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精彩的灯笼制作过程
灯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每年的元宵节,人们都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今天,我就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制作灯笼的过程。
首先,我们要准备好制作灯笼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材料包括纸张、彩纸、灯芯和竹棍,工具则包括剪刀、胶水和细绳。这些材料和工具都可以在家中轻松找到。
然后,我们要选择合适的纸张来制作灯笼的外壳。一般来说,红色是最常用的颜色,因为它寓意吉祥和热闹。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喜欢的颜色。接着,我们需要根据纸张的大小来确定灯笼的大小。通常,一个灯笼的高度大约是纸张的两倍。
接下来,我们要开始制作灯笼的外壳。首先,将纸张对折,然后在对折的边上剪出一些小口,这样可以方便后续的折叠和粘贴。然后,将对折的纸张再次对折,这时候,可以用剪刀在对折的边上剪出一些花样,以增加灯笼的美观度。最后,用胶水将两个对折的纸张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圆柱形的外壳。
然后,我们要制作灯笼的底部和顶部。底部是用彩纸制作的,可以选择不同颜色和花纹的彩纸来增加灯笼的亮点。顶部是用纸张和细绳制作的,可以选择一些鲜艳的颜色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最后,我们要制作灯笼的灯芯和吊绳。灯芯是用竹棍制作的,可以根据灯笼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长度。吊绳是用细绳制作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长度和形状。
制作好了灯笼的各个部分后,我们只需要将它们组装在一起就完成了。首先,将灯芯插入灯笼的底部,并用胶水固定。然后,将吊绳系在灯笼的顶部,并用胶水固定。最后,将灯笼的外壳套在灯芯上,用胶水固定,这样整个灯笼就完成了。
通过这个制作过程,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元宵节的晚上,点亮自己亲手制作的灯笼,感受到灯笼带来的温暖和喜庆,这将是一种难以忘怀的体验。
篇二:灯笼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灯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人们庆祝节日的重要道具,也是传递祝福和美好祈愿的象征。
灯笼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那时的灯笼是用竹篾编织而成,形状简单,多为方形、圆形或长方形。随着时间的推移,灯笼逐渐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和样式,如盘灯、塔灯、花灯等。不仅如此,灯笼的制作材料也丰富多样,除了竹篾,还有纸张、丝绸、彩纸等。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灯笼制作工艺和样式,展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灯笼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首先,灯笼象征着光明和希望。在古代,人们认为灯笼可以驱走邪气和厄运,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好运。因此,人们在节日和喜庆场合常常点亮灯笼,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祈愿。
其次,灯笼还象征着团圆和家庭的温暖。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点亮灯笼,以示家人团聚、团圆美满。灯笼的温暖光芒,让人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此外,灯笼还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祝愿和希望。在灯笼上绘制吉祥图案和寓意深远的文字,如“团圆”、“福”、“寿”等,代表着人们对家庭幸福、福寿安康的祝福。每当灯笼被点亮时,这些美好的祝愿也会随之传递出去,为人们带来无尽的好运和福气。
总之,灯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通过制作和欣赏灯笼,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让我们一起点亮灯笼,共同庆祝节日,传递美好和祝福。
做灯笼作文600字 篇三
元宵节快到了,爸爸妈妈要给我买灯笼,可是我想节省点钱,就对爸爸说:“爸爸,我们自己做一个灯笼吧!”爸爸说:“咱们连材料都没有啊,怎么做啊?”我连忙从桌子上拿来一个大盒子,从墙边拖出一根长竹竿,从柜子里翻出水彩笔、剪刀,还有四张彩色宣纸。爸爸笑着说:“哈哈,原来你早有打算呀!”妈妈说:“可是有了材料,你知道怎么做吗?”我想了想说:“我可以把纸盒弄空糊上宣纸,在里面点上蜡烛,图案不就印出来了。”
开始动手,我想起了花儿,在纸盒上画出了蝴蝶;想起了晚上的天空,画出了美丽的群星;我想起了奥运会的志愿者,就画出了一个个的爱心;想起了梦幻的图形,便画出了一对对对称的图形。
画完了还要剪下来呢,我剪得很认真。爸爸妈妈都说我剪得又整齐又漂亮。我想:“如果灯笼上有这么几个洞不太好看,就往上糊上彩色的宣纸吧。”于是我在有爱心的那面糊上了红色的宣纸,在有小星星的那面糊上了黄色的宣纸,又在有蝴蝶的那面糊上了粉色的宣纸,最后在对称图形上糊上了绿色的宣纸。灯笼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今年是兔年,灯笼上应该有兔子啊。爸爸说:“你可以剪四只小兔子涂上颜色贴到灯笼上。”我马上兴高采烈地做起来了,不一会儿四只小兔子就变得栩栩如生。
经过我的努力,灯笼终于做好了,望着我自己亲手做的灯笼,我开心地笑了。
做灯笼作文600字 篇四
今天,老师要教我们做一个灯笼。首先,我们要准备好这几样工具:卡纸、剪刀、割纸刀、铅笔、尺子。我们准备好一切工具后,老师就开始教我们做灯笼了。
我们首先拿出卡纸,然后按照老师说的话去做,我把尺子放在卡纸的另一边量出一厘米,然后定点,另外一边也是这样做,两边都定好了点后,再用尺子把两个点连起来,就这样,第一步就完成了。第二步,把刚刚连好的线互相对折一次,两边都一样,然后再用尺子分别在两边上每相隔五毫米再定一个点。过了好一会儿,我终于定好了所有的点,呼,我都快累得半死了,不过,既然都已经做到了一半,做事又岂能半途而废呢?于是我又继续做下去。到了第三步,这次我们要使用最危险的工具了,那就是——割纸刀。把刚才每隔五毫米的点割出了一条条纸痕,这次要借助尺子了。开始割纸了,我左手拿着尺子,右手拿着割纸刀,先把尺子固定好位置,再割下去。哎,这条割偏了。呀,那条割不开……老师见到我这样,走过来帮我割。只见老师不慌不忙地仔细地割着,过了不一会儿,老师就割完了。老师割得多标准啊!没有一丝的马虎。第四步,用双面胶贴住边,然后把顶上的一条边折进去,接着再用手轻轻地压上去,一个漂亮精致的小灯笼就诞生了!
这一节做灯笼的课,我不仅学会了做灯笼,还收获了快乐!
做灯笼作文600字 篇五
许多同学都有一双细长娇嫩的小手,而我却有一双短粗,由于不善保护黑黑的、长满细纹的手。妈妈经常调侃我,说我长有一双老农民一样的手。俗语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别看我的手其貌不扬,它可巧着呢!我做的小制作可好看了!
昨天上午,我整理写字台抽屉时,发现有好多张没用过的卡纸,于是灵机一动,想利用这些卡纸做一个小灯笼。我请妈妈把制作灯笼的过程从网上打下来,然后按程序一步一步地做着:先在卡纸两边各留出2——3厘米,再在其余地方每隔0。6——1厘米的地方都画一条虚线,接着用裁纸刀把画虚线的部分裁开,然后把纸横着卷起来使卡纸呈弧形,用双面胶对贴,将剩余的边角料剪成细条作穗,最后贴上线绳,一盏优美的小灯笼就做成了。
大功告成后,我得意洋洋地提着自己亲手做的小灯笼在爸爸妈妈面前显摆着。他们看到我的杰作后对我赞不绝口,连夸我的手巧,小灯笼做得有模有样。爸爸趁我不备,在我的手背上轻轻地咬了一口,用充满溺爱的口吻,笑眯眯地说:“谁说短粗的手制作的东西很难看啊,我儿子的手不要太巧哦!”爸爸的“马屁”拍得我心花怒放,喜不自禁。为了表示对我的劳动成果的肯定,爸爸特意把我做的小灯笼挂在餐厅的吊灯上,家里立马显得更温馨,更有家的感觉。看到自己的作品受到如此的器重,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感。
感谢你呀,我这短粗的小手,是你使我做出了这么精美的小灯笼。
做灯笼作文600字 篇六
时间过的真快呀,漫长的寒假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已经开学了,开始转入紧张的学习中了。但是寒假里发生的一件事,至今还让我回味无穷。
记得寒假里的一天,我到好朋友邬小茜家里玩。刚一进她家门,就看到一个精致的灯笼,我问:“这个灯笼在什么地方买的?我怎么没看见过呢?”她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说:“这个灯笼是我自己做的。”我不相信:“你会做灯笼?”“我当然会了”她说。我想,今年元宵节的灯笼不如自己做,这样会更有意义。于是,我让她教我做灯笼。
我们选了一个漂亮的空酒盒,把它剪成正方形,然后在盒子的四周各剪一个五角星,做灯笼的“小窗户”。接着又在盒子底部扎了几个孔,以便空气流通,如果没有空气,里面放的蜡烛就会灭掉。然后,用锥子把盒子的四端各扎了一个眼,穿上彩色的绳子,再穿上五颜六色的珠子做点缀,最后系在一根小木棒上。这样,一个精致的小灯笼就做成了。看着自己的杰作,我们相视而笑,盼着赶紧天黑,试试这盏美丽的小灯笼。
晚饭后,我们迫不及待的在灯笼里点燃蜡烛,提着小灯笼高兴地走出门外,一边走一边唱着歌:“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打花灯……”提着自己亲手做的灯笼,我们心里就像打翻了一罐蜜——甜极了!