然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他们很需要社会的关注,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如今,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已经采取了相关的措施来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有些好转。

  但是留守儿童问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仅仅依靠家庭和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发动社会各界来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形成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好当今留守儿童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保证国家快速平稳地前进。

帮扶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篇四

  今天,我们的江西农业大学赴赣县帮扶教育社会实践营队一行13人来到了赣县储潭镇储潭村。今天来到储潭村是想要看望村里的留守儿童,陪他们玩玩游戏,聊聊天,教授他们一些知识,了解下他们的生活,也给他们讲下自己的大学生活。在这次储潭村教育服务活动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事情。这些事情让我们心情心态随着加以转变

  每当看到一群群孩子们背着书包的样子,总会想到自己小时候。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生活水平的的不断提高,家庭的胆子跟着加重,许多家长迫不得已背井离乡,抛下年迈的父母以及年龄尚小的孩子而外出打工。他们也有不情愿,但为了维持生计而被迫于自己的孩子天各一方,这却苦了对世界好奇的孩子们,没有了父母那温暖的怀抱,却要自己独自面临成长路上的风风雨雨,孰知这对还小的孩子们是一个怎样的事实。

  年幼的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大小与老一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给他们那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多大的心灵创伤。而作为新一代年轻的我们,他们眼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理所应当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帮助。我们少玩几次游戏、少逛一次街,也许就能给他们多买一件新衣服,多买一个文具盒,用我们的关爱填补他们内心的缺失的爱。

  在储潭村村长的带领下我们拜访了当地八户留守家庭和留守儿童,根据村长介绍,村里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打工,只有农忙的时候才会回来帮助家里务农。留在村子里的大多都是妇女,老人和儿童。每到一家,迎接我们的都是一张张纯真可爱的小脸,纯真可爱水汪汪的大眼睛。

  其中一个孩子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他有着一双稚嫩的脸庞,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脸上有点肉肉的,可爱又活泼的孩子张梦玲。她对我们的到来也有些吃惊,一开始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但是通过慢慢的交流,他们也露出来孩子的天真和我们聊了起来,父母和姐姐都去武汉打工去了,自己一个人和奶奶一起住。通过这些问题的交流,渐渐的我们也成为了好朋友,她亲切的叫我哥哥,我很感动。通过我们的活动,让孩子们也知道,尽管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但仍然有很多的人在关心着他们,让他们的心里多了一份温暖。

  岁月伊始,未来的日子还长,在我们的空余时间,真真切切的走进孩子们,给孩子们的童年更多的关爱。我们细微的一小步,就能促进社会的一大步,我想用我们的微薄的力量,让更多的孩子得到爱与保护。我将亲力亲为的为梦玲小朋友带去童年的快乐,让她快乐得成长,拥有美好回忆的童年。我们要用关爱、用亲情去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通过这次“三下乡”我相信我会渐渐地让身边的人也关注起身边的儿童,让他们也能得到一样的关爱,一样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帮扶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篇五

  在这个炎热的七月,我参加了淮海工学院“携手明天,共享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团赴灌云县下车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8日至7月15日的八天时间内,我跟随志愿服务团为留守儿童送去了温暖与慰问,宣传了上海世博知识、地震避险知识等。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游戏、课业辅导、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同时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尊重了他们的人格。与孩子们的接触与交流,丰富多采的活动内容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我更加理解了“纸上来的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含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体验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感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绚丽的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就从我们这次深入下车乡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来说,了解到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阵心痛。但是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努力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我不禁又感到欣慰,为他们感到高兴。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与挑战时,用自己在实践得到检验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它,克服它。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而那些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的人,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而且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发展,才能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将来能更好地投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帮扶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篇六

  7月11日,留守儿童教育帮扶志愿服务队赴xx市xx县xx村开展教学活动。

  为了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队员们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节目表演、实物模拟、交流游戏、学唱歌曲等环节。实践队在交流游戏环节中带领孩子们做了丢手绢、跳皮筋、老鹰捉小鸡等简单有趣的游戏,并在游戏期间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每个孩子的心理状况。傍晚,队员们对需要开导的孩子进行面对面辅导,与每个孩子建立了书信联系,以便对孩子们进行阶段性辅导。

  队长xx的任务是教孩子们学习手语歌曲《感恩的心》。当音乐在教室里响起的时候,队长先是给孩子们讲了孟母三迁的故事,随后开始将整套手语动作分解开来教给孩子们,并耐心地为孩子们矫正动作。在重复练习后,大家已能够整齐地完成整首歌曲,一个小女孩将课前折下的一朵花戴到了队长头上,来表达对队长的感谢,这个临时组建的大家庭使孩子们感受到了渴望已久的关爱。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过程中,队员们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与xx村的孩子们也建立了情感联系。

  队员们决定定期来为孩子们上课,让每个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帮扶留守儿童心得体会【通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